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西是中國最大的甘蔗產區,ru 表為「2000年和2010年廣東、廣西甘蔗生產狀況統計表」.與廣東相比,廣西
A、廣東和廣西緯度復位置制差不多,所以兩地光熱條件差不多,故不符合題意;
B、廣東和廣西的土壤都屬於紅壤,肥力差不多,故不符合題意;
C、據表分析,廣東甘蔗的種植面積在減少,而廣西的種植面積在增加,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廣東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租金不斷增加導致土地利用結構在發生變化,故正確;
D、廣東和廣西都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網密布,水源充足,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Ⅱ 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特點
7月8日 09:44 2005年,全區各族人民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各種矛盾和困難,努力克服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好地完成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目標,全區經濟繼續保持近年來增長加快、效益較好、穩定性和協調性增強的良好勢頭。全區生產總值4016億元,增長12.5%;財政收入475.4億元,增長17.7%。經濟發展「雙過千」目標勝利實現。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繼續提高,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區域特色經濟和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00億元,增長35%,投資結構繼續優化,重大項目建設實現突破;各項改革繼續深化,開放合作不斷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取得新成績,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生態環保建設得到加強。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部分農產品價格下降,使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工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盈利空間受到擠壓;煤電油運供求仍然偏緊,尤其是電力短缺的約束較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長期性和深層次矛盾仍然存在。對這些矛盾和問題,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為了加快推進富裕廣西、文化廣西、生態廣西和平安廣西建設,全面實現2006年發展目標, 建議:
(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制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重點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工程,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入力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著力抓好農業優勢產業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抓好農業支撐體系建設,突出抓好動植物防疫體系,農業標准化體系建設,加快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步伐,提高農業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措施,繼續落實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政策, 啟動水稻良種補貼試點,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整合各渠道支農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強農民工就業培訓工作。
(二)積極促進工業快速增長。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培育新的工業增長點;加快企業聯合重組步伐,大力培育強優企業和實施品牌戰略,提高重點行業生產集中度和整體技術水平;加大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力度,集中力量開工一批重大工業項目,著力培育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開發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招商引資工業項目入園進區;加快發展交通運輸、金融、保險、現代物流、會展、信息咨詢等生產型服務業,為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節,統籌抓好煤電油運供求銜接。
(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抓緊編制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發規劃和南北欽防城市群發展規劃,啟動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二期工程,加快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前期工作,促進沿海工業布局,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放開發。加強中心城市和新設地級市基礎和公共設施建設,以及環境綜合整治,大力發展城市產業經濟,不斷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加強重點鎮建設,擴大產業和人口規模,增強縣域經濟實力。
(四)積極擴大投資和推進項目建設。更多地運用市場和開放的辦法籌措建設資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進政銀企合作,擴大直接融資,促進社會投資,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進一步拓展籌融資渠道。進一步整合統籌政府各類專項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向重點領域、重要產業、重大項目、關鍵環節傾斜。把擴大投資和推進項目建設更好地結合起來,繼續抓好自治區層面和各市層面統籌推進一批重大項目新開工,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確保一批重大項目按計劃竣工投產,切實抓好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重大項目建設,突出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做好成熟的項目儲備,保持重大項目建設的連續性。
(五)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大力節約能源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加大發展循環經濟工作力度,下大力氣抓好企業節能降耗,在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技術。繼續加強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加強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
(六)積極推進改革開放。扎實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加快以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為重點的企業改革步伐,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和政策環境。繼續深化投資、價格、財稅、糧食流通、科教文衛、行政管理體制等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各項改革。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繼續舉全區之力辦好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深化國內外區域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利用國內外資金規模。加快調整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擴大對外貿易規模。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和支持優勢企業開展國際化開發經營活動,積極推進利用境外資源性項目工作。
(七)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要切實關注民生,關心群眾切身利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重點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尤其是大齡失業人員再就業,把發展服務業與擴大就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旅遊、商貿餐飲、社區服務、養老、物業管理、文化、健身、休閑娛樂等生活服務業,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認真落實鼓勵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開拓城鄉市場尤其是農村市場,擴大城鄉居民消費,保持價格基本穩定。加快「兩基」攻堅進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快創新文化發展機制,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大力推進重大文化工程建設。加強城鄉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加快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程,高度重視和加強庫區移民安置工作。抓好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繼續集中財力為民辦好一批實事。
Ⅲ 為廣西甘蔗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
一是要按標准進行繼續進行基地土地整治、蔗田水利設施建設等,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安排(這部分基地可以享受到中央預算投資),二是通過育種手段進行品種改良、栽培措施的改善,減輕倒伏發生程度;三是進行標准化種植,增加農機農藝融合力度,制定和完善種植地塊大小、種植行距、機耕道、地頭轉彎面積等相關標准;五是增加特色、大型新機械的研發力度,畢竟機械化是規模化發展的前提;六是加快糖廠前處理工藝的進一步改造,增強機收甘蔗的壓榨能力,保證機收蔗應收盡收;七是進一步加強農藝農機融合、信息化的融合,提高農機作業質量,使種植更直更勻。
Ⅳ 廣西甘蔗研究所的主要業績
建所以來,廣西甘蔗研抄究所襲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省級及企業各有關部門單位設立和委託的及國際合作甘蔗科研項目250項。成功地培育出甘蔗優良新品種36個,有51個科研項目分別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各級獎勵。
Ⅳ 廣西甘蔗研究所的基本概況
廣西甘蔗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是一個以新品種、新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國內內最大的省級容甘蔗專業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149人,專業技術人員93人。其中研究員7人, 副研究員23人,博士8人,碩士40人。
Ⅵ 廣西經濟發展的現狀
1.建國以來廣西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說差異很大,參差不齊,建國以來南寧和梧州發展很快,接著柳鋼的到來,柳州迅猛發展,而桂林在80年代憑著旅遊事業發展勢頭也猛,如今最熱的莫過於北部灣了,特別是欽州,千萬噸石油的落戶和保稅港區的批復,使得他大有趕上柳州的勢頭。
2.南寧從03年開始就立志打造國際大都市,憑著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更是一飛從天,現在南寧以旅遊、工業、服務業等支柱產業發展很快.
Ⅶ 有誰知道廣西那裡是甘蔗主產區
1、中國黑皮甘蔗區主要分布在廣西博白縣,其產量佔全國60%,而廣西博白縣三灘鎮種植黑皮果蔗最為歷史悠久。近二十多年來,全鎮每年種植果蔗面積均在20000畝以上,是遠近聞名、名副其實的果蔗之鄉。
2、貴港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商品糧、糖、果、肉桂和禽畜生產基地,素有廣西壯族自治區「魚米之鄉」、「甘蔗之鄉」「蓮藕之鄉」等美喻。它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南部,處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大的沖積平原——潯郁平原的中部,北緯22°39′~24°2′,東經109°11′~110°39′,面向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郁、黔、潯三江交匯,擁有華南內河第一大港口,北回歸線橫貫中部。
(7)廣西甘蔗產業發展現狀與研究擴展閱讀:
甘蔗的主要產區
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緯33°至南緯30°之間,其中以南北緯25°之間,面積比較集中。甘蔗原產於印度,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國位居第三,種植面積較大的國家還有古巴、泰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美國等。
中國的主產蔗區,主要分布在北緯24°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包括廣東、台灣、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海南等南方12個省、自治區。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蔗糖產區迅速向廣西、雲南等西部地區轉移,至1999年廣西、雲南兩省的蔗糖產量已佔全國的70.6%(不包括台灣省)。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在中國大陸的中原地區也有分散性大棚種植(如河南,山東,河北等地)。
Ⅷ 廣西甘蔗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甘蔗常規育種、生物技術育種、分子生物學高技術輔助育種技術、品種資源、甘蔗高產高糖栽培新技術、甘蔗病蟲綜合防治、甘蔗固氮、甘蔗脫毒健康種苗技術等。
Ⅸ 廣西甘蔗
廣西的果蔗分布得比較散,到處都有,比較出名的有廣西欽州市靈山縣石塘鎮、廣西平南縣大新鎮、廣西柳州市柳江縣百朋鎮、柳城縣東泉鎮等地。2-3毛公斤吧。一般都是23十噸的拉。
Ⅹ 貴港市發展蔗糖產業的優勢和劣勢有哪些比如貴港市現在蔗糖的生產發展模式是怎樣的
蔗糖,有機化合物,分子量342.3。白色晶體,具有光學活性的,但沒有變旋。下式:C12H22O11蔗糖。
蔗糖,很容易通過酸水解,水解後產生等當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
糖尿病的單糖(葡萄糖,果糖等),雙糖(蔗糖)不能吃化學來說,不甜代糖的糖類物質,如木糖醇,甜葉菊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