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較好的城市有哪些
北上廣深發展的都比較好。
❷ 江蘇阿姆龍機器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蘇阿姆龍機器來人科技發展源有限公司是2015-08-18在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如皋市怡年路158號。
江蘇阿姆龍機器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682346545980J,企業法人王紅春,目前企業處於吊銷狀態。
江蘇阿姆龍機器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智能機器人的研發、生產、銷售;智能裝備軟體、硬體的研發與應用;機電一體化、計算機、通訊設施的技術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江蘇阿姆龍機器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❸ 江蘇立訊機器人有限公司公司待遇與前景如何
總體來說還行吧,是立訊集團的下屬公司,挺專業的,聽老闆開員工內大會上說是要容3~5年內上市。和華為研發部門一樣,比較注重專業理論基礎結合實際,經常考試理論知識。
待遇給的比較高,處於自動化行業中等偏上水平,一般能設計自動機的工程師都能拿到15K月薪以上,還有年終獎。
環境挺好的,在崑山的錦溪古鎮,那邊生活壓力小一點,廠區里搞得詩情畫意的頗有江南小鎮的味道。他們內部人員說在籌劃獨立上市呢,據說研發人員在裡面晉升機會比較多普遍待遇還不錯,還有立訊精密的股權激勵,而且現在自動化行業前景很好,如果能進去我覺得還是很好的一個機會。
❹ 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機器人的全面應用基本可認為是智能製造時代到來的標志,將會對生產方式和效率、產業結構乃至生活方式都帶來深遠的影響。首先,實現生產柔性化智能化。生產模式將由集中向分散方式轉變,產品同質化向個性化轉變,將打破傳統產業鏈結構,實現實時優化且自我組織的產業鏈,以往傳統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包括原材料開采、多級零部件供應商、多級生產企業、多級經銷商再到消費者的商品生產銷售模式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智能的生產消費模式,在生產實施過程中,各地廠商的相關設備通過實時互通,自動調整生產進度並相互配合完成生產工作。其次,將對我國工業及相關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由於工業機器人的普及對於其他智能製造裝備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帶動整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發展,導致一個包含新型工業PC、網路化PLC、自動化及通信元器件、高精度感測器、智能儀器儀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生產線等相關整機和零部件的超萬億市場將被創造出來。最終,工業機器人普及將為企業員工帶來工作方式和環境的全新變化,全新的智能自動化生產工作方式使得工作不再被工廠等地理位置所限制,轉為虛擬的、地域靈活的遠程方式開展,員工將擁有高度的管理自主權,隨時調整並切換工作和生活狀態。除去其本身的巨大商業價值外,機器人市場的蓬勃發展也會製造大量優質商業機會。首先,應用工業機器人的各行各業,由於加工水平、產品質量和信息化程度的大幅提升,將創造出大量顛覆傳統的商業機會和商業模式,如線上線下結合的定製生產、無人工廠、智能生產改造服務、相關軟硬體更新服務等。其次,工業機器人的應用規模增長會直接刺激機器人重要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壯大。工業機器人三種主要零部件精密減速器、控制器及伺服控制系統長期依靠進口,若能在控制技術國產化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則依仗國產化的成本優勢必然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減速器領域重點發展RV減速器及諧波減速器,力求結構緊湊、傳遞功率大並傳動平穩;控制器方面應注重開放式和模塊化結構的採用,對應軟體向實現以功能鍵驅動的全菜單操作的漢字機器人操作系統發展;伺服控制系統應致力於開發基於乙太網匯流排技術的高性能嵌入式系統以及高性能的伺服電機研製。再次,工業機器人作為高端製造裝備,其後期維護至關重要。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將減少在製造過程中人力的使用,然而在維護與調試過程中人力資源卻不可缺少,抓住我國工業機器人迅速發展的時機,加大後期維護與調試的人力投入。盡管擁有政策扶持且市場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全面應用仍將面對一些重大挑戰。首先,最大挑戰即企業成本考慮,企業決策者基於投入產出的計算結果來選擇是否採用工業機器人參與生產,但我國大多數小微生產製造型企業由於投入成本的限制,仍保持傳統的手工生產模式,從而導致產品質量和附加值無法迅速提升,企業利潤較少,陷入惡性循環,使得產業維持在低端水平,制約產業轉型升級。其次,面對其他智能製造生產設備的挑戰。中國在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以智能製造為著力點,但工業機器人僅僅是智能製造裝備的一個高技術含量的細分領域,其在企業生產中所起到的作用並非不可或缺。大部分工業機器人所完成的工作也可由多個簡單自動化工序或其他智能化成套設備來完成,所以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還需面對其他智能製造裝備的挑戰。
❺ 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之路如何走
中國復機器人企業應樹立全球視制野,虛心學習借鑒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理性規劃投資和研究方向,培育自身核心競爭力,加強全產業鏈的構建,如此,中國機器人實現「人機協作」走出國門,將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中國機器人產業目前仍面臨很多差距和問題,需要堅持引資、引智、引技相結合,產學研用相結合,從集成起步逐漸向中上游拓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匹配與協同,通過不斷改革創新,才能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❻ 智能機器人產業什麼時候開始發展啊
已經在發展階段了呀
❼ 工業機器人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工業機器人未來發展前景很好。
早前,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通過「三步走」實現我國我國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智能製造成為工業製造轉型的重中之重。如今,智能製造戰略再獲工信部關注,在智能化的大勢下,智能裝備下游應用領域加快拓展,工業機器人發展可期。
工業機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並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與人力相比,工業機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時工作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我國製造業勞動力優勢不顯,製造業亟待向智能化轉型,工業機器人呈現強勁發展的態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指出,我國是工業機器人消費大國,從2013年其就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2013年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元年,這一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為3.69萬台,同比增長36.52%,購買量佔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五分之一。2014年工業機器人銷量超過57000台,同比增長54%以上。
汽車製造、電子、橡膠塑料、軍工、航空製造、食品工業、醫葯設備與金屬製品等領域常有工業機器人「身影」。其中汽車工業的應用最多,比例達38%。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主要集中的地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占據全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
不過,由於核心技術缺乏,我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嚴重依賴國外企業,尤其在減速機、伺服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我國本土機器人企業受制於人,只能購買高昂的國外設備,
這需要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商不斷提高技術,加大研發水平,早日擺脫國外機器人品牌對中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的控制。
考慮到目前全球製造業工業機器人密度為55,而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僅為21,遠低於日韓德美等發達國家,以及智能製造背景下,「機器換人」政策不斷落地,未來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匯川技術、機器人、智雲股份、科遠股份、秦川機床等相關概念公司將在機器人紅利下取得較好發展。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未經前瞻產業研究院書面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篇: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長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市場銷售36560台工業機器人,佔全球銷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達60%,取代日本成為世界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本體產值約90億元,本體加集成市場規模約270億元。
2010年開始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激增,新安裝工業機器人為14980台,2011年達到22577台,同比增長50.7%;2001年至2012年期間,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而同期世界機器人市場銷量復合增長率為10%。2014年中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銷量依然猛增54%,達到5.6萬台。
第三篇:「機器換人」政策逐步落地工業機器人市場爆發
近日,安監總局發布通知表示,決定將陝西煤業化工集團、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0家企業作為示範企業,開展機器人作業試點工作。這十家企業主要涉及煤炭、石油與鋼鐵等重要以及基礎性領域,隨著「機器換人」逐漸在這些領域變為現實,工業機器人應用將不斷得到推廣,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增長。
工業機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並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與人力相比,工業機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時工作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我國製造業勞動力優勢不顯,製造業亟待向智能化轉型,在此機遇下,工業機器人大有可為。
我國是工業機器人消費大國,從2013年其就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汽車製造、電子、橡膠塑料、軍工、航空製造、食品工業、醫葯設備與金屬製品等領
域常有工業機器人「身影」。其中汽車工業的應用最多,比例達38%。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主要集中的地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占據全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
不過,雖然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大,但由於核心技術缺乏,我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嚴重依賴國外企業,尤其在減速機、伺服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我國本土機器人企業受制於人,只能購買高昂的國外設備,這需要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商不斷提高技術,加大研發水平,早日擺脫國外機器人品牌對中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的控制。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元年,這一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為3.69萬台,同比增長36.52%,購買量佔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五分之一。2014年工業機器人銷量超過57000台,同比增長54%以上,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