『壹』 威海和寧波地理位置類似,威海為何發展不起來
威海和寧波地理位置類似,威海為何發展不起來?
一個城市的地理位置如何,很大程度決定了這個城市的發展狀況。就比如我國沿海地區的發展相較於內陸來說就比較發達,而東部地區也比西部地區要更加發達,除此之外,南部地區也要比北部地區稍發達。而那些海港城市由於他們開放程度比較深入,也會有更多的經濟發展條件。說到海港城市,我們很容易想到寧波,在中國近代寧波就作為開放的通商口岸開始了發展,直到今天,寧波可以說是一線城市中的一匹黑馬。
威海作為一個濱海城市,旅遊業也十分發達。相對於這樣一個旅遊城市,很多投資商都來投資建房,然而房子多人少,就會導致一定的虧損。除了本地人,其他外地人也只是會出於度假木底來威海遊玩,很少會在威海購入房產。而且在威海交通方面也並不發達,除了新建成的高鐵,威海沒有其他的較為發達的客運,想要坐飛機還要跋涉到煙台蓬萊機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威海經濟的發展。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這也表明了交通的重要性,想要發展好的經濟,首先就要發達的交通。
威海的生態環境較為良好,經濟發展不足,很多人都覺得危害是一個適宜養老養生的城市,而並不是一個適宜年輕人打拚的城市。可以說威海的生活節奏十分慢,相對於很多一線城市來說,人們的壓力也比較小。同時,威海也有十分大的發展前景。近幾年也有許多廠商在威海投資建廠,國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規和政策幫助威海發展,這幾年威海的經濟也在不斷向前發展,也在很多方面都初見成效。我們都相信威海這樣一個海邊城市也一定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
『貳』 寧波市企業退休養老金疫情期間補肋到幾月份止
如果是企業退休養老金,一球期間補助到幾月份止?這局要到寧波市有關養老金全文機關去咨詢一下即可
『叄』 寧波近幾年來的變化有哪些
改革開放30年來,寧波市農村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而從中受益最大的無疑是農民了。統計顯示,1978年,寧波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29元,30年後的2007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0051元,是30年前的78倍。 在過去30年裡,借改革春風,寧波廣大農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無論是農村經濟發展還是農村環境以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農村經濟發展方面,2007年寧波市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8400億元,與剛實行改革開放的1978年相比,年均增長24.4%。工業經濟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拉動力,比重從1978年的33%提高到2007年的87%。此外,寧波市還形成了十大特色農業主導產業,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糧經比例從1978年的66:34調整到了目前的42:58。 農民收入大幅提升。1978年,寧波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29元,1998年突破1000元,2007年首次突破1萬元,達到10051元,比上年增長13.6%,已連續四年實現了兩個高於:高於兩位數的增幅,高於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03年的2.29:1縮小到2.219:1。農民收入中非農產業的比重已達85%以上。 農村環境明顯改善。近幾年寧波市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農村「臟、亂、差」現象得到了有效改觀。截至2007年,寧波市已建成全面小康村222個,環境整治村1517個,總數接近全市行政村的三分之二。 農村服務不斷健全。寧波市已提前實現了村村通硬化道路和客運班車的目標,基本實現了讓農民喝上清潔安全飲用水的目標,農村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實現了制度全覆蓋,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呈現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有序的良好局面。如寧波市滕頭村去年被評聯合國評為「世界十佳和諧鄉村」,全市象滕頭這樣的村莊還有很多。統計顯示,2006年寧波市城鄉統籌發展水平綜合評價穩居浙江省第一,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實現度已達83.2%,比浙江省、全國分別高出15.1和43.3個百分點,並連續三年位居浙江省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