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稻蝦產業發展意見和建議

稻蝦產業發展意見和建議

發布時間:2020-12-19 21:11:51

Ⅰ 稻田養蝦影響米的口感和品質嗎

具體分析如下:

1.小龍蝦具有打洞的習慣:所以在外部條件合適的時候,會打洞,比如高溫天氣下,打洞進洞避暑,產卵抱籽的時候會進洞棲息,低溫天氣下打洞進洞禦寒,你會發現在稻田有小龍蝦活動的情況下,稻田邊上和田埂上會有許多龍蝦洞。

2.小龍蝦屬於雜食性生物,習慣吃鮮嫩的水生植物,所以,水稻種植下去以後,在還沒有分櫱的時候,小龍蝦在水稻田裡活動的時候會夾斷水稻的根莖來當做餌料食用,這種情況下,客觀上的確是破壞了水稻的生長發育。

針對以上的困難,一般養殖戶會刻意採取一些措施來保證小龍蝦和水稻田良性循環,具體措施如下:

1.針對小龍蝦打洞的天性,養殖小龍蝦的養殖戶會將田埂加寬加高,並且會將田埂夯實,這樣,即便是小龍蝦打洞,也不用擔心會將田埂打穿,不會出現水稻田漏水的情況發生。

2.其次,將水稻田四周挖出一條深水環溝,將挖出來的泥土堆成內田埂,內田埂的作用是可以將水稻田裡的水稻種植區和深水環溝物理隔離開來,環溝供小龍蝦活動,水稻種植區用來種植水稻。

3.一般養殖戶在稻田養殖小龍蝦的時候,會刻意將水稻種植與小龍蝦活動的周期避開,這樣可以有效解決小龍蝦夾斷秧苗的難題。

總結: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要想水稻田養好小龍蝦,建議6月份之前養殖小龍蝦,6月份之後種植一季中稻,這樣可以收獲一季小龍蝦,同時收獲一季中稻,前提是要講對稻田進行改造。

Ⅱ 怎樣進行蝦稻共作技術

一、稻田選擇
選擇水源充足,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不受旱災、洪災影響,周圍無污染,水質良好,排灌方便,陽光充足的低套稻田進行套養,稻田面積以便於管理和投喂為原則,一般以40~50畝 為一個種養單元為宜。初次建議用有現成的溝系供利用的稻田,減輕養蝦建設工程成本。
二、設施改造
1、開挖蝦溝
在一個養殖單元內開挖1條環形溝,環形溝距田埂1.5~2米處開挖,溝寬2~3 米、溝深1~1.5米,外田埂面寬2米左右,坡比1:2.5。為了便於水稻田淺灌、曬田、施化肥、農葯及捕撈,必須在養蝦稻田開挖蝦溝和蝦潭。
田中蝦溝可在插秧後開挖,其開法應視田塊的形狀、面積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較小,可開成「田」字形;如是長且大的田塊,可開成內「井」字或內「田」字形,溝寬0.5~1.0米,溝深0.3~0.4米為宜。蝦潭可開在蝦溝的交叉處或田的四角,與蝦溝相通。蝦潭一般以1.0米見方、深0.8~1.0米為宜。
2、加固田埂
開挖環形溝的泥土可以壘在外圍建設田埂並夯實、加高、加寬、加固,確保田埂高於田面0.6~0.8米,頂部寬約2米,在田埂上可種植瓜、豆、葫蘆等,待藤蔓上架後,在炎熱的夏季起到遮蔭避暑的作用。開挖蝦溝時,可以在田間留置小埂,給蝦提供足夠多的挖洞場所。
3、設置防逃設施
稻田養蝦要開好進、排水口,其地點應選擇在稻田相對兩角的土埂上,便於養殖過程中整個稻田的進排水流暢。 在進排水口安裝鐵絲網或雙層密網(20目左右),田埂上設置圍欄,高40~50厘米,可用硬質鈣塑板或尼龍網片和硬質塑料薄膜共同使用或石棉瓦作圍欄材料;田塊拐角處設置成圓弧形,以避免逃蝦和成蝦控制天敵進入。
三、消毒與培肥
1、消毒

投放蝦苗前15天左右進行干法消毒,每畝用生石灰75公斤撒施,經3~5天曬溝後,灌入新水清除敵害生物及寄生蟲等。或帶水消毒:每畝以1米水深計算,用新鮮生石灰125-150千克,要把新鮮生石灰放在水中溶解後,全池均勻潑灑;或漂白粉消毒,將漂白粉溶化後,全池潑灑,用量為每畝7千克,漂白精用量減半;或敵百蟲消毒:每畝水面用晶體敵百蟲500克,再加敵殺死50克,溶化後全池潑灑。
2、培肥

注入新水時要過濾,以防止野雜魚及魚卵隨水入池影響龍蝦成活率。同時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作為蝦的直接天然飼料。一般放養前7~10天,畝施腐熟禽畜糞肥300~500 公斤,使水色有一定的肥度。此時水位較淺,隨著水的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以培肥水質,提供枝角類、橈足類等天然活餌。此外,每畝可以投放螺螄150公斤,既可清潔水質, 又是小龍蝦鮮活的天然餌料。
四、栽種水草
1、水草種類
龍蝦食性雜,盡管偏動物性,但在動物性飼料不足的情況下,也吃水草來充飢。龍蝦攝食的水草有冷季草(伊樂藻、水花生草),熱季草(輪葉黑藻、苦草),鳳眼蓮和水浮蓮等。水草同時是蝦隱蔽、棲息的理想場所,也是蝦蛻皮的良好場所。在水草多的池塘養蝦,成活率高。
2、品種搭配
一般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為主,浮葉和漂浮植物為輔;多栽龍蝦喜食的苦草、輪葉黑藻、金魚藻;蝦溝水草覆蓋率都應該保持在50%左右及2種以上;常見草類有伊樂藻、苦草和輪葉黑藻等。伊樂藻為早期過渡性和食用性水草,苦草為食用和隱藏性水草,輪葉黑藻為長期管用的主打水草。
3、水草栽種方法
可採用栽插法(放養前)或踩栽、拋入法(浮葉植物)、播種法(種子發達、苦草)、移栽法(挺水植物)、培育法、捆紮法等。主要在蝦種放養前栽種,也可隨時補栽,水生植物的生長面積控制在水面的1/4以內。
4、水草栽前准備
對已經養殖1年以上稻田,需將蝦溝消毒清整,排干水,每畝用150~200公斤生石灰化水趁熱潑灑,清除野雜。對當年開挖的稻田,只需清理溝內塌陷泥土,施足基肥,在投苗前5~7天栽。水草進池前須用100斤水溶1斤生石灰的溶液浸泡10分鍾,以殺滅水草中的有害物質及病原體。
五、苗種放養
1、放養時間和數量
一般在每年8~10月份或次年的3月底前。第1種方式是在水稻收獲後放養大規格蝦種或抱卵親蝦,初次養殖的每畝投放20~30 公斤,已養稻田每畝投放5~10公斤,雌雄 比(2~3):1,主要是為第2年生產服務;第2種方式是放養蝦苗,規格3厘米左右(250~600隻/公斤),每畝1.5萬尾左右,約30~50公斤。
2、蝦苗蝦種質量要求
規格整齊 稚蝦規格在0.8厘米以上,蝦種規格在3厘米左右。同一放養地點的蝦苗蝦種規格要一致,一次放足。質量好 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病無傷,生命力強。
3、蝦苗選擇:蝦苗盡量選人工繁殖的種苗。如果是野生蝦種,應經過一段時間馴養後再放養,以免相互爭斗殘殺。
六、科學投喂
克氏螯蝦食性雜,且比較貪食。飼料投喂上,把握以下三點。
1、按照生長發育階段,餌料組合稚蝦和蝦種階段,主要攝食輪蟲、枝角類、橈足類以及水生昆蟲幼體,因而應通過施足基肥、適時追肥,培養大量輪蟲、枝角類、橈足類以及水生昆蟲幼體,供稚蝦和蝦種捕食,同時輔以人工投餌。
2、8、9月是龍蝦快速生長階段,則應以投喂麥麩、豆餅以及嫩的青綠飼料、南瓜、山芋、瓜皮等為主,輔以動物性餌料。
5、6月份是龍蝦親蝦性腺發育的關鍵階段,而8、9月則是龍蝦積累營養准備越冬階段,此時應多投喂動物性餌料,諸如魚肉、螺蜆蚌肉、蚯蚓以及屠宰場的動物下腳料等,從而充分滿足龍蝦生長發育對營養的要求。
2、按照龍蝦的攝食特點,科學投餌
龍蝦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夜晚出來活動覓食,龍蝦還具有貪食和相互爭食的特點,因而在餌料投喂上,通常每天可投喂2次,以傍晚1次為主,投喂量要佔全天投喂量的70%。
龍蝦的游泳能力較差,活動范圍較小,且具有佔地的習性,故餌料的投喂又要採取定質、定量、定時、定點的方法,投喂均勻,使每隻蝦都能吃到,避免爭食,促進均衡生長。
七、水質管理
龍蝦耐低氧能力很強,且可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過肥的水質也能生存。稻田養殖龍蝦的水質管理比較簡單。

調控好水質

保持水溝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為7以上,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每15~20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1/2;每20天潑灑1次生石灰水,每次每畝用量10公斤左右,用以調節水質,以利於小龍蝦的蛻殼。

調整好水位

稻田養殖龍蝦水位要注意保持穩定,不宜忽高忽低;通常水溝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高溫季節和龍蝦越冬期水位可深一些,以免影響龍蝦的生長。
八、日常管理
養殖龍蝦,日常管理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又細致的工作,必須持之以恆。

堅持巡田檢查

堅持每天早晨或傍晚巡迴檢查1次,觀測稻田水質變化,了解龍蝦吃食活動狀況,搞好餌料投喂量的調整;清理養殖環境,發現異常及時採取對策。

注意水質變化

嚴防水質受到工業污染、農葯污染等。當水中溶氧低、水質老化,或遇悶熱、連續陰雨等惡劣天氣時,應減少投餌量或停止投餌;注意觀察,若發現龍蝦反應遲鈍,游集到岸邊,浮頭並向岸上爬,說明缺氧嚴重,要及時注水或開增氧機增氧。經常加註新水,保持池水清潔衛生;定期用生石灰消毒蝦池;在蝦的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增強蝦的免疫能力。
搞好防逃

養殖龍蝦,要用塑料薄膜或鈣塑板或石綿瓦等材料,建好防逃牆。尤其是在汛期,要做好防汛工作,嚴防大風大雨沖垮田埂或浸水引發逃蝦。

加強蛻殼蝦的管理

蛻殼是龍蝦生長的重要標志,搞好蛻殼蝦的管理十分重要,為便於加強對蛻殼蝦的管理,應通過投餌、換水等措施,促進龍蝦群體統一蛻殼。當大批龍蝦蛻殼時,應減少投餌,減少人為干擾,一切操作要細心謹慎,創造一個安靜良好的環境,促進龍蝦順利蛻殼。大批龍蝦蛻殼後,要及時增喂優質餌料,嚴防因餌料不足而引發相互殘殺。
九、龍蝦的捕撈
龍蝦分為青殼龍蝦和硬殼龍蝦兩種,青殼龍蝦肉嫩,硬殼龍蝦體大,每年5月至9月,是捕撈龍蝦的旺季。由於龍蝦喜歡生長在雜草叢中,加上龍蝦又具有打洞的習性,因此,根據龍蝦的生物學特性,採用以下幾種捕撈方法。

地籠網捕撈

把捕撈龍蝦的網做成地籠。每隻地籠長約20~30米,10~20個方形的格子,每隻格子間隔地兩面帶倒刺,籠子上方織有遮擋網,地籠的兩頭分別圈為圓形。地籠網以有結網為好。每天上午或下午把地籠放到蝦塘的邊上,裡面放進腥味較濃的魚、雞腸等物作誘餌。傍晚時分,蝦子出來尋食時,聞到異味,尋味而至,撞到籠子上,籠子上方有網擋著,爬不上去,便四處找入口,鑽進了籠子。進了籠子的蝦子滑向籠子深處,成為籠中之蝦。這種捕撈法適宜溝水較深的龍蝦捕撈。
手抄網捕撈

把蝦網上方紮成四方形,下面留有帶倒刺錐狀的漏斗,沿蝦塘邊沿地帶或水草叢生處,不斷地用桿子趕,蝦進入四方形抄網中,提起網,蝦子也就捕到了,這種捕撈法適宜用在蝦子密集的地方。

乾池捕捉

抽干溝水,蝦子便呈現在溝底,用人工手揀的方式,盡情地捉拿。

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一般經過2個月左右飼養,就可以達到商品蝦規格。在生產中, 從4月份開始就可以用地籠網捕大留小、輪批收捕。收獲多以夜間昏暗時為好,符合規格的蝦要及時捕撈,以降低稻田蝦密度。根據捕撈的實際情況,可在5~6月份補放3~4厘米規格幼蝦3000尾左右。
以上解答供你參考
歡迎提問,以上解答供你參考。感謝能給予評價支持,謝謝!

Ⅲ 稻蝦兼作養殖技術

稻蝦兼作養殖技術:
一、稻田環境條件
養蝦稻田應是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不含沙土,保水性能好的稻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沒。面積大小不限,一般以50畝為宜。
二、稻田改造
1、挖溝
沿稻田田埂外緣向稻田內7m-8m處,開挖環形溝,堤腳距溝2m開挖,溝寬3m-4 m,溝深1m-1.5m。稻田面積達到100畝的,還要在田中間開挖「十」字形田間溝,溝寬1m-2m,溝深0.8m。
2、築埂
利用開挖環形溝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寬田埂。田埂加固時每加一層泥土都要進行夯實,以防滲水或暴風雨使田埂坍塌。田埂應高於田面0.6m-0.8m,埂寬5-6m,頂部寬2m-3m。
3、防逃設施
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應設防逃網。排水口的防逃網應為8孔/cm(相當於20目)的網片,田埂上的防逃網應用水泥瓦作材料,防逃網高40cm。
4、進排水設施
進、排水口分別位於稻田兩端,進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進水口用20目的長型網袋過濾進水,防止敵害生物隨水流進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環形溝的低處。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證水灌得進,排得出。

三、移栽植物和投放有益生物
蝦溝消毒3-5天後,在溝內移栽水生植物,如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水花生等,栽植面積控制在10%左右。在蝦種投放前後,溝內再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水蚯蚓(投0.3-0.5kg/㎡)、田螺(投8-10個/㎡),河蚌(放3-4個/㎡)等。既可凈化水質,又能為小龍蝦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
四、投放管理
1、投放親蝦養殖模式
初次養殖的8月底至9月,往稻田的環形溝和田間溝中投放親蝦,每畝投放20
kg-30kg,已養的稻田每畝投放5-10kg。親蝦投放前,環形溝和田間溝應移植40%-60%面積的飄浮植物。親蝦應從養殖場或天然水域挑選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色澤好的小龍蝦,挑選好的親蝦用不同顏色的塑料蝦筐按雌雄分裝,每筐上面放一層水草,保持潮濕,避免太陽直曬,運輸時間應不超過10小時,運輸時間越短越好。親蝦按雌、雄性比2-3:1投放。投放時將蝦筐反復浸入水中2-3次,每次1-2分鍾,使親蝦適應水溫,然後投放在環形溝和田間溝中。

投放幼蝦模式有兩種,一是9-10月投放人工繁殖的蝦苗,每畝投放規格為2-3cm的蝦苗1.5萬尾左右。二是在4-5月投放人工培育的幼蝦,每畝投放規格為3-4cm的幼蝦1萬尾左右。
五、飼養管理

1、投飼

8月底投放的親蝦除自行攝食稻田中的有機碎屑、浮游動物、水生昆蟲、周叢生物及水草等天然餌料外,宜少量投喂動物性飼料,每日投喂量為親蝦總重的1%。12月前每月宜投一次水草,水草用量為150kg/畝。每周宜在田埂邊的平台淺水處投喂一次動物性飼料,投喂量一般以蝦總重量的2%-5%為宜,具體投喂量應根據氣候和蝦的攝食情況調整。

當水溫低於12℃時,可不投喂。翌年3月份,當水溫上升到16℃以上,每個月投二次水草,水草用量為100kg/畝-150kg/畝,每周投喂一次動物性飼料,用量為0.5kg/畝-1.0kg/畝。每日傍晚還應投喂1次人工飼料,投喂量為稻田存蝦重量的1%-4%。可用的飼料有餅粕、麩皮、米糠、豆渣等。
2、施肥
親蝦或蝦苗投放前施足底肥,一次性投施腐熟農家肥(豬、牛、雞糞)100-200kg/畝。追施腐熟農家肥用量為50kg/畝-100kg/畝。在稻田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可全程使用酵素菌蝦蟹專用肥。施用前,用水浸泡30分鍾以上,每次3kg/畝,每月施用3次,保持水質透明度35厘米。
六、巡查與調控水深
11-12月保持田面水深30cm-50cm,隨著氣溫的下降,逐漸加深水位至40cm-60cm。第二年的3月份水溫回升時用調節水深的辦法來控制水溫,促使水溫更適合小龍蝦的生長。調控的方法是:睛天有太陽時,水可淺些,讓太陽曬水以便水溫盡快回升;陰雨天或寒冷天氣,水應深些,以免水溫下降。

七、水稻栽培

1、水稻品種選擇
養蝦稻田一般只種一季中稻,水稻品種要選擇葉片開張角度小,抗病蟲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強的緊穗型品種。
2、稻田整地

稻田整理時,田間如存有大量小龍蝦,為保證小龍蝦不受影響,建議採用稻田免耕拋秧技術和圍埂方法。

3、施肥

施足底肥,每畝施用生物有機肥40kg,嚴禁使用對小龍蝦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氫銨等。
4、秧苗移植

秧苗一般在6月中旬開始移植,採取淺水栽插,條栽與邊行密植相結合的方法,養蝦稻田宜推遲10天左右。無論是採用拋秧法還是常規栽秧,都要充分發揮寬行稀植和邊坡優勢技術,移植密度以30cm×15cm為宜,以確保小龍蝦生活環境通風透氣性能好。

5、水位控制

稻田水位控制基本原則是:平時水沿堤,曬田水位低,蝦溝為保障,確保不傷蝦。3月控制在30cm左右;4月中旬以後逐漸提高至50-60cm;越冬期前的10-11月份控制在30cm左右;越冬期間適當提高水位進行保溫,控制在40-50cm。

6、科學曬田

曬田總體要求是輕曬或短期曬,即曬田時,使田塊中間不陷腳,田邊表土不裂縫和發白。田曬好後,應及時恢復原水位,盡可能不要曬得太久,以免導致環溝小龍蝦密度因長時間過大而產生不利影響。

八、收獲上市

1、成蝦捕撈

(1)捕撈時間。第一季捕撈時間從4月中旬開始,到5月中下旬結束。第二季捕撈時間從8月上旬開始,到9月底結束。

(2)捕撈工具。捕撈工具主要是地籠。地籠網眼規格應為2.5-3.0cm,保證成蝦被捕撈,幼蝦能通過網眼跑掉。成蝦規格宜控制在30g/尾以上。

(3)捕撈方法。蝦稻共作模式中,成蝦捕撈時間至為關鍵,為延長小龍蝦生長時間,提高小龍蝦規格,提升小龍蝦產品質量,一般要求小龍蝦達到最佳規格後開始起捕。

採用網目2.5-3.0cm的大網口地籠進行捕撈。開始捕撈時,不需排水,直接將蝦籠布放於稻田及蝦溝之內,隔幾天轉換一個地方,當捕獲量漸少時,可將稻田中水排出,使小龍蝦落入蝦溝中,再集中於蝦溝中放籠,直至捕不到商品小龍蝦為止。在收蝦籠時,應將捕獲到的小龍蝦進行挑選,將達到商品的小龍蝦挑出,將幼蝦馬上放入稻田,並勿使幼蝦擠壓,避免弄傷蝦體。

九、幼蝦補放

第一茬捕撈完後,根據稻田存留幼蝦情況,每畝補放3-4cm幼蝦1000-3000尾。幼蝦從周邊蝦稻連作稻田或湖泊、溝渠中採集。挑選好的幼蝦裝入塑料蝦筐,每筐裝重不超過5kg,每筐上面放一層水草,保持潮濕,避免太陽直曬,運輸時間應不超過1h(小時),運輸時間越短越好。

十、親蝦留存

由於小龍蝦人工繁殖技術還不完全成熟,目前還存在著買苗難、運輸成活率低等問題,為滿足稻田養蝦的蝦種需求,我們建議:在8-9月份成蝦捕撈期間,前期是捕大留小,後期應捕小留大,目的是留足下一年可以繁殖的親蝦。要求親蝦存田量每畝不少於15-20kg。

Ⅳ 稻蝦共生需要注意什麼

多了解相關知識,養蝦先養水,別著急買蝦,第一次養最少要花半個月養水
想好自己缸里都要放什麼,免得注完水後再折騰
相關設備別著急買,可能花冤枉錢還達不到效果

Ⅳ 稻蝦模式稻穀收割前的水位管理

10月25日左右開始放水,逐步排干稻畦面水體,11月3日進行水稻機械收割,在此期間10月30日左右下地籠對青蝦進行一次捕大留小的捕撈,待水稻收割完畢,11月9日起再下地籠對青蝦進行陸續捕撈上市。

「稻蝦共作」模式,具體怎麼操作?

技術要點

試驗田選擇與改造→清塘→水草種植→水稻移栽→苗種放養→生產管理→水稻收割→養殖對象起捕上市

1選址與改造

要求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四周用60厘米高鋁皮作護欄防敵害生物進入。池塘改造採用「田」字形,一溝一畦式稻田田間功能布局,沿田埂四周挖環形外溝,在中間挖內溝(簡稱外溝和內溝),其中外溝8米寬×1.5米深,內溝6米寬×1.2米深,坡比1∶(1.5~3),生產道路路基4米寬×0.12米厚C30混凝土硬化×0.6米高,高程以田面為基準點,在內、外溝里安裝2.2千瓦盤式微孔增氧設備,在南北兩邊獨立設置進排水系統並套用雙層80目的篩絹過濾網,避免野雜魚及魚卵隨水流進入池中。

2養殖溝內清塘消毒及栽種水草

5月26日改造後的養殖溝經過一個月的曝曬後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趁熱均勻潑灑在池溝底部和四周坡岸,以清除野雜生物殺滅病原微生物,繼續曝曬一周至龜裂,為日後養殖打下堅實的基礎。

到6月2日養殖溝內進水5厘米並用專用有機肥或碧卡菌肥水膏作基肥,4日起在溝內移栽伊樂藻,水草種植面積占養殖溝面積的30%,以零星分布為好,不要聚集在一起,這樣有利於溝內水流通暢,另外擺放42捆茶樹枝為青蝦提供棲息、蛻殼、躲藏和避暑的場所。

3水稻種植

6月10日進水以田面平為標准,水稻種植區每畝施經充分發酵後的有機肥羊糞150公斤、豬糞300公斤、菜籽餅300公斤,均勻遍灑並進行翻耕,12日回水沒過田面5厘米,18日用機械插秧移植水稻,當天插完,隔兩天再加水10厘米保秧一周。水稻品種選擇莖桿粗壯、分裂性強、耐深水、抗病抗倒的品種作為水稻,採用寬行稀植,株行距為20厘米×30厘米,控制基本苗在5.5萬穴/畝。

4苗種放養

6月21日共放養規格在12~15尾/公斤花白鰱400尾,7月10日用生物肥水膏進行肥水,培育浮游動植物,為蝦苗下塘提供適口的基礎餌料,13日選擇生長快、規格大、抗病性強的 「太湖1號」青蝦苗進行放養,每畝放規格在6500尾/公斤蝦苗4萬尾,25日從本鎮白茆順隆魚蝦育苗場引進經標粗的沙塘鱧苗1354尾進行套養,沙塘鱧平均長度在2~3公分,苗種放養前均用苗種專用浸泡劑消毒,以防外界病菌帶入。

5日常管理

(1)水稻管理:稻田插秧後稻畦面水層一般控制在8厘米左右,水稻進入有效分櫱臨界葉齡期,將稻畦面水位升至20厘米左右,進行深水控孽,隨著植株高度的增加,水層逐步加深,並在水稻進入齊穗期提高稻畦面水位至40厘米左右,此後略有下降,並保持在30厘米左右。8月3日施一次有機肥,便於水稻拔節引穗,8月17日及29日使用生物農葯(苦參鹼)各一次進行水稻稻飛虱及縱卷葉螟病蟲害防治,其他時間從未施過農葯。

(2)水產養殖管理:蝦苗下塘後第3天起進行餌料投喂,開始選擇0號白對蝦飼料0.5公斤/畝,7天後根據吃食情況逐步增加,進入9月份育肥階段每天投餌料3.5公斤/畝。在水質管理方面從7月24日開始每隔一周定期用生物制劑及改底產品進行調水改底,高溫季節每3天加水10厘米並排掉部分老水,延長增氧機開機時間,保證池水有豐富的溶解氧,30日進行一次青蝦纖毛蟲防治。平時有專人負責勤巡塘、勤觀察、詳記錄,利用檢測設備對水質情況定期檢測,根據天氣等狀況靈活調整投飼量,基本做到精準投餌及水質監控。

(3)收割起捕:10月25日開始放水,逐步排干稻畦面水體,11月3日進行水稻機械收割,在此期間10月30日下地籠對青蝦進行一次捕大留小的捕撈,待水稻收割完畢,11月9日起再下地籠對青蝦進行陸續捕撈上市。

Ⅵ 火遍長江沿線的稻蝦養殖模式,想賺錢也要注意哪些問題

講了那麼久的小龍蝦精養養殖模式,今天我們換一種口味,我們一起來看看稻田養蝦吧!這個模式這幾年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逐漸流行,而且呈現出不斷爆發的勢頭。希望本文對做稻蝦養殖的、或者正處於稻蝦養殖模式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稻蝦養殖原理

第一、在我們精養模式中,大家最長熟悉的就是水草,除了依樂草、輪葉黑藻等沉水植物外,我們還熟悉挺水植物等,其實池塘中的水稻也屬於挺水植物,利用挺水植物的作用也可以把小龍蝦養殖成功!

第二、稻田中的雜草、蟲子、浮游生物等對水稻來說不但是廢物,而且都是爭肥的,但是在稻田裡放養小龍蝦這一類雜食性的蝦類的話,不僅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東西作為餌料,而且小龍蝦蝦的糞便還可以為水稻提供了肥料,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小龍蝦在田間棲息,躲避了鳥等敵害生物,並且通過游動覓食,打洞等習性,在一定程度上疏鬆了土壤,有效地改善了土壤通氣條件,加速肥料的分解,促進了稻穀生長。

綜上所述:稻田養蝦是一種資源的整合,互相利用,但又互相協調,從而達到稻蝦雙豐收的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的新型養殖模式!

二、稻蝦的幾種模式

目前,根據時間生產和需要,市面上稻蝦養殖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稻蝦兼作型,言外之意就是種著水稻,然後同時裡面也養殖小龍蝦,水稻、小龍蝦兩不誤,力爭雙豐收!當然個別地方,可能存在種植兩季水稻(早稻和晚稻連種)的現象,同時小龍蝦也是在稻田裡連養兩季,不需要轉養!四川等地主要就是養一季水稻!再生稻也是適宜養殖小龍蝦,不過建議用來育苗最好!因為氣候的原因,在加之四川蝦苗供應本就緊張!

蝦稻共生養殖基地(中國水產養殖網2017年7月攝於安徽宣城)

第二、稻蝦輪作型;言外之意就是種一季水稻,然後接著養一季龍蝦,第二年再種一季水稻,待稻穀收割後接著養龍蝦的模式,這種模式可能在湖北偏多,大多數養殖朋友都是在3-5月份養殖,6-9月份種植水稻,收完稻穀後接著又開始養殖小龍蝦至第二年種水稻時!做到兩不誤,互不影響,種稻不養蝦,養蝦不種稻!

接著說一說這兩者的區別:兼作型在利用稻穀可以遮陰,作為挺水植物在使用,但可以互相利用,但管理(如投料)等無法做到真實管理,死亡等也無法及時發現,風向全部被擋住!輪作型跟池塘養殖模式差不多,唯一不同處在於中期種植一季水稻,可以提高一部分效益,但出蝦時間比較集中,行情較差,此外可能會經歷池塘養殖中的黑色5月的風險!

上面給大家講述了稻蝦養殖的幾種模式,大家在具體選用哪種模式養殖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當地的氣候條件,這樣才能規劃好什麼時候出蝦,什麼時候蝦子行情價格好,有時候養得好,不如賣的好!

下面我們繼續來分享稻蝦養殖的稻田建設問題!

第一、稻田的選擇

1、水源;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周圍無任何農業污、工業污染、重金屬污染等;引水灌溉便利、無任何污染、長年不斷流的河流水、湖泊水等;隨時可用可取!

2、土質;以粘性土壤為宜,這種土質保水性較強,保持土壤的肥力有較好;沙土或者土質較瘦。滲水漏水等土質不宜;

3、面積;對於稻田養蝦來說,面積大小都行,幾畝到上百畝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積大反而更有優勢;不僅可以降低開挖成本,而且可以很好的受充足的光照以及受風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溶氧!

4、路通電通、當地治安、租賃年限、當地的旱澇情況等我們也需要了解;每一項都很重要,希望大家認真對待!

蝦稻共生養殖基地(中國水產養殖網2017年7月攝於安徽宣城)

第二、開挖環溝

1、主要以「回」字形為主,面積大的稻田可開挖成「田」「川」「目」等形狀;必要的時候可以多開挖環溝!

2、田埂在1.0-1.2米高為宜,保證能夠關住50-70cm的水深;田埂寬度為1.3-1.5米左右,保證小龍蝦打洞等不會打穿,要求做到不裂、不漏、不垮;

3、溝寬在5-8米為宜,坡比1:2.5-3;注意:有個別區域可能只允許開挖不超過整個面積的15%,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把溝寬變窄些!

第三、防逃措施

稻田四周必須裝上防逃網,一方面防止塘口蝦在出現暴雨,缺氧等情況時外逃,另一方面防止外來有害生物或者天敵等進入池塘!注意防逃網是安裝在田埂上面的,不是在水邊上!!這樣安裝是最好的!需要安裝防盜網的也可以安上,當地有偷盜情況的必須安裝!必要時資金充足也要安裝攝像頭等!

進排水獨立,依託有利位置進行進排水安裝,最好是一邊進一邊出!進水口盡量隔開很多雜物,如樹枝等,稻田內的進水處安裝80畝以上的過濾網,長度在2米以上為宜,防止堵塞,雙層最好,主要是為了隔離塘口外來打水進來的野雜魚卵、蛙卵等!

溫馨提醒:為了防止夏天雨季沖毀堤埂,或者說下大暴雨等稻田水極具上漲,尤其是面積比較大,排水措施做的少的稻田,一旦排水管排水跟不上時,此時稻田應開施一個溢水口,溢水口也用雙層密網過濾,防止小龍蝦乘機逃走!

我們的塘口設計好後,肯定不是馬上關水放苗開始養殖,一定要根據你們當地的氣候進行養殖,比如什麼時候栽種水稻、比如什麼時候溫度回升等,並且在放苗前有一些准備工作需要完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享下放苗前有哪些准備工作呢?

第一、消毒除雜

這是我們稻蝦塘開挖好第一步重要工作,用生石灰30-50斤/畝消毒除雜,一般的稻田開挖後主要清理泥鰍、黃鱔等野雜魚;如果是以前的蓮藕塘開挖的,主要清理的就是鯽魚、鯉魚、泥鰍、黃鱔、蛙蟾蜍卵等。目的就是防止後期的敵害問題。消毒工作主要時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等,也是在給稻田塘補充礦物質!具體原理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講過了!

第二、種植水草

這是大家最喜歡做的事,挖好塘以後就馬上問要不要種草?種什麼草?怎麼種?等等問題,這里說一下,稻蝦塘也可以適當種點草,目的主要是為了輔助大家調控水質,如果大家種草是為了給小龍蝦吃,那就大錯特錯了!種草時注意控制水草的面積,零星分布,不要聚集在一起,一般占溝面的15%-25%為宜,至於種哪種草,這個沒有明確的說明,每一種草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缺點,說明兩點:其一、只要這種草你能很好的把控,這就是最適合你的草;其二、哪種草方便,快捷,並且易得,不要又聽別人說種什麼依樂草好,2-3元一斤買回來卻還是失敗的養殖!記住:你能把控好的草才是最好的草!

第三、施肥

這個是要根據塘口實際情況來的,有的稻田開挖後,土質也不會太瘦,但絕大多數地區的土質在開挖後,都是偏瘦的,建議在環溝裡面鋪撒一層有機糞肥,讓土壤充分吸收一下,在放蝦苗前一周,開始加水至50-60公分,然後根據情況適時肥水,常用的有干雞糞、豬糞來培養餌料生物,培肥水體,調節水質,並且第一次肥水一定要肥足,不然後期三天兩頭都會在肥水,而且按照正常量還肥飛不起來,還會萌發青苔,進而青苔爆發等;肥水肥好後,放苗成活率同等情況下往往會偏偏高!

總結

養殖任何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一環扣一環,前期工作做的不好,就會影響你後期工作的正常進行,所以,必要的工作是必須去做的!本篇文章就是在強調放苗前的准備工作,第一、消毒除雜,可能很多朋友都受過野雜魚的痛;第二、種植水草,大家也很模糊,人雲亦雲,不實事求是;第三、施足基肥,很多朋友每次只要塘一挖好,馬上就選擇關水,結果水一進就是混的了,然後還是正常的肥水、下苗,一直到最後沒蝦!

養殖戶放苗前的准備工作基本上就是這些了,下次會陸續寫出放苗和養殖技術、病害防治等等內容,敬請期待。

Ⅶ 潛江市蝦稻共作學習心得怎麼寫

您好!既然是學習心得的話,那麼你就是需要去做了這個事情之後才會有相應的心得。不然的話,憑空想怎麼可能想的出來。

Ⅷ 對於稻蝦共作的市場威脅有哪些

隨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們膳食結構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尤其是蝦蟹等中層食材,市場需求更大。去掉少部分高層消費者,人們把蝦蟹等水產品當做有能力可以觸及的高級消費品。這個人群極其龐大,足以消化掉現有產出。

Ⅸ 請問我家l因村委會搞稻蝦養殖嚴重影響稻田排水,現在無法收割和產量減少到哪個部門投訴

誰推薦的找誰,先找村上解決,必盡影響到了家庭的生計。

Ⅹ 稻田蝦蟹養殖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是什麼

稻田蝦抄蟹養殖,首先要意識到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外來入侵物種,一旦引種不當,由於沒有天敵,產生的種群,就會對當地的農業生態系統、及人類生境構成威脅;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農業經濟損失或者環境危害,甚至影響人類健康。

例如,稻田蝦蟹(水蝲蛄)常常混養在農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種,就可實現自我維持,很難滅除。逃逸個體在堤壩上挖洞就可以生存下來。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破壞當地食物鏈。

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災害性破壞;築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壞。由於水蝲蛄螯蝦食性很雜,是肺吸蟲的宿主;極容易傳染人類,因此不可食用。由於水蝲蛄蝦蟹(小龍蝦)適應性強,抗逆能力強,食性廣泛,種群增殖速度快,常剪斷農作物,特別是稻作物,很可能會影響水稻的生長。

閱讀全文

與稻蝦產業發展意見和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