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茶產業發展報告的內容簡介
茶葉作為中國農業特色及文化傳承的重要經濟作物,具有極大的社會價值與經濟意義。在國家繼續加大對農業產業扶持力度的大背景下,2010年中國茶產業發展受到茶區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推動,持續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並在產業的深入挖掘與橫向擴展及整體競爭力提升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總體而言,2010年,中國茶葉生產持續升溫,種植面積與產量較2009年均略有增長,且各主產茶區綠色、有機茶園,低碳茶園以及標准化茶園的建設日益得到重視。而在消費方面,2010年度中國茶葉消費穩中有升,各茶類價格均略有提高,茶類消費趨向多元化。同時茶葉對外貿易保持質升價提的態勢——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0年中國茶葉出口數量為302440t,同比下降0.17%;金額為78417萬美元,同比增長11.24%;平均單價為2593美元/t,同比增長11.43%。從茶業產業鏈的拓展看,近年來茶產業從第一產業(茶葉生產)向第二產業(茶飲料、茶葉深加工)和第三產業(茶文化、茶旅遊、茶藝、茶館)延伸擴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作為茶葉第二產業的茶飲料、茶葉深加工行業總產值已達430億元,而第三產業的茶館、茶餐飲、茶吧等服務行業,產值約120億元。兩者累加,遠超茶葉第一產業330億元的產值總額。但在中國茶產業走勢良好的宏觀情勢下,仍然存在著諸多困擾與制約因素。其中較為突出的是隨著茶葉生產能力的噴發,茶葉原料供給將呈現供大於求的格局,對茶產業的縱深化發展和橫向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和散的傳統茶葉經營組織格局很顯然已經不適應市場形勢的要求,提高中國茶產業組織化程度仍將是今後較長時期的目標與任務。
今年,李閩榕、楊江帆在《中國茶產業研究報告2010》的基礎上推出《中國茶產業發展報告2011》版,期待能夠更加全面地梳理中國茶業發展全貌,抓住新形勢下的茶產業發展脈絡,解剖茶業發展焦點問題,推動中國茶業轉型升級。基於此目的,《中國茶產業發展報告2011》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總理中國茶產業發展概況;第二部分基於產業鏈劃分,對中國茶業的高端和低端市場分別進行主題報告;第三部分對中國茶業的各大茶類分別展開專題報告;第四部分對各大茶區的茶產業發展分別展開研究和報告;最後是對2010年中國茶業的焦點問題進行的特色分析。可以看出,本藍皮書的內容設置在力求達到產業報告的全面性和權威性標准下更加關注新形勢下中國茶產業發展的縱深問題與產業橫向拓展問題,並注重結合茶業發展的實際案例探尋中國茶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法。這也是本次藍皮書編寫的最大特點——亦即站在新市場情景下全面分析中國茶產業的現代化適應問題,把脈市場,努力探尋茶產業的現代商業化改造之路。
我們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茶業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進步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在總體上還存在著成本高、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技術難以普及,世界著名茶葉企業和品牌尚未形成等問題,迫切需要轉型升級,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強勢。「十二五」期間,中國茶產業要加快轉型升級,既需要茶農和茶企業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政府從科技支撐、標准化建設、品牌體系建設、完善延伸產業鏈、專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建設、市場化建設、茶文化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宏觀調控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本報告的推出將為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的參考貢獻。
我們相信,隨著茶葉經濟的世界化與現代化發展,中國茶產業將贏得更加廣闊的空間。持續的「茶業藍皮書」推出將如實反映我們對中國茶產業現代化轉型的持續關注與建議。我們期待,能夠以自身的努力伴隨中國茶產業的成長與擴展。祝願中國茶產業的科學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