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建築業十四五產業發展

建築業十四五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8 12:46:03

『壹』 十四五時期如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我曾向中大咨詢咨詢過有關十四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內容,當時談到,十四五時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要堅持把加快產業升級與推進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推動製造業向中高端發展、高質量發展並增強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帶動效應。

重點是加快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反映新一輪技術革命、工業革命趨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依託發展前景廣闊的先進製造業帶動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加強新時期產業結構政策在培育主導產業、發展新興產業與改造傳統產業方面的綜合作用,加強推進製造業升級與發展振興服務業的政策聯動效應。

『貳』 十四五時期我國產業發展可能會面臨哪些風險

中大咨詢的產業發展專家認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產業發展面臨的風險有:
1、傳統優勢產業外遷或轉移的風險:近年來,由於勞動力等成本上升,我國在傳統優勢產業領域出現了部分企業向外轉移的現象。此外,近期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發生以來,跨國企業訂單外轉加強,大量企業開始考慮產能外轉,布局新建海外工廠,企業外遷意願加強。
2、高科技產業升級抑制風險:「 十四五」 時期, 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競合關系更加深化,發達國家為提升本國產業競爭力,會更加聚焦本國優勢產業,加寬加深本國優勢產業領域護城河,會抑制我國頭部產業趕超和技術升級。

『叄』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是什麼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是:一是要圍繞推動經濟發展、增進人民福祉、防範化解風險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突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高質量發展,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二是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尤其要按照釐清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關系的要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取得更大進展。
三是圍繞補短板、促升級、增後勁、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項目。要著力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增強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促進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肆』 十四五時期我國產業發展如何應對外部劇變沖擊

中大咨詢的產業發展專家認為,美國對中國近年崛起產生了強烈的競爭版心態和不安全感,對權中國採取了高壓、打壓和擠壓的競爭策略。中美之間全面競爭與合作將成為貫穿「十四五」甚至更長歷史階段的標志性大概率現象,美國的「逆全球化」,將對國內各地大對外開放帶來嚴峻挑戰。
在此背景下,許多跨國企業在選擇投資目的地或擴大生產線時,就有可能考慮成本因素而有更多的選擇。從電子產品製造業來看,部分知名製造商開始選擇在越南、泰國建廠。這意味著,過去主要依靠外資規模進入、工業規模出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因此,「十四五」時期國內各地既要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獲取寶貴的全球高端要素資源,也要立足產業自主可控的基底,強化產業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在若乾重要行業領域,培育一批本土創新型企業,這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基底。

『伍』 「十四五」時期,國有資本布局與產業結構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個人曾經咨詢過中大咨詢的專家這個問題,他們表示「十四五」時期,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國有企業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下:
第一,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要求國資國企資本布局重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形成高質量發展態勢;
第二,全球產業格局變革,要求國有企業進一步把握「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機遇,並實現內外兩個市場的均衡發展,構建全面開放的發展格局;
第三,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要求國有企業把握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戰略新興產業培育,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第四,區域一體化步伐加快,要求國有企業從更廣闊層面深化區域合作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激發國資國企的發展活力;
第五,國有企業改革與優化國資布局的雙重任務,要求加快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組建與改革,為國資國企優化國資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有力支撐。

『陸』 「十四五規劃」的產業結構背景是怎樣的

我在中大咨詢的官網上了解到「十四五規劃」的相關內容,上面談到,從產業結構來看,當內前我國已經容從重化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化中期階段邁入到以創新驅動為主導的工業化後期階段。產業「空心化」形勢嚴峻、工業發展「大而不強」,實現製造強國的任務十分艱巨。

「十四五時期」將是以5G為主要標志的新技術突破期和應用期,人工智慧、生物技術、能源技術、智造技術等將帶來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其深度和廣度將超過以往的工業革命,將帶來對產業結構、社會就業的革命性影響。

『柒』 為把握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機遇,企業十四五戰略規劃應怎麼做

十四五(2021-2025)——中國企業生死分水嶺——回歸本真,立足自我,優勢競爭,長期盈利

十四五,2021-2025年,中國的國際環境已然發生巨變,「湍流」洶涌,形勢凶險且難覓盡頭,促人深思;國內環境更是一言難盡,國家施政進退左右章法難循,宏觀舉措理念行為不盡一致,令人躊蹴。

至於市場,全是「紅海」,「藍海」何在?即便有「藍海」,那門檻你夠得著嗎?

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熱詞能否興企?「新」與「高」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值此「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國企業需要靈魂拷問:

「新」:何為「新」?與你的企業關聯點在哪裡?如何「新」?

「高」:你怎麼樣才能「高」得上去?

這是一個最壞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中國企業分化已成定勢,時代正催生著真正的中國企業英雄。於此,中國企業必須做到如下16字方針,即:回歸本真,立足自我,優勢競爭,長期盈利。

回歸本真。改開四十年來,中國企業幾番沉浮,酸甜苦辣百味嘗遍;上下求索,成功失敗風雨前行。在與中國企業的共同成長中,明德戰略深刻體認到:企業是經濟組織,這是企業的本真。倘若認知錯誤,則謬之千里,恐累死三軍而無功。

立足自我,包括:

淡化概念。熱捧概念帶不來長期經營績效。政府是用概念來劃分時代,而企業的驅動自有體系,發展自有邏輯,成長自有階段,十四五戰略規劃不應是政府工作報告企業版。

謹慎跟風。潮流宜順跟風要慎,順應潮流不等同於跟風,跟風必然造成過剩,被放風者薅羊毛、割韭菜事小,耽誤了發展事大。

優勢競爭,長期盈利。依託中國,布局全球,立足核心能力,全力獲取顯著競爭優勢,創造得到廣泛認可、深入人心的價值,通過成為「難以替代者」品牌致勝,涌現一批市場競爭力突出的全球性與區域性中國品牌,以持續正現金流實現長期盈利,這才是企業的王道。

如此大勢,洞察先機者生,遲鈍麻木者死。十四五(2021-2025),中國企業的生死分水嶺。

做十四五戰略規劃,找明德。與中國企業同行20年,國內很多高難度的戰略規劃咨詢項目最終都是由明德戰略完成的。美譽深具,企業信服。

『捌』 十四五時期我國產業發展如何化解高科技產業升級抑制風險

我曾向中大咨詢咨詢過有關十四五時期產業升級的內容,當時談到, 「十四五」時期專中央和國內各地必將屬加速實施《中國製造2025 戰略》,著眼建立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集成電路晶元、生物科技、航空航天、核心部件等一批「卡脖子」關鍵前沿技術短板。
史無前例地提高研發創新投入,全面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研究實施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的可替代性措施,力爭在自主可控方面實現歷史性突破。這也將成為國內諸多領軍城市「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的主題主線。

『玖』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

「十四五」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關繫到我國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目前「十四五」時期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傳統優勢產業外遷或轉移的風險和高科技產業升級抑制風險。因此,從「十四五」時期到2035年,是分析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長期趨勢的重點時段,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成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走向。
十四五時期,作為決策者的政府要客觀判斷"十四五"期間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關注和防範產業風險,有針對性地實施產業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則要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做好企業戰略規劃,根據產業經濟發展適時進行企業轉型升級。

『拾』 「十四五」時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方向是什麼

我在中大咨詢官網上查到一篇文章,詳細分析了「十四五」時期促進產回業高質量發展的答政策方向:
1.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以深化改革促進產業結構政策的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
2.堅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產業結構政策建立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上。
3.堅持把加快產業升級與推進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推動製造業向中高端發展、高質量發展並增強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帶動效應。

閱讀全文

與建築業十四五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