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方經濟學中政府的四大經濟職能是什麼
1、政府收入分抄配職能。指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工具,參與一定時期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實現收入在全社會各部門、各地區、各單位,以及各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割,縮小收入差距,體現社會公平。
2、政府經濟穩定與發展職能。指通過干預、調節國民經濟運行,達到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等目標,實現經濟發展的目的。
3、政府資源配置職能。指通過政府經濟活動,引導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流動,形成一定的產業結構、區域經濟結構等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4、市場管制職能。指通過用法律明確界定和規范市場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從而為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1)經濟運行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我國政府的社會職能主要有:
1、調節社會分配和組織社會保障的職能;
2、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職能;
3、促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的職能;
4、提高人口質量,實行計劃生育的職能。
『貳』 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躍上新的大台階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多少元
一百萬億元。
十三五時期經濟總量持續增長,預計「十三五」期末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標志著我國向高收入國家水平又邁出堅實一步。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733元、比2015年增長39.9%,1.4億家庭年收入達到10萬—50萬元。
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2)經濟運行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十三五時期主要成就:
1、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
2、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
3、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4、糧食年產量連續五年穩定在一萬三千億斤以上。
5、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6、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
7、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城鎮新增就業超過六千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8、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9、國防和軍隊建設水平大幅提升,軍隊組織形態實現重大變革。
10、國家安全全面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叄』 經濟商務局是干什麼的
經濟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運行、循環發展、統計、價格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
組織、指導編制和銜接平衡各行業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
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和本區經濟形勢,提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調控手段和政策的建議。
(三)負責擬訂並組織實施區域經濟運行的年度計劃。
監測、分析本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研究區域經濟運行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並提出調控政策建議,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
(四)按規定許可權審批建設項目;會同相關部門服務項目建設。
(五)協調產業發展等重大問題並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平衡。
根據上級產業政策,指導區域信息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
(六)負責本區統計管理工作;
負責本區統計資料的收集、整理,組織實施各項統計報表制度,完成各項統計調查任務;對接區域國民經濟核算工作。
開展統計分析、預測和監督,提供統計信息和咨詢建議;組織和協調本區重大國情國力和區情區力普查、各項專項調查。
(七)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負責指導協調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電子政務發展,以及電子信息技術在社會和經濟各領域的應用。
(八)研究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應對氣候變化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統籌協調工作;組織擬訂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參與環境資源領域各項規劃的編制和重大問題研究。
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九)負責節能工作。
組織、協調和指導清潔生產促進工作。
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依法負責電力行政管理。
(十)按規定許可權,審核、擬訂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務價格和收費標準的調整方案並組織實施。
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情況,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
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協調處理價格糾紛;按規定許可權,組織重要商品和服務項目的成本調查、監審工作。
拓展資料: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
簡單地說,經濟就是對物資的管理;是對人們生產、使用、處理、分配一切物資這一整體動態現象的總稱。
這一概念微觀的指一個家庭的家務管理,宏觀的指一個國家的經國濟民。
在這一動態整體中,包括著人類的生產、儲蓄、交換、分配的各項活動;生產是這一動態的基礎,分配是這一動態的終點。
『肆』 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怎麼寫
這是我家鄉前年的報告,給你參考一下格式和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全縣有出口實績企業43家,其中工業企業38家;百萬美元以上出口企業19家,其中工業企業14家,綠得農化以1958。73萬美元雄居榜首;實現自營進出口總額1.08億美元,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71.53,其中出口9243.32萬美元,增長64.49,進口1515.96萬美元,增長132.05;出口額及增幅均高居
一、各縣(市、區)第一;工業生產企業(含三資企業)完成自營進出口額7753.08萬美元,增長66.65,拉動工業生產增長6.87個百分點。
園區集聚能力增強
工業園區是項目推進的主要平台,招商引資的主要載體,入區企業不斷增多,集聚效應越來越明顯,日益成為工業經濟的重要增長點。龍游工業園區、城南工業區累計新開發面積3604畝,出讓面積3199畝;入園企業102個,開工建設87個,已投產47個;規模企業完成產值28.05億元,佔全部規模工業產值比重已達45.27;入庫稅金10567萬元,首次超過1億元。
二、當前工業經濟運行面臨的問題
1、生產成本壓力加大。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利息支出增長較快。年末,全部規模企業銀行貸款余額為18.11億元,同比增長24.98,而全年利息凈支出1.38億元,同比增幅達39.68,說明企業資金使用成本增加。二是要素價格上漲壓力加大。9月末,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3,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9,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達6.3。資源性產品價格上升較快,6月30日起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多次調整燃油銷售價格等。三是部分原材料價格上升較快。竹材每50公斤34元,較去年初上漲了26以上。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紙品消費國,消費增長以及國內紙品產能擴充等因素導致紙漿原料短缺,進口需求擴大。從國內市場看,我國對紙漿進口實行零關稅,國內紙品消費不斷增長,市場前景看好,產能擴充,引發紙漿需求攀升。從國際市場看,全球紙漿大廠減產,而世界經濟形勢好轉導致紙漿供不應求,加上美元匯率走低,紙漿價格上升較快。
2、兩項資金居高不下。年末,應收帳款余額6.4億元,產成品存貨6.84億元,在近幾年較快增長的基礎上,同比分別增長14.29和35.18,凈增絕對額2.58億元。兩項資金是判斷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的重要指標,不合理佔用過多,勢必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增加成本負擔,增大經營風險,波及工業經濟整體平穩運行,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視。
3、部分企業在競爭中面臨困境。一批小型機械製造企業在市場搏羿中立腳不穩,產值下降。集中反映了我縣機械製造水平低,市場競爭力不強。前幾年糧食加工行業市場形勢較好,加上行業進入門檻低,一批小型糧油加工企業進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文業糧油、民寶糧油等主要糧油企業產值下降20以上。
三、2007年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
2006年,我國經濟在消費結構升級、產業結構提升、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等趨勢性因素,以及適時適度的宏觀調控、世界經濟增長強勁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保持了快速較好增長。2007年,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性因素依然較好,周期性因素將會有所變化,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依然看好。
1、2006年宏觀經濟保持良好運行態勢
前三季,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GDP增速達到10.7,全年預計在10.5左右,處於新一輪擴張期的上升階段。
2、2007年宏觀經濟政策
2007年將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突出和諧社會與科學發展兩大理念。。
3、我縣工業經濟具備了保持較快發展的條件
在外部發展環境較好的同時,我縣自身也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
4、2007年我縣工業經濟走勢基本判斷
一是工業經濟較快發展可以期待。二是工業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壓力。三是工業發展的諸多矛盾將會顯現。
四、促進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建議
2007年的工業經濟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積極應對宏觀調控新形勢,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促進工業經濟在較高起點上又好又快發展。
一要提升產業培育水平
二要提升工業投資質量
三要提升工業發展質量
四要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五要提升服務工業能力
六要提升工業品牌建設
*縣經濟貿易局
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伍』 永定的發展策略
I. 基本特點:
(一)經濟運行的速度加快
1、國民經濟快速增長。1-9月(下同)全區完成生產總值160950萬元,同比增長12.1%,比上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比上半年略低0.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加快了1.4個百分點。
2、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完成工業總產值107294萬元,同比增長22.0%,完成工業增加值30597萬元,同比增長2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9381萬元,同比增長32.1%,增加值19578萬元,同比增長29.9%。
3、農業生產平穩增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269萬元,同比增長4.0%。糧食播種面積45.27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1.15萬畝。養殖業發展加快,出欄生豬24.25萬頭、牛2.13萬頭、羊4.46萬只,出籠家禽97.8萬羽,分別增長4.1%、5.0%、3.5%、4.5%。鄉鎮企業發展較快,實現總產值253114萬元,同比增長18%,增加值64220萬元,同比增長23%,實現利潤16021萬元,同比增長18%,實現稅收4489萬元,同比增長19%。
4、消費品零售市場活躍,物價基本平穩。消費品零售總額95222萬元,同比增長13.4%,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從行業上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82401萬元,同比增長13.1%,餐飲業12821萬元,同比增長15.6%;從區域上看,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75585萬元,同比增長14.8%,農村實現19637萬元,同比增長8.4%。9月末,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96.7%,服務項目價格指數104.2%,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103.1%,原材料、燃料、動力價格指數108.2%。
5、旅遊形勢喜人。全區接待遊客238.36萬人次,同比增長30.4%,其中接待境外遊客16.96萬人,同比增長53.5%,實現旅遊收入114644萬元,同比增長74.9%,其中門票收入2717.12萬元,同比增長33.6%。主要特點是旅遊淡旺季節不明顯,前9個月月平均26.5萬人次。假日旅遊紅火, 「五.一」黃金周以17.1萬人次,同比增長35%,創黃金周接待新紀錄。旅遊消費水平在提升,遊客在該區人均消費480元,同比提高121元。
(二)經濟運行的質量在提高
1、財政收入平穩增長。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675萬元,同比增長13%,增幅高於GDP增速0.9個百分點。其中國稅收入895萬元,同比增長40.5%。
2、工業企業效益不斷改善。工業增加值30597萬元,同比增長21.9%。規模工業銷售產值59355萬元,同比增長30.7%,工業企業實現產銷率99.9%。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1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利353萬元;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3%,比上年降低19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82.2%,同比上升5.5個百分點。
3、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95.79元,同比增長5.1%。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888.35元,同比增長15.0%,增長幅度高於城鎮居民的收入9.9個百分點。其中,家庭經營收入927.05元,占總收入的49.1%,同比增長16.4%;工資性收入522.85元,占收入的27.7%,同比增長12.4%。國有經濟單位和城鎮集體從業人數略有減少,人均勞動報酬均有增長,其中國有經濟單位、城鎮集體單位、其他經濟單位分別增長6.9%、5.0%、17.4%。
4、景氣指數位於較高運行區間。據景氣調查顯示,三季度企業景氣指數達140.64,比二季度上漲1.87點,企業家信心指數達134.33,與二季度持平,企業處於穩健運行狀態。
經濟運行從質量上來說,基本上實現增長速度和增長質量的有機統一。
(三)經濟增長的活力在增強
1、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鑾俊H??奐仆瓿扇?緇峁潭ㄗ什?蹲?0261萬元,同比增長43%。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0%,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6.6個百分點,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
2、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因素在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222萬元,同比增長13.4%。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產生生產總值86591萬元,佔GDP的53.8%。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的內生性作用進一步增強。
(四)結構調整的力度在加大
1、三次產業加快運行,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區GDP實現160950萬元,速度保持12.1%時,第一產業增加值35939萬元,同比增長4.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40902萬元,增長19.5%,比上年略降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84109萬元,增長12.4%,加快了1.4個百分點。在全區12.1%的增長率中,一、二、三產業分別貢獻了8.0%、38.2%、53.8%。
2、產業結構逐步完善,旅遊核心服務區地位凸現。在生產總值中,一、二、三產業之比由上年的23.8:23.6:52.6調整為22.1:25.2:52.7。這表明作為傳統產業的第一產業在我區生產總值中構成中逐步讓位,素有「工業短腿」之稱的第二產業逐步發展增強,第三產業仍佔半數以上且呈上升勢頭,旅遊核心服務區的定位是准確的。在第一產業中,種植業仍佔主導地位,占農業總產值的43.7%,牧業次之,佔36.1%,林業、漁業、服務業分別佔8.7%、2.5%、9.0%。在第二產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占工業總產值4.5%,集體及其他經濟佔95.5%。在第三產業中,批發零售餐飲業增加值23980萬元,增長12.7%,佔28.5%;交通郵電倉儲業20487萬元,同比增長11.5%,佔24.4%;房地產業6512萬元,增長17.2%,佔7.7%;金融保險業4795萬元,增長6.6%,佔5.7%;其他服務業28335萬元,增長12.7%,佔33.7%。
II. 主要問題
永定區國民經濟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改革開放繼續推進,社會事業的發展,總體形勢是好的,這是經濟發展的主流和最基本的方面。在充分肯定我區國民經濟發展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我們決不能迴避矛盾和問題。
一是乾旱影響嚴重,種植業損失大。天公不作美,首先是3-5月份的連續低溫多雨天氣,致使油菜籽揚花飽籽受影響,無法及時搶收,油菜籽損失近2000噸。進入六月天,持續幾個月的高溫乾旱,致使部分田地絕收,玉米、稻穀、大豆等大宗糧食作物嚴重受損,全面減產達3成。
二是消費需求受到抑制,農村市場尚待開拓。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只有19637萬元,只佔全區消費品零售額的20.6%,增長速度只有8.4%,低於城市消費增速6.4個百分點。農村消費市場亟待開拓。造成農村消費不旺的主要原因:一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購買力相對較低;二是消費習慣限制農村消費,保守性消費和預後性消費導致農村市場啟而不動,潛力大而開拓難;三是農資農產品價格剪刀差拉大。隨著能源價格的一漲再漲,輻射的各種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種子、農葯、化肥價格漲幅超過15%。據百戶抽樣調查顯示,1-9月農民在農業生產費用上開支人均223.1元,同比增加107.48元,增幅達93.8%。
三是物價漲幅較大,生產生活已受影響。主要表現原材料、燃料、動力方面購進價格的漲幅大於工業品出廠價格的漲幅,影響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和效益。9月份,全區原材料價格指數108.2,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103.1,企業盈利空間明顯縮小,一些企業因此陷入困難。另一方面,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較大,農民種糧收益面臨挑戰。 從國家宏觀政策來看:
國家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調控目的是要使國民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該冷的冷,該熱的熱,減少經濟增長的依賴性,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性。這是該區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
從經濟運行態勢看:
經濟運行有它的客觀規律,即巨大的慣性。我區經濟承接下半年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中央各項措施的逐步到位,投資的強勁支撐,四季度經濟運行將會趨向平穩,完成年初提出的增長目標是完全有把握的。
從三次產業發展看:
第一產業:種植業受乾旱影響,損失較大,林業產值保持平穩增長,牧業形勢喜人,漁業完成年初計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長空間較大。預計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5.87億元,同比增長4.1%。
第二產業:一是民營企業佔主導地位,生產形勢良好。環宇鍋爐、福利板廠、宏富食品和軍聲畫院等企業產值大幅增長。二是科技工業園增長平台效應逐步顯現。已有入園企業15家,完成投資3.1億元,開工投產企業5家。三是旅遊商品生產快速增長。全區旅遊商品企業由78家發展到92家,實現產值2.6萬元。四是企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步伐加快,發展後勁增強。累計完成更新改造投資12295萬元,同比增長53.7%。 預計第二產業增加值6.4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工業增加值4.9億元,同比增長22%。
第三產業
旅遊:隨著天門山開園納客,來勢好,後勁足。預計全年旅遊接待31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 億元。
消費: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消費觀念的改變,促使消費市場日趨活躍。預計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14.96億元,同比增長13.5%。
投資:一是新建項目將有力拉動全區經濟增長。區治大院、大庸府城、張家界圖書館、張家界水泥廠搬遷等項目的開工建設。二是房地產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大庸府城、廣茂園二期工程、文昌閣舊城改造、張家界旅遊商品城等都將拉動房地產的增長。預計完成3.15億元。三是跨地區工程將有力拉動全區經濟增長,常張高速公路的建設預計全年將完成2.36個億。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可完成11.71億元,同比增長15%。 預計第三產業增加值11.9億元,同比增長15%。
綜上所述,預計實現生產總值23.7億元,同比增長14%,三次產業比例為:22.7:27:50.2。
『陸』 一個國家宏觀經濟運行質量一般可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考察
過去的十年,中國經濟總量整整增加了200%。截至目前,中國生產的煤炭、鋼鐵、棉花、水泥、紡織品、電子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各國首位。近年,我國的銀行業、保險業等服務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網路經濟、知識經濟、文化產業、大眾傳媒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是世界上的美國、歐共體之外的三大經濟體之一,目前在經濟總量上,中國位居第二。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社會財富急劇增長,我國的外匯儲備高達3.2萬億。中國到2020年,就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
與此同時,普通居民佔有個人財富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們的住房寬敞,私家車驟增。
中國經濟總量進一步增長,在社會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方面,民主法制制度進一步完善,政治生活局面進一步開明,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不庸諱言,我國民眾收入高低懸殊,貧富的差距愈益加大。
中國經濟增長率第二季度為7.8%,為8年來首次回落至8.0%之下,目前開始從增長率的谷底溫和回升,未來十年中國經濟還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增長,增長率將會保持在7.5%至9.8%之間波動。
在這之前,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再加上央行加大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調控力度,這使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致下滑,煤炭、鋼鐵、水泥價格下降,物價水平降低,社會用電量減少,出口量降低,市場需求不旺,商品市場銷售量銳減,價格降低,工廠開工率不足,製造業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有在維持運轉的也是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負利率和虧損,呈現難以為繼的狀態。
經濟增速但從8月底、9月初有望開始回穩,7月份的物價指數為1.8%,8月份則為2.0%,回升的主導因素為食品價格、副食品價格、鞋帽服裝價格的上漲達3.5%。8月份製造業指數47.5%,9月份便回升到49.2%,並且,上個月出口量增長率重回9.0%以上,但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僅為7.6%。
而未來的兩三年是經濟的恢復期,未來國內的經濟政策、貨幣政策將會顯得更為穩健,今後的經濟發展格局更不會大起大落,更會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各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發展潛力也在發生細微的變化和調整。某些行業社會需求加大促進了這些行業的蓬勃發展,並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
產業結構性調整:1、產業結構向科技含量增大升級;2、逐步淘汰落後產能;3、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4、進一步著手高科技成果的應用;5、大力開發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6、大力發展自主民族品牌,進一步加大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號召力。
展望未來,中國還將會保持較高速率的經濟增長。
細分來看,21世紀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
根據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的預測,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各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發展潛力也在發生變化。某些行業社會需求加大促進了這些行業的蓬勃發展,並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據有關專家的預測,21世紀巨大發展潛力的行業主要有:
1、網路信息咨詢與服務業。當今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對網路信息的依賴也越來越大,網路信息服務也成為社會上的一個重要的行業。這個行業包含了網上購物、商業信息服務、廣告媒體服務、技術信息咨詢與服務等等。
2、房地產開發業。隨著住房政策改革和住房的商品化,房地產開發業成為一個繁榮興旺的行業,購房也成為每個家庭的一件頭等大事,房地產開發業也因此面臨無限的商機,並因此帶動了與之相關的房地產開發、咨詢、銷售業務、物業管理、租借、二手房轉讓行業的迅速發展。房地產開發具有巨大的市場,也具有較高的利潤匯報,因此,成為眾多房地產投資者的青睞。
3、社會保險業。隨著國家經濟的進步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們的安全防護意識也不斷提高,保險意識越來越強。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都意識到了花少量投入,保證家庭財務和成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保險業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4、家用汽車製造業。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家庭對汽車的需求量也呈不斷上升趨勢,個人對家用汽車的需求將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上升,給家用汽車製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商家也將從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同時,家用汽車市場的發展還將帶動汽車配件、維修以及相關的技術產品生產業等行業的發展。
5、郵政與電訊業。在當今的快節奏高效率的時代,人們對信息傳遞快接性、同步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相關通訊產品(如電話、手機、傳真機)以及通訊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中國的電話與行動電話人均擁有率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通訊市場的開發潛力巨大,這將給通訊業帶來新的機遇和豐厚利潤。
6、老年醫療保健品業。專家預測到2015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1.45億左右,中國也隨之步入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老年人比例的增加帶來很多醫療、保健、社區服務等方面的需求的增加。因此,從事老年人保養品、葯品、生活必需品、社區服務等將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並形成一個獨特的產業。
7、婦女兒童用品業。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女性朋友和兒童對服裝、化妝品、洗滌用品以及她(他)們生活中的一些必需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這些用品上的投入也比較高,並帶動相關的產業的迅速發展,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這一行業的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8、旅遊休閑及相關產業。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節假日數量的增多,外出旅遊休閑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人們旅遊休閑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這不僅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同時也代用了服務業、運動產品、體育場館、旅行社、旅遊產品等行業的繁榮發展,形成了一個促進經濟發展的強大產業。
9、建築與裝潢業。國內城市的居民住房的商品化,帶動了裝修業的發展,室內裝飾產品和裝修工程承包業成為一個獲利豐厚的行業。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表明,當前城市居民裝修住房的投入大約在2-5萬元左右不等,並促進了裝飾材料業的發展。
10、餐飲、娛樂與服務業。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對快餐業的需求增加。雖然國外的西式快餐業在中國迅速發展,但是,西餐式的快餐業更多地是針對兒童市場。對於中國人來說,更習慣於中國式的快餐,因此中式快餐業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將佔有重要的地位。
除此之外,中國還將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除了有國家資本的投資,還有民營資本的加入,文化事業力求向多渠道、多元化、多樣化發展。
但在這之前,我國在歐洲債務危機陰影的影響下,面臨通縮的壓力,經濟增速放緩,以至下滑。市場價格有了連續5個月下降,年內有過一次下調准備金率,降低存貸款利率,而從8月底9月初開始有所好轉,明年將會好於今年,在經濟增長格局上卻不會急劇暴增。
『柒』 經濟局是干什麼的
經濟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運行、循環發展、統計、價格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
組織、指導編制和銜接平衡各行業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
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和本區經濟形勢,提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調控手段和政策的建議。
(三)負責擬訂並組織實施區域經濟運行的年度計劃。
監測、分析本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研究區域經濟運行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並提出調控政策建議,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
(四)按規定許可權審批建設項目;會同相關部門服務項目建設。
(五)協調產業發展等重大問題並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平衡。
根據上級產業政策,指導區域信息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
(六)負責本區統計管理工作;
負責本區統計資料的收集、整理,組織實施各項統計報表制度,完成各項統計調查任務;對接區域國民經濟核算工作。
開展統計分析、預測和監督,提供統計信息和咨詢建議;組織和協調本區重大國情國力和區情區力普查、各項專項調查。
(七)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負責指導協調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電子政務發展,以及電子信息技術在社會和經濟各領域的應用。
(八)研究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應對氣候變化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統籌協調工作;組織擬訂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參與環境資源領域各項規劃的編制和重大問題研究。
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九)負責節能工作。
組織、協調和指導清潔生產促進工作。
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依法負責電力行政管理。
(十)按規定許可權,審核、擬訂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務價格和收費標準的調整方案並組織實施。
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情況,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
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協調處理價格糾紛;按規定許可權,組織重要商品和服務項目的成本調查、監審工作。
拓展資料:
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工業和信息化,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研究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制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的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
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工業和信息化,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研究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制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和信 息化的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根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訂並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專項規劃和年度計劃。
(二)研究提出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發展政策;提出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制訂並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布局規劃和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進工業體制改革和管理創新;擬訂地方性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並組織實施。
(三)制訂並組織實施產業投資政策建議和工業與信息化重大項目規劃;負責提出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及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提出市級財政工業和信息化各項專項扶持資金安排意見;按照規定許可權負責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核准和備案。
(四)監測分析工業、信息化運行態勢並發布有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負責工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負責信息化應急協調、無線電應急處置工作:負責轄區內工業和信息化企業生產要素的組織協調保障工作;負責組織電網建設、監管電網調度和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
(五)擬訂企業技術創新規劃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推進工業和信息化行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指導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開展工業和信息化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六)依據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光電子、生物開發、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調整優化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推動新材料、生產性服務等一批新興產業的發展;指導和推進企業信息技術創新機制的建立;負責振興裝備製造業的組織協調工作;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產品質量管理。
(七)負責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管理;負責鹽業行政管理;參與協調交通綜合運輸,負責協調轄區內重點物資運輸;指導和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物流企業發展;組織制訂開發區及工業園區發展規劃及政策措施,推動工業園區建設;推進工業和信息化項目向園區集中發展;負責開發區及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的綜合協調工作。
(八)組織指導煤炭行業管理,指導煤炭生產、技術改造,承擔煤炭資源整合工作,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擬定並組織實施工業,信息化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負責全市節能工作的綜合協調協調。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節能工作。
(九)指導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和措施.推動建立完善服務體系.協調解決中小企業及非公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十)負責全市信息產業行業管理,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和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負責指導和組織、協調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組織、協調和指導全市信息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工作;負責市級機關信息網路系統建設,推行電子政務工作。
(十一)承擔有關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負責協調有關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處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十二)統一配置和管理無線電頻譜資源,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有關事宜,負責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工作,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
(十三)負責磷、鈦、鐵、鋅、煤等工業原材料開采規劃與利用保護。
(十四)承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參考資料:網路-經濟局
『捌』 北京gdp同比增長率
北京gdp同比增長率在6%左右,根據報告,2019年北京GDP比上年增長6.2%左右。今年,本市GDP增長任務安排在6%左右,將繼續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力推動首都社會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平穩增長。
根據安排,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與上年持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內;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200萬人以內;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
(8)經濟運行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明確指出:「我們有足夠的『常量』來應對各種『變數』。我們完全有基礎、有能力、有條件實現6%左右的增長目標。」佔全市經濟比重超四成、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合計近七成的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重點行業保持較快增長,將繼續發揮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
今年,北京產業發展將更為注重精度、高度和梯度,計劃報告顯示,將逐步提升先進製造業的比重,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籌建國家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還將編制5G細分領域工作方案,實現5G在超高清視頻等領域實質性商用;加快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培育AI+醫療、AI+政務等新興業態。
另外,將促進消費的提質擴容,啟動第二批傳統商圈改造,同時更加精準有效的投資,也將進一步促進穩定預期、提振信心。
『玖』 近年來,山西省煤炭工業堅持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產業素質顯著提升,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煤礦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