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如何實現我國風能產業發展

如何實現我國風能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23 09:56:48

⑴ 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總體思路

重點解決與自主創新能力相關的關鍵科技問題。立足現狀,並面向我國風電發展的趨勢,全面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關鍵技術研究,攻克一批陸上及海上風電機組設計製造和風電並網及非並網接入的關鍵技術。
加強基礎性、共性技術研究。適當整合資源,實現成果共享,避免重復性建設、資源分散和浪費,同時,加強風電產業自主發展的基礎研究和科研隊伍建設,建立鏈條緊密、結構合理的科技研發和公共服務體系。
重視企業在技術創新領域的主體地位。以風電場規模化開發帶動風電產業化發展,促進產、學、研科研鏈條的形成和健康發展,以科技推動產業進步。 在風電設備設計製造方面,掌握3~5MW直驅風電機組及部件設計與製造,產品性能與可靠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實現產業化;掌握7MW級風電機組及零部件設計、製造、安裝和運營等成套產業化技術,產品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我國大容量風電機組的產業化;突破10MW級海上風電機組整機和零部件設計關鍵技術,實現海上超大型風電機組的樣機運行。
在風電場開發及運行方面,掌握大型風電場設計、建設、並網與運營關鍵技術,提高風電消納能力,提高風電場的運營管理水平,支撐我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的建設。
在風電公共服務體系方面,突破從風資源特性到電網接入送出全過程的科學基礎問題,推動行業整體進步;建設風電機組地面傳動鏈測試、葉片測試和風電設計工具軟體等一批公共系統,全面提升我國風電行業的整體水平;開發儲備一批風電新技術,推動風電技術創新和應用;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創新隊伍,系統部署建設一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面提升我國風電製造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通過「十二五」風電科技規劃的實施,促進我國風電產業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續發展,使我國風電產業和風電科技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202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能源戰略目標的實現做出直接重要貢獻。

⑵ 風能利用的條件

一、開展風能資源詳查,制定合理開發規劃
開發風電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要有合適的風電場場址。場址選擇的關鍵是客觀、准確地對風能資源進行測量與評估,這是大型風電場建設的重要保障。在我國已建成的風電場項目中,有不少風電場全年的等效滿負荷運行小時數低於2000小時,實際年發電量低於可研報告中的預測值,主要原因是風能資源測評不準確、微觀選址不當造成。因此,一定要重視前期的調研工作,根據風能資源詳查和評估的結果,制定科學合理的開發規劃,避免盲目發展。
二、提高政府服務職能,構建和諧投資環境
風能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策、法律、技術、經濟、社會、環境、教育等方方面面,要充分發揮政府的指導、扶持和協調作用,將各個環節銜接起來並形成良性互動。在風電場項目審批和建設過程中,風電場開發商要與地方許多政府部門進行溝通聯絡,包括:地方發改委、國土資源部門、環保部門、工商部門、稅務部門、交通部門等。建議白銀市以目前正在建設中的興泉、撿財塘風電場為試點,探索風電場審批和管理經驗,理清風電場開發建設的所有審批手續,簡化程序,營造和諧投資環境,為風電場開發商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三、積極發展製造產業,逐步調整產業結構
甘肅省是我國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目前酒泉地區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已列入規劃,已建設和正在建設的風電場項目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另外距離白銀市較近的寧夏、內蒙、青海等省區,也都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風能開發利用潛力很大。白銀市要充分利用這一自然條件,積極發展風電設備製造業,一方面可以節省風電場建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擴大就業機會。目前,白銀市兆瓦級風電葉片項目和塔架項目已經上馬,相信在這兩個項目的帶動下,能進一步吸引國內外更多風電企業在這里投資建廠,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建立包括服務業在內的風電產業鏈
四、加強職業技術教育,保障風能人才儲備
風電產業屬於高新技術產業。隨著風電產業迅速發展,我國風能人才出現嚴重短缺。風電設備研發、製造、安裝、保養,風電場運營、維護、管理等領域都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白銀市開發利用風能資源,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建議白銀市選擇具備一定條件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辦風能技術專業,與國內其他院校合作,共同培養風能人才,保障風電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儲備。除了學校培養人才外,企業也應將人才培養放在戰略地位,建立激勵機制和創造良好環境,在實踐中逐步建立起高素質的風能專業技術隊伍。
五、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實現產業持續發展
實現經濟轉型中,既有自身的潛力和優勢,也面臨很多困難。特別是在經濟轉型中,從過去傳統的產業要向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轉變,因此,除了自身努力外,還需要藉助外力求發展,充分利用市內、省內、國內和國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加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⑶ 內蒙古風電產業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1. 增加內蒙古的財政收入,增加就業機會!

  2. 為京津唐重工業區,提供能源供給!

  3. 為京津高負荷的居民用電,提供能源供給!

  4. 如果還有剩餘產電,南可送太原等產煤用電,東南可送山東地區,東可送往遼寧大連!

⑷ 風電行業前景怎麼樣

風電從抄十一五的高歌猛襲進,到11年下半年開始的棄風限電,現在開始了穩步發展。這一波大浪淘沙,也把很多資本和淘金者三振出局,但也把行業真正應該關心的積累,人才與技術必要積累的必要性給凸現出來了。如果說大富大貴,現在估計很難,剛才說的三振出局的那些人就包括很多權力核心的親屬。行業前景和個人前景有時並不必然相關,但至少你站在一個年均增長百分之幾十的行業中,是不會差的。唯一需要的是學習,學習,不要盲從,然後還是學習。另外這個行業前景,就得思考他的行業基礎了,如果是站在能源角度,恐怕到三體時代,能源缺口也會有。如果現實點,站在國家政策,或者補貼上,那麼很快,進入下一個十年,國家補貼就會吃完了,風電的平價時代大家准備好了嗎?實話實說,很多業內的人都在討論中。

⑸ 請懂風力發電行業的人說說這個行業目前的前景如何

一、風力發電的總體概況是這樣的:大約2007年左右,中國的風電市場特別開闊,但是2011年之後,由於風電產能過剩,國務院對風電的支持力度下降,直至目前為止,中國的風電市場很艱難,好多企業的效益都不好。
二、技術層面上:
1)主要是可靠性太低,一般設計壽命20年,在國內運轉大約4~5年就會出現大故障,我們都知道,風電裝備的檢修成本特別高。
2)還有一個嚴重的現象是:國內好多做風電裝備的企業沒有自主研發的能力,大多都是買國外的圖紙,加工。那我們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的圖紙出來的風電裝備,在國外可以運行10年,在國內只能運行四年?? 原因:a)國內和國外的風電裝備服役環境不同,中國的服役環境差,會加快設備的侵蝕,進而加速疲勞破壞。b)國內的製造工藝比不了國外,可以這么說,國內的風電裝備製造不符合設計要求。
3)主要的破壞情況:葉片主要受環境的侵蝕、折斷;增速箱主要是軸承和齒輪的疲勞破壞;剎車制動器主要是剎車雜訊和材料磨損;電網主要是發電不穩,引起電網波動。
三、新型發電法式: 現在的風電裝備型式的創新主要是變速箱那個環節,現在用的比較多的是雙饋式增速箱,即葉片傳遞過來的低轉速,經過齒輪箱的增速,傳遞給發電機發電,這種傳統型的裝備型式由於齒輪箱的可靠性會影響整個裝備系統的服役年限。而新型的風電裝備是直驅的,即沒有增速箱這個環節,這樣從整個裝備可靠性層面上說,服役年限更有保障,但是發電效率有待研究。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⑹ (10分)我國風力資源極為豐富,發展風力發電大有可為。風能作為清潔能源,已列入我國的新型戰略性產業。

①國家要根據時代的發展,把國家宏觀調控和利用價值規律結合起來版,對風能產業發展進行有效調節權。②國家要堅定把風能作為新型戰略性產業發展,根據實際需要,吸引社會資源發展風能,但要適當調節,避免資源的浪費。③國家要鼓勵企業通過科技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研發核心技術,支持新技術的推廣和利用,同時要關注技術壟斷現象。④國家要發揮市場競爭的作用,對風能產業進行整合,優勝劣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⑤風電作為新產品內含的價值量大,在與火電等老產品價格競爭時處於不利,國家在政策上應對其適當支持。(10分)

⑺ 為什麼要大力發展風電產業

1,大力發展風電產業的原因如下:
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的開發可以有效回緩解中國的能答源供應困局,其中產業化條件最為成熟的首推風力發電。較之其他新能源,風電優勢更加明顯:它蘊藏量大,超過所有油、氣、煤的儲藏量;理論上僅1%的風能就能滿足人類能源需求。
2,發展風電產業遇到的問題:
(1)風電之於火電,由於電壓、頻率波動性大,因而大規模並入常規電網,會危害常規電網;
(2)風力機結構復雜,風電價格遠高於煤電,我國風電設備單位功率的費用是煤電的兩倍以上,電網公司很難接受或根本不願意購買風電,有人據此將風電比喻為「垃圾電」。

⑻ 對風電企業現狀及前景是怎麼認識的

風電屬於新能源行業,前景不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前瞻專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屬顯示,我國風能資源十分豐富。我國離地10米高的風能資源總儲量約32.26億千瓦,其中可開發和利用的陸地上風能儲量有2.53億千瓦,50米高度的風能資源比10米高度多一倍,為5億多千瓦;近海可開發和利用的風能儲量有7.5億千瓦。
2008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達到624.6萬千瓦,位列全球第二;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15.3萬千瓦,成為全球第四大風電市場。
目前,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制訂新能源振興規劃。預計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總投資將達到3萬億元,其中用於風電的投資約為9000億元。根據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億千瓦。屆時,風電將成為火電、水電以外的中國第三大電力來源,而中國也將成為全球風能開發第一大國。

與如何實現我國風能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