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外鋼鐵冶金行業怎麼向下游發展 我國鋼鐵企業面臨新的挑戰,向下游加工、服務發展是主流方向。想了解一下
你說的下游加工、服務發展已經不屬於冶金行業了,但這也是我國冶金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在冶煉本身已經是微利的情況下,只有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採取全產業鏈或者部分產業鏈式發展,形成企業集群,這樣也就不再是單純的冶金企業了,向下游發展還有一個重要的方式是注重專業小塊市場的開發,為用戶量身定做產品,並把它做深做透,成為小市場的領先者,並提供相關服務和更多的附加值以獲得更多的利潤。另一個趨勢是挖掘鋼鐵本身潛力,比如向高效特殊鋼產品發展,在同等強度下減重,節省材料並提高附加值。其實我國的鋼鐵材料水平還比較低,有很多高端鋼材自己不能生產或質量不夠,比如乘用車優質高強度鋼中國使用比例21%左右,遠低於歐美日水平。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B. 請問一下冶金行業有什麼發展前景
參考前瞻產業抄研究院
2015-2020年 中國冶金襲工業節能減排發展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5-2020年 中國冶金工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4-2018年 中國冶金鑄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C. 甘肅省地處我國西北腹地,能源資源豐富多樣,工業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重工業為主,發展潛力大,但又是
(1)「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溫暖濕潤的東南季風,講的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東南風影響不到玉門關的原因是深居內陸,距海遠;山地等地形阻擋.
(2)甘肅省最南端年降水量為800毫米以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對應的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由東南到西北水平方向,甘肅省降水量不斷減少,自然帶體現了從沿海到內陸(干濕度地帶)的地域分異.
(3)1997-2011年期間,甘肅省土地利用結構中變化幅度最大的是居民點和工礦用地;甘肅省大部分屬於非季風區,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應注意防範的最主要生態問題是土地荒漠化.
(4)建設河西「風電走廊」,打造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其地理意義是將資源優勢轉變為優勢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升級.
(5)甘肅省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工業附加值;發展清潔生產,減少環境污染;合理開礦,保護植被,防止生態破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故答案為:
(1)東南季(夏季) 深居內陸,距海遠;山地等地形阻擋
(2)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從沿海到內陸(干濕度地帶)
(3)居民點和工礦用地 土地荒漠化
(4)將資源優勢轉變為優勢產業,促進經濟發展;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石油等能源的消耗;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升級.
(5)調整工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工業附加值;發展清潔生產,減少環境污染;合理開礦,保護植被,防止生態破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D. 哪些省份冶金行業和化工發展比較好
河南和內蒙古冶金比較好
E. 求哪位高人簡述中國冶金行業發展狀況
中央政治局於2010年10月15-18日召開了十七屆五中全會,重點審議十二五規劃建議稿,隨著國家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制定,資本市場的視角也逐漸開始著眼十二五規劃進行布局,由於這種中長期規劃的內容一般是大而全的,涉及到國家經濟發展相關的大多數重要的問題和行業。我們對十二五規劃有什麼預期?中國會下調中期增長目標,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調整結構上嗎?政府接下來將大力進行哪些重要改革?各地區和行業會確定具體的投資和增長目標嗎?最重要的是,投資者應關注什麼?
展望十二五規劃,對我國不僅蘊含著重大戰略機遇,而且調整和轉型會孕育新一輪經濟繁榮。通過去年底發改委公布十二五規劃的八大重點議題(分別是:擴大內需、增強創新、推進城鎮化、區域協調發展、節能減排、完善公共服務、經濟體制改革、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及隨後的相關報道及研究分析,我們認為:「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從工業化中期向後期過渡的關鍵時期,由於外部環境、體制改革、工業化、信息化及城鎮化等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將會表現出諸多與「十一五」時期不同的新特徵、新趨勢。
《2010-2015年中國冶金行業發展現狀及「十二五」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海關總署、冶金行業相關協會、國內外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冶金行業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結合深入的市場調查資料,立足於當前金融危機對全球及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主要行業的影響,重點探討了冶金行業的的整體及其相關子行業的運行情況,並對未來冶金行業的發展環境及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和研判,最後在前面大量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冶金行業今後的應對策略,給予了合理的授信風險建議,為冶金企業在當前環境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行業環境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准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F. 粉末冶金的發展前景
我國粉末冶金行業已經經過了近10年的高速發展,但與國外的同行業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差距:(1)企業多,規模小,經濟效益與國外企業相差很大。(2)產品交叉,企業相互壓價,競爭異常激烈。(3)多數企業缺乏技術支持,研發能力落後,產品檔次低,難以與國外競爭。(4)再投入缺乏與困擾。(5)工藝裝備、配套設施落後。(6)產品出口少,貿易渠道不暢。
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後,以上種種不足和弱點將改善,這是因為加入WTO後,市場逐漸國際化,粉末冶金市場將得到進一步擴大的機會;而同時隨著國外資金和技術的進入,粉末冶金及相關的技術水平也必將得到提高和發展。
據《2013-2017年中國粉末冶金製造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粉末冶金零件及含油軸承總產值超過55億元,佔全球市場比重較小,發展空間也較為廣闊。根據中國機協粉末冶金專業協會對53家企業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粉末冶金零件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8.41億元,同比增長39.75%;利潤總額為3.76億元,較上年增加了一倍。在產值方面,粉末冶金零件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0.57億元,其中新產品產值6.28億元,新產品率(新產品產值/工業總產值)為12.37%;工業銷售產值49.73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6.28億元,出口率(出口交貨值/工業銷售產值)為16.62%。
從產銷規模來看,根據中國機協粉末冶金專業協會對53家企業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粉末冶金零件行業實現產量為16.36萬噸,同比增長39.40%;銷量為16.17萬噸,同比增長43.15%。
通過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自主開發創新相結合,中國粉末冶金產業和技術都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是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中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每年全國粉末冶金行業的產值以35%的速度遞增。
全球製造業正加速向中國轉移,汽車行業、機械製造、金屬行業、航空航天、儀器儀表、五金工具、工程機械、電子家電及高科技產業等迅猛發展,為粉末冶金行業帶來了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另外,粉末冶金產業被中國列入優先發展和鼓勵外商投資項目,發展前景廣闊。
G. 國內冶金行業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鋼鐵工業發展迅速。在大連、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發展鋼鐵工業的同時,在內地的包頭、太原、武漢、重慶、攀枝花等地建設了一批大型鋼鐵和鐵合金、耐火材料等輔助原料企業。在黑色冶金工業發展的同時,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業迅速發展起來,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南、四川、貴州、甘肅等地先後建設了一批大型氧化鋁廠、電解鋁廠和鋁材加工廠。還在湖南、江西、貴州、廣西等地建立了大型的有色金屬生產基地。
2007年,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6年增長18.7%,增幅比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的增幅高0.2個百分點。
2007年,中國鋼鐵行業取得了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在國際鋼鐵界的地位和影響提高的顯著成績。生產粗鋼48924.08萬噸,比上年增加6625.22萬噸,增長15.66%;生產生鐵46944.63萬噸,比上年增加6189.22萬噸,增長15.19%,總體呈較快增長態勢。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鋼鐵產品出口同比下降了19.3%,但出口金額卻同比上升7.6%。
中國冶金工業科技水平正在走強,「大而弱」的聲音已經降調。中國應當以提高競爭力為目標,進一步提高冶金工業科技水平。冶金行業安全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解決安全問題要採用綜合性措施,常抓不懈。完善中國冶金行業的標准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解決冶金安全的關鍵,要構建安全標准體系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今後中國有色金屬行業要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大幅度增加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爭取在2010年主要有色金屬銅、鋁、鉛、鋅再生利用量達到650萬噸的基礎上,2020年再生金屬利用量達到1200萬噸,占總量的40%,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能力顯著增強。
未來3年,中國鋼鐵行業在內需的拉動下將出現最佳發展機遇期;而在未來9年內,中國鋼材的實際需求增長將保持年均7.57%的增速。預計中南地區將成為未來中國鋼鐵產品需求最具潛力的區域,武鋼、鞍鋼是最受益於下遊行業需求增長的企業。未來5年鋼材消費品種將發生變化,建築行業和資源能源行業的需求所佔比例將有所下降,而機械、輕工和汽車等行業需求所佔比例將有所上升。
中國投資網2009-2012年中國冶金工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H. 冶金工業的中國冶金工業發展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鋼鐵工業發展迅速。在大連、天津、上海等沿海城市發展鋼鐵工業的同時,在內地的包頭、太原、武漢、重慶、攀枝花等地建設了一批大型鋼鐵和鐵合 金、耐火材料等輔助原料企業。在黑色冶金工業發展的同時,中國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業迅速發展起來,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南、四川、貴州、甘肅等地先後建設了一批大型氧化鋁廠、電解鋁廠和鋁材加工廠。還在湖南、江西、貴州、廣西等地建立了大型的有色金屬生產基地。
2007年,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6年增長18.7%,增幅比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的增幅高0.2個百分點。
2007年,中國鋼鐵行業取得了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節能 國際鋼鐵界的地位和影響提高的顯著成績。生產粗鋼48924.08萬噸,比上年增加6625.22萬噸,增長15.66%;生產生鐵46944.63萬噸,比上年增加6189.22 ,總體呈較快增長態勢。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鋼鐵產品出口同比下降了19.3%,但出口金額卻同比上升7.6%。
中國冶金工業科技水平正在走強,「大而弱」的聲音已經降調。中國應當以提高 一步提高冶金工業科技水平。冶金行業安全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解決安全問題要採用綜合性措施,常抓不懈。完善中國冶金行業的標准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解決冶 構建安全標准體系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今後中國有色金屬行業要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大幅度增加再生資源回收利 年主要有色金屬銅、鋁、鉛、鋅再生利用量達到650萬噸的基礎上,2020年再生金屬利用量達到1200萬噸,占總量的40%,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能力顯著增強。
未來3年,中國鋼鐵行業在內需的拉動下將出現最佳發展機遇期; 國鋼材的實際需求增長將保持年均7.57%的增速。預計中南地區將成為未來中國鋼鐵產品需求最具潛力的區域,武鋼、鞍鋼是最受益於下遊行業需求增長的企業。未來5 將發生變化,建築行業和資源能源行業的需求所佔比例將有所下降,而機械、輕工和汽車等行業需求所佔比例將有所上升。
I. 說說裝備製造,冶金和石化發展成為遼寧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的優勢
遼寧省石化工業加快結構調整,煉油化工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行業的整體實力明顯增強。
2008年石化高新技術產品實現連續增長,全年實現產值1785.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0.1%,增速高於上年1.7個百分點;在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中的比重達到23.3%,比上年增長了0.5個百分點。石油加工及煉焦行業穩中有升,高新技術產品實現的產值、增加值和銷售收入在石化行業中均居於榜首,全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了35.8%,比上年增加了6.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的增長速度達到176.3%,是「十一五」以來的新高;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率達到39.8%,在各行業中居於首位。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業增長速度減緩,2008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和增加值的增長速度為近四年來的最低點,分別比上年減少了1.1和18.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在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和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持續下降,分別為8.7%和42.5%,比上年各減少了0.5和5.2個百分點;出口形勢也不容樂觀。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市場需求減少,鋼材價格下降,產品產量縮減,這給冶金工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
搜索關鍵詞「遼寧三大支柱產業」
J. 鑒於目前的形勢,冶金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前景會怎麼樣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冶金產業大國,鋼產量、常用的有色金屬產量都接專近全球產量的一半,產能嚴屬重過剩。冶金產業通常能耗高、污染大、廢棄物多,實現可持續發展有一定困難,轉型發展迫在眉睫。
參考《中國冶金工程行業數據專項調研分析報告前瞻》認為,冶金產業服務化轉型的戰略方向一是服務型生產,即從根本上實現「以生產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實現企業經營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轉變;二是生產性服務,也就是冶金企業與下游用戶已不再是簡單的材料供給關系,而是從組織生產、質量保證、技術服務到材料加工、零部件製造、物流配送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務,要加強冶金產品產業鏈的延伸。
自動化是冶金工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之一,對冶金工業達到高效、優質、低耗、環保等起到作用。目前,國內已有不少鋼鐵企業具備了先進的自動化系統,自動化設備逐漸成為生產經營的重要設施。不過,由於我國自動化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冶金工程自動化技術還存在不少難點,包括多目標實時優化、全面閉環控制、在線連續測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