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川藏鐵路什麼時候修建
川藏鐵路於2014年年底開工,預計2026年全面實現通車,屆時,川藏兩地的交通距離會大大縮小,從以前的行車40多小時縮短到開通後的13小時左右,因為地形等原因,川藏線屬於客運雙用線路,設計時速為160--200km/h,不會很快,但是我相信以祖國的實力,以後提速是很正常的。
2014年年底,林拉段和成康段雙頭開工,其中比較好建設的成雅鐵路預計2018年建成,拉林鐵路中最重要的桑珠嶺隧道已經於2018年1月17日正式貫通,而里程長達1320公里,施工難度最大的康林鐵路計劃2018年年底動工,2026年全線通車,歷時7年。
(1)鐵路川藏線相關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修建川藏鐵路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即可以開發沿線豐富的旅遊資源,也可以促進香格里拉生態區的發展,包括促進四川省西部的發展,四川省是西部地區最重要的省份之一,而川藏鐵路在四川省的輻射范圍多大28萬平方公里,惠及300萬人,
川藏線沿線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更是品類繁多,但是由於交通限制,開發沒有形成規模,川藏鐵路的修建,極大有利於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改善投資環境,讓該地區實現脫貧致富。
而且藏南地區一直是祖國最重要的戰略地區,包括川藏公路是重要的國防干線,但是公路運輸能力差,限制多,川藏鐵路更有利於祖國對藏南地區的管理和護衛,讓某些國家的狼子野心扼殺到搖籃里。
❷ 青藏鐵路,這條鐵路對這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有什麼作用
青藏鐵路對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是有利的補充。增加了運輸途徑。在國防上內,民用上容有很重要的意義。
因為是青藏高原連接內地的主幹線,而且從西藏到內地除了公路就是用鐵路了(空運也是,但不是陸地上的)因為青藏高原地形是以山地為主,從陸地上深入中國內部是不太方便的(大多數的公路和鐵路都是饒山的)。
所以說一旦想從地面入侵中國就必須佔領這些難行的公路和鐵路,從而也就說明青藏鐵路的戰略意義了。
❸ 川藏鐵路是幾幾年竣工的
川藏鐵路將於復2009年9月底動工,制預計工期8年,建成後成都至拉薩只需8小時。作為未來進藏首選線路,該項目曾因難度大、花費高被擱置。從09年開工,預計工期8年,應該是2017年竣工。現在是2011年,所以還沒竣工!最新消息:川藏鐵路2011年內開建1個多小時坐火車到康定 在我省西部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確定的運輸大通道中,西向通道內尚無一條鐵路,這樣的局面即將成為歷史。會議透露,全長266公里、總投資314億元的川藏鐵路成都至康定段目前正在進行預可行性研究,預計2011年開工建設。該鐵路目標速度值在200公里/小時以上,2015年建成,建成後坐火車從成都出發前往康定將只需要1個多小時的時間。
❹ 青藏線和川藏線的區別
青藏線和川藏線的區別:類別不同,工程開始、結束時間不同,建成意義不同。
1、類別不同(青藏線是鐵路,川藏線是公路)
青藏鐵路,簡稱青藏線,是一條連接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國鐵Ⅰ級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青藏線:
成都-拉薩公路,簡稱川藏線,由中國的318國道、317國道、214國道、109國道的部分路段組成。是中國最險峻的公路。分為南北線。在南北線中間有一些連接的線路一般也歸為川藏公路的一部分。
2、工程開始、結束時間不同
青藏鐵路分兩期建成,一期工程東起西寧市,西至格爾木市,1958年開工建設,1984年5月建成通車;二期工程,東起格爾木市,西至拉薩市,2001年6月29日開工,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
川藏公路從1950年4月開始,經過11萬軍民的艱苦修建,北線於1954年12月正式通車,2000多名軍民為此付出了生命。此後,築路大軍又修築了東俄洛經巴塘、芒康、左貢至邦達的南線段,並於1969年全部建成通車,被正式列入318國道線的一部分。
3、建成意義不同
西藏處於中國的西南邊陲,與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青藏鐵路的建成運行使中國內地主要城市與尼泊爾貿易的陸路運輸時間從12至18天縮短到一周以內,推動尼泊爾落後的北部山區的經濟發展,幫助尼泊爾獨立自主地出現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同時,青藏鐵路加強國內其他廣大地區與西藏聯系,促進藏族與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團結的需要。
川藏公路通車前,從拉薩到四川成都或青海西寧往返一次,靠人畜馱,冒風雪嚴寒,艱苦跋涉需半年到1年時間(單程是數個月)。
到1989年,全區共運輸各類進藏物資1000多萬噸,出藏物資112.7萬噸,大大促進了西藏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改變了西藏長期封閉的狀況,對於西藏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川藏公路只需數天,改建後的路況單程只需三天,大大縮短了西藏與內地的交通時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藏鐵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都-拉薩公路(川藏線)
❺ 當初鐵路的規劃者們為什麼選擇青藏線而不是川藏線
當初鐵路的規劃者們選擇青藏線而不是川藏線,主要原因有:
1、青藏鐵路建設里程最短。青藏鐵路早在1979年就已經完成了青海省境內西寧市至格爾木市全長845公里的第一期工程。中國即將開工建設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18公里,相對於滇藏線的1960公里、甘藏線的2211公里和川藏線的2015公里是里程最短的一條。而且,青藏線一期工程的建成和運營為青藏鐵路新線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2、地勢:相對於其他線路比較來說平坦。
3、青藏鐵路建築地質條件相對較好,工程量最小,工程技術難度已基本解決。
4、青藏線投資額小,由於青藏線的里程短、地形緩、橋梁隧道少等特點。
5、專家同時表示,青藏線可以保證較快的建設速度。據測算,建成青藏鐵路大約需要6年時間,建成甘藏線、滇藏線、川藏線則需10年以上時間。根據青藏公路建設經驗,青藏鐵路將不會因地質因素造成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地熱等使運營中斷,建成後基本能夠做到常年通車運營。
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南至西藏拉薩,全長1956千米,被譽為「天路」,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運營。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千米已於1979年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青藏鐵路格拉段東起青海格爾木,西至西藏拉薩市,全長1142千米,其中新建線路1110千米,於2001年6月29日正式開工。途經納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經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到拉薩。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千米,多年凍土地段55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凍土上路程最長、克服了世界級困難的高原鐵路。2014年8月15日,青藏鐵路延伸線拉日鐵路開通運營。也被人們稱為:團結路、幸福路。
❻ 川藏鐵路的火車票怎麼買
川藏鐵路...川藏只有公路.....
你說的是青藏鐵路吧???
到上海坐好了,上海有直接專到拉薩的火車~~~我暑假屬的時候從拉薩到西安坐過那趟車! 到西寧再轉也是一個辦法,西寧那趟車比較少人坐,其他站的話就不建議了...
票應該不難買
川藏公路是另外一道風景線,時間多的話應該走一下那段~~哈哈
❼ 計劃中的川藏鐵路主要經過哪些地方(縣):
根據國家鐵路中長期規劃,川藏鐵路起於四川成都,出朝陽湖後將繼續向西,經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巴塘、跨過金沙江進入西藏左貢與滇藏鐵路(大格鐵路南段)接軌。
經過八宿、然烏、波密、林芝、米林、朗縣、貢嘎等地延伸到達西藏首府拉薩。形成一條川渝地區連接川西北旅遊圈和西藏地區,乃至中國西南地區一條東西向重要通道。
它包括三大路段:成康鐵路(成都-康定)、康林鐵路(康定-林芝)、拉林鐵路(拉薩-林芝)。 川藏鐵路,成都至蒲江城際鐵路客運專線沿線共設12站,分別為成都西、雙流北、溫江、羊馬、崇州、隆興、大邑、王泗鎮、邛崍、西來、蒲江、朝陽湖,設計速度目標值為200千米/小時。
(7)鐵路川藏線相關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修建川藏鐵路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即可以開發沿線豐富的旅遊資源,也可以促進香格里拉生態區的發展,包括促進四川省西部的發展,四川省是西部地區最重要的省份之一,而川藏鐵路在四川省的輻射范圍多大28萬平方公里,惠及300萬人,
川藏線沿線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更是品類繁多,但是由於交通限制,開發沒有形成規模,川藏鐵路的修建,極大有利於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改善投資環境,讓該地區實現脫貧致富。
而且藏南地區一直是祖國最重要的戰略地區,包括川藏公路是重要的國防干線,但是公路運輸能力差,限制多,川藏鐵路更有利於祖國對藏南地區的管理和護衛,讓某些國家的狼子野心扼殺到搖籃里。
❽ 已有三條進藏鐵路,再修一條川藏有必要嗎
有必來要。
川藏鐵路源的意義:
1、川藏鐵路建設經濟意義重大,西藏經濟向東將匯入長江經濟帶,與長三角脈動,向西則連接南亞諸國,成為一帶一路的橋頭堡。
2、川藏鐵路建設人民福祉意義重大,東西部發展的不平衡將進一步得以改善,人民幸福指數將大幅提高。西藏將成為祖國的後花園,橫斷山脈,雪山高原不再成為畏途,神秘美麗而神聖的風光,都將觸手可及。
3、川藏鐵路建設政治、軍事意義重大,內地與西藏邊疆將更加血脈相通,實現同步換裝,與南亞諸國聯系也將更加緊密團結,藏獨及歐美一些國家的挑唆將無間可尋,有利於世界和平,國際關系穩定,及西藏的經濟繁榮。
(8)鐵路川藏線相關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西藏軍區,中印邊境的軍備換裝,也因強大而迅捷的物資轉運能力,已能與內地同步。
隨著川藏鐵路的建設,朝發夕至的速度,將令中國在中印邊境的反應速度將更為迅捷有力。
盡管沿途無法欣賞到什麼美景,川藏鐵路還是令人無比期待——它的建成通車,可以方便旅遊、帶動經濟,幫助扶貧……是一條國家重大戰略之路。
❾ 川藏鐵路的路線概況
川藏鐵路全長1629千米,其中四川境內約650千米。規劃中的川藏鐵路是沿川藏公路(南線)修建,在芒康或左貢銜接大格鐵路,建成後從成都到拉薩的列車縮短至十餘個小時。它是「天路」即「進藏路線」里五條鐵路之一,也屬於西藏鐵路網。
根據國家鐵路中長期規劃,川藏鐵路起於四川成都,出朝陽湖後將繼續向西,經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巴塘、跨過金沙江進入西藏左貢與滇藏鐵路(大格鐵路南段)接軌,經過八宿、然烏、波密、林芝、米林、朗縣、貢嘎等地延伸到達西藏首府拉薩。形成一條川渝地區連接川西北旅遊圈和西藏地區,乃至中國西南地區一條東西向重要通道。
它包括三大路段:成康鐵路(成都-康定)、康林鐵路(康定-林芝)、拉林鐵路(拉薩-林芝)。 川藏鐵路,成都至蒲江城際鐵路客運專線沿線共設12站,分別為成都西、雙流北、溫江、羊馬、崇州、隆興、大邑、王泗鎮、邛崍、西來、蒲江、朝陽湖,設計速度目標值為200千米/小時。
川藏鐵路,成都至康定(新都橋)段從成都樞紐引出,向西經彭山、蒲江、朝陽湖、名山、雅安、天全、瀘定至康定(新都橋)。全線建設長度325千米,按雙線160千米/小時的標准設計。
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全線新建貢嘎、扎囊、澤當、桑日、加查、朗縣、米林、朝陽、林芝等車站。 在四川省西部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確定的運輸大通道中,一般使用川藏公路,西向通道內尚無一條鐵路,成都到拉薩有一條公路,即318國道,從成都到拉薩大約需要3天左右時間。鐵路方面,成都現在只有一趟到拉薩的旅遊列車T22次,全長3300餘公里。列車從成都出發,繞道寶成線,西折向蘭州、經過西寧、德令哈、格爾木、那曲,到達拉薩,單邊耗時近45個小時。由於運行線路過長等原因,這旅遊列車是隔日發車,車票非常緊俏。因此,盡快落實川藏鐵路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
但是當年在青藏、川藏、甘藏三條線路比選,川藏鐵路因為修建難度大、投資額度高等重要因素,暫被擱置。隨著西藏經濟發展及國防建設需要加快川藏鐵路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從中國現有的經濟、科技條件來說,應該先力保青藏鐵路的建設與運營。因此待條件成熟立刻上馬川藏鐵路,至於新藏、甘藏兩線路應該先論證再勘察最後再逐步實施建設。 川藏鐵路,得益於技術創新將提速到200千米/小時,也就是說,川藏鐵路建成以後,未來成都至拉薩只需8個小時。
根據規劃方案,川藏鐵路線路全長原為1845千米,其中四川境內630千米,全線投資預算總額為1040億元。川藏鐵路成都至康定(新都橋)段按照鐵路建設審批要求,採取分段建設的辦法,川藏鐵路成都至康定段建成後,從成都到康定時間縮短為1個多小時。是成都至拉薩鐵路和藏區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修建川藏鐵路,也是開發沿線旅遊資源,促進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發展的需要。
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涵蓋川西南、滇西北、藏東南9個地(市)州的82個縣(區),其中的優先開發核心區四川甘孜州和西藏昌都地區,均位於川藏鐵路沿線,旅遊資源獨具特色,馬爾康卓克土司官寨、昌都有4000多年歷史的卡若遺址等藏羌文化、佛教文化旅遊資源星羅棋布,雪山、草原等自然生態景觀渾然融合,蘊藏著巨大的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潛力。長期以來,受交通條件的限制,沿線旅遊資源未能大規模開發,旅遊接待能力不足。盡快修建川藏鐵路,對於開發沿線旅遊資源,促進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發展十分必要。 此外,川藏鐵路的修建,也將打通中國與南亞陸路經貿通道。西藏的亞東和聶拉木口岸是中國通往南亞印度、尼泊爾的兩個重要陸路口岸,拉薩通往亞東和聶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也已納入中國中長期路網規劃。
修建川藏鐵路,是促進四川和西藏地區對外開放,構建中國至南亞陸路經貿通道的需要。西藏拉薩通往亞東和聶拉木口岸的出境通道已納入中國中長期路網規劃。隨著川藏鐵路的建成,中國華中、華東、華南地區通往南亞的陸路通道有望在未來形成,這將極大地促進四川、西藏地區的對外開放,並促進中國-南亞陸路經貿通道的構建。 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童若春曾在《關於盡快建設川藏鐵路的建議》中指出。川藏鐵路的建設,將有效加大四川對西藏發展的輻射帶動。
甘孜州長李昌平則在2012年全國「兩會」上提出:「川西廣大地區均無鐵路,貨物運輸和人員交流主要靠公路完成。川藏公路修建50多年,等級低、地質災害多、道路狀況差,確實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川藏鐵路或許在全國層面鐵路投資是會出現一些爭議,但是川藏鐵路一旦建成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卻是巨大的。
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專家石群表示,一般客運專線每千米平均需要投資1個億,貨運專線也需要8000萬左右。2014年年底全國有8萬千米鐵路,如果按照地方提出的到2020年建設到16萬千米,新增8萬千米的話,則每年要建1.6萬千米,資金的籌集會是一大問題。 2015-08-12 「川藏鐵路勘察設計:世界難度最大「巨型過山車」誕生記」報道:8月11日,在成都舉行的川藏鐵路勘察設計事跡報告團宣講活動上,中鐵二院主管川藏鐵路勘察設計工作的52歲副總工程師林世金談起往事,不禁感慨萬千。
林世金說:「整條川藏鐵路的設計,是我迄今遇到過的最困難的項目。」「川藏鐵路的數據就是這樣來之不易,都是我們用挑戰極限的意志換來的!」
一次在西藏昌都,車隊顛簸到半夜才到達駐地,看著從勘察現場回來的工程師們一個個滿身泥濘,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說:「現在連我們當地人都不敢進的深山你們進去了,連氂牛都不願上去的荒嶺你們也上去了。」林世金笑著說:「我們自己都沒走過的地方,怎麼能放心讓火車從那開過去呢?」正是像這樣深入崇山峻嶺實地踏勘,確保了川藏鐵路的安全質量——
新都橋至江達段最初有甘孜、新龍、理塘三大方案,部分業內人士傾向於走地形開闊的甘孜方案。但林世金帶領團隊實地考察後發現,甘孜方案有280公里沿世界著名的鮮水河大斷裂和甘孜—玉樹斷裂行走,這個區域有記載的6級以上地震就有26次之多,約30年就要發生一次大的地震,並且至今每年仍以4—12毫米的速度擠壓移動。為此,中鐵二院與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聯合做了深入的專題研究,線路最終採用了理塘方案。
桑日至加查段的設計,線路最初是沿雅魯藏布江走的,這是一種無可非議的保守設計。「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林世金說,沿江兩岸全是嚴重的危岩落石,工程地質條件極差;3000多米高差的峽谷,就算有一塊雞蛋大的石頭滾下來打到列車上,後果也不堪設想,他當即決定必須重新研究方案。 南線方案將經過蒲江縣、名山縣、雨城區、天全縣、瀘定縣、康定市、雅江縣、理塘縣、巴塘縣、芒康縣、左貢縣、八宿縣、波密縣、林芝縣、密林縣、朗縣、加查縣、曲松縣、桑日縣、乃東區、扎囊縣、貢嘎縣共22區縣市;而北線只有理縣、馬爾康市、爐霍縣、甘孜縣、德格縣、江達縣、 卡若區、丁青縣、巴青、索縣、那曲十一個縣市,過昌都後轉南線也只有十八縣市,且路線繞遠,故南線方案為最終選定方案,且將來會修建成格鐵路,會通過北線方案里的汶川縣和阿壩州馬爾康。
南線方案:
該線從成都樞紐引出,向西南經雙流/蒲江至雅安,此段與成雅城際鐵路共線,過雅安後穿越二郎山至瀘定、康定,理塘、左貢、波密、林芝至拉薩。
北線方案:
該線沿著317國道,成都-馬爾康-甘孜-昌都-波密-林芝-拉薩。 在2015年8月舉行的川藏鐵路勘察設計事跡報告團宣講活動上,中鐵二院副總工程師林世金介紹:川藏鐵路線路「八起八伏」,累計爬升高度超過14000米,相當於在最艱險、最復雜的高山峽谷之間,修建世界上技術難度最大的「巨型過山車」。建設者將面臨高烈度地震和地質斷裂、高地應力、高地熱力、高密卵石層、高地質災害以及隧道供氧不易等六大難題。
川藏鐵路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崩場、錯落、滑坡、高地震區、地熱、岩爆等地質災害嚴重。當年在青藏、川藏、甘藏三條線路比選,川藏鐵路因為修建難度大、投資額度高等重要因素,暫被擱置。
以1995年底物價水平為基礎,當初規劃中,青藏線投資為139.2億元,而川藏線為767.9億元,相差數倍。從工程地質條件看,青藏鐵路主要是凍土問題,全線無雪崩、沙漠、沼澤等,所經大部分地區地勢平緩,施工便利。而川藏線除了凍土問題,雪崩、錯落、滑坡、高地震區、地熱、溶洞、暗河、岩爆等多種復雜地質狀況並存。川藏線的設計使用壽命是100年。
「青藏線是緩坡上去的,而川藏線是台階式」,鐵路建設風險專家、中匯國際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副總裁趙進學介紹,規劃中的川藏鐵路需要越過四川盆地、雲貴高原、青藏高原三個台階,沿途跨越岷江、金沙江、雅魯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翻越鷓鴣山、雀兒山、念青唐古拉山等雪山高峰,最高海拔達7000米,沿線跨越多個斷裂帶,整條線路70%以上需要建橋梁,挖隧道。 從施工的難點橋隧數據看,青藏線橋隧總長30.6km,其中最長隧道1.21km,橋隧總長占線路總長僅2.8%。而川藏線橋隧總長819.24km,其中最長隧道念青唐古拉山隧道全長19.5km,橋隧總長占線路總長42.5%。
川藏鐵路,拉薩到林芝段的「兩隧一橋」是指桑珠嶺隧道和巴玉隧道,以及巴玉雅魯藏布江三線大橋。該地屬於岡底斯山與念青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之間的藏南谷地,地勢險要,建設起來非常困難。盡管只是單線,但是全長403千米的線路,僅僅工程投資就達359.8億元,每千米投資8500萬,接近平原地區建設高鐵每千米1億元的標准。 成康鐵路是成都-康定(新都橋)。全線建設長度325千米,按雙線160千米/小時的標准設計。從成都至康定,是一條以城際客流為主,兼顧跨線客貨運輸的鐵路,其中成都至蒲江段兼顧城際功能。
成都至朝陽湖段:
川藏鐵路成都至朝陽湖段分為兩條線,客運線按雙線I級電氣化鐵路建設,設計速度200千米/小時;線路起於成都西站,經溫江、崇州、大邑、邛崍、蒲江至朝陽湖。貨運線從成都樞紐引出,向西經彭山、蒲江至朝陽湖站兩線會合。川藏鐵路出朝陽湖後將繼續向西,經過雅安、康定、理塘、左貢、波密、林芝等地延伸到達拉薩。
川藏鐵路成都至朝陽湖段按單I級電氣化鐵路與成都至蒲江(朝陽湖)城際鐵路客運專線共同構成成都至朝陽湖段川藏鐵路客貨功能,成蒲城際鐵路正線將新建特大橋、大中橋共計24座,全長64.441千米,占正線長度65%。其中,該鐵路從成都西站引出即為高架橋,並直接以橋梁方式通到大邑,長度將超過50千米,是全線最長的橋梁。
朝陽湖至雅安段:
川藏鐵路朝陽湖至雅安段,全長42千米,按雙線I級電氣化鐵路建設,設計時速160千米,是川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朝陽湖起,經名山至雅安。
雅安-康定段:
設計時速160千米。
進展:
2009年8月30日,《新建鐵路川藏線成都至朝陽湖段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正式對外亮相。這也是川藏鐵路的設計細節首次對外公布。
2012年,川藏公路的雅安至拉薩段獲批(大修), 但至今未開工。
2012年底,全長266千米、總投資314億元的川藏鐵路成都至康定段正在進行預可行性研究,預計2013年開工建設。該鐵路目標速度值在200千米/小時以上,建成後坐火車從成都出發前往康定將只需要1個多小時的時間。
2012年12月30日舉行的四川省發展改革工作會議傳出消息,川藏鐵路成都至康定(新都橋)段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開工在即。
2013年包括川藏鐵路成都至康定(新都橋)段在內的多個重大項目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開工在即。
2013年8月,成都至蒲江城際鐵路客運專線正式動工,工期三年,預計2016年建成。
2013年8月13日,成蒲城際鐵路客運專線完成施工單位招投標工作,全線共三個標段,由中國中鐵二局、八局和十二局承建,計劃工期28個月。
2013年8月26日,成蒲城際鐵路客運專線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預計2015年底建成通車。
2014年,川藏鐵路將開工,預計工期至少8年,作為四川省未來進藏首選線路。 拉林鐵路是拉薩-林芝。西藏自治區的第三條鐵路、川藏和滇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建正線長度435千米,按雙線時速160千米設計。
2014年,拉薩至林芝段同樣將開工,設計速度200千米/小時。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在調研時強調,下一步要全力以赴推進拉林鐵路(拉薩-林芝)建設各項工作,確保2014年12月中旬「兩隧一橋」控制性工程正式開工,2015年上半年全面開工建設。
2014年10月31日,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獲發改委批復,同步對拉日鐵路拉薩至協榮段32公里進行電氣化改造。項目總投資366億元,建設工期7年。
2014年12月底,開工。2015年3月桑珠嶺隧道的旁洞(輔助)工程進洞施工。
2015年6月28日,拉林鐵路開始全面施工。 康林鐵路是四川省康定市到西藏區林芝。
暫時未知批復日期。拉林鐵路建好後,再開工。估計是2021年動工。
2016年啟動前期研究工作。 拉林鐵路工期六年多,規劃2020年底建成。拉林鐵路新建403千米需要6年多,那麼建好約1000公里的地質難度更大的康林鐵路需要十餘年,因此川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需要十八年左右(2015年—到2032年左右)。
❿ 青藏線與川藏線的區別
有關專家曾就進藏鐵路提出了川藏線、滇藏線、甘藏線和青藏線四個方案。鐵道第一勘測設計院負責人姜瑞生說,在這四個方案中,有關決策部門最終確定首先建設青藏鐵路,是因為青藏鐵路與其它幾條進藏鐵路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首先,青藏鐵路建設里程最短。青藏鐵路早在1979年就已經完成了青海省境內西寧市至格爾木市全長845公里的第一期工程。中國即將開工建設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18公里,相對於滇藏線的1960公里、甘藏線的2211公里和川藏線的2015公里是里程最短的一條。而且,青藏線一期工程的建成和運營為青藏鐵路新線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其次,青藏線投資額小,由於青藏線的里程短、地形緩、橋梁隧道少等特點,投資額為四條進藏線中最少的一條。按1995年的物價水平測算,青藏鐵路投資額不到200億人民幣,而滇藏鐵路靜態投資估算為654億元,甘藏鐵路投資為640億元,川藏鐵路投資為768億元。
此外,青藏鐵路建築地質條件相對較好,工程量最小,工程技術難度已基本解決。從四條進藏線的橋隧長度和密度方面比較,青藏線橋隧總長只有30公里,最長的橋隧長約1210米,橋隧總量只佔總長的百分之二點八。而甘藏線橋隧總長佔百分之二十點六,滇藏線佔百分之四十三,川藏線佔百分之四十二點五。青藏鐵路工程技術方面的高原凍土難題,經過專家們50多年來的研究基本得到解決。
專家同時表示,青藏線可以保證較快的建設速度。據測算,建成青藏鐵路大約需要6年時間,建成甘藏線、滇藏線、川藏線則需10年以上時間。根據青藏公路建設經驗,青藏鐵路將不會因地質因素造成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地熱等使運營中斷,建成後基本能夠做到常年通車運營。
姜瑞生說,除了工程技術各方面的考慮外,通過建設青藏鐵路,加快青海、西藏兩省區民族經濟發展和促進民族團結也是國家首選青藏鐵路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