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無人機的現狀以及市場需求如何
我是一個理財師對於各行各業都需要進行調研,前不久我剛剛看過我國的無人機行業,就你的問題,我做兩個分段的回答,無人機的現狀有幾個方面的問題,我來給您說一下,希望您可以參考:
第一、無人機的目前市場認可度,正在慢慢的加熱,很多的行業對於無人機還在觀望,或者說還在了解,並沒有完全的認可無人機。
第二、無人機的產業鏈並沒有完全的形成,無論是保修方面,還是質量認證方面都還有很大的漏洞,所以需要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的支持。
第三、無人機在真正使用的時候,也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飛行的許可和安全性,因為我在調研的時候很多人反應,無人機飛行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反對聲,這點也是目前無人機的一個大問題。
第四、無人機目前可能也會面臨著自身的政策定位問題,因為現在政策限制和備案後的試玩難度很大,這叫人很難真正的接受無人機。
上面的幾點說的是無人機的一些現狀,當然困難是很多的,畢竟一個新產品初期階段,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現在的市場需求怎麼樣呢?我來給您說一下:
第一、現在無人機對於野外工作幫助很大,所以這方面的需求也在逐年的增加,根據統計來說,未來三年野外工作的部門,對於無人機需求,每年會增加百分之十五左右。
第二、農業是一個傳統行業,但是農業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行業,現在農業方面對於無人機的需求,也開始逐漸的增加,這對於無人機來說是一個好事情。
第三、我國的工業發展速度減慢,但是工業的調整在加快,對於無人機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特別是2016年的前半年,增加的幅度達到百分之十二,這對無人機來說更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數據。
綜合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無人機作為一種新產品,難免會暫時有一些困難,這是由於新產品需要一個市場的適應期,這個現狀我們必須直視;但是無人機的前景十分廣闊,根據我國目前的數據統計預計,從2014-2018年國內民用無人機行業產品銷售規模將從15億元快速提升至111億元,年增長率均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我們應該對無人機行業充滿信心。
Ⅱ 國內的無人機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怎麼樣
(一)標准不完善
我國農用無人機產業已經起步,但是目前業內並無明確的行業標准,包括無人機自身技術、性能標准和農用標准。這就使得無人機企業魚目混雜,同時政府也無法出台確切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據了解,目前我國明確出台有關農用無人機相關技術標準的省份屈指可數。
(二)價格令人望而卻步kt02
價格是當前阻礙絕大多數農業大戶使用農用無人機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國內多數省份尤其是在農業規模化生產條件較好的北方平原地區,農用無人機開始嘗試使用,但是能夠享受到「農機補貼」的省份卻寥寥無幾,一些潛在客戶面對高額價格望而卻步。據了解,國內農用無人機製造商多達100餘家,其產品價格參差不齊,但基本保持在5萬至20萬不等。
為此,農業人士希望政府在機械購置上給予補貼;農用無人機企業則希望政府在資金和場地、稅收等方面予以更多支持。就目前看,卡特已經向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專利而且證書也已經發布完了,比其他廠家要可靠一些。
(三)配套服務滯後
目前我國農用無人機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大瓶頸,「行業實力不均,配套服務不足」。首先,近年來農用無人機逐漸興起,全國各地均有農用無人機製造企業,但相關配套的產業鏈分布地區不均,因而農戶在農用無人機使用過程中如遇到產品部件損毀等問題,不能及時得到維修或者是維修時間成本很高。其次,農用無人機保險服務今年剛剛興起,不像汽車行業保險業務那樣成熟,還需要不斷完善。
也是因為這幾點原因阻礙了農用無人機發展,但是隨著科技力量的發展,這些問題也終究會得到解決。
Ⅲ 請問無人機的行業前景如何在糾結要不要從事相關行業。
無人機已應用於農業、植保、快遞運輸、災難救援、測繪等多個領域
說起無人機,大家已經不再陌生。航拍、送快遞、噴灑農葯……目前,無人機越來越多地融入日常生產生活,應用范圍廣泛拓展,成為親和力十足的高科技裝備。
「上午摘的荔枝,下午就到了買家的桌上,無人機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成本。」海鷹航空通用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主任設計師、高級工程師殷志宏說,無人機將成為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的科技產品。
無人機在上世紀最早被應用於空中偵察等軍事用途。到21世紀初,隨著全球衛星定位等新技術的涌現以及成本的降低,民用無人機開始激增。截至2019年6月底,我國注冊的無人機數量高達33.9萬架。
截止2018年9月底,全國共有運營中的無人機駕駛培訓機構276家;而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擁有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的人數為44573人,其中2016-2018年連續3年,每年新增的無人機駕駛員數量均在6000人以上。可見,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無人機駕駛員的需求日益旺盛。
2014-2018年中國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發放數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9年市場規模增速為53.2%)
根據工信部2017年發布的《關於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製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無人機產值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速25%以上。
無人機有望進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時代
在5G和人工智慧的技術浪潮中,無人機將迎來新的機遇。比如可以更快地實現影像數據的傳輸,進一步擴大無人機的飛行距離和控制范圍等。
無人機與5G的結合,將加快形成空基互聯網。在消費類無人機的航拍方面,5G技術將提升用戶的體驗感,使得畫面更清晰,數據傳輸更快,控制范圍更廣。
自從無人機逐漸進入普通消費者的視線,經歷了迅速發展的10年。未來,技術的升級、消費群體的擴大、應用領域的拓展,都將為無人機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專家表示,無人機不僅以高科技、低成本的方式實現人們的「飛行夢想」,也以「俯瞰」的視角記錄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是一個拓展人類認知和活動領域的行業,也是技術前沿行業。建立行業規范,完善相關法律,培育更大市場,無人機行業必將為人們生產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Ⅳ 大家覺得無人機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對比2016年,無人機市場融資迅速縮水。更有大膽預測,2017年,我國無人機市場將有30%的企內業被容淘汰,我國無人機行業迎來淘汰期。
據《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如果我國無人機的整套系統價格能低於100萬元,並且保證可靠、耐用,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將展現出難以估量的發展潛力。預計到2018年,市場規模可達到80億元。
總之,想要在市場上立足,必須滿足消費者買的起,用得好的需求。便宜、實用、安全、可靠是無人機得以推廣普及的重要指標,生產受眾買得起、養得起、用得起的無人機將是無人機產業界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Ⅳ 中國工業級無人機產業發展前景如何行業領導品牌有哪些
無人機行業具有來遠大的前景和自極大的發展潛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約700億美元。無人機根據類型不同,大致可劃分為消費無人機和工業無人機,其中國內工業級無人機品牌比較優秀的是傲勢。
Ⅵ 無人機行業究竟將怎樣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無人機是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的簡稱,是指依靠無線遙控技術與自備的程序操控飛行的航空飛行器,分為軍用與民用兩類。其中,軍用無人機價值最高,但應用於軍工領域,市場化程度低。隨著無人機技術成本下降,民用無人機市場培育成熟,目前正呈現較為強勁的發展態勢。
民用無人機分為專業級與消費級兩種。專業級無人機應用在應用在農林植保、影視航拍、電力巡檢、測繪等領域,消費無人機目前則作為航拍與玩具。從政策角度考慮,專業級無人機技術程度更加成熟,且能幫助政府等部門從事作業,因此預計更容易獲得政策認可。
同時,消費級無人機發展潛力也不容忽視。消費級無人機具備技術不高、成本為王的優勢,因而得以率先在國內打開市場,目前成為智能硬體中最具發展潛力的一大類產品,深受初創公司與資本市場信賴。目前國內消費級無人機廠商有大疆、飛豹、億航、極飛與零度質控等。未來消費級無人機在國內進一步普及需要繼續縮小體積、降低成本,並符合政策要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僅為15億元,在消費級無人機助力下,2015年民用無人機將快速發展。預計未來5年我國專業與消費級無人機兩大領 域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保持在19%以上。未來十年內,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有望快速上漲至300億元。隨著無人機技術不斷發展,無人機廠商依靠硬體盈利 的模式將會改變,在互聯網快速沖擊下,無人機行業將轉向服務盈利與數據盈利。
Ⅶ 什麼是戰略無人機和戰術無人機
戰略無人機,投核武器之類,或長時間侍命,超高空偵察帶超精確導彈,機子很大,有的和客機一樣,因為要很多油和很多設備。
戰術無人機,飛行時間短,比較小,飛不遠。
現在無人機,還不成熟,美國只是用遙控的戰術無人機打沒制空權的小國。
對大國而言,無人機可以gps干擾,電磁干擾,用有人機進攻。
無人機最大的弱點是往往需要和控制中心通信,通信時全使用電磁波容易成為進攻目標。
無人機高度依賴gps導航飛行,使用高空gps干擾器,一個個的往下掉,呵呵。
如果無人機裡面能做到不和外界通信,就能自動進攻全智能的,那就天下無敵了。
不過現在的計算機水平沒辦法有這么高的人工智慧,這需要超級計算機,超級計算機是很大的設備,無人機裝不下。
可以反過來理解無人機是進化了的導彈,可以返回重復利用的導彈載體。
現在的關鍵是防範gps和電磁干擾,還在在無人機很小的體積(相對於超級計算機)中實現高度的人工智慧。
防範gps和電磁干擾,可以用少通信,用圖像飛行解決。
但目前在有限計算機資源中,實現人工智慧水平和人的智能相差太遠,人工智慧和數學和計算機理論這些基礎科學相關,但目前隨計算機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可以改善,硬體大家都可買到差不多的,但人工智慧軟體發展很慢,受制於數學和基礎科學,所以人工智慧軟體水平是發展無人的最大的難點。
在以後二十年中,估計無人機和計算機硬體發展水平成正比。軟體發展太慢只能靠計算機硬體,所以美國和所以國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不過美國裝備好些而已,如機載導彈,感測器等。
無人機減少了飛行員傷亡,但可能老百姓死得更多,不過對大國而言有核,大家都不敢打。
無人機是無制空權小國老百姓的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