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頭成年肉牛能有多少斤
1000斤-2000斤。
肉牛即肉用牛,是一類以生產牛肉為主的牛。特點是體軀豐滿、增重快、飼料利用率高、產肉性能好,肉質口感好。肉牛不僅為人們提供肉用品,還為人們提供其他副食品。肉牛養殖的前景廣闊。
供宰殺食用的肉牛,在中國品種多、生產效益好,有西門塔爾牛、夏洛萊牛、利木贊牛等優良品種。
(1)大力發展肉牛全產業鏈擴展閱讀:
區域分布:
中原肉牛區:
該區域包括4個省的51個縣,其中山東14個縣、河南27個縣、河北6個縣和安徽4個縣。該區域有天然草場面積1320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1240萬畝左右。
目標定位與主攻方向。中原肉牛區目標定位為建成為「京津冀」、「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提供優質牛肉的最大生產基地。未來發展要結合當地資源和基礎條件,加快品種改良和基地建設。
大力發展規模化、標准化、集約化的現代肉牛養殖,加強產品質量和安全監管,提高肉牛品質和養殖效益;大力發展肉牛屠宰加工業,著力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打造知名品牌。
東北肉牛區:
包括5個省(區)的60個縣,其中吉林16個縣、黑龍江17個縣、遼寧15個縣、內蒙古7個縣(旗)和河北北部5個縣。目標定位與主攻方向。本區域目標定位為滿足北方地區居民牛肉消費需求,提供部分供港活牛,並開拓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市場。
牧區要重點發展現代集約型草地畜牧業,通過調整畜群結構,加快品種改良,改變養殖方式,積極推廣舍飼半舍飼養殖,為農區和農牧交錯帶提供架子牛。
農區要全面推廣秸稈青貯技術、規模化標准化育肥技術等,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在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加工工藝、產品質量和檔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產和加工體系。
西北肉牛區:
包括4個省區的29個縣市,其中新疆自治區16個縣(師)、甘肅省9個縣市、陝西省2個縣和寧夏2個縣。目標定位與主攻方向。本區域目標定位為滿足西北地區牛肉需求,以清真牛肉生產為主;兼顧向中亞和中東地區出口優質肉牛產品,為育肥區提供架子牛。
主攻方向是健全肉牛良繁體系和疫病防治體系,充分發揮飼料資源的優勢,大力推廣規模化、標准化養殖技術,努力提高繁殖成活率和牛肉質量;培育和發展加工企業,提高加工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開拓國內外市場,帶動本區域肉牛產業的快速發展。
西南肉牛區:
包括5個省市的67個縣市,其中四川省5個縣、重慶市3個縣、雲南省的35個縣市、貴州省的9個縣市和廣西的15個縣市。目標定位與主攻方向。該區域目標定位為立足南方市場,建成西南地區優質牛肉生產供應基地。主攻方向為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和各種農作物副產品資源的開發利用。
大力推廣三元結構種植,合理利用有效的光熱資源,增加飼料飼草產量;加強現代肉牛業飼養和育肥技術的推廣應用,努力在提高出欄肉牛的胴體重和經濟效益上下功夫。
發展任務與建設重點 一健全優質肉牛良種繁育體系 根據各優勢區域品種和資源特點,以純種繁育為基礎、雜交改良為主要手段,加快良種擴繁,加大良種推廣力度;建設一批種公牛站、肉牛良種繁育場和人工授精站,逐步建成現代肉牛繁育體系。
加強基礎母牛供應能力建設,形成性能優良的基礎母牛群,提高育肥用犢牛質量。二完善肉牛標准化飼養技術體系 加快建立適應各優勢區特點的集營養、飼料、牛舍設計、模式化飼養管理於一體的肉牛標准化技術生產體系和技術規程。
大力推行農戶繁育小牛、規模化集中育肥的生產模式,積極發展農牧結合的階段飼養、異地育肥等飼養模式。支持優勢區域發展肉牛標准化規模養殖。逐步建立牛肉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提高肉牛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盡快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活牛出欄評價體系、胴體質量評價體系和牛肉質量評價體系。三建立優質安全飼草料供應體系 培育和推廣適合各優勢區光熱條件的優質高產牧草,研製出能延長青飼料保存時間、延緩青飼料養分損失。
經濟效益顯著的無公害綠色添加劑,以及與各種青貯方式相配套的機械設備。開發肉牛專用安全飼料添加劑和精料補充料,改變傳統飼料結構。
中原、東北和西南優勢區要建立專用飼料作物基地,大力推廣三元種植結構;西北優勢區應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下,適度建設人工草地。四構築和完善肉牛產業鏈體系 通過政策引導和扶持等方式,培育具有市場開拓能力、能為農民提供服務、產品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提高加工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能力,在推行分割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具有特色的牛肉製品,加強加工副產品開發力度,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加工附加值。進一步完善牛肉加工和流通體系,規范牛肉及活牛市場,逐步建立完善以質論價制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肉牛
㈡ 求作業答案:為了大力發展我國的肉
(1)A 細胞核 (2)①.性狀變異可由環境條件引起 ②.基因回可能會發生突答變 ③.受體細胞的細胞質基因不同 (3)此時還未出現細胞分化 (4)全為雌性或全為雄性 (5)供體細胞 |
㈢ 新疆華凌集團為何計劃3-5年在塔城存欄育肥肉牛10萬頭
該項目的建設可以廣泛吸收當地勞動力,減輕當地就業壓力;它將帶動180萬畝玉米秸稈,30萬頭大母牛和20萬頭成年養殖牛的利用。此外,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促進和帶動塔城地區生產資料,機械加工,包裝,運輸,倉儲等行業的發展。塔城地區已經與華凌集團還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進一步加強兩方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促進兩方在優良育種,養殖種植,技術服務,全面產業鏈延伸等數方面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塔城地區被稱為新疆的“糧倉,肉店和油缸”。該地區擁有超過1億英畝的天然牧場,最大牲畜數量將近700萬,庫存牛畜將近300萬。因此為了鞏固扶貧成果,當地引進了企業來加強養牛業,實現了良種改良和科學育種相結合的農牧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另外,塔城地區有巴圖港,是新疆指定的穀物進口港,通過該港從中亞國家進口穀物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
㈣ 恆都牛肉採取全產業鏈對生產的牛肉食品有什麼好處
全產業鏈」模式保障了食品的可追溯性,通過建立「牛肉食材源頭到銷售終端」全過程式控制制體系,提高源頭把控能力,規范對生產過程中風險的控制,加強銷售流通環節管理,深化牛肉食材/食品產業鏈全程追溯體系建設。終實現養殖端、生產端、運輸端、流動端、監管端等環節銜接,保障產品質量可追溯。終通過終端的品牌信譽,形成一批廣大消費者歡迎和信賴的產品品牌,恆都作為一個肉牛養殖、肉牛食品企業的不但有養殖量、加工量,而且保障了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
㈤ 什麼品種的肉牛比較好
-問題解答
-如何選擇好的牛品種
首先要考慮到是否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環境。
其次要考慮到飼草的來源。
其三要看品種的乳、肉生產性能,在市場銷費中的評價。
-品種介紹
我國的五大良種牛是:秦川牛、南陽牛、魯西牛、晉南牛、延邊牛。
國外引進的肉乳兼用品種有:西門塔爾牛。
國外引進的肉用品種有夏洛來、海福特、利本贊、皮埃蒙特牛等。
國外引進的乳用品種有:荷斯坦牛。
-國外肉牛品種特點:
按其來源,體型和生產性能,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種。其特點是:生長快,體內脂肪多,皮下脂肪厚,體型較小。一般成年公肉牛體重550~700公斤,母牛400~550公斤。如英國的海福特肉牛,短角,安格斯,無角紅,德溫等。
二是大型歐洲肉牛品種,其特點是:肉羊體型大,肌肉發達,脂肪少,肉牛生長快,但較晚熟,成年公肉牛體重可超過1000公斤,母肉牛可超過700公斤。如夏洛萊,利木贊,皮埃蒙特,西門塔爾,德國黃牛等肉牛品種。
三是瘤胃及含有瘤牛血液的肉牛品種,主要適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如抗旱王,肉牛王,婆羅福特等。
-部分肉牛數據:
1、西門塔爾:西門塔爾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點的典型品種,肌肉豐滿,四肢結實,難產率低,成年公牛的平均體重為800~1200千克、母牛為650~800千克,適應性強,耐粗放管理。
2、利木贊牛:利木贊牛成年公牛平均體重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產肉性能高,集約飼養條件下10月齡體重即達408千克,周歲體重可達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為0.86~1.0千克。
3、夏洛萊牛:夏洛萊牛肌肉發達,骨骼結實,四肢強壯,生長速度快,瘦肉產量高,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6月齡公犢可達250千克、母犢210千克,日增重可達1400克,屠宰率一般為65~70%。
4、魯西黃牛:魯西黃牛體軀高大,前軀發育好,肌肉發達,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適應性強,產肉率較高,肉質鮮嫩,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凈肉率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
-本題延伸:
-肉牛養殖成本及利潤分析(以西門塔爾牛為例):
1、牛犢成本:良種西門塔爾牛犢400斤左右需要6500~6700元/頭,加上運輸、檢疫等各項費用到家價差不多合到6800~7000元/頭。
2、飼養成本:一般情況下良種西門塔爾牛多在1300~1400斤出欄,除夏季高溫月份外其他時間平均每月可增重100斤左右,夏季3個月平均每月僅可增重60~80斤,算下來至少需要飼喂10個月才可達1300斤。全程需要精飼料2800斤左右,粗飼料6000斤左右,按照精飼料1.3元/斤、青貯秸稈0.1元/斤計算,共需要飼養成本4240元。
3、其他成本:疫苗葯品費用100元/頭(含口蹄疫、牛肺疫血清)、水電150元/頭、折舊50元/頭、人工500元/頭,共需800元/頭。
4、利潤分析:成本總計12040元/頭,現在育肥牛出欄價格在12元/斤上下,一頭1300斤重的育肥牛可售15600元,除去各項養殖成本養一頭牛能賺3560元。
-肉牛的經營策略:
1、品種選擇:養牛養得好不如品種選得好,有些品種喂的再好就是不見肉牛體重增加快,這個原因表明肉牛品種對於肉牛生長速度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養牛戶在選擇肉牛品種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2、飼料搭配:玉米秸稈、小麥秸稈、大豆秸稈、花生秧、地瓜秧、稻草、雜草、牧草都屬於粗料,玉米面、小麥麩、豆餅、酒糟、菜子餅、豆渣都屬於精料,要按照肉牛體重、品種進行合理搭配。
3、防疫管理:養牛場防疫管理不單單利於生長,還減少了疾病的發生,間接的提升了利潤。管理不當是直接導致虧損、失敗的直接原因,不可小視,亡羊補牢是斷不可取的,希望養牛者要注意這一點。
4、銷售價格:銷售時候的價格高與低在於地區、品種、膘情、行情等,如果每頭牛每斤少賣0.2元,1000斤以上的肉牛少賣200元,100頭就少賣2萬元,這個看似很渺小,但是數量多了價值非常大。
㈥ 現在養殖肉牛未來前景如何
肉牛產業鏈是來個斷自檔的行業,由於國家政策的不健全造成現狀投資大,效益慢,風險高。如果當地沒有政策扶植還是換個行業或者少養幾頭母牛繁殖牛犢子賣吧,雖然慢點沒風險
如果我回答不完整你可以到養殖圈看看,那有養殖論壇可以考慮,希望能幫到你。
㈦ 肉牛都有哪些品種
肉牛飼料原料的種類非常多,按照來源可分為植物性飼料(玉米、豆餅等)、動物性飼內料(骨粉、肉骨粉等)、容礦物性飼料(石粉、磷酸氫鈣等)等天然飼料及人工合成飼料(維生素、添加劑等);按照形態分為固體飼料和液體飼料;按照飼料分類的國家標准可分成八大類,有粗飼料、青綠飼料、青貯飼料、能量飼料、蛋白質補充飼料、礦物質飼料、維生素飼料和飼料添加劑。
㈧ 現在肉牛市場前景怎麼樣
養殖前景:
近年來,我國牛肉需求量逐步提升。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近年來牛肉消費量迅速上升,預計2015年牛肉消費量超過700萬噸,而國內產量僅550萬噸,缺口近200萬噸。但肉牛存欄量卻呈下降趨勢。
隨著國家政策對畜牧業發展扶植力度的加大,以及天山生物「大肉牛戰略」的實施落地,可以預見,未來2~3年的時間里,天山生物種質資源優勢將通過整個產業鏈有效放大,對遏制我國牛存欄量急劇下降,改變我國肉牛產業負增長局面起到積極作用。
從養殖業和人們生活的現實情況分析牛羊肉價格走高的原因:
一是市民飲食結構調整。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對身體的保養,由於一些疾病的出現,使不少人不敢吃豬肉,而牛羊是草食動物,因此為綠色食品,更有利於人們身體健康。
二是貨源緊缺。
從我市乃至全國來看,豬肉消費量逐年下降,牛羊肉的消費量逐年上升。而從農村實際來看,農民養豬的多,養牛羊的少,年輕力壯的農民多數都在外打工,唯有少數年老的人養殖且還是散養,而規模養殖的還是不是太多。因此,牛、羊肉需求會進一步加劇,預計今後價格還會在高位運行,或許還會攀升。
肉牛一直供不應求,全球看,世界發達地區牛肉占肉類比例為一半以上,而中國僅佔10%左右.牛肉人均佔有量,世界發達國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而中國卻不足5公斤,特別是南方一些地區不足2公斤。
中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牛肉是小康指標的組成部分,人們越加註重善食質量和結構的改善,對牛肉特別是優質牛肉需求將與日具增。
㈨ 中國的肉牛之都在哪裡
科左中旗市中國肉牛之都!!!科左中旗是自治區33個牧業旗縣之一,肉牛產業是科左中旗優勢產業,在地方經濟生產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2009年我旗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207個肉牛優勢區域規劃旗縣之一。近年來,科左中旗旗委、旗政府全面貫徹國家、自治區和通遼市加快農牧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決策部署,立足科左中旗肉牛產業發展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以產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為目標,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產業效益和素質為核心,把發展肉牛產業作為調整農牧業產業結構、發展壯大農村牧區經濟、精準扶貧、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點產業來抓,優化區域布局,加大資金投入,堅持「種養結合、為養而種」,加強良種繁育體系、飼草料基地、標准化規模養殖、市場流通體系、屠宰加工基地等產業環節建設,推進肉牛全產業鏈發展,提升現代肉牛產業綜合實力,擴大科爾沁肉牛品牌影響力。全旗現有養牛戶4萬戶,已建成科爾沁肉牛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種牛繁育基地1處,肉牛技術研發中心1處,科爾沁牛業、豐潤牧業2家肉牛飼養龍頭企業,萬頭養牛場4個、千頭養牛場3個、百頭養牛場及家庭牧場30個、十頭養牛戶1.3萬戶,年交易肉牛100萬頭以上的成峰大型肉牛交易市場1個,正在進行科爾沁牛業10萬頭肉牛屠宰加工項目建設,初步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帶動、以農牧部門為技術依託、集中飼養和分戶散養相結合的生產格局。2017年牧業年度牛存欄68.1萬頭,其中基礎母牛33.8萬頭,年繁活犢牛25.4萬頭,年出欄肉牛21.5萬頭,已成為「通遼肥牛」最集中的原產地,並域名注冊「中國肉牛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