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說說圖中產業集聚有什麼好處
產業集聚有很大的優勢。
1、有助於上下游企業都減少搜索原料產品的成本和交易費版用,使產品生權產成本顯著降低;
2、集群內企業為提高協作效率,對生產鏈分工細化,有助於推動企業群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3、集聚使得廠商能夠更穩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應商的服務,比較容易獲得配套的產品和服務,及時了解本行業競爭所需要的信息;
4、集聚形成企業集群,有助於提高談判能力,能以較低的代價從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處獲得公共物品或服務;
5、由於集聚體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機會,會對外地相關人才產生磁場效應。集聚區內有大量擁有各種專門技能的人才,這種優勢可使企業在短時間內以較低的費用找到合適的崗位人才,降低用人成本。
B. 產業聚集度
產業集聚是生產力實現空間布局上的優化,是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地或范圍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產業集群是產業集聚的重要方式,它是由具有共性或互補性而相互聯系的企業依託相關的功能服務平台支撐的在空間上的集聚,並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產業集群作為當代產業生存與發展最有效的組織形態,在集聚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制度創新、營造產業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內外實踐表明,加快產業集聚,發展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C. 產業聚集的介紹
產業集聚(InstryCluster)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斷匯聚的一個過程。產業集聚問題的研究產生於l9世紀末,馬歇爾在1890年就開始關注產業集聚這一經濟現象,並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即「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馬歇爾之後,產業集聚理論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流派。比較有影響的有:韋伯的區位集聚論、熊彼特的創新產業集聚論、E·M·胡佛的產業集聚最佳規模論、波特的企業競爭優勢與鑽石模型等。
D. 如何理解產業集聚的植根性,對企業組織有何積極作用
植根性來抄源於經濟社會學,其含襲義是經濟行為深深嵌入於社會關系中。集群內企業不僅僅是地理上靠近,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很強的本地聯系,這種聯系不僅是經濟上的,還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
共同的社會文化環境產生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和滿意成為區內最有價值的資源。產業集群是一種積極參與全球分工而又與本地社會文化高度融合的本地化的產業聚集。
E. 產業集聚與產業集群的區別
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
產業集聚是指同一產業在某個特定地理區域內高度集中內,產業資本要素在空間范圍內不容斷匯聚的一個過程。產業集群亦稱「產業簇群」、「競爭性集群」、「波特集群」。
2.形成類型不同
產業集聚是指向性集聚和經濟聯系集聚。產業集群是創新型產業集群和資源型產業集群。
3.特點不同
產業集聚是指在一個適當大的區域范圍內,生產某種產品的若干個不同類企業,以及為這些企業配套的上下游企業、相關服務業,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產業集群是指在特定區域中,具有競爭與合作關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相關產業的廠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組成的群體。
F. 地理中產業聚集的意義是什麼
產業聚集有兩復種,自發或者人制為,即經濟型或者指向型(工序上的上下游聯系和共有基礎設施),因此,他有利於形成產業的規模效應,形成產業鏈,節約成本,共同利用信息和基礎設施,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產業轉移,形成擴散效應。
G. 產業聚集的形成類型
(1)指向性集聚:
這是為充分利用地區的某種優勢而形成的產業(企業)群體。通常是在擁有大量回廉價勞動力的地區、原材答料集中地、市場集中區或交通樞紐節點。這些區位優勢因素作為某種重要指向,吸引形成了產業(企業)集聚體。
(2)經濟聯系集聚:
這種集聚的目的在於加強地區內企業之間的經濟聯系,為企業發展創造更有利的外部條件。它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縱向經濟聯系而形成的集聚。縱向經濟聯系是指一個企業的投入是另一個企業的產出,這是種投入產出關聯關系;另一種是橫向經濟聯系形成的產業集聚。橫向經濟聯系是指那些圍繞著地區主導產業與部門形成的產業集群體之間的關系。
H. 產業聚集
近年來,發展成了以信息產業為主導、以產業鏈為線索、以區域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的產業聚集,形成了高度、中度和潛在三種集聚類型的產業集聚模式。
高度集聚的產業。主要包括計算機整機及配套設備業、軟體產業、手機產業、研發產業四個產業,以計算機整機及配套設備業為例詳細介紹。海淀園有以生產銷售整機(PC)和配件為主的企業888家,龍頭企業以聯想、方正、清華同方、清華紫光、曙光為主,形成了上下游產業鏈及其配套產業;在技術上,曙光10萬億次和聯想深騰4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研製成功。在企業和產品知名度方面,聯想、方正等七家企業榮獲2004年度全國「電子信息百強」稱號,以聯想、方正的品牌機、紫光掃描儀、王碼輸入系統等已形成品牌,聯想電腦已多年在亞太市場名列前茅。軟體企業數量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截止到2004年底共有3246家。2004年企業相關收入達到418.79億元,同比增長36.2%,佔北京市的80.5%,約佔全國的27.2%;實現增加值122.56億元,占園區生產總值的24.1%;出口創匯1.68億美元,佔北京市軟體出口的50.8%,佔全國的18.8%。
中度集聚的產業。主要包括生物醫葯產業、電子產品貿易行業、創意文化產業(數字傳媒產業)三個產業,以電子產品貿易行業為例詳細介紹。海淀高新技術產業起源於「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貿易起家、市場先行,如今已形成海龍、矽谷、太平洋、鼎好等九大電子大賣場,營業面積達20萬平方米,2003年有從業人員3萬人,電子產品銷售額達280.32億元,貿易總額達720.71億元,其中向京外批發銷售額為29.68億元,占銷售總額的10.6%。
潛在聚集的產業。主要包括數字音視頻產業、下一代互聯網(IPv6)、第三代移動通訊產業(3G)三個產業,以IPV6為例作詳細介紹。IPv6是下一代網路的基礎協議,對中國產業界而言,採用IPv6將使中國贏得一個從引進技術轉變到引導技術發展的機會。海淀園網路實力已基本達到世界一流城市的水平,不僅擁有規模宏大、與世界通信科技發展同步的綜合通信網路,而且擁有幀中繼網、分組交換網、數字數據網、ATM寬頻網、多媒體通信及國際互聯網等多種先進的電信網路,各類寬頻接入、智能通信等業務不斷增長,因此在中國,中關村無疑是IPV6應用的最好的環境。
I. 工業聚集的好處是什麼
1、集中布局保證了抄較短的空間距離襲,導致企業間運費降低;
2、可共同建設和利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縮短了交通運輸線和工程管網,節省基建投資,使生產、生活成本降低;
3、可以綜合利用原料、燃料等資源,減少浪費;
4、有利於降低經營管理費用和便於互相溝通信息。
工業聚集的缺點:
工業過於集中將會使原來對發展工業有利的某些因素趨於消失,而在工業用地、用水、原料和能源供應、交通運輸、環境保護、農產品供應等方面將會出現一系列嚴重問題。因此,在工業集中的同時會出現分散的趨向。
工業生產向中小城鎮和鄉村適當分散,有利於充分利用各地區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使生產更加接近原料、能源產地和消費區,促進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較易解決用地、用水、環境保護等方面問題。但是,工業生產過於分散有許多弊病,如企業間協作不便,無法共同輔助設施,投資大,運營費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