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統計標准

文化產業統計標准

發布時間:2020-12-24 01:17:31

① 文化創意產業統計范疇包含哪些大類

(一)明確文化產業的基本內涵。
從廣義上講,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文化產品的總和;從狹義上講,它是指語言、文學、藝術以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為滿足政府規劃文化產業發展藍圖,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的迫切需要,必須建立科學的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以統一文化產業的界定范圍、統計口徑,規范數據來源渠道,提高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學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正確反映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狀況,為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決策提供依據。
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應包括行業構成、指標體系、數據來源和指標解釋等內容,其中指標體系應由核算指標、分析指標和基礎指標構成。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將文化產業概念定義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各項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的活動集合。根據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活動的屬性特點,劃分為公益性文化活動和經營性文化活動兩大類。
根據上述概論,文化及相關產業的范圍包括提供文化產品(如圖書、音像製品等)、文化傳播服務(如廣播電視、文藝表演、博物館等)、創意文化和文化休閑娛樂(如旅遊景區服務、室內娛樂活動、休閑健身娛樂活動等)的活動,它構成文化產業的主體;同時,還包括與文化產品、文化傳播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活動有直接關聯的用品、設備的生產和銷售活動,以及相關文化產品(如工藝品等)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它們是文化產業的有益補充。
(二)設計統一規范的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
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的設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多層次的系統。這個系統應該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之集合。主要包括:文化產品製作和銷售活動;文化傳播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文化用品生產和銷售活動;文化設備生產和銷售活動;相關文化產品製作和銷售活動。
其分類與界定的標准為:一是按照文化活動的重要性,分為文化服務和相關文化服務兩大部分;二是照按層次的級別,分為文化產業核心層、文化產業外圍層和相關文化產業層;三是根據部門管理需要和文化活動的特點分為9個大類;四是具體細分80個小類。
文化服務。主要有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網路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其他文化服務。
相關文化服務。主要有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
(三)確立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則。
文化產業統計的建立,無論是指標體系設計還是統計數據的收集,以及信息的發布與利用等,要體現出這樣的基本原則:
科學規范原則。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的設計,既要符合科學化、規范化的要求,又要科學合理,系統完善,標准規范,便於操作。
與時俱進原則。文化事業的發展與進步,既要注重歷史的傳承,更要把握時代發展的最新動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由於新技術、新科技日新月異,當今世界科技文化的發展突飛猛進,因此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的設計,也必須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
統一設計原則。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的設計,必須要有大文化觀念,有系統工程思想。因為文化產業涉及各個地區、諸多部門和行業,而且這些部門和行業的統計業務關聯度很高。因此,對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要統一設計,互相兼容,避免重復矛盾。
分工協作原則。文化產業是由政府的諸多相關部門共同管理的,包括宣傳部門、統計部門、文化部門、廣電部門、體育部門、信息部門、旅遊部門等。因此,文化產業統計必須堅持分工協作原則,業務上由統計部門統一協調,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責,互相配合,分工協作。
信息共享原則。統計數據收集完成後,不能束之高閣,要為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服務。應建立一套規章制度,規定各相關部門將統計數據按時報送統計部門,集中統一管理,建立文化產業統計信息資料庫。為社會公眾提供綜合信息服務,做好資源整合,實現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建立文化產業統計應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

1.以增加值為核心,重點反映文化產業的經營規模、經濟效益。增加值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同度量指標,將增加值作為文化產業統計核心指標,有助於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接軌,以反映文化產業總體規模、發展水平以及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力;也有助於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進行同度量的對比分析。
2.指標體系的設置要適應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需要與可能。建立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要突出科學性、實用性和目的性。要根據中國的國情,充分考慮目前文化產業的特殊性––公益性和事業性與一般產業存在較大差異的現實,所建立的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要有利於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文化產業單位走向國際市場,參與世界競爭,加快文化產業化進程。
3.緊密結合現行統計、業務和財務制度,有利於統計數據的收集和調查實施。文化產業統計指標要力求科學、簡約、規范,具有可操作性,盡量利用現行的統計、業務和財務資料。
4.非生產經營所得的收入不能計入增加值。GDP核算的生產經營原則規定,國內生產總值必須是常住單位的生產經營成果,凡是非生產經營所得的收入不能計入國內生產總值。因此,一些與經營和業務無關的收入均不包括在內,如外單位轉來的利潤、銀行貸款、下級單位上交收入等,這些收入實際上是其他單位的利潤和收益,已計入其他單位的增加值,否則就重復了。
5.文化主管部門辦的獨立核算的非文化產業單位,不能納入文化產業增加值核算范圍。因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把基本單位或機構單位作為基本核算單位。由於經濟的發展,跨行業經營的現象非常普遍,許多機構單位、機構部門從事多種經營活動,這些機構單位和機構部門就必須劃分若干個不同產業的基層單位。因此,各文化主管部門開展多種經營活動,開辦的獨立核算的非文化產業單位應該按其各自經濟活動的特點,歸入相應的行業核算增加值,不能納入文化產業增加值核算范圍。
6.正確處理政府綜合統計部門與有關文化主管部門的關系。多年來,政府綜合統計部門與有關文化主管部門在文化統計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為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仍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問題,比如,部門間信息不能共享,互求信息仍存在一些障礙,彼此溝通渠道不夠順暢等。因此,應該從法規制度上明確各方面的責任和義務,切實解決各方面的彼此關切
(五)創意產業的崛起,要求為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傳統文化資源和文化元素豐富多彩,為中華民族繁衍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創意產業的催生,為傳統製造業發展與改造提供新的支持系統和持續發展因素的同時,也帶動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與創造,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新的思維空間。創意產業的崛起與發展,在改變傳統製造業和傳統經濟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重新認識。歷史文化價值觀的更新,將對文化產業發展和人們關於發展文化產業的思維方式提供巨大的推動力。各種經濟形態將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產生新的生產力形態。
(六)統計工作要適應文化產業新業態變化
有專家提醒,在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的修訂中,需特別關注「科技對文化產業的影響怎樣體現」「文化創意的概念和范疇到底是什麼」「統計指標如何兼顧公平和地方特色」等問題。比如動漫遊戲,有的動漫遊戲企業屬於文化系統,有的動漫遊戲企業則屬於其他行業,如盛大游戲的計算機代碼就屬於高科技企業。文化旅遊也面臨同樣的尷尬。哪些屬於文化系統?哪些屬於旅遊系統?手機電視、手機音樂、手機出版、手機動漫等,圍繞手機的娛樂文化形態豐富多彩,且產值巨大。那麼由流行音樂本身及其派生出的產業鏈和新業態也應當界入文化產業統計范疇中。
「不能讓產業適應統計,只能讓統計去適應新的產業變化。」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不僅僅是一個統計工具,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文化產業政策,它帶有很強的導向性。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的完善要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上重點關注文化產業新發展、新變化和新形勢,特別是文化產業發展新業態。
個別企業出於避稅考慮,上報數據可能低於實際情況。還有個別企業為爭取政府政策和資金的扶持,上報數據可能誇大。由於對文化產業分類和界定的誤解導致數據誤差的情況也會時有發生。另外,在政績考核的壓力下,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被裝到文化產業的框框里,導致數量與質量失衡、規模與效益失衡。這就需要建立對統計數據審核與糾正的專門機制。
(七)面對發達國家文化產業捷足先登的嚴峻態勢,要求我國的文化產業必須迎頭趕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速,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像文化這種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近年來,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他們的文化產品大舉挺進中國市場,尤其是韓國的影視作品更是捷足先登,嚴重地沖擊著我們的視覺器官,對我們的民族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構築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鑄造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堅強盾牌。

② 文化產業統計主要關注哪些經濟指標

既然你做「文化產業統計」,我想一定是統計系統下發有這方面的文件,那其中一定有統計口徑和統計范圍的說明,「關注哪些經濟指標」就在這裡面找。我想一般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從業人員數,相關單位個數,營業收入,創造產值,擁有資產等等。

③ 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統計分類標准和體系是什麼

分類標準是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2004年,為規範文化產業的統計范圍,建立科學可行的文化產業統計,我國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並作為國家統計標准頒布實施。這也是文化產業分類標准首次亮相。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互聯網+」為依託的文化新業態不斷涌現並發展迅猛,日益成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理應把這些新業態及時納入統計范圍。2017年6月30日,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正式頒布。同年8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文要求從2017年統計年報和2018年定期統計報表起統一使用新標准。「作為派生產業統計分類標准,客觀上需要根據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進行修訂。」殷國俊說。

④ 請問文化產業的分類、相關標準是什麼

目前,文化復產業的分類是制按照國家統計局印發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來確定的。一般包括文化產品製作和銷售、文化傳播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文化用品生產和銷售、文化設備生產和銷售、相關文化產品製作和銷售等。具體請見《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太多,麻煩自己搜索就找到了)。

⑤ 文化產業的標准

在原分類標准實施8年之後,國家統計局頒布了新修訂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標准,文化及相關產業被分為10個大類,其中「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分類首次在《分類》中被提出:
文化及相關產業的類別名稱和行業代碼 類 別 名 稱 國民經濟行業代碼 第一部分 文化產品的生產 一、新聞出版發行服務 (一)新聞服務 新聞業 8510 (二)出版服務 圖書出版 8521 報紙出版 8522 期刊出版 8523 音像製品出版 8524 電子出版物出版 8525 其他出版業 8529 (三)發行服務 圖書批發 5143 報刊批發 5144 音像製品及電子出版物批發 5145 圖書、報刊零售 5243 音像製品及電子出版物零售 5244 二、廣播電視電影服務 (一)廣播電視服務 廣播 8610 電視 8620 (二)電影和影視錄音服務 電影和影視節目製作 8630 電影和影視節目發行 8640 電影放映 8650 錄音製作 8660 三、文化藝術服務 (一)文藝創作與表演服務 文藝創作與表演 8710 藝術表演場館 8720 (二)圖書館與檔案館服務 圖書館 8731 檔案館 8732 (三)文化遺產保護服務 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8740 博物館 8750 烈士陵園、紀念館 8760 (四)群眾文化服務 群眾文化活動 8770 (五)文化研究和社團服務 社會人文科學研究 7350 專業性團體(的服務)* 9421 —學術理論社會團體的服務 —文化團體的服務 (六)文化藝術培訓服務 文化藝術培訓 8293 其他未列明教育* 8299 —美術、舞蹈、音樂輔導服務 (七)其他文化藝術服務 其他文化藝術業 8790 四、文化信息傳輸服務 (一)互聯網信息服務 互聯網信息服務 6420 (二)增值電信服務(文化部分) 其他電信服務* 6319 —增值電信服務(文化部分) (三)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有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6321 無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6322 衛星傳輸服務* 6330 —傳輸、覆蓋與接收服務 —設計、安裝、調試、測試、監測等服務 五、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 (一)廣告服務 廣告業 7240 (二)文化軟體服務 軟體開發* 6510 —多媒體、動漫遊戲軟體開發 數字內容服務* 6591 —數字動漫、游戲設計製作 (三)建築設計服務 工程勘察設計* 7482 —房屋建築工程設計服務 —室內裝飾設計服務 —風景園林工程專項設計服務 (四)專業設計服務 專業化設計服務 7491 六、文化休閑娛樂服務 (一)景區游覽服務 公園管理 7851 游覽景區管理 7852 野生動物保護* 7712 —動物園和海洋館、水族館管理服務 野生植物保護 * 7713 —植物園管理服務 (二)娛樂休閑服務 歌舞廳娛樂活動 8911 電子游藝廳娛樂活動 8912 網吧活動 8913 其他室內娛樂活動 8919 游樂園 8920 其他娛樂業 8990 (三)攝影擴印服務 攝影擴印服務 7492 七、工藝美術品的生產 (一)工藝美術品的製造 雕塑工藝品製造 2431 金屬工藝品製造 2432 漆器工藝品製造 2433 花畫工藝品製造 2434 天然植物纖維編織工藝品製造 2435 抽紗刺綉工藝品製造 2436 地毯、掛毯製造 2437 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製造 2438 其他工藝美術品製造 2439 (二)園林、陳設藝術及其他陶瓷製品的製造 園林、陳設藝術及其他陶瓷製品製造* 3079 —陳設藝術陶瓷製品製造 (三)工藝美術品的銷售 首飾、工藝品及收藏品批發 5146 珠寶首飾零售 5245 工藝美術品及收藏品零售 5246 第二部分 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 八、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 (一)版權服務 知識產權服務* 7250 —版權和文化軟體服務 (二)印刷復制服務 書、報刊印刷 2311 本冊印製 2312 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 2319 裝訂及印刷相關服務 2320 記錄媒介復制 2330 (三)文化經紀代理服務 文化娛樂經紀人 8941 其他文化藝術經紀代理 8949 (四)文化貿易代理與拍賣服務 貿易代理* 5181 —文化貿易代理服務 拍賣* 5182 —藝(美)術品、文物、古董、字畫拍賣服務 (五)文化出租服務 娛樂及體育設備出租* 7121 —視頻設備、照相器材和娛樂設備的出租服務 圖書出租 7122 音像製品出租 7123 (六)會展服務 會議及展覽服務 7292 (七)其他文化輔助生產 其他未列明商務服務業* 7299 —公司禮儀和模特服務 —大型活動組織服務 —票務服務 九、文化用品的生產 (一)辦公用品的製造 文具製造 2411 筆的製造 2412 墨水、墨汁製造 2414 (二)樂器的製造 中樂器製造 2421 西樂器製造 2422 電子樂器製造 2423 其他樂器及零件製造 2429 (三)玩具的製造 玩具製造 2450 (四)游藝器材及娛樂用品的製造 露天游樂場所游樂設備製造 2461 游藝用品及室內游藝器材製造 2462 其他娛樂用品製造 2469 (五)視聽設備的製造 電視機製造 3951 音響設備製造 3952 影視錄放設備製造 3953 (六)焰火、鞭炮產品的製造 焰火、鞭炮產品製造 2672 (七)文化用紙的製造 機制紙及紙板製造* 2221 —文化用機制紙及紙板製造 手工紙製造 2222 (八)文化用油墨顏料的製造 油墨及類似產品製造 2642 顏料製造* 2643 —文化用顏料製造 (九)文化用化學品的製造 信息化學品製造* 2664 —文化用信息化學品的製造 (十)其他文化用品的製造 照明燈具製造* 3872 —裝飾用燈和影視舞台燈製造 其他電子設備製造* 3990 —電子快譯通、電子記事本、電子詞典等製造 (十一)文具樂器照相器材的銷售 文具用品批發 5141 文具用品零售 5241 樂器零售 5247 照相器材零售 5248 (十二)文化用家電的銷售 家用電器批發* 5137 —文化用家用電器批發 家用視聽設備零售 5271 (十三)其他文化用品的銷售 其他文化用品批發 5149 其他文化用品零售 5249 十、文化專用設備的生產 (一)印刷專用設備的製造 印刷專用設備製造 3542 (二)廣播電視電影專用設備的製造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及發射設備製造 3931 廣播電視接收設備及器材製造 3932 應用電視設備及其他廣播電視設備製造 3939 電影機械製造 3471 (三)其他文化專用設備的製造 幻燈及投影設備製造 3472 照相機及器材製造 3473 復印和膠印設備製造 3474 (四)廣播電視電影專用設備的批發 通訊及廣播電視設備批發 5178 —廣播電視電影專用設備批發 (五)舞台照明設備的批發 電氣設備批發 5176 —舞台照明設備的批發 《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與2004年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相比做了哪些修訂
與2004年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相比,修訂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把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定義進一步完善為「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並在范圍的表述上對文化產品的生產活動(從內涵)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從外延)做出解釋;
二是為適應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情況新變化,對原有的類別結構和具體內容作了調整,增加了文化創意、文化新業態、軟體設計服務、具有文化內涵的特色產品的生產等內容和部分行業小類,刪除旅行社、休閑健身娛樂活動、教學用模型及教具製造、其他文教辦公用品製造、其他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和彩票活動等;
三是由於目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已取得新突破,文化業態不斷融合,文化新業態不斷涌現,許多文化生產活動很難區分是核心層還是外圍層,因此本次修訂不再保留三個層次的劃分。新分類用文化產品的生產活動、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活動、文化用品的生產活動和文化專用設備的生產活動等四個方面來替代三個層次。其中文化產品的生產活動構成文化及相關產業的主體,其他三個方面是文化及相關產業的補充。

⑥ 文化產值佔gdp比重多少才算文化強國

2012年6月17山東省三支一扶真題嗎,我也在找這個題的答案,還是找不到呀。可以給點參考資料: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指出,發達國家文化產業佔GDP比重平均在10%左右,美國達25%,其在世界文化產業市場中所佔份額則高達43%。與之相比,目前我國文化產業佔GDP比重不足4%,佔世界文化產業市場份額不足3%。差距大,也就意味著發展的潛力大。——《新華每日電訊》3月3日

⑦ 我國為何要修訂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統計標准

分類標準是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2004年,為規範文化產業的統計范圍,建立科學可行的文化產業統計,我國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並作為國家統計標准頒布實施。這也是文化產業分類標准首次亮相。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互聯網+」為依託的文化新業態不斷涌現並發展迅猛,日益成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理應把這些新業態及時納入統計范圍。2017年6月30日,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正式頒布。同年8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文要求從2017年統計年報和2018年定期統計報表起統一使用新標准。「作為派生產業統計分類標准,客觀上需要根據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進行修訂。」殷國俊說。來源:人民網

⑧ 如何做好文化產業統計

建立高效文化產業統計調查工作機制。文化產業的主體是與文化相關的各級主管部門和單位,應充分利用宣傳部門的牽頭作用,提高認識,讓各部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配合,順利、准確、及時報送相關數據,對部門工作進行合理分工,建立工作責任機制,充分整合資源,建立暢通的信息交流機制,重視和積極支持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為文化產業統計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三經普為契機充實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名錄。單位名錄是文化產業統計的基礎,抓住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有利時機,對普查採集到的全部法人單位、個體經營戶和產業活動單位的文化活動屬性進行甄別,對其中確認為文化及相關產業的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以及其他法人單位所屬的具有文化活動屬性的產業活動單位進行認定標識,生成文化及相關產業調查單位庫,把文化及相關產業調查單位庫建設工作做好做實。同時,建立文化產業統計質量控制和評估辦法,規範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加強統計過程管理,切實保證數據質量。

⑨ 文化產業增加值和文化產業產值的區別

文化產業增加值,是指本統計周期內文化產業相比上一個統計周期增加的產值,
演算法是:本統計周期文化產業產值減去上一個統計周期內文化產業產值;
文化產業產值,是指本統計周期內文化產業的產值。

⑩ 如何從國家統計局網站找到關於文化產業產值的數據

謝謝! ...你看看國家統計局網站上的「統計數據」欄目中有沒有吧,或者到各地統計局的網站上找 ...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統計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