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共產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貢獻

共產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貢獻

發布時間:2020-12-20 00:51:57

『壹』 中國共產黨最開始成立是多少人

中國共產黨成立時間是1921年7月23日。一大代表來自七個地方共13人,代表50多名黨員。

13人: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陳公博,包惠僧。自1920年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在上海成立到1921年一共有56名黨員,至於到黨成立那一天確切有多少黨員已難詳考。

(1)共產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貢獻擴展閱讀

維經斯基回國不久,1921年6月,共產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他們建議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上海黨的發起組在李達的主持下進行了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並向各地黨的組織寫信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選派兩名代表出席大會。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達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因突遭法國巡捕搜查,會議被迫休會。7月底,中共一大代表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等,由李達夫人王會悟做向導,從上海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再從獅子匯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島,最後轉登王會悟預訂的遊船,並在遊船中庄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船上,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庄嚴誕生。

綱領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大會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李達負責宣傳。

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貳』 我國「兩彈一星」的科學家的資料

1、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於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

2、趙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於河南開封,地球物理學家和氣象學家。是中國地球物理和空間物 理的開拓者,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組織者和奠基人之一。

3、郭永懷(1909.04.04~1968.12.05)空氣動力學家,生於山東省榮成縣。他是中國大陸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學、應用數學和航空事業方面有突出貢獻。

4、錢學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漢族,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中將軍銜,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父」,「導彈之王」,2007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5、錢三強(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組織領導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6、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學專家,生於江蘇吳縣。中國光學界的主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開拓和推動了中國國防光學工程事業。

『叄』 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這些論述准確揭示了思想建設在整個黨的建設中的功能定位,要深刻領會。

(3)共產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貢獻擴展閱讀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了以「8個明確」「14個堅持」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系統完備、邏輯嚴密、內在統一的科學體系。

這一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以全新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取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突破性理論成果,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

這一思想,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認識論和方法論相統一、戰略和戰術相一致,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新時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力。

『肆』 黨的19屆五中全會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什麼深入發展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4)共產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貢獻擴展閱讀: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這就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長潛力充分發揮,國內市場更加強大,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

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高標准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閱讀全文

與共產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貢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