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市錦城文化創意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成都市錦城文化創意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1月1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文化回與旅遊事業項目的答投資及管理、招標等。
法定代表人:劉移
成立時間:2010-11-12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1010400009455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下沙河鋪街43號
2. 成都手打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怎麼樣
成都手打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是2018-07-27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回任公司(自然答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南湖大道360號6棟1層9號。
成都手打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10100MA64LGEH89,企業法人廖蕾,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成都手打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成都手打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 成都西村的項目概述
成都西村,一個「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體、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集中發展園區。是由漢意文化傳播機構策劃,成都貝森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貝森集團)」運營管理的大規模、復合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項目地處金沙文博地鐵經濟帶,是成都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成都市中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及成都市文化創意產業重點扶持項目。佔地面積百餘畝,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14.5億元人民幣。由「中國當代藝術教父」栗憲庭擔綱項目顧問,貝森集團董事長杜堅任總策劃,當代著名建築師劉家琨任總規劃師。項目定位於以院落辦公和特色文化商業為核心的創意生活集群,配套有創意主題酒店、現代寫字樓及創意別墅群等綜合業態。已於2008年啟動,歷經三期改造、建設,預計2015年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
西村創意產業園不局限於產業聚集的物理空間及傳統園區服務,而是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現代服務業管理模式,提出「以創意的方式經營創意產業、讓創意改變生活方式」的新主張。西村始終以服務者的身份,整合藝術、設計、媒體等創意產業頂尖人才,構建和完善創意產業鏈,促進園區內企業創造社會價值,從而帶動社區、城市相關產業發展。
運營:貝森集團
概念規劃:漢意文化傳播機構
管理顧問:愛迪思·貝森咨詢
總顧問:栗憲庭
建築規劃:劉家琨
投資:四川邁倫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戰略合作:英國創意謝菲爾德城市規劃管理公司
英國創意產業發展咨詢公司
4. 成都東村是什麼
成都東村:一座正在崛起的「文化創意新城」
2010-10-21 03:35:00 來源: 成都日報(成都) 跟貼 0 條 手機看新聞 「成都東村」,一個具有田園風格詩情畫意的名字!在即將開幕的第十一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以文化創意產業為戰略功能的「成都東村」將浮出水面,科學的規劃為「成都東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圖,創新的體制與機制將為這幅美麗藍圖的完整呈現提供堅實地保障。
中國文化產業迎來大繁榮、大發展的春天,一座獨具成都文化特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新城正在崛起。
揭秘「成都東村」——
彰顯創意設計的「城市中的城市」
2010年,為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成都市規劃了13個市管產業功能區,作為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的重要載體。其中,「成都東村」(東部新城文化創意產業綜合功能區)重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建設城市商業副中心,是承載成都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按照市委對東部新城文化創意產業綜合功能區的總體定位,「成都東村」的發展目標,是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要特徵,將文化產業與城市形態完美結合,融合智能化和低碳環保理念,具有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文化韻味,充分展示創意設計的「城市中的城市」,建成成都最好、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文化創意新城。據市文產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成都東村」規劃范圍西至沙河,北至成渝高速五桂橋段及成洛路,東至繞城高速,南至老成渝路三環路內段及成龍路南側規劃建設用地,涉及成華區沙河堡片區、錦江區三聖片區及龍泉驛洪河、十陵部分區域,面積約41平方公里。
解密發展優勢——
區位 生態 交通樣樣領先
「成都東村」發展具有明顯優勢,市文產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區位、生態、交通,都讓「成都東村」具有馳騁發展的想像空間。「成都東村」,位於成都中心城區的東南部,距雙流國際機場15分鍾車程,是成都市城市向東向南發展的重要方向,擁有不可多得的土地資源、生態資源和交通條件,具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區位優勢和條件優勢,有關負責人表示,從生態角度上講,「成都東村」地處成都平原與龍泉山脈之間的淺丘區,台地特徵明顯。擁有面積達1600畝的青龍湖和水量充沛的東風渠,是成都市中心城區范圍內唯一的大面積生態濕地。對於文化創意產業來說,聚集意味著規模,聚集還意味著人氣,對於一座新城來說,「成都東村」的交通優勢也十分顯著。
據悉,目前該區域內在建的成都新客站是中國西部最大的現代化軌道交通樞紐,計劃在今年年底正式運營, 將承擔每天70萬的客流量。此外,區內已基本形成「五縱五橫」的主幹路網骨架,在建的地鐵2號線,近期建設的4、7號線,遠期規劃的R0、R3號線將連接「成都東村」和城市主城區,交通條件便捷。
展望目標前景——
實現集聚 規模 品牌三大效應
據了解,「成都東村」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將以國際化、創意化、數字化為導向,率先引入或孵化前瞻型業態,兼顧生產性行業與消費性行業,努力占據產業高端,培育核心競爭力。重點發展傳媒、影音娛樂、動漫遊戲、文博藝術四大領域,實現產業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其中,四大領域各有亮點,傳媒業將緊緊抓住三網融合的產業發展重大機遇,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影音娛樂將以影視製作現場參觀、經典電影場景體驗、影視衍生品消費為重點,發展影視、演藝、旅遊及相關衍生娛樂產業;動漫遊戲將建立動漫聯盟和虛擬社區,打造國內領先的創意聯盟;文博藝術將依託豐富的民間藏品資源,以民辦博物館和藝術原創為重點,建設多功能復合博物館中心和畫廊藝術街區。市文產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到2015年,通過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實施重大項目和建設基礎設施,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超過40億,稅收貢獻達到10億左右,成為「西部第一、國內領先」的文化創意新城;到2020年,通過完善產業鏈,建設復合性的產業組團,「成都東村」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115億,稅收貢獻達到25億左右,建成「中國一流、國際知名」的文化新城和創意之都,成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鼎立之城」的有力支撐。
三大策略
凸顯低碳環保理念
「成都東村」總體規劃了「一環、兩軸、三島、一中心」的整體空間格局,構建獨具特色的台地城市風貌, 三大策略凸顯低碳環保理念。
充分體現田園城市特質
市文產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疏大密、緊湊布局,高地高密、谷地低密,綠色低碳、生態環保是「成都東村」規劃中著重強調的三大設計策略。據了解,通過對比形成鮮明形象,引導疏密有致、緊湊集約的形態布局方式,能夠充分體現田園城市的特質。通過充分利用城市區域內難得的淺丘台地資源,強化高地立體形態、引導緊湊發展模式。高地建高層高密度區,獲得良好視線與通風;低地作為景觀廊道、谷地,發展高品質公共設施和生態景觀。此外,綠地體系將實現「斑塊—廊道」連續整合。據悉,全區域綠化比例達到34%。 還將建立以新型軌道交通為核心、地面公共交通為輔助、公交樞紐為鏈接的多層次、綠色、安全、高效、快捷的交通體系。
引領綠色創意生活模式
「成都東村」將構建以路網系統、軌道系統、慢行系統為支撐的綜合交通系統。路網系統由快速路、主幹路 、次幹路和支路構成,路網密度達到20%;軌道系統充分利用市域的地鐵系統,構建區域內連接各個功能組團 、快速便捷的「新型輕軌系統」。輕軌系統具有低碳環保、運行靈活的特點,與「成都東村」 「生態之環」同構,實現區域外過境交通與區域內聯系性交通的分離與高效換乘,創造了嶄新的城市景觀;慢行系統則通過步行廊道與環形綠地開放空間系統相結合,充分利用台地高差,實現人車垂直分流,形成溫和交通專屬區 ;街區設計體現創意生活的街道模式。重點打造景觀道路、綠地公園、公共街區,體現文化創意生活特點, 以人為本,彰顯城市精神與人文傳統。「成都東村」將建設以互聯網、三網融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數字技術應用為支撐的智能化城市。鋪設覆蓋全域的智能化神經系統主幹線,以全區域智能化為目標,實現單體建築智能化與整個城市智能化的同步發展。
四大領域各有精彩亮點
傳媒業
抓住「三網融合」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以傳媒內容製作與傳播為核心,引進國內外影視內容製作機構,融合線上與線下,跨界整合泛娛樂和創意內容,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立體放送,建設現代傳媒基地、內容集成與播控中樞、三網融合試點體驗區,打造傳媒產業聚集區。
影音娛樂
以影視製作現場參觀、經典電影場景體驗、影視衍生品消費為重點,發展影視、演藝、旅遊及相關衍生娛樂產業。建設影視主題體驗與製作區、數字電影中心、民族風演藝基地,舉辦戶外國際音樂節,打造整合影視及衍生娛樂內容,融合民族與國際的泛娛樂製作與體驗群落。
動漫遊戲
以整合製作與傳播、虛擬與實體等環節和領域為重點,建立動漫聯盟和虛擬社區,打造國內領先的網路游戲虛擬與實體融合,實現可持續、大製作、高利潤的創意聯盟。
文博藝術
依託豐富的民間藏品資源,以民辦博物館和藝術原創為重點,建設多功能復合博物館中心和畫廊藝術街區, 打造集展示、教育、交流、服務為一體,凝聚歷史底蘊與當代精神的頂級博物館中心和藝術街區的文博藝術共生體。
5. 成都西村的介紹
成都西村,一個來「以文化創意產業自為主體、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集中發展園區。是由漢意文化傳播機構策劃,成都貝森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貝森集團)」運營管理的大規模、復合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項目地處金沙文博地鐵經濟帶,是成都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成都市中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及成都市文化創意產業重點扶持項目。佔地面積百餘畝,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14.5億元人民幣。由「中國當代藝術教父」栗憲庭擔綱項目顧問,貝森集團董事長杜堅任總策劃,當代著名建築師劉家琨任總規劃師。項目定位於以院落辦公和特色文化商業為核心的創意生活集群,配套有創意主題酒店、現代寫字樓及創意別墅群等綜合業態。已於2008年啟動,歷經三期改造、建設,預計2015年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西村創意產業園不局限於產業聚集的物理空間及傳統園區服務,而是積極探索和不斷完善現代服務業管理模式,提出「以創意的方式經營創意產業、讓創意改變生活方式」的新主張。西村始終以服務者的身份,整合藝術、設計、媒體等創意產業頂尖人才,構建和完善創意產業鏈,促進園區內企業創造社會價值,從而帶動社區、城市相關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