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可以設立扶貧基金嗎
可以的這要根據公司的個體意願
⑵ 井岡山中證焦桐扶貧產業基金(有限合夥)怎麼樣
井岡山中證焦桐扶貧產業基金(有限合夥)是2018-04-28在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注冊成回立的有限合夥企業,答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新城區遵義路總部經濟大樓(井岡山市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內)。
井岡山中證焦桐扶貧產業基金(有限合夥)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0881MA37UXENXE,企業法人中證焦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委派代表:劉鳳英),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井岡山中證焦桐扶貧產業基金(有限合夥),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井岡山中證焦桐扶貧產業基金(有限合夥)更多信息和資訊。
⑶ 個人扶貧基金怎樣成立
為了更廣泛地籌集貧困地區開發所需要的資金然依靠政府這條主渠道的同時,還需要發動社會各界的力量,開辟扶貧資金的第二渠道。1989年3月13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北京正式成立,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民間扶貧團體。它的宗旨就是扶貧,促進中國貧困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教育、衛生等事業的發展,為一切關懷、支持和熱心於中國扶貧事業的海內外各級政府、組織、團體和個人提供良好服務,接受海內外熱心
支持中國扶貧事業的組織和個人提供的現金、實物、及技術援助,增強與國內外民間組織的友好合作。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時,由李先念擔任名譽會長,黃健、費孝通任名譽副會長,林乎如、李人俊、項南同志擔任會長。名譽會長李先念
在成立大會上對基金會的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第一條,國外贊助的錢可以吸收,但不要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到處化緣,要有另人的志氣;第二條,籌集到的資金包括撥給貧困地區的款項,不得挪作他用;第三條,貧困地區歸根到底要依靠那個地方的群眾,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努力發展生產,特別是農村牧副漁各業生產,否則永遠不可能改變貧困面貌。項南會長在講話中將扶貧基金會的工作概括為:「只服務,不營利;只幫助,不代替;多造血,少輸液;多開發,少救濟;要脫貧,靠自立;要致富,靠科技。」
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以來,全體同志就是在這個方針下,懷著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地區群眾的深厚感情,奔走呼號,以自己的行動,樹立了講民主、講實際、講簡朴、講效率的好風尚,為我國的扶貧開發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到1996年時,中國扶貧基金會募集了1億多元的資金,為開展扶貧事業創造了條件。這些年來,中國扶貧基金會共支持貧困地區開發各類項目百餘項,直接投入扶貧資金6660多萬元,牽線搭橋引進資金3.74億元,為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原國務委員陳俊生在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三屆理事上曾這樣評價基金會的工作:「經過邊疆年的努力,基金會已經初步開拓了籌集扶貧資金鐵新渠道,開創了民間社團參與政府扶貧工作的新局面。這是有廣泛深遠意義的新開端,也是基金會最大的成績。」
中國扶貧基金會現任會長是
65、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是一個怎樣的組織?
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簡稱中國老促會)是經國家批准於1990年成立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它是由熱心於老區建設的老幹部、老將軍、老專家為主體組成的。其宗旨是全心全意為老區人民服務。它堅持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針,在黨的國家的方針政策指引下,面向老區,服務老區,努力為老區人民辦實事,辦好事。它的主要任務是:宣傳老區人民的貢獻,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支持老區的建設和發展深入老區調查研究,反映老區人民的要求,提出政策性建議;幫助老區開發,為老區建設提供咨詢服務;牽線搭橋,為老區引進人才、技術、資金和建設項目;接受國內外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贈,扶持老區發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事業;疏通渠道,為老區的產品和勞務開拓市場;開展老區婦女工作,提高婦女的素質;加強聯系、交流經驗,互相配合,共同促進老區的建設和發展。
中國老促會成立以來,積極執行黨和國家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方針政策,為老區建設做了大量的實事。幾年來,中國老促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突出面向老區的重點,在「調研、宣傳、促進、幫助、培訓、聯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後為老區引進9732萬元人民幣,8億多美元;接受社會各界捐贈860多萬元人民幣,500萬元港幣,325萬日元,土地100多畝;聯系立項工程25項,引進先進科技9項;興辦希望小學16所;捐贈圖書10萬余冊;為12個老區省培養縣、鄉級幹部900多人、技術幹部2000多人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老區的兩個文明建設,而且在動員社會各界支持老區建設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受到了老區人民的歡迎和好評。現任會長是楊成武將軍。
與此同時,全國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老促會,成為老區建設和扶貧開發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⑷ 貧困戶創業基金,國家扶貧貧困戶基金創業怎麼辦的
我國的扶貧方式多種多樣,比如在貴州實行精準扶貧,叫「軍創貸」的內利益聯誼機制。容
「軍創貸」反映在我們最邊遠的農村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採取信用、保證、抵質押、擔保公司擔保等方式發放給借款人,重點是扶持返鄉創業的復原、退伍軍人,烈士遺屬、因工犧牲的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來解決創業資金難的問題。
比如在貴州當地的三穗縣還有村民入股,以現金分紅的方式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在劍河縣昂英村採取成立扶貧攻堅合作社,為積極探索有效的脫貧基金,劍河縣的昂英村42戶貧困戶成立了脫貧攻堅合作社,引導貧困群眾走上抱團發展、盡快脫貧的快車道,在這共有社員67人,目前合作社計發申請100萬元,財政扶貧資金,採取股權到付、按股分紅、民主管理、集中使用的方式,發展鄉村旅遊、蔬菜、稻田養魚、林下養雞等產業,產生效益後利潤的60%分給貧困戶,20%留做合作社發展基金,5%為村的集體積累,15%作為管理人員的工資。
⑸ 86億央企扶貧項目產業基金已完成多少個項目決策
國資委和央企將進一步通過產業基金等方式加大扶貧力度。國務院國資委綜合局、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25日發布了《中央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7)》。國資委綜合局巡視員劉源在發布會上透露,近期國資委組織了中央企業扶貧項目產業基金,目前基金完成了41個項目決策,涉及資金投入86億元。藍皮書指出,《關於國有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的出台以及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專門處室設立等機制創新,意味著央企履行社會責任已經進入深化推進階段。
此外,央企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國際化經營的同時,也堅持在海外負責任經營,為東道國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特別是在非洲、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央企業承擔了大量水電油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及供應任務,在資源能源開發、重化工業體系建設等多方面為促進所在國家和地區加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⑹ 央企扶貧基金如何才能投入到貧困地區
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央企扶貧基金)成立一年多來,通過直接投資、設立子基金版、發權起扶貧基金聯盟等方式,將撬動社會資本上千億元投入貧困地區。
據了解,央企扶貧基金主要投資於貧困地區的資源開發、產業園區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等,適當投資養老、醫療、健康等民生產業。具體實踐中,基金靈活採取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可轉債、優先股、子基金等方式,引導各類資本進入貧困地區主導產業,助力解決制約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初步統計顯示,約八成的投資項目在央企扶貧基金投資前沒有社會投資人進入。
⑺ 國家扶貧貸款基金在哪個部門貸,需要什麼條件
第一條 為了切實加強對國家扶貧資金的管理,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盡快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決定》(中發〔1996〕12號)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通知》(國發〔1994〕30號)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扶貧資金是指中央為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支持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而專項安排的資金,包括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新增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和扶貧專項貸款。
第三條 國家各項扶貧資金應當根據扶貧攻堅的總體目標和要求,配套使用,形成合力,發揮整體效益。
第四條 國家各項扶貧資金必須全部用於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並以這些縣中的貧困鄉、村、戶作為資金投放、項目實施和受益的對象。非貧困縣中零星分散的貧困鄉、村、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貧困縣,由有關地方各級政府自行籌措安排資金進行扶持。
第五條 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和新增財政扶貧資金,重點用於改善貧困地區的農牧業生產條件,發展多種經營,修建鄉村道路,普及義務教育和掃除文盲,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防治地方病等。
「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的管理使用,按照財政部制定的《「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財農字〔1995〕10號)執行。
以工代賑資金,重點用於修建縣、鄉公路(不含省道、國道)和為扶貧開發項目配套的道路,建設基本農田(含畜牧草場、果林地),興修農田水利,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等。
扶貧專項貸款,重點支持有助於直接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的種植業、養殖業和以當地農副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中效益好、有還貸能力的項目。
第六條地方各級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和可能,增加扶貧投入。省、自治區、直轄市向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投入的扶貧資金,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狀況,應當達到占國家扶貧資金總量的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其中: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雲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廣西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配套資金比例應當達到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黑龍江、吉林、河北、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海南10個省的地方配套資金比例應當達到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
地方配套資金達不到前款規定比例的,中央將按比例調減下一年度向該省、自治區、直轄市投入的國家扶貧資金數額;調減下來的國家扶貧資金,將安排給達到規定比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第七條 國家扶貧資金分配的基本依據是:省、自治區、直轄市本年度貧困人口數量和貧困程度、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地方配套資金落實比例。下一年度各項扶貧資金的安排,由財政部、國家計委、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分別提出初步意見,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平衡,提出統一的分配方案,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並於年底一次通知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扶貧資金管理部門根據統一的分配方案,分別按照程序及時下達具體計劃,撥付資金。
第八條 年度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新增財政扶貧資金的具體計劃,由財政部在當年3月底前下達,6月底前將資金全部撥付到省、自治區、直轄市。
年度以工代賑資金的具體計劃,由國家計委、財政部在當年3月底前下達,6月底前將資金全部撥付到省、自治區、直轄市。
年度扶貧專項貸款的具體計劃,由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當年初下達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3月底前將計劃全部落實到項目,並根據項目進度及時撥付資金。
第九條 國家下達的各項扶貧資金,全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一安排使用,由同級扶貧開發工作協調領導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各有關部門規劃和實施項目,並督促各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應當及早做好扶貧開發項目的前期准備工作,不得讓資金等項目。
第十條 實施扶貧項目應當以貧困戶為對象,以解決溫飽為目標,以有助於直接提高貧困戶收入的產業為主要內容,按照集中連片的貧困區域統一規劃,統一評估,一次批准,分年實施,分期投入。使用扶貧專項貸款的項目,應當經有關銀行事前審查論證。
縣級扶貧開發辦事機構應當在每年10月底前,按照當年扶貧貸款計劃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提出下一年度扶貧貸款意向項目計劃,提前為擇優選項作好准備。
第十一條 建立綜合考核指標,實行嚴格的扶貧貸款使用責任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工作協調領導機構每年統一安排下達盤活扶貧貸款存量計劃,並將計劃完成情況與新增扶貧貸款的分配掛鉤。各級扶貧開發辦事機構應當積極支持、協助有關銀行完成核定的催收貸款最高比例和到期貸款回收率的指標,努力盤活貸款存量。盤活的扶貧貸款存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工作協調領導機構按照本辦法第四條、第五條的規定,統一安排使用。
第十二條 建立健全扶貧資金的檢查、監督制度。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尤其是扶貧資金管理部門,對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應當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扶貧資金不能按時到位,配套資金達不到規定比例,投向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及時糾正。同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社會有關方面加強監督,把行政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
第十三條 各級審計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專門審計,並把對扶貧資金的審計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日常工作,形成制度。凡轉移、挪用、拖欠、擠占扶貧資金的,必須如數追回,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凡貪污扶貧資金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各級扶貧開發辦事機構和扶貧資金管理部門應當積極配合審計部門對扶貧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工作。
第十四條 有關扶貧資金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本辦法確定的原則,分別制定具體管理辦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本辦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1997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