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未來全球rfid產業的發展2016
感覺會發展的不錯,目前RFID已經在國內的身份識別、交通管理、軍事與專安全、資產管理、防盜與防偽、屬金融、物流、工業控制等領域的應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在部分領域開始進入規模應用階段。隨著RFID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RFID技術開始逐步應用到各行各業中。
㈡ RFID技術主要應用在哪些行業領域
不同頻段的RFID讀寫器會有不同的特性,本文詳細介紹了無源的讀卡器在不同工作頻率產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應用。目前定義RFID讀寫器的工作頻率有低頻、高頻和超高頻的頻率范圍內的符合不同標準的不同的產品,而且不同頻段的RFID讀寫器會有不同的特性。其中讀卡器有無源和有源兩種方式,下面詳細介紹無源的讀卡器在不同工作頻率產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應用。
一、低頻(從125KHz到134KHz)
其實RFID技術首先在低頻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該頻率主要是通過電感耦合的方式進行工作, 也就是在讀寫器線圈和RFID標簽線圈間存在著變壓器耦合作用。通過讀寫器交變場的作用在天線中感應的電壓被整流,可作供電電壓使用。 磁場區域能夠很好的被定義,但是場強下降的太快。
特性:
1、工作在低頻的讀卡器的一般工作頻率從120KHz到134KHz, TI 的工作頻率為134.2KHz。該頻段的波長大約為2500m。
2、除了金屬材料影響外,一般低頻能夠穿過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讀取距離。
3、工作在低頻的讀寫器在全球沒有任何特殊的許可限制。
4、低頻產品有不同的封裝形式。好的封裝形式就是價格太貴,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5、雖然該頻率的磁場區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夠產生相對均勻的讀寫區域。
6、相對於其他頻段的RFID讀寫器,該頻段數據傳輸速度比較慢。
7、讀卡器的價格相對與其他頻段來說要貴。
主要應用:
1、畜牧業動物的管理系統
2、汽車防盜和無鑰匙開門系統的應用
3、馬拉松賽跑系統的應用
4、自動停車場收費和車輛管理系統
5、自動加油系統的應用
6、酒店門鎖系統的應用
7、門禁和安全管理系統
符合的國際標准:
a) ISO 11784 RFID畜牧業的應用-編碼結構
b) ISO 11785 RFID畜牧業的應用-技術理論
c) ISO 14223-1 RFID畜牧業的應用-空氣介面
d) ISO 14223-2 RFID畜牧業的應用-協議定義
e) ISO 18000-2 定義低頻的物理層、防沖撞和通訊協議
f) DIN 30745 主要是歐洲對垃圾管理應用定義的標准
二、高頻(工作頻率為13。56MHz)
在該頻率的讀卡器不再需要線圈進行繞制,可以通過蝕刻印刷的方式製作天線。讀卡器一般通過負載調制的方式進行工作。也就是通過讀卡器上的負載電阻的接通和斷開促使讀寫器天線上的電壓發生變化,實現用遠距離讀卡器對天線電壓進行振幅調制。如果人們通過數據控制負載電壓的接通和斷開,那麼這些數據就能夠從讀卡器傳輸到讀寫器。
特性:
1、工作頻率為13.56MHz,該頻率的波長大概為22m。
2、除了金屬材料外,該頻率的波長可以穿過大多數的材料,但是往往會降低讀取距離。讀卡器天線需要離開金屬一段距離。
3、該頻段在全球都得到認可並沒有特殊的限制。
4、感應器一般以電子標簽的形式。
5、雖然該頻率的磁場區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夠產生相對均勻的讀寫區域。
6、該系統具有防沖撞特性,可以同時讀取多個電子標簽。
7、可以把某些數據信息寫入標簽中。
8、數據傳輸速率比低頻要快,價格不是很貴。
主要應用:
1、圖書檔案管理系統的應用
2、瓦斯鋼瓶的管理應用
3、服裝生產線和物流系統管理和應用
4、三表預收費系統
5、酒店門鎖的管理和應用
6、大型會議人員通道系統
7、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8、醫葯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9、智能貨架的管理
符合的國際標准:
a) ISO/IEC 14443 近耦合IC卡,最大的讀取距離為10cm。
b) ISO/IEC 15693 疏耦合IC卡,最大的讀取距離為1M。
c) ISO/IEC 18000-3 該標準定義了13.56MHz系統的物理層,防沖撞演算法和通訊協議。
d) 13.56MHz ISM Band Class 1 定義13.56MHz符合EPC的介面定義。
三、超高頻(工作頻率為860MHz到960MHz之間)
超高頻系統通過電場來傳輸能量,電場的能量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讀取的區域不是很好進行定義。該頻段讀取距離比較遠,無源可達10m左右。主要是通過電容耦合的方式進行實現。
特性:
1、在該頻段,全球的定義不是很相同-歐洲和部分亞洲定義的頻率為868MHz,北美定義的頻段為902到928MHz之間,在日本建議的頻段為950到956之間。該頻段的波長大概為30cm左右。
2、目前,該頻段功率輸出目前統一的定義(美國定義為4W,歐洲定義為500mW)。 可能歐洲限制會上升到2W EIRP。
3、超高頻頻段的電波不能通過許多材料,特別是水和金屬,灰塵和霧等懸浮顆粒也有影響。相對於高頻的電子標簽來說,該頻段的電子標簽不需要和金屬分開來。
4、電子標簽的天線一般是長條和標簽狀。天線有線極性和圓極化兩種設計,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
5、該頻段有好的讀取距離,但是對讀取區域很難進行定義。
6、有很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很短的時間可以讀取大量的電子標簽。
主要應用:
1、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2、生產線自動化的管理和應用
3、航空包裹的管理和應用
4、集裝箱的管理和應用
5、鐵路包裹的管理和應用
6、後勤管理系統的應用
符合的國際標准:
a) ISO/IEC 18000-6 定義了超高頻的物理層和通訊協議;空氣介面定義了Type A和Type B兩部分;支持可讀和可寫操作。
b) EPCglobal 定義了電子物品編碼的結構和超高頻的空氣介面以及通訊的協議。例如:Class 0, Class 1, UHF Gen2。
c) Ubiquitous ID 日本的組織,定義了UID編碼結構和通信管理協議。
㈢ 大家覺得RFID這個行業怎麼樣
前景不來錯,經過多年的發展,源我國RFID產業鏈已經基本搭建起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RFID的應用將從政府主導項目逐步向各行各業擴散。不過,在大規模普及之前,RFID產業還面臨一系列問題需要加以解決。
自2010年中國物聯網發展被正式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後,中國RFID及物聯網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作為物聯網概念中應用最廣、商業模式最成熟的技術,RFID行業有望延續強勁增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RFID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0-2015年期間,RFID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在27%以上,按照這個增勢,預計到2022年,RFID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730億元。
㈣ RFID的行業龍頭有那些
「中國RFID行業十大最有影響力企業」揭曉在中國信息產業商會的指導下,「中國RFID產業聯盟」與「RFID世界網」聯合主辦的「2007中國RFID行業年度評選活動」2008年1月16日結果揭曉。以下是活動組委會根據用戶投票和專家評分評選出的結果:一、「中國RFID行業十大最有影響力企業」評選結果1、深圳遠望谷2、上海復旦微電子3、深圳先施科技4、北京航天金卡5、北京同方智能卡6、上海貝嶺7、北京亞仕同方8、江蘇瑞福智能9、上海坤銳電子10、凱泰科技點評:中國RFID第一家上市企業深圳遠望谷給整個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同時也使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達到榜首。上海復旦微電子在RFID標簽晶元和讀寫器晶元領域已推出多款經典產業化產品,使其在晶元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2007年新推出的SMAP解決方案將演繹中國的國情下的NFC突破。深圳先施科技與江蘇瑞福科技在RFID讀寫器領域研究多年,並已為中國RFID行業在交通、物流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推廣做出不可取代的貢獻。北京航天金卡、北京同方智能卡等公司憑強大的研發實力、集成能力和良好的政府、企業界關系,策劃並承擔了很多重要的RFID應用推廣項目,如奧運會食品安全和電子門票等重大項目。上海坤銳電子推出第一個產業化EPC Gen 2電子標簽晶元,使中國RFID企業在UHF 標簽晶元領域的研發能力提升到國際領先水平。北京亞仕同方在RFID標簽高質量化、低成本化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凱泰科技實施了一系列RFID經典應用項目,並具備強大的RFID產品生產能力。隨著RFID應用的逐步推進,中國RFID的企業實力也越來越強,不僅在應用方面開拓進步,在研發實力上也逐步向國際企業看齊。有著中國如此廣大的潛在RFID應用市場支持,相信中國的RFID企業趕上國際RFID企業的日子不會太遙遠。本次評選上榜的企業中主要為RFID硬體生產商和集成商,沒有RFID軟體企業,有些遺憾,但同時也說明了中國RFID行業的某些現狀:軟體應用在RFID應用中還是處於弱勢地位。RFID行業的發展壯大不僅需要性能優越的硬體支持,軟體層面對數據的採集、處理和挖掘才能真正發揮RFID的作用,幫助企業最大程度獲取ROI。參選企業中上海科識通、深圳立格、上海盛銳、青島中科恆信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我們也期待著他們的產品應用到越來越多的RFID項目當中。從地區分布上看,廣東、上海、北京仍是RFID技術研發與應用最活躍和集中的地區。江浙、東北、西部等地RFID也開始迅猛發展。從某種層面上看,上榜的這些企業是中國RFID行業的榜樣,但是我們更欣喜地看到後面還有大量的RFID企業發展起來了。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那些既無地域優勢、又無巨額資金支持的RFID企業,如萊蕪傑訊電子等企業的發展,大企業同樣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所以他們努力發展的精神也代表著中國RFID企業的一種精神,奮力拚博的精神!我們希望上榜的企業能在各領域發揮領軍企業的榜樣作用,促進中國RFID行業的整體發展,互相支持、取長補短、協力進取,使這項優秀的識別技術更成熟、價格更低廉、應用更廣泛。
㈤ RFID在物流行業中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1、RFID提高倉庫作業能力,簡化流程。假設供應商都採取RFID技術,並且貨物的容器或托盤都有RFID標簽。那麼我們可以RFID應用在收貨、入庫流程圖和揀貨、出庫流程中的三個方面:出入庫信息的確認、日常庫存的盤點、倉庫設備的實時監控。
2、製造執行系統MES通過下達生產訂單到成品的整個生產過程的優化管理信息的傳輸。當植物有真正的事件發生時,MES能及時作出反應,這些事件的報告,並與當前制約准確的數據和處理它們。 MES處理數學模型為核心,或者非實時資料庫連接的關系資料庫,實時監控生產過程中,診斷和控制,完整的單元,集成和系統優化生產工藝水平(而不是管理)物料平衡,生產計劃,實施調度,調度和優化。 MES注重動態管理,生產過程中收集了大量的實時數據,在場景的變化調整。 RFID精確,快速,准確地為大量的實時數據的收集。因此,我們可以結合RFID和MES對各個生產環節的實時控制,以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在每個車間安裝固定式讀寫器,車間物料消耗,每次讀取和傳輸數據到資料庫,基於MES的實時監測數據,以職場為每個車間調度發出指令。當各生產植物材料下降到預先設定的臨界點,MES饋送指令發出WMS倉庫生產車間供應的指示。從而大大提高了物流公司信息管理系統的自動化程度。而且可用於各車間材料進行實時監控,實現控制整個生產過程,提高整體效率。
摘自青島魯青達物流網站的文章,標題是RFID在物流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㈥ 如何總結rfid,智能製造行業2015年的發展態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智能製造技術已成為世界製造業發展的客觀趨勢,世界上主要工業發達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和應用。發展智能製造既符合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重塑我國製造業新優勢,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應該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實現製造業升級的內在要求:一是實現我國製造業高端化的重要路徑;二是加速智能製造技術進步的內在要求。
先進製造技術的加速融合使得製造業的設計、生產、管理、服務各個環節日趨智能化,智能製造正引領新一輪的製造業革命,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建模與模擬使產品設計日趨智能化;二是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製造裝備在生產過程中應用日趨廣泛;三是全球供應鏈管理創新加速;四是智能服務業模式加速形成。
近年來,我國智能製造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迅速,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然而,制約我國智能製造快速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
方面:一是智能製造基礎理論和技術體系建設滯後;二是智能製造中長期發展戰略缺失;三是高端製造裝備對外依存度高;四是關鍵智能製造技術及核心基礎部件主
要依賴進口;五是重硬體輕軟體的現象突出。
㈦ 射頻識別技術的市場發展
物聯網已被確定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台,無疑給正在發展的中國物聯網又吹來一股強勁的東風,而RFID技術作為物聯網發展的最關鍵技術,其應用市場必將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而擴大。
RFID巨大的市場空間即將打開,而一個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的鎖定並捕捉到它。伴隨行業的發展,業內的競爭不斷加劇,國內優秀的RFID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行業發展環境和產品購買者的深入研究。
據調查數據顯示,到2010年,全球RFID標簽的生產數量將達到330億,是2005年13億產量的25倍以上,RFID在未來幾年的應用會隨著產業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從1991年至今,已經有超過15000萬台汽車在使用RFID標簽。而根據分析師的預測,未來RFID將主要應用在供應鏈管理等物流領域,而這個市場將成為RFID市場的重頭戲。但如果在應用上能夠採取有效措施,實現RFID標簽的量產化,RFID標簽的價格將會迅速下跌,應用普及也將指日可待。 超高頻技術不完善,制約應用發展 在無源超高頻電子標簽技術上還存在著系統集成穩定性差、超高頻標簽性能本身有一些物理缺陷等許多技術方面不完善的問題。
在系統集成方面,現階段中國十分缺乏專業、高水平的超高頻系統集成公司,整體而言無源超高頻電子標簽應用解決方案還不夠成熟。這種現狀便造成應用系統的穩定性不高,常會出現「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不斷」的現象,進而影響了終端用戶採用超高頻應用方案的信心。
從超高頻標簽產品本身而言,存在著標簽讀寫性能穩定性不高、在復雜環境下漏讀或讀取准確率低等諸多問題。
二、超高頻標准不統一,制約產業發展
無源超高頻電子標簽在國內尚無形成統一的標准,國際上制定的ISO18000-6C/EPCClass1Gen2協議,由於涉及多項專利,所以很難把它作為國家標准來頒布和實施,國內超高頻市場上相關的標准及檢測體系實際上是處於缺位狀態。在沒有統一標準的環境下,十分制約產業和應用的發展!
三、超高頻成本瓶頸,制約市場發展
盡管近兩年來,無源超高頻電子標簽價格下降很快,但是從RFID晶元以及包含讀寫器、電子標簽、中間件、系統維護等整體成本而言,超高頻RFID系統價格依然偏高,而項目成本是應用超高頻RFID系統最終用戶權衡項目投資收益的重要指標。所以,超高頻系統的成本瓶頸,也是制約中國超高頻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0年以來,由於經濟形勢的好轉和物聯網產業發展等利好因素推動,全球RFID市場也持續升溫,並呈現持續上升趨勢,預計201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多億美元。與此同時,RFID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多,人們對RFID產業發展的期待也越來越高。RFID技術正處於迅速成熟的時期,許多國家都將RFID作為一項重要產業予以積極推動。
總之,中國無源超高頻市場還處於發展的初期,核心技術急需突破,商業模式有待創新和完善,產業鏈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壯大,只有核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才能夠真正迎來RFID無源超高頻市場發展。
RFID的應用——發現服務
發現服務主要是指將RFID信息存儲到一個輕量級的資料庫中,便於用戶使用RFID編號進行查詢,用於物聯網的形成。
㈧ 展望未來 RFID將有哪些變化與趨勢
作為物聯網概念中應用最廣、商業模式最成熟的技術,行業有望延續強勁增勢。2010-2015年期間,RFID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在27%以上,按照這個增勢,預計到2022年,RFID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730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RFID行業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高頻依然是主流,超高頻是未來發展趨勢。
其次,軟體和系統集成的市場潛力巨大。我國信息化基礎比較薄弱,真正發揮RFID優勢的應用還比較少。隨著大規模物流應用及開環方式應用的發展,軟體將是RFID項目支出中相當重要的部分,在某些應用中,甚至會超過硬體的費用。
第三,中國企業的晶元製造能力將逐漸加強。現階段中國企業對RFID技術的掌握能力還有待加強,國內的晶元只有高頻和很少量的超高頻產品,未來中國政府及企業,為保證利益一定會加大研發方面的力度,晶元製造能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中國企業的晶元製造能力將逐漸加強。
最後,統一標准、與國際接軌將是中國RFID未來工作重點。每個RFID標簽中都有一個唯一配對的身份識別碼,倘若它的數據格式有多樣且互不兼容,那麼使用不同標準的RFID產品將不能互聯互通,這對經濟全球化下的物品流通將是嚴重製約。因此標準的不統一是影響RFID全球發展的重要因素。
㈨ 目前從事rfid這個行業的前景如何,哪怕是做其中的生產工作
物聯網目前是熱點,前景看好;RFID的機會,個人看法是解決方案,生產工作個人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