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遼寧省,朝陽市委宣傳部下屬的事業編單位:朝陽市文化產業辦是個什麼樣的單位怎麼樣
文化產業辦有走上仕途的可能,就是負責文化產業的統計、上報、招商等等。
初中老師就是當老師唄
看你怎麼想了。
⑵ 為什麼說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
文化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
1、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經濟化已成為大趨勢,知識文化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文化產業已成為21世紀發展最快的朝陽產業之一,它與信息產業並稱為21世紀的兩大新興支柱產業,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個新亮點。
當今世界范圍內出現的文化與經濟相互融合的趨勢,使經濟增長中文化的推動力越來越突出,經濟競爭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正是文化與經濟的相互滲透,推動形成了以文化資源為基礎、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以科技文化和人才為重要生產要素的文化經濟。文化經濟文化含量大,附加值高,創新性強,品牌效應顯著,開拓和佔領市場的能力強,對其他產業的滲透力大,具有很強的擴張能力和持續發展力,競爭優勢明顯,是內涵式集約發展的集中體現。另一方面,文化在與經濟的結合中形成了新的發展形態即經濟文化,使自身獲得了高速發展的驅動力。
文化產業的發展已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一部《泰坦尼克號》或《獅子王》,竟能創下十幾億美元的票房價值,可與我國幾大產業的利潤相匹敵。其所依靠的,不過是一點新穎的創意和簡單的三維動畫技術。而美國的視聽產品是僅次於航天航空的第二大出口產品。日本的娛樂業發展迅速,日產游戲軟體充斥市場,其年產值早在1 993年就超過了汽車工業的年產值。韓國在亞洲金融風暴中,經歷了驚濤駭浪的考驗,使其平安涉險的救星也是文化產業。韓國的影視、歌曲,造成了沖擊全球、勢不可檔的「獵獵韓風」和「滾滾韓流」。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 。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居民文化消費已佔據總消費額的30%以上。有跡象表明,當前這種方興未艾的文化產業正在向休閑產業過渡和轉型。到2015年,預計美國的休閑產業將占他們全部產業的50%,因此,也可以說文化產業是休閑產業中最重要的產業。
2、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我國文化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卻在短時間內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經過20多年的培育和建設,我國文化產業已經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音像業、演出業、娛樂業、藝術培訓業、文化旅遊業、群眾文化業、圖書館業、文物業、博物館業、會展業、廣告業、咨詢業、博彩業、競技體育業、網路業等在內的綜合型文化產業體系,這些已經成長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產值佔GDP的比重不斷提高。
發展文化產業,首先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必然會日益增強,這就要求我們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積極進行文化建設。其次,發展文化產業是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國文化產業是建立在中國獨有的文化資源基礎上的產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有著自己的優勢。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與高新科技緊密相連,又可以容納大量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因此,文化產業必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最重要的增長點。其三,發展文化產業是應對加入WTO挑戰的需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加入WTO後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一樣,既迎來了大好機遇,又面臨著嚴峻挑戰。中華文化如何永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發揮其創造力和影響力,昂首闊步走向世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這是必須做出回答的一個大問題。當今世界,文化、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跨國文化產業集團的影響和滲透越來越強;信息技術和網路手段在文化產品開發和傳播中的應用更加深入和廣泛。中國加入WT0後,擴大了文化市場的准入范圍,允許國外文化資本和文化產品、文化服務進入國內市場,都已經成為事實。對此我們不能漠然視之,不能無所作為,必須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轉變觀念,迅速行動,把自己的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把自己的文化產品做多做好,把自己的文化服務做優做全,以此來應對外來資本和外來產品的沖擊,抵制西方文化的負面影響,使我們在激烈競爭中爭得主動和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