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手機晶元產業發展分析

手機晶元產業發展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19 14:55:35

『壹』 誰來介紹一下手機晶元平台的現狀

作者:李娜 胡媛/文

未來10年,消費電子很可能會成為像1980~2000年期間PC那樣的增長引擎,從而讓全球晶元產業進入由消費電子需求驅動的增長周期。消費電子對晶元更大量、更多層次的需求正在帶來一場變革,在這場變革中,晶元過去近乎神聖的技術壁壘正在出現松動,被龐大市場需求召喚出來的中國晶元設計公司,也藉此開始走上舞台。

IDC的研究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銷售額達到347.5億美元,預計今年將超過600億美元,並將保持13.8%的復合增長率。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電子市場,中國已經成為晶元巨頭們的主戰場,也成為後來者挖到第一桶金的礦坑。

2005年,出乎華爾街意料的中國MP3播放器市場的爆發,將中國本土晶元設計公司珠海炬力一舉推上納斯達克。憑借MP3晶元這個在技術含量和產品單價都不高的單一產品,珠海炬力去年的銷售收入就已經超過1億美元,進而4年時間從零創造出了一個市值近10億美元的中低端晶元設計新貴。

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崛起造就了中國晶元設計行業,這句話並不誇張。「在這里,我看到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納斯達克中國晶元設計第一股中星微電子公司創始人鄧中翰這樣說道。實際上,與珠海炬力的情況類似,中星微也是依靠中國市場和多媒體晶元起家的。今天,它已經佔領了全球PC攝像頭圖像處理晶元60%的市場份額。

從4年前的幾十家到2006年的500家,中國晶元設計公司像發蘑菇一樣正在成群結隊地出現。盡管相比英特爾(Intel)、德州儀器(TI)、博通(Broadcom)等參天大樹,它們在收入規模上的絕對高度還很低,絕大多數甚至還在燒錢而不是賺錢;而且它們的技術往往算不上創新,產品也多是國外晶元的替代品,但畢竟它在「血統上」屬於產業鏈條的高端位置。這是一直處在產業鏈條下游的中國企業前所未有的一次跳躍。

這種跳躍即便有著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支撐,也依舊像是一次「賭博」。在技術、資金高度密集的晶元設計行業,他們從事的是一個隨時都可能出局的游戲。在這里,技術、資本、市場這三個要素比其他行業更加復雜地糾纏在一起,以至於今天百舸爭流的局面更像是一場殘酷結局到來前的虛幻。

事實上,有些公司已經倒閉,有些公司即將倒閉,甚至有人預言2年內500家中的一半都將死掉然後變成「肥料」。因為經過過去三四年的「講故事」階段,國內的晶元設計公司已經到了產品量產和產品上市的關鍵時刻。不能在市場上證明自己,死掉可能就在一瞬間。

今天,晶元設計行業還只是個勇敢者的游戲。但誰能玩到最後,則不僅僅是勇氣的較量。

給鯊魚剔牙縫

在上海方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CEO沈方的眼中,自己所從事的晶元設計行業雖然聽上去是一個很高端的生意,但他卻覺得自己做的是一個「時刻都在與鯊共舞,在給鯊魚剔牙縫」的危險行當。「太殘酷了!」在采訪過程中,沈方幾乎把這句話重復了10遍。

目前在全球半導體行業,英特爾控制了CPU,德州儀器把持著DSP(數字信號處理器),三星在內存和快閃記憶體晶元市場占據領導地位。在這些電子產品最核心的關鍵晶元領域,任何國內的晶元設計公司想要分出一杯羹來,都無異於以卵擊石。

中國的晶元設計創業公司從誕生那天起首先面對的就是生存空間問題。在英特爾、德州儀器等晶元行業巨鯊用幾十年積累起來的資本、技術以及市場門檻面前,這些小字輩只有通過尋求細分的利基市場,才能像大樹腳下的小草那樣掙扎著從樹冠的縫隙中尋找到陽光。

中國晶元設計業的標兵之一——珠海炬力,就是靠抓住中國MP3市場出乎華爾街意料地爆炸性增長,瞬間成為了一個市值近10億美元的納斯達克公司。這個「神話」的根本原因就在於MP3晶元雖然利潤率相對較低,但是從技術上比較容易突破。而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爆炸式增長和不同於海外的「多層次需求」,帶來了眾多的MP3製造商。而目前國內低端MP3的利潤率已經由最早的500%降低到17%左右,廠商對晶元成本的斤斤計較,自然給珠海炬力替代進口晶元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毫不誇張地講,「抓住中國市場的特殊應用和特殊環境」已經是今天中國晶元設計行業的絕對真理。上海方泰CEO沈方就承認公司走到今天,「找對了牙縫」是最重要的一點。2003年沈方決定回國創業時,曾經親自起草了7份商業計劃書,經過再三選擇,沈方最終挑選了「手機多媒體晶元」作為回國創立公司的定位。

方泰最早設計的產品是手機和弦晶元——也就是瞄準手機鈴聲的市場需求。不過這個想法在美國簡直無法被理解。當年沈方與美國的VC(風險投資)談的時候,對方聽說他想做的晶元就是「讓手機鈴聲更大聲」,沒有一個不面面相覷的。「他們不理解這個玩意怎麼會有市場。」沈方說,畢竟在美國,開會時鈴聲都放在最小或者震動狀態。

最終,投資方泰的是台灣背景的華人VC旭陽創投,而和弦鈴聲隨即真的成為了國產手機的主要賣點。比如採用方泰晶元的深圳宇陽手機,去年在二、三線市場的增長非常迅速,賣點就是「大嗓門」。而由超級女生李宇春代言的夏新直率系列手機,也採用了方泰的和弦晶元,去年賣得非常火爆。

與方泰類似,智多微電子最近剛剛量產的手機多媒體應用晶元「陽光二號」也是一個中國市場的特色產品。其提供獨特的移動視頻卡拉OK的功能,能隨意切換原唱、伴奏、歌詞及快進暫停等功能之外,還能播放MTV視頻,使得用戶能夠在手機上獲得與現實中卡拉OK完全一致的真實體驗。「中國市場比較喜歡這些花哨的功能。」曾從事多年手機設計工作的智多微電子CEO胡祥表示,「這是中國人才能看到的市場,所以也是中國晶元設計公司的機會。」

不過,在這個「少數人看到的市場」上,中國晶元設計公司還談不上「技術創新」和「開創藍海」的先鋒。實際上,他們的商業模式就是給「弱者」販賣「更實用的軍火」。

「實事求是地說,多媒體處理器做得最好的絕對是德州儀器。」沈方說,「但它不會為國內的手機廠商改變任何東西,而我們卻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今天,像夏新和宇陽這樣的國產手機廠商對於方泰是大客戶,但對德州儀器只能算是「小小客戶」,所以無論是在價格還是在應用支持力度上,德州儀器很難花太大的精力,而方泰卻願意通過多媒體晶元來為他們提供差異化的產品競爭力。當然,能做到這一點的原因還在於在多媒體應用處理器領域,國內外晶元設計公司的水平差距不像更為核心的基帶晶元那樣大。

今天,除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星微電子和珠海炬力之外,很多國內的晶元設計企業都已經進入了多媒體處理器領域。在這個領域,用於手機的移動多媒體晶元是焦點中的焦點。不過,現在國內手機廠商出於穩定性的考慮,對中國晶元設計公司的「替代品」還處在很有限的嘗試階段,所以無論是「大嗓門」的方泰還是「卡拉OK」的智多微電子,現在都根本談不上賺錢,更多的是在賺名聲。

通過尋找中國特色來定位自己的晶元設計企業其實肩負著巨大的風險。尤其對於消費電子市場,市場需求一直在變化,並不是按照線性增長的方式來發展的。去年流行MP3,今年可能就流行MP4了,市場需求的多變性導致產品周期迅速縮短。再加上晶元設計行業的高投入,讓他們一個產品選擇失敗就可能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所以,定位在「中國特色的市場」只能是「給鯊魚剔牙縫」的一種方式,而中國企業最擅長的低成本模式,目前依舊是中國晶元設計企業為自己創造生存空間的普遍做法。比如,目前大部分國內的手機晶元設計企業,都是在沒有手機生產牌照的「黑手機」上通過性價比找到了盈利點。因為「黑手機」早就把中國多媒體晶元中的攝像頭、MP3等作為高性價比的「進口晶元替代品」,甚至以此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力。

實際上,今天近500家中國晶元設計企業中,還有很多都是定位在售價1美元以下的低端晶元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上仍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同時可以成為國外企業的「替代品」,提供更好的服務和中國特色只是一方面,因為不把成本控制到一定程度是根本沒有生存空間的。

2002年成立的埃派克森微電子公司,目前正在大力投入到多媒體音頻視頻晶元、3G通信數據轉換器系統級晶元的中高端產品線,不過其最初則是通過選擇滑鼠的USB主控晶元這個細分市場養活了自己,雖然這個晶元的單價只有一兩元人民幣,但是龐大的市場需求給它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並由此獲得了華登國際和DCM的風險投資。

盡管埃派克森的三個關鍵負責人分別來自德州儀器、英特爾、博通這些晶元巨頭,擁有最好的技術背景,但他們回國之後,「成本控制」一直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能夠將成本控制到一定水平是有技術門檻的。」埃派克森生產部高級總監羅卓星認為,這個「門檻」體現在晶元設計的各個環節。

一般來說,在矽片面積一定的情況下,晶元成本與晶元面積成正比,而晶元面積與裡面晶體管的數量成正比。通過優化晶體管結構,可以減少其數量,以達到減小晶元面積的目的。但在晶體管數量減少的同時,設計公司必須保證晶元量產時的成品率,才能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埃派克森晶元量產的成品率可以達到98%,利潤率維持在50%左右,為了做到這些,埃派克森的開發團隊付出長達3年的努力,才為他們在滑鼠控制晶元市場贏得了生存空間。

中國晶元設計企業在尋找生存空間上註定是艱難而充滿風險的,而且「鯊魚牙縫里的肉」也註定不會大到可以喂出另一條鯊魚,但這是中國晶元設計企業目前唯一可以選擇的生存道路。

不久前德州儀器在北京舉辦的亞洲開發商大會上,當被問及對中國的晶元設計公司有何印象時,德州儀器的首席戰略科學家Gene A.Frantz很抱歉地說:「我曾經拜訪過幾家中國的晶元設計公司,但說實話已經想不起名字了。」這個令人「遺憾」的回答雖然讓期待從他嘴裡印證中國晶元設計公司崛起的人感到失望,不過對於中國的晶元設計公司們來說,巨頭們的忽視,也許卻是個好消息。

和時間賽跑

永遠都只能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這是中國晶元設計公司的另一個商業真理。 「如果產品出來的比市場早,市場還沒有起來公司就維持不下去。如果產品出來比市場晚,整個市場有可能就是別人的了。」一位中國晶元設計公司的 CEO這樣說道。

晶元設計行業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從晶元的產品定義,到流片(從電路設計圖到樣片的過程)及最終量產,需要至少2年以上的時間。因此,晶元設計公司賭的都是3年以後的市場。這3年的時間內,可能出現無數的風險。而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晶元沒有按既定方案或者時間點設計出來。

「我們的晶元下個月就會量產。」這句晶元設計公司經常說的話,已經讓人感到有些審美疲勞了,因為通常的結果都是半年過去了也沒有量產的影子。實際上,很多中國晶元設計公司就是這樣宣告「游戲結束」的。

杭州士康射頻技術公司主要提供對講機的射頻收發器晶元,它的下一個計劃是為手機設計調頻收音機射頻晶元。「這個比對講機難度要大得多,如果我們的設計方案成功了,肯定能拿下很多市場。」 士康公司CEO施鍾鳴這樣說道。不過最後他還是忍不住補充了一句,「當然,關鍵是我們自己能不能做出來。」杭州士康的雄心和擔心,同樣存在於所有中國晶元設計公司身上。

據水清木華的分析師周彥武介紹,目前國內號稱500家晶元設計公司中,很大一部分公司都不超過10個人,沒有產品,也沒有銷售額。同時,在研發的過程中,還要面臨一旦市場需求突然變化,需要臨時調整產品成本的問題。「市場變化太快了,而晶元的開發周期又太長,尤其是在消費電子市場,也許剛開始研發時晶元可以賣到20美元,可一年之後,價格已經降到8美元,但設計公司的成本降不下來,只有破產。」

「這個行業實際上是紙上談兵,在研發過程中,有些問題很難預測。」杭州士康公司的CEO施鍾鳴最初回到國內做射頻晶元時,要藉助晶元代工廠提供的模型進行設計。但開始設計後卻發現國內沒有相應的設計模型,士康不得不與中芯國際快馬加鞭地共同開發這套射頻晶元的工具,最後才算趕上了設計進度。

即使晶元設計出來,如果流片沒有成功,也很可能讓企業出局。實際上,晶元設計過程中哪怕畫錯一條線路或者製造工藝有些許偏差,都將造成流片的失敗。而流片失敗對一個缺乏資金的小公司來說是致命的,因為一次流片需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另外,與代工廠的關系,也會成為影響晶元設計公司產品面世速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代工廠都會根據晶元設計公司量產的多少,暗自有個客戶的優先順序排序,因此國內晶元設計公司都在小心謹慎地注意維護和晶元代工廠的戰略合作關系,以期望盡可能縮短流片的時間。

在晶元量產的每一步,每家晶元設計公司都在與時間賽跑。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不同的晶元設計公司之間幾乎誰都不知道別人在做什麼。就像智多微電子的CEO胡祥所說的:「我根本沒有時間去打聽別人的事情,能把自己的事干好就不錯了。」

與客戶的雙人舞

晶元實現了量產,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等著數錢了。今天中國晶元設計公司大多是由「海歸」創辦的企業,對於這些極少在國內賣過晶元的矽谷工程師們來說,能否在中國將晶元賣出去轉化成收入,就成了大問題。所以 「找到第一個客戶比賺到錢更重要」的說法在這個行業中並不誇張,因為這個行業很多時候只有造就客戶的成功,自己才可能賺到錢。

目前活躍在國內晶元設計行業的創業者,多是2000年之後帶著技術和資金回國創業的一批工程師隊伍,他們中的多數即便在國外大公司供職時也沒有太多市場經驗。何況由於國內有經驗的晶元行業人才缺乏,這些創業者不得不身兼CEO、CTO甚至CMO數職,當面對更為復雜和多變的中國市場時,銷售的壓力便隨之而來。

「幾乎所有能想像到的環節都是亂的。」不少在國外被良好產業環境和嚴謹的產業鏈條所「毒化」的「海歸派」都會這樣形容國內晶元設計行業。在這些創業公司看來,產品想打進一個公司不太容易也就罷了。而即便打進這個公司,怎樣收款對於CEO竟然也會成為一個考驗就讓他們感到無法接受了。「越是大公司,要求的回款周期越長,而且還會出現拖欠的情況。可是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流,半道上我們就死了。」一位晶元設計公司的CEO抱怨道。

而另一個CEO則更加不滿中國的商業環境:「在矽谷無論簽了多大的訂單,也只需要請吃個匹薩作為工作午餐,但國內經常是鮑翅加回扣。」對國內尚存在的一些不規范的操作,海歸們非常不適應。很多做手機多媒體晶元的企業更是直言,由於國內大的品牌手機廠商壓價近乎「沒道理」,因此賣他們晶元很多時候都是賠本賺吆喝,而南方的「黑手機」市場卻是在商言商,反倒操作簡單有利可圖。

除了國內的市場環境更為復雜以外,這些晶元設計公司面對的最嚴重挑戰還在於終端廠商的能力和做法與矽谷存在巨大差別。由於中國市場處於高速的變化中,使得市場中存在各種各樣良莠不齊的終端廠商。和國外的終端廠商主動找到德州儀器等晶元公司不同,國內的晶元設計公司都要主動去找客戶。因為國內的很多廠商並不具備獨立的開發能力,往往沒有明確的產品開發計劃,因此需要在開發上得到晶元設計公司提供更大的支持和推動。這就讓原本充當伴舞者的晶元設計公司在中國被迫成為了領舞的角色。

以手機行業為例,一般來說,終端廠商拿到晶元設計公司的各種參數和資料,開始設計開發方案,需要大約6個月的時間。如果方案開發成功,還需要進行調試、外形配合以及入網認證等一系列工作,至少要3個月。因此在最終產品上市之前,晶元設計公司與終端廠商至少需要9個月時間共同開發新產品。

對於中國晶元設計公司來說,如果沒有在客戶新產品開發階段進入,不僅失去了競爭機會,錯過的將是整個市場。同樣,如果晶元設計公司在與客戶共同開發階段,被客戶能力拖累或者遭遇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晶元設計公司便很難迅速轉型脫身。顯然,中國終端廠商在能力上的缺陷,讓晶元設計公司與客戶的緊密捆綁存在很大風險。

為了盡可能快速周到地滿足客戶需求,幫助終端廠商降低風險(實際上也是降低自己的風險),珠海炬力開創了「保姆式服務」。這種「舞蹈」雖然看起來很土,但非常見效。炬力的MP3晶元售價4美元左右,比別人並不便宜,但是炬力可以告訴你到哪裡買合適的PBC板,到哪裡買電容、電阻,成本是多少,你只要找幾個會焊接技術、能看得懂圖紙的技術人員,然後再買模具回來,往上一扣就可以出貨。從某種程度上,珠海炬力今天在中國晶元設計行業中的標桿地位,與這種「中國特色」的銷售方式恐怕也脫不開關系。

盡管賣晶元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但靠近中國這個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市場、靠近客戶的先天優勢,毫無疑問仍是國內晶元設計公司相比國外公司的最大競爭力之一。所以,今天珠海炬力的銷售模式做為一種「精神」正在越來越普及。對於這一點,英飛凌總裁兼CEO齊巴特也表示:「不遠的將來,晶元設計工作的絕大部分將在中國等新興國家完成,但成本控制並不是關鍵所在。與客戶近距離接觸所帶來的創新思路要遠遠超過對成本控制的考慮。」

事實上,以往國外的晶元設計公司傾向於向國內廠商銷售成熟產品和解決方案,這往往造成國內廠商在新產品和新功能的推出上落後於國外競爭對手。而國內晶元設計公司的出現讓這種情況有所改善。夏新公司負責手機零部件采購的張繼東表示,國內的晶元設計公司現在基本上可以說是「隨叫隨到」,會花很多時間來了解客戶的需求,會根據夏新的要求開發產品。「而像德州儀器這樣的國外晶元設計公司更多是將國外的技術和功能趨勢推薦到國內,感覺是夏新在跟著他們走。」

雖然目前在夏新采購的手機晶元中,由國內企業設計的還不到一成,而且主要是一些功能比較簡單的邏輯器件以及音頻處理晶元。但無論如何,本土龐大的終端市場,以及本土系統設計能力的提高,都將給國內的晶元設計公司更大的生存空間。「畢竟我們還有波導、聯想,如果是在美國,只有摩托羅拉一家客戶,產品賣不進去公司就要關門。」智多微CEO胡祥意味深長地說道。

顯然,有著更多的舞伴可以選擇,這對中國晶元設計公司是件好事。但是如何在今天帶動這些「腳步並不靈活」的舞伴一起成功,依舊是對他們的一次額外考驗。

中星微和珠海炬力已經率先登上了納斯達克,這意味著他們至少在某些產品上闖過了從研發到銷售的魔鬼歷程,也開始占據了更有力的產業位置。但對於晶元設計這個在中國新興的行業來說,今天的成功者還遠遠沒有經歷足夠的考驗,而面對無數個失敗的理由,很多業內人士都預言500多家晶元設計公司中一兩年內就會死掉大半。

風險巨大,但是畢竟誰都有機會。

摘自《IT世界經理》雜志。
看過你的回復以後,一時找不到相關資料。這篇文章你姑且看看,參考一下,然後用搜索引擎再找找看,能能能否找到你想要的東西。

『貳』 中國有生產手機晶元的嗎

  1. 聯發科

  2. 華為——海思麒麟

  3. 小米——松果

『叄』 蘋果手機晶元升級,給產業帶來什麼影響

不怎麼影響,你可以去重慶升級到128G,只限於6以上,或者去買個可以增加內存的後蓋電源,幾百塊,而且很薄

『肆』 手機晶元對於手機來說有多重要

智能手機晶元市場將成為各大晶元生產商爭奪的下一個戰場。而在這個戰場上,盡管英特爾仍然有自身的優勢,但其它廠商亦虎視眈眈。 半導體市場一直是巨人之間的爭斗。目前,建造一座現代化的晶元生產工廠需要大約30億美元,而且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建成。而這些體積小巧的晶元的生產工藝更是極為復雜。幾十年來,眾多晶元生產商為了以最低的成本生產出最復雜的產品而了激烈的競爭,在此過程中有多家生產商倒下,甚至被完全擠出這一市場。現在,晶元市場的爭奪將變得更為激烈。在這個新的競爭時代,各家生產商必須在新興的計算產品市場爭奪,這些市場包括智能手機、小型筆記本,以及平板產品。在晶元市場的競爭中,多家大型晶元生產商有一個共同的對手,即英特爾。在智能手機晶元市場,這些晶元生產商使用基本相同的設計。與它們相比,英特爾使用完全不同的晶元設計,但到目前為止,英特爾所佔有的市場份額還很小。由於競爭可以推動創新,因此消費者成為競爭的直接受益者,然而這對參與競爭的晶元生產商來說卻造成了極大的成本支出。ARM執行副總裁伊恩·德魯(Ian Drew)表示:「我對這種情況感到非常擔心。但最終,這些晶元生產商可以推動彼此的發展,即使有人倒下,最終也會有兩到三個倖存者。」ARM擁有大多數智能手機所採用的核心晶元設計專利權,並將這一專利授權許可給手機生產商。在超高效的先進晶元生產工廠方面,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英特爾一直是業內競相效仿的模板。英特爾也是最後一個同時兼顧晶元設計和生產業務的傳統晶元生產商,英特爾生產的晶元主要用於電腦和伺服器產品。而其它的晶元,包括用於汽車和列印機的晶元都由主要來自亞洲的代工廠商生產,以滿足負責設計和營銷該晶元產品的公司所設定的不同規格。傳統上講,這些廠商在生產工藝上落後於英特爾,它們所生產的晶元在設計上更為簡單。但是在移動晶元技術領域,目前各大生產商正在競爭,看誰的產品能耗更小,運行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例如,晶元生產廠商GlobalFoundries就打算今年在德國德累斯頓(Dresden)開設工廠,據稱這將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先進的晶元工廠。該工廠所生產的晶元最初將用於智能手機和平板計算產品,而非主流的電腦。GlobalFoundries營銷副總裁吉姆·巴林格爾(Jim Ballingall)表示:「這個工廠生產出的第一批產品將贏得市場,成為真正的游戲改變產品。」GlobalFoundries是去年4月份英特爾在PC晶元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AMD分拆晶元生產業務後成立的晶元生產代工企業。總部同樣位於美國加州的GlobalFoundries已經獲得了阿聯酋政府將近100億美元的投資。GlobalFoundries所擁有的大量資產給台積電、聯華電子和三星電子等智能手機晶元生產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GlobalFoundries發出的訊息非常明確:盡管是市場新軍,但該公司會竭盡全力爭奪市場份額。與此同時,蘋果、英偉達、高通也在基於ARM的移動晶元技術設計自己的產品,並交給代工廠商生產。雖然沒有在工廠方面直接投入,但要從頭開始生產移動晶元仍然需要花費10億美元巨資。最近,鑒於此類產品能耗小,成本低,這種晶元已經不僅用於iPhone等智能手機,而且進入了其它設備。例如,蘋果的iPad平板電腦就將採用ARM晶元。另外,惠普和聯想新推出的小型筆記本產品也將採用ARM晶元。一些創業公司甚至開始基於這一理念研發可用於伺服器的晶元。晶元產業業內人士弗雷德·維博(Fred Weber)表示:「蘋果是第一家生產出既不基於英特爾晶元,也不基於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令人激動的設備的公司。iPhone打破了人們在使用新產品方面的一些心理障礙,極大推動了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英偉達和高通等公司也希望自己的晶元產品能夠進入盡可能多的消費電子產品,包括車載娛樂系統,可連接互聯網的家庭電話等。在上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移動世界大會上,各大生產商展示了大量基於ARM晶元的產品,包括多款平板電腦和筆記本。另外,宏達電推出了基於高通ARM晶元Snapdragon的智能手機Desire,這款產品的大尺寸觸摸屏非常矚目。當然,不甘落後的英特爾也將進入智能手機晶元市場,一方面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壓ARM晶元生產商。分析人士稱,大多上網本和部分智能手機所採用的英特爾凌動系列晶元的成本是ARM晶元的兩到三倍。另外,對於大多數小型電子產品來說,凌動晶元的耗電量過大。英特爾高管則反駁說,消費者希望獲得更出色的移動計算體驗,因此要求晶元更加強大,同時兼容PC軟體,而這兩點正是英特爾的傳統優勢所在。負責凌動產品的英特爾副總裁羅伯特·克魯克(Robert B. Crooke)表示:「這些產品看起來與計算機很相似,因此它需要具備我們已見過的一些功能,並提升整體性能。從數字電視、手持設備等產品的用戶那裡,我們看到了這種需求。」同時,英特爾財力雄厚。截至去年12月,英特爾共有超過90億美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克魯克表示,英特爾的生產工藝完全可以每隔18個月左右的時間就生產出全新的晶元產品,這樣產品就會更加便宜,耗電量更小。他表示,隨著競爭對手不斷向高端生產技藝邁進,他們可能會遇到英特爾早在前幾年就已經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其它晶元生產商的競爭壓力將迫使他們下調產品價格。克魯克表示:「我不知道這是否會增加這些晶元生產商在未來進行投資的難度,但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出現。」

『伍』 世界各大手機晶元廠商的詳細介紹及各種晶元的特點。

TI德州儀器雖然是自2002年才進行WLAN晶元開發行列,但是憑借其作為了際半導體晶元大廠的實力和經驗,加上幾年來一系列的成功並購,使其很快就在WLAN領域佔住了腳跟,也使得它僅在1年之後的2003年度就把GlobespanVirata趕下冠軍寶座。目前TI為全球超過 40 家製造商提供 WLAN 技術,其中包括:D-Link Systems(友訊)、惠普(HP)、英特爾(Intel)、摩托羅拉(Motolora)、網件(NETGEAR)公司、Netopia 公司、三星機電(Samsung EM)、Siemens Subscriber Networks、SMC Networks、U.S. Robotics、Westell 及眾多亞洲ODM廠商等。

在2003年,TI主要是以802.11b+晶元產品作為重點市場進行開拓的,這在當時IEEE 802.11g標准才未正式發布,而IEEE 802.11a由於其自身價格昂貴與不與IEEE 802.11b設備兼容的特殊原因,並不受許多用戶接受的大環境下,TI的具有22Mbps速率,並且與IEEE 802.11b設備完全兼容,與IEEE 802.11b設備價格差不多的產品策略是非常深得人心的。但這只能是在2003年度,隨著IEEE 802.11g標準的正式發布,早在2002年就開始研發的各種基於IEEE 802.11b/g雙重標准和IEEE 802.11a/b/g三大標準的多模式WLAN模式設備不斷上市,所以目前TI的WLAN產品線非常齊全,它可以全面地為客戶提供低功耗的802.11 a、802.11b、802.11b+、802.11g和802.11g+方案。盡管它的產品型號並不多,但它的每一種型號的產品均支持多種WLAN標准。下面分別介紹。
(1)TNETW1230
TNETW1230是TI最新一個WLAN晶元產品,它是一塊大小僅為12mm x 12mm的單晶元的MAC和基帶處理器單晶元,晶元外觀如圖1左圖所示。它全面支持IEEE 802.11a/b/g三大WLAN標准,它可以全面支持802.11 a、802.11b、802.11b+、802.11g和802.11g+標准,為客戶提供最為全面的WLAN晶元方案。它具有非常低的功耗,適用於像手機、手持電話和PDA之類攜帶型電池供電移動設備使用。
TNETW1230它具有以下關鍵特性:
TI的ELP(Enhance Low Power,超低電源)技術,使得這塊晶元可以長久工作在工業中最低的1mA功耗模式。
TNETW1230 可以與TI的OMAP處理器、GSM、GPRS和CDMA晶元和單晶元的藍牙晶元組合使用,形成一個完善的無線系統設計。
TNETW1230包括一個VLYNQ晶元至TNETW1230晶元的低功耗、少引腳串列介面。通過這個介面,TNETW1230 可以非常容易地與TI的OMAP處理器和TCS晶元單元連接,發展Wi-Fi單元電話和PDA無線網路系統。
TNETW1230也可以非常容易地與TI的BRF6100和BRF6150單晶元通過藍牙方案連接,作為TI 藍牙-802.11方案的一部分一起封裝。

MT6226為MT6219 cost down產品,內置0.3M camera處理IC,支持GPRS、WAP、MP3、MP4等,內部配置比MT6219優化及改善,比如配藍牙是可用很便宜的晶元CSR的BC03模塊USD3即可支持數據傳輸(如聽立體聲MP3等)功能。

MT6226M為MT6226高配置設計,內置的是1.3M camera處理IC。(2006年MP)

MT6227與MT6226功能基本一樣,PIN TO PIN, 只是內置的是2.0M camera處理IC。(2006年MP)

MT6228比MT6227增加TV OUT功能,內置3.0M camera處理IC,我公司供應的MTK手機套片詳解:
MT6205、MT6217、MT6218、MT6219、MT6226、MT6227、MT6228均為基帶晶元,所以晶元均採用ARM7的核(2004年MP)。
MT6305、MT6305B為電源管理晶元。
MT6129為RF晶元,射頻處理器,轉換射頻信號 RF3146(7×7mm)、RF3146D(雙頻)、RF3166(6×6mm)為RFMD的PA。
MT6205 只有GSM的基本功能,不支持GPRS、WAP、MP3等功能 MT6218 為在MT6205基礎上增加GPRS、WAP、MP3功能。
MT6217 為MT6218的cost down方案,支持16bit數據,功能與6218相同,只是軟體不同。(2004年MP)
MT6219 在MT6218上增加內置AIT的1.3M camera處理IC,增加MP4功能。8bit數據。(2005年MP)
MT6226MT6219 cost down產品,內置30萬 攝相頭處理IC,支持GPRS、WAP、MP3、MP4,內部配置比MT6219優化及改善,比如配藍牙是可用很便宜的晶元CSR的BC03模塊USD3即可支持數據傳輸(如聽立體聲MP3等)功能
MT6226M MT6226的高配置設計,內置的是1.3M camera處理IC。(2006年MP)
MT6227與MT6226功能基本一樣,與MT6226功能相同,內置200萬相素攝相頭處理IC

『陸』 為什麼全球手機晶元發展了這么久還是沒有重大的創新

晶元問題一直是中國最煩惱的問題,目前國內大部分使用的晶元都是從國外進口的,聯發科、高通以及英特爾等晶元都是我們國家進口的主要晶元公司,尤其是目前的手機晶元技術全部都是用的高通晶元,如果有一天高通不再像中國提供晶元,國產手機可能會遭到前所未有的災難,聯發科的市場佔有比例僅次於高通,但是聯發科總是處於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中國晶元崛起為何如此艱難?

很高興告訴的大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自主研發晶元了,比如說國產手機中的佼佼者小米手機,小米投入30億資金用來研發晶元,這幾年的手機行業發展的速度太快,導致小米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經歷用來研發晶元,再說了晶元光靠錢是解決不了主要問題的,小米曾自主研發了澎湃S1晶元,也算是投入這么多資金的回報吧,小米自從推出澎湃S1之後就再也沒有關於晶元的消息了,很多人想知道中國晶元崛起為何如此艱難?

如今的海思已經不是曾經的海思了,以前很多人看不起海思,甚至嘲諷海思連蘋果晶元的車尾燈都看不見,如今海思不僅能看見以後的時間有可能還會超越蘋果,給當時看不起海思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關於中國晶元崛起為何如此艱難?突出重圍並不困難,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是因為我們國家科技發展比較晚,二是在發展期間遭到打壓,不過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研製自己的晶元,中國晶元也逐漸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柒』 為什麼全球三大手機廠商都著力研究處理器晶元

全球三大手機品牌確實都有自己的晶元,蘋果的A系處理器、三星的獵戶座處理器、華為的麒麟處理器。

這里存在一個邏輯思維上的誤區,全球三大手機品牌並不是因為處理器晶元而強大,是因為強大了之後才進行晶元的研發,前後的邏輯順序不能夠混淆。自研處理器晶元確實能夠增強手機品牌形象,一定程度上促進手機廠商的良性發展。但是,盲目的進行晶元研發,對於剛起步的手機公司很可能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手機晶元的研發並非如我們想像般簡單,涉及人力、物力、財力等多個方面。

國內當前僅華為一家使用自研的麒麟處理器晶元,這也是依靠華為強大研發實力、高額的成本投入才得以實現

『捌』 為什麼說手機晶元的研製成本要很大

因為手機晶元研發難度非常大,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資金投入才能完成。

『玖』 中國有生產手機晶元的企業嗎

閱讀全文

與手機晶元產業發展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