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十二五」規劃的中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達到5%以上的規模。材料一:中美文
(1)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與美國相比差距較大,文化軟實力還有待加強。(4分)
(2)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4分) 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經濟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經濟功能越來越強。(4分) ③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可以防止國外敵對勢力對我國的文化滲透,維護我國文化安全。(4分) 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提高我國的軟實力,提高國際競爭力。(4分) (3)①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培養高素質的動漫人才;②推進文化創新,精心打造中華民族文化品牌;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做好本土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④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做到求同存異,兼收並蓄。(10分。答道3點即給滿分) 2. 如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圍繞如何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民主黨派中央提交了相關提案,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 3. 為什麼說文化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首先,文化產業是來自於美國,而美國屬於經濟發達的國家,對於他們而言,早已不再去版關心文化的缺失權及產業鏈的斷鏈;而我國,還屬於發展中的國家,由於時代經濟的發展,帶動一線城市也逐步走向經濟生活,邁向小康,可恰恰是發展了經濟,卻忽略了文化本質,因為只有文化能推動產業,而產業帶動經濟,經濟又惠之於民,惠之於國。有北京開始,從十二五規劃發展以來,逐步面向各省市推動文化產業逐步發展,打造文化根基,建設文化根本,推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形成有規模的產業園區,帶動當地經濟逐步提升;這是國家的工作,也是各的工作,因為這樣推動了中小型的發展,推動了行業經濟發展,提升了各省市稅收經濟,解決了就業人群。 4. 文化產業怎樣才能成為支柱產業 ■當今世界,文化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推動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已成為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建設包含事業和產業兩個方面,它們相對獨立,相互依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轉化。隨著文化生產力理論的深入人心,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並重已成為既定國策。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去年國務院通過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直接把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升到與國家其他支柱產業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中央一系列有關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文化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當然,像其他領域一樣,文化產業在發展中也呈現出一些矛盾和問題。它們有的是體制機制問題,有的是思想觀念問題,要推進我國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大跨越,必須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各地決策層對發展文化產業的認識有較大提高,但還不平衡,要堅定發展文化產業的自覺性,並將文化發展納入幹部年度考核體系。 文化包含著物質層面的符號體系、精神層面的價值體系、行為層面的制度體系。文化不僅是軟實力,更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表現。近年來,各地決策層對於文化、文化產業在當地經濟社會建設中的重要意義的認識有較大提高,對文化強國戰略理解日益深入,多數能夠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政策,主動開創文化產業發展新局面。但是,受到各地所處發展階段的限制,以及經濟指標和考核機制的影響,一些地方決策者認為發展文化產業風險大、周期長、回報率不高;還有的官員把文化看作軟指標,把經濟看作硬指標,存在「應付」情緒。 因此建議:一是各級領導把文化產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擺上重要位置;二是鼓勵幹部多到文化產業發展好的地區考察取經,克服發展文化產業的消極情緒;三是增強危機意識,認識到資源優勢不會自動轉化為產業優勢,特別是非物質性的歷史文化資源更是公共財富,誰先開發,誰先得益;四是將文化發展指標與經濟指標一樣,納入幹部年度考核體系,激勵幹部發展文化事業、產業的積極性。 文化產業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在整合文化資源,打造企業集團,培育優勢產業,完善產業布局等方面還很不足,亟待全面整合。 全國文化產業雖然發展較快,但是在若干方面尚存在不足。一是文化資源整合開發力度不夠,尤其是對傳統文化資源缺乏按照現代產業觀點的打造,優勢地位不凸顯。二是有些文化產業項目開發缺乏市場分析與科學論證,盲目上馬,並且項目建設類型單一,過分集中在文化地產、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三是在文化產業布局上缺乏總體規劃,難以形成貫通的產業鏈條。四是各地產業布局差異性不夠,在產業政策、項目設置、發展目標、龍頭企業設定方面趨同。 因此建議借制定「十二五」規劃之機,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整體布局進行整合。 其一,對國家文化資源做全面分析,為長期開發設定邊界條件。對文化產業建設項目——特別是園區、公園類的硬體建設項目嚴格遵照《土地法》、《文物保護法》和上級部門批準的土地利用規劃等設定的邊界條件,堅持科學論證、審慎上馬,無愧先人和後世子孫。 其二,對文化產業發展做全面調研,為長期開發打好經濟基礎。對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和預期經濟效益的文化產業行業,鼓勵進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融合、兼並、重組,力求改變目前「散」「小」「弱」的現狀;推進文化資源配置的現代化、國際化、市場化程度,提高文化產業的集中度。 其三,對文化產業優勢領域進行選擇,為持續快速增長培植主導產業。要對不同地區文化產業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布局,實現不同區域的不同功能整合。各地應找准自身在全國乃至全球同行業中的優勢,可以具體到產業鏈條中的某些環節,不求全,不貪大,重點突破,有的放矢。 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是體制機制性障礙仍然存在,要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體制機制創新。 近年來,各地著眼於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強力推進文化體制和機制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績。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等配套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辦不分、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利益糾纏的現象在某些領域還很突出。 因此,文化產業發展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建議在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指導下,突出對本地文化產業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業務拓展,打破文化產業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界限,通過產業杠桿鼓勵多方投入公共文化項目;同時以2010年為關鍵期,對文化事業單位轉制、文化產業機制創新、文化市場體系建設等設立定量目標,為「十二五」期間文化體制改革提供參照與基礎。 相比較東部發達地區,中西部省份在推進科技創新、開發新興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方面還有較大差距。 中西部省份的文化資源並不亞於沿海和東部發達省份,但當前中西部省份的文化產業規模佔GDP比重大大低於沿海和東部發達省份,尤其在利用高新技術的新興文化業態發展方面明顯不足。這裡面既有資金投入和科技發展水平的差距,也有戰略布局和政策導向的差異。為了推動中西部文化科技創新,應重視國家長中短期文化產業區域發展戰略、規劃以及政策法規的研究與制定,為文化科技研究與應用提供支持和引導。 因此建議:一是確立為中西部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持的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除了對數字信息技術的研究與使用之外,要積極研發和應用材料科學、科技考古、藝術設計、地質科學等學科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動傳統手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旅遊等產業的科技水平。 二是推進高新技術成果與中西部文化產業的結合,密切與本地和發達地區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針對本地文化產業發展的特點,以省校、市校的戰略合作方式為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服務。 三是制定文化產業科技發展的保障措施,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設立專項獎勵,鼓勵在中西部地區發展與高新技術密切結合的新興文化業態,獎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文化產品;對高新科技的應用給予傾斜性政策與資金扶持。 5. 我國為什麼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是增強綜合國力,滿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優化文化經濟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 6. 我國什麼時候確定將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支柱性產業
文化產業是一個重要的產業,但不是支柱產業。 7. 我國為什麼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將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是把發展文化產業提升為國家戰略的進一步強化與推進,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8. 十八大報告強調要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原因 目前是,樓市、股市還是支柱,股市不爭氣,樓市太泡沫,不能指望。所以,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將文化產業提出來了。這既是一個話題,也是一個希望,但願文化產業能成氣候。 9. 推進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經濟意義是什麼
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意思是將文化產業打造成為像鋼鐵、汽車、機械製造這些工業門類一樣,一般來說,文化慶爛產業增加值並彎佔到GDP的5%就可稱之為支柱產業了。 10.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與文化產業占支柱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