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油價暴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3月9日,油價創造了歷史性的一天,因OPEC減產談判失敗,沙特增產開啟價格戰,國際油價暴跌,布倫特原油當日下跌20%以上,盤中最高跌幅達到33.6%。
原油價格大挫,引發歐美股市劇烈震盪。3月9日夜間美國道瓊斯指數跌幅達到熔斷線,道指大瀉2000點。當天歐洲各國股市普遍收盤大~挫逾6%左右,義大利股市跌超9%,巴西股市跌幅逾12%。
原油降價,目前對於世界各國的股市來說,可能造成不計成本的錯殺。有些負面影響會立竿見影,有些負面影響將會滯後反應。
其實,原油價格大幅下挫,對於國際社會有利有弊;但是本次全球股市下挫幅度之大,頗有過度恐慌之嫌。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私家車的汽油價格將隨之下降;中小企業的物流成本將有所降低。
在各個細分領域:原油降價有利於航空以及運輸行業;有利於化工製造企業,特別是疫情期間,化工原料降低有利於相關的中下遊行業降低生產成本。有利於汽車行業,使得這個全球汽車製造業的龍頭行業,能夠在新能源汽車的挑戰中,得到喘息的機會。有利於房地產行業,能夠降低造房成本穩定房價。
作為能源進口大國,原油價格長期低迷有利於中國經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抵消因為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然而,對於俄羅斯和伊朗等原油出口大國來說,原油價格斷崖式下挫,將對其國內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
原油價格大幅下挫,對於美國經濟的利弊屬於中性偏空;美國頁岩氣企業可能因此面臨虧損的局面,因為美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天然第一出口大國。還有對美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證券市場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原油大幅下挫的利弊得失,將體現在不同的板塊。特別是受到疫情嚴重沖擊的航空公司,在班機大幅減少、乘客寥寥無幾的背景下,原油價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它們的救命稻草。
原油爆跌,會對原油出口國的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例如沙特、俄羅斯、伊朗等國就會因原油價格下跌,影響國家收入。另一方面,油價暴跌會減緩新能源的改革步伐,甚至會導致新能源發展停滯。
總結就是,原油價格下跌說明全球經濟景氣度不佳,資金避險情緒升溫,進而傳導至各行各業和個體消費端,表示人們對經濟的悲觀預期,無論是投資創業都會受到影響。然而,原油價格如果再持續下挫,其蝴蝶效應將無法預見。有些利弊得失,是需要時間印證才能浮出水面。以上內容希望可以幫到你。
❷ 風電產業鏈的背景介紹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風電設備製造業進入了黃金期,製造技術和生產能力快速發展,獲得了技術和生產經驗的積累,尤其是在國內的能源供需矛盾問題越來越嚴重和電力需求上升的情況下,風電產業得到迅速發展。
風電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這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這種「接機制」像一隻「無形之手」調控著風電產業鏈的形成。
風電產業鏈涉及從空氣動力學、結構動力學、氣象、環境、材料、工藝製造、電氣控制、電子工程,到運輸、應用、服務的方方面面。
❸ 風電產業鏈的相關問題
零部件製造不平衡。國內的風機原來以低單機容量風機為主, 相關零部件製造技術的突破相對比較容易。隨著單機容量的提高,作為風機核心部件的軸承、齒輪箱和控制系統等因為具有相對高的技術壁壘, 國內市場的供應仍然存在瓶頸。而葉片、塔筒等部件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如葉片製造有10 家企業就可以滿足市場需求,而現在已多達50 余家。
整機製造產能過剩。2007 年全國風電整機製造企業只有30 多家,在風電龍頭金風科技上市後的一年多時間里,有40 多家企業進入風機整機製造領域。這種盲目跟風,導致了風電產業的產能過剩。我國風電整機行業前10 名的企業已佔整個市場份額的90% 左右,剩餘的60 來家企業將瓜分其餘10%左右的市場份額。很大一部分企業可能拿不到訂單,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技術有缺失、產品質量存隱患。我國許多企業的整機製造技術是從國外引進的,引進的技術與國內風電場的氣候環境能否適應,往往未經科學論證。加之由於前幾年風電設備供不應求,許多整機未經試運行就直接批量生產,這些設備並網發電後,勢必存在質量和安全隱患。由於核心技術缺失,大批兆瓦級新型風電機組匆忙投入規模化生產,產品質量問題也正在顯現。風電場開發及風電並網存在瓶頸。在風電場開發環節存在設備交貨不及時、調試時間長,各種設備故障不斷發生,風機運行小時數偏低,電網卡脖子,致使「有電上不了網」、「風機曬太陽」等現象。
此外,風電機組安裝後的架線並網常常滯後,延遲了風電機組投入使用的時間,對電力輸出造成損失。風電場運營利微或虧損現象。在風電場運營環節, 由於稅收及財政補貼政策不持續、風電上網配套落後及風電場開發無序, 許多風電場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
打造優質風電產業鏈的對策建議
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努力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雖然我們已經掌握了風電機組的基本製造技術,但是核心技術仍然有所欠缺。我們必須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走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風電機組製造的道路。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佔領全球風電的技術制高點,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占據有利地位。科技將決定風電產業的未來,我們要在風電設備製造方面由引進、消化、吸收逐漸發展為自主創新,努力由中國製造發展為中國創造。加強電網建設,拓展國際市場,積極應
對產能過剩。我國風能資源可開發量約10 億千瓦,目前僅開發0.26 億千瓦,開發的空間很大。同時,電力能源供不應求,又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風電產能過剩主要是受制於風電並網的約束。
並網制約的問題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政策和電網規劃問題,電網建設大大落後於風電開發的進程。其二,是技術問題。解決風電並網難主要有兩條措施:首先,擴大配置風能資源的范圍;其次,合理配置電源結構,建設具有調峰能力的電站。縱觀中國風電市場的發展,在內資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外資企業也不斷湧入中國市場,他們不僅帶來了資金、技術和人才,也不可避免地爭奪著本土市場。面對逐漸飽和的國內市場,中國風電設備企業「走出去」的時候到了。未來,中國的風電設備廠商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要的同時,放眼國際市場,出口我們的產品,要在全球風電市場的大環境下制定企業的發展策略。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風電設備廠商會將自己的生產基地建到海外去,建成中國的維斯塔斯,中國的蘇司蘭,中國的歌美颯……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試驗檢測和認證工作,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國產風電機組質量參差不齊已成為影響風電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為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應加大研發投入,制定質量標准,提高設計水平;加強產業工人的技術培訓,提高產品的製造質量;加強技術檢測平台和風電試驗場建設,根據試運行情況和檢測結果,完善產品設計;做好產品質量認證工作。找准大客戶,加強供需對接,搞好上下游產品的銜接配套。建設產業鏈,要以風電場開發商和風電總裝企業為主體,以產品供求為紐帶。建設產業鏈首先要找准大客戶。每個環節都要分析哪些是大客戶或潛在大客戶,找准大客戶才能佔領大市場。與大客戶有效配套的企業,才是最具活力的企業,才是市場競爭的真正贏家。
作為風電場開發商, 其大客戶應當是七個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作為風電總裝企業,五大發電集團應當是其大客戶。2009 年在我國新增13749 兆瓦裝機中,五大電力集團佔到54%,其中,國電佔18.83%,大唐12.6%,華能11.92%,華電8.28%,中廣核6.14%。風電總裝企業應當積極與五大發電集團進行配套。2009 年華銳、金風和東汽繼續保持市場前3 強的地位。其中華銳新增裝機349.5萬千瓦,金風新增裝機272.2 萬千瓦,東汽新增裝機203.5 萬千瓦,這三家企業合計825.2 萬千瓦,佔全國新增市場59.7%。有關風電零部件企業應當提高自身產品質量,體現價格優勢,努力與這三大企業配套。只有與五大發電集團、三大風電製造企業建立了產業鏈關系的零部件企業,才更有可能不斷發展壯大。
❹ 新能源汽車專業前景分析
總的來說,由於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政策扶持,目前以及未來幾年間,該專業的就業形勢應該相當不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稀缺。雖然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迅速,各種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不斷涌現,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與世界領先技術仍有較大差距,還有很多技術改進和研究要做;另外,我國正在貫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戰略,國家財政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投入較大,因而促進了該產業加速發展;從而,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該行業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需求量較大,該專業人才就業比較容易;
2.新能源汽車專業就業面很廣。從該專業的課程體系可以看出,該專業不僅需要學習新能源汽車知識,還需要學習現代汽車的基礎知識,因而其就業范圍很廣。一般可以從事新能源汽車製造,新能源汽車機電維護,新能源汽車性能測試,新能源汽車新技術培訓,新能源汽車維修業務接待,新能源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調試,新能源維護技術主管,質量檢驗員、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維護管理,新能源汽車服務企業的運營和管理等。根據一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大約有17萬左右新能源汽車人才。據估計,到2021年,該專業人才需求將達到85萬左右,實際短缺68萬左右,因而該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從相關統計數據也可以看出,該專業的薪資待遇也一直處於中等偏上水平;
還要看到,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在製造、專利、電池管理、續行里程等方面仍與國際先進技術有較大差距,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還有很多事要做,祝願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