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發展規劃和產業協調處

發展規劃和產業協調處

發布時間:2020-12-18 08:16:03

1. 沈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設28個 :
(一)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保密、信訪、政務公開等工作。
(二)投資與規劃處(市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督察辦公室)。
負責組織編制全市工業和信息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主導產業布局並組織實施;負責研究擬訂全市技術改造工作的政策和意見並組織實施;負責擬訂工業和信息產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擬訂全市工業重大項目投資計劃並組織推進;負責組織落實國家、省支持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的相關投資政策,歸口管理全市工業技術改造項目;負責提出市級財政性工業發展資金預算、使用方向和支持重點,擬訂年度資金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上報進口設備免稅等國家相關財稅政策的工業技術改造項目。
(三)經濟運行處(市煤電油水氣運協調保障辦公室)。
負責監測分析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動態,進行預警預測,發布相關信息;負責擬訂全市年度工業經濟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工業經濟運行的目標管理工作,協調解決工業經濟運行中的有關問題;承擔全市煤電油水氣運供應的日常監測、分析和組織協調工作;負責組織各類應急物資的生產、儲備與管理的相關工作,提出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的建議並組織實施;承擔產業損害調查、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工作。
(四)中省直企業辦公室(市軍工辦公室、市航空產業發展辦公室)。
協調處理駐沈中省直(軍工)企業與市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指導駐沈中省直(軍工)企業及大專院校(所)所屬企業制定發展規劃;開展駐沈中省直(軍工)企業的項目服務、管理工作;協調解決地方企業承擔軍工配套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並提供地方性的保障條件;落實國家軍工政策;負責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重大項目的組織協調;協調中省直(軍工)企業經濟運行和信息化工作;負責擬訂全市民用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和支持民用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民用航空航天產業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負責協調駐沈軍區、民航管理部門、航空公司、機場;負責協調航空航天企業的主管部門推進企業的改革、重組、改造,加速企業發展,推進航空航天企業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五)紡織建材處。
負責全市紡織、建材行業管理工作;擬訂行業發展政策、規劃,引導行業合理布局和產品結構調整;組織實施國家行業規范和規章;組織行業技術創新活動;負責行業經濟運行的信息採集、統計分析和預測;負責組織協調行業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
(六)冶金處(市冶金產業發展辦公室、市稀土應用推廣辦公室)。
負責全市冶金行業管理工作;組織貫徹國家和省的有關行業規范、規章和技術標准,落實國家和省的行業發展政策,擬訂地方行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引導行業合理布局和產品結構調整;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業重大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負責行業經濟運行的信息採集、統計分析和預測工作;參與冶金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的前期工作,指導推進項目建設;組織行業技術創新活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負責稀土應用推廣工作。
(七)輕工處。
負責全市輕工行業管理工作;擬訂行業發展政策、規劃和地方行業技術標准,引導行業合理布局和產品結構調整;負責組織協調行業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負責行業經濟運行的信息採集、統計分析和預測工作;參與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的前期工作;組織行業技術創新活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八)科技處(市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
負責擬訂全市企業技術進步、技術引進和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規劃和政策;指導和協調重點技術創新項目的實施及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工作;負責編制全市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及項目管理工作;組織和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學研聯合;指導和協調全市企業重點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工業設計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等工作;指導和推動全市工業企業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指導企業技術規范、標准制定和質量管理工作。
(九)培訓處(市企業引進智力辦公室)。
負責擬訂全市工業和信息產業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配合有關部門對工業和信息產業人才需求進行預測;負責系統內幹部培訓工作。
(十)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處。
指導全市工業企業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工作,研究提出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的政策並監督實施;負責全市工業企業節能和節水工作;組織協調環保產業工作;組織協調清潔生產促進工作;組織實施資源節約綜合利用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負責全市節能執法的監督管理工作。
(十一)經濟綜合處。
分析國內外產業發展動態和趨勢,組織工業化和信息化戰略性、前瞻性課題研究;提出年度研究課題總體安排的建議;參與重大綜合性調研,提出政策措施建議;負責承擔市級課題調研的組織起草;承擔政策性、理論性文件的起草工作;負責委綜合性文字工作和對外宣傳工作。
(十二)國際合作處。
參與擬訂工業企業和信息產業利用外資的有關政策、法規及利用外資的重點領域、重點項目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組織協調全市外商投資工業、信息產業項目和工業、信息產業企業境外投資項目有關管理工作;推動全市工業和信息產業與國外及港澳台地區的合作與交流;負責全市工業企業海外並購項目的管理及監督工作。
(十三)產業政策處(政策法規處)。
組織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產業政策;參與全市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及相關政策研究;負責鑄造、鍛造、熱處理、電鍍等廠點的調控和管理;負責委法制工作;負責組織經濟和信息化系統工程技術職稱的評定工作。
(十四)電力管理處(市電力辦公室)。
擬訂全市電力行業行政規章,依法行使全市電力行政管理職責;參與熱電聯產電、熱價格調整及監督管理工作;監管分析電力運行態勢,平衡電力資源,協調電力供需、電網運行等重大問題,監督電力調度機構,協調燃料等生產要素的供應工作;負責電力行業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規范電力市場秩序;指導全市節約用電工作,組織開展電力需求管理;負責農村電力行政管理工作;負責熱電聯產發電機組監督管理;負責全市電力業務許可監督管理。
(十五)市鹽業管理辦公室。
貫徹落實國家食鹽專營政策及國家、省鹽業法規;負責食鹽定點生產加工和批發企業的管理;監督檢查食鹽價格政策執行情況;負責向國家和省上繳各項費用的督辦工作;規范和整頓鹽業市場流通秩序,指導鹽政稽查工作;指導和監督新民、遼中、法庫、康平等縣(市)鹽業管理和稽查工作。
(十六)工業信息化處。
指導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工作,擬訂信息化和工業化發展政策、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工業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並對重點項目進行規劃、管理和論證;歸口管理工業信息化專項資金;推動工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促進信息技術在工業中的推廣應用;組織實施示範基地的發展建設,推進工業企業信息化,開展工業信息化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
(十七)電子信息處。
負責擬訂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的發展政策和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行業管理工作,引導行業合理布局,指導產品結構調整;推進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重大項目建設,組織協調重大系統裝備、微電子等基礎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研發與生產,推進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基地、園區建設;歸口管理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發展專項資金;對軍工電子實行行業管理;宏觀管理電子信息產品市場;負責行業經濟運行的信息採集、統計分析和預測;參與組織行業招商引資和對外交流工作。
(十八)軟體服務業處。
促進電子信息技術開發應用;指導軟體業發展;擬訂並組織實施軟體、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規范和標准;推動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軟體服務業發展;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
(十九)信息化推進處。
擬訂全市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指導推進信息化工作,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協調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發展,協調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協助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推動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促進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協調通信產業發展,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指導推進社會公共事業、社區管理服務、城市建設和交通管理、農村等領域的信息化應用。
(二十)無線電管理處(行政審批辦公室、市無線電管理辦公室)
負責委行政審批工作。擬訂無線電頻譜規劃,合理開發利用頻譜資源;負責無線電頻率資源的分配和管理;指配無線電台(站)的頻率和呼號,核發電台執照;負責無線電台(站)管理和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負責對非無線電設備的無線電波輻射管理;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
市汽車產業發展辦公室
(二十一)汽車主機項目處。
負責擬訂全市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和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貫徹執行國家汽車產業政策及有關技術法規,負責擬訂全市汽車整車產業布局及投資規劃;負責全市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相關工作,對行業內企業生產實施日常監管;負責全市機動車生產企業新建及擴能項目的前期審查;負責組織、協調整車項目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負責行業經濟運行的統計分析和預測。
(二十二)汽車零部件處。
負責擬訂全市汽車零部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重點領域的專項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行業總量平衡、結構調整及產業布局目標;指導行業內企業貫徹實施國家發布的行業技術標准及法規;組織實施汽車零部件項目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指導、協調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資產重組、合資合作和協作配套等工作。
市裝備製造業發展辦公室
(二十三)成套機械裝備處。
擬訂機械裝備製造業發展規劃、年度發展計劃和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貫徹落實中央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各項政策,爭取國家支持;負責組織協調機械裝備製造業重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負責協調工程成套和機械設備成套工作;協調重大機械技術裝備的技術進步及自主創新工作;負責重大機械項目的立項、論證、篩選及項目的組織協調與服務工作。
(二十四)機械裝備項目處。
負責組織協調全市重大機械裝備項目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產品配套協作;負責重大機械裝備項目的立項、論證、篩選及項目確定後的跟蹤檢查、組織協調和服務等工作。
市醫葯化工產業發展辦公室
(二十五)石油化工處。
負責全市石油化工行業管理工作;擬訂行業發展政策和規劃,引導行業合理布局和產品結構調整;指導行業企業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組織行業技術創新活動,推進行業技術進步;負責組織協調行業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參與行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的前期工作;負責行業經濟運行的信息採集、統計分析和預測;承擔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
(二十六)醫葯處。
負責全市醫葯行業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實施國家有關行業規范和規章,擬訂醫葯行業的發展政策和規劃;負責組織協調行業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負責行業經濟運行的信息採集、統計分析和預測工作;參與行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前期工作,推進行業技術進步和產品結構調整;負責經營特殊中葯材和中葯材生產扶持資金項目管理工作。
(二十七)財務審計處。
負責委機關和直屬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負責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審計工作。
(二十八)人事處。
負責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和機構編制管理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紀檢組、監察處:合署辦公,負責紀檢和行政監察工作。
老幹部局
(一)綜合處。
負責貫徹落實離退休幹部工作的方針、政策;負責擬訂離退休幹部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離退休幹部的工資管理和局級以下離退休幹部的檔案管理;負責組織離退休幹部集體活動;負責離退休幹部來信來訪的接待和處理工作。
(二)離退休幹部一處。
負責原市經委、原市信息產業局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三)離退休幹部二處。
負責原市輕工、紡織行辦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人員編制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行政編制215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5名,紀檢組組長1名,市汽車產業發展辦公室專職主任1名(副局級),市裝備製造業發展辦公室專職主任1名(副局級),市醫葯化工產業發展辦公室專職主任1名(副局級),老幹部局局長1名(副局級);正處級領導職數33名(含老幹部局處長3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監察處處長1名),副處級領導職數30名。
機關工勤人員編制25名。

2. 發改委有哪些部門

發改委的職能部門有政策研究室、發展規劃司、國民經濟綜合司等,具體說明如下:

1、政策研究室:起草重要文件

2、發展規劃司: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生產力布局的建議,

3、國民經濟綜合司:監測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發展變化,進行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測預警

4、經濟運行調節局:監測經濟運行態勢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5、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

6、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綜合分析國際資本動態及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狀況

7、地區經濟司:組織擬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政策

8、西部開發司:組織擬訂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9、東北振興司:組織擬訂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10、農村經濟司:綜合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提出農村經濟發展戰略、體制改革及有關政策建議

11、基礎產業司:統籌能源、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12、產業協調司:綜合分析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

13、高技術產業司:綜合分析高技術產業及產業技術的發展態勢

14、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綜合分析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15、應對氣候變化司:綜合分析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組織擬訂應對氣候變化重大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

16、就業和收入分配司:綜合分析就業與人力資源、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的情況

17、經濟貿易司:監測分析國內外市場狀況,承擔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相關工作

18、財政金融司:研究分析全社會資金平衡

19、價格司:監測預測價格總水平變動,提出價格總水平調控目標、政策和價格改革的建議

20、價格監督檢查司:起草有關價格監督檢查法規草案和規章

21、法規司: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

22、外事司:承擔與相關國際組織、外國政府部門及機構合作的有關事宜

23、人事司: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隊伍建設等工作。

24、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組織擬訂國民經濟動員規劃、計劃

25、重大項目稽察特派員辦公室:組織開展對重大建設項目的稽察

26、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委管國家局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27、離退休幹部局: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28、國家物資儲備局:負責擬訂國家戰略物資儲備的戰略和規劃,組織國家戰略物資的收儲、動用、輪換和日常管理。

(2)發展規劃和產業協調處擴展閱讀

發改委的主要職責:

1、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國民經濟發展、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2、負責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承擔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的責任,研究宏觀經濟運行、總量平衡、國家經濟安全和總體產業安全等重要問題並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負責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調節經濟運行,負責組織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

3、負責匯總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土地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價格政策。綜合分析財政、金融、土地政策的執行效果,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負責組織制定和調整少數由國家管理的重要商品價格和重要收費標准,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等。負責全口徑外債的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4、承擔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體制改革的責任,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搞好重要專項經濟體制改革之間的銜接,指導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和改革試驗區工作。

3. 經濟商務局是干什麼的

經濟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運行、循環發展、統計、價格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

組織、指導編制和銜接平衡各行業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

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和本區經濟形勢,提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調控手段和政策的建議。

(三)負責擬訂並組織實施區域經濟運行的年度計劃。

監測、分析本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研究區域經濟運行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並提出調控政策建議,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

(四)按規定許可權審批建設項目;會同相關部門服務項目建設。

(五)協調產業發展等重大問題並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平衡。

根據上級產業政策,指導區域信息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

(六)負責本區統計管理工作;

負責本區統計資料的收集、整理,組織實施各項統計報表制度,完成各項統計調查任務;對接區域國民經濟核算工作。

開展統計分析、預測和監督,提供統計信息和咨詢建議;組織和協調本區重大國情國力和區情區力普查、各項專項調查。

(七)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負責指導協調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電子政務發展,以及電子信息技術在社會和經濟各領域的應用。

(八)研究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應對氣候變化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統籌協調工作;組織擬訂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參與環境資源領域各項規劃的編制和重大問題研究。

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九)負責節能工作。

組織、協調和指導清潔生產促進工作。

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依法負責電力行政管理。

(十)按規定許可權,審核、擬訂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務價格和收費標準的調整方案並組織實施。

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情況,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

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協調處理價格糾紛;按規定許可權,組織重要商品和服務項目的成本調查、監審工作。

拓展資料: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

簡單地說,經濟就是對物資的管理;是對人們生產、使用、處理、分配一切物資這一整體動態現象的總稱。

這一概念微觀的指一個家庭的家務管理,宏觀的指一個國家的經國濟民。

在這一動態整體中,包括著人類的生產、儲蓄、交換、分配的各項活動;生產是這一動態的基礎,分配是這一動態的終點。

4. 地區發展改革委員會的職責和作用

各地規定有所不同。給你一個鄂爾多斯市發改委的職責、機構與作用,以作參考。
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上級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研究提出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研究提出總量平衡和結構調整的目標和辦法,協調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及重點比例關系。組織制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和各主要行業的行業規劃;組織編制資源開發、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

(二)監測分析市國民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狀況,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研究涉及市經濟安全的重要問題,提出經濟調節的政策建議,綜合協調經濟運行中的有關重大問題。

(三)研究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指導和推進市總體經濟體制改革。

(四)研究提出全市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和資金投向及投資辦法;提出安排市財政性建設資金使用方案,引導民間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向;研究提出優化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目標和辦法,指導和監督利用國外貸款建設資金的使用。

(五)規劃和安排上級撥款建設項目和市重大建設項目以及利用外資項目、境外投資項目,按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市重大建設目,審查轉報需上級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監督檢查工程項目的建設;協調有關部門實施基本建設項目年度計劃;規劃生產力布局;組織和管理重大項目稽查特派員工作。

(六)推進市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升級;提出市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發展戰略和規劃;銜接農牧業專項規劃和政策,協調農業發展的有關問題,制定生態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研究提出行業總量平衡、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措施,擬訂市基礎產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制定市服務業發展規劃及政策,協調解決服務發展中的有關問題;推動全市高技術產業發展,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實施技術進步和產業現代化的宏觀指導,指導引進重點技術和重大成套設備的消化創新工作。

(七)貫徹落實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措施,提出實施西部戰略規劃,組織實施市西部大開發重點項目,負責市西部大開發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研究分析市城鎮化發展狀況,提出城鎮化發展戰略的措施。

(八)研究提出市經濟技術合作的發展戰略,組織協調對外開放工作;研究分析國內外市場的供求狀況,協調市重要商品供求的總量平衡,負責編制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總量計劃。

(九)協調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與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銜接平衡;提出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辦法和措施,協調社會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十)承辦市人民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它事項。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設12個職能科室和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市重點項目稽查特派員辦公室。

(一)辦公室

協助委領導處理機關日常工作;協調機關政務工作;負責會議組織、文電處理、秘書事務以及機關財務、資產管理、保密保衛、規章制度建設等行政事務;負責委機關及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工作。

(二)國民經濟綜合科(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循環經濟辦公室)

研究提出市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研究分析宏觀經濟形勢;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和分析,提出調控建議。

研究提出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生產力布局規劃的建設、提出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總量平衡和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政策建議,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發展規劃,銜接平衡各行業規劃和區域規劃。

提出推進市經濟體制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組織擬定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改革方案;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重要改革試點,參與股份有限公司的審核工作,參與上市公司的推薦工作。

(三)固定資產投資科

監測分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運行狀況:編制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劃和年度計劃,研究提出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結構和資金來源,提出固定資產投資調控辦法,檢查監督投資宏觀調控政策的貫徹實施,研究制訂市投融資體制改革方案。

(四)國外資金利用科

研究提出全市利用外資的發展戰略、規劃和投向,承擔全市全口徑外債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提出市外商直接投資和境外投資的總量和方向,監測和分析利用國外資金的狀況;安排市利用外資、境外投資的重大項目;承辦外商投資企業及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貸款項目進口設備免稅工作。

(五)地區發展科

組織編制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可持續發展規劃和資源開發、生產力布局規劃,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組織編制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前期計劃;制訂和協調國土整治、開發、利用和保護的辦法、措施;參與編制水資源平衡和節約規劃、環境整治規劃,組織編制市資源綜合利用和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規劃、基礎測繪規劃。

(六)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科

研究市農牧業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農牧區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和農牧區經濟體制改革建議,銜接平衡農牧業、林業、水利等發展規劃,編制全市生態環境建設規劃。

(七)工業經濟發展科

研究制訂市工業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和措施;負責相關行業按規定需備案核準的基本建設項目的審查備案工作及核准項目的上報工作;研究提出行業總量平衡、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的調控目標及辦法措施;研究行業與一產、三產協調發展問題並提出實施意見。

(八)能源科

研究分析國(區)內外能源開發利用狀況,提出市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擬訂市電力、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建設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提出市能源節約和發展新能源的措施。

(九)交通運輸科

監測和分析市交通運輸發展建設狀況,提出交通運輸等基礎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市交通運輸重大事項和問題,規劃重大項目的布局;提出專項基金和預算內投資意見。

(十)高技術產業發展科

提出市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管理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資金;組織實施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及高技術產業項目的認定,組織可促進和帶動國民經濟素質提高的重要產業技術成套裝備的開發;提出信息產業發展戰略;協調組織高技術產業的國際合作。

(十一)經濟貿易科(服務業發展科)

監測和分析國內外市場狀況,研究市重要商品市場平衡和進出口總量平衡;商有關部門編制重要商品的平衡計劃和儲備計劃;編制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總量計劃,並監督計劃的執行;研究制訂市場總體布局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提出經濟總量平衡、結構調整的政策建議。

研究擬訂市服務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並協調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協調解決服務業發展中的有關問題。負責服務業形勢分析、監測、預測工作;安排上級及市支持發展服務業的引導資金;研究和分析全社會資金平衡

(十二)社會發展科-

研究提出市社會發展戰略和辦法措施,編制市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研究提出社會事業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協調解決相關重大問題。

(十三)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招商局)

研究提出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發展規劃,研究提出市實施西部大開發過程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引進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的建議;組織落實上級西部大開發重點項目,負責項目招商工作;承擔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研究市對外開放、經濟協作的重大問題,提出建議;編制市對外開放和橫向聯合的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綜合協調全市對外開放、經濟協作工作;負責全市開發區綜合管理工作。

(十四)重點項目稽查特派員辦公室

依法對上級和市出資的重大項目建設進行監督檢查,對工程招投標進行監督管理;對項目建設進度、工程質量、資金使用以及投資概算控制進行檢查。

5. 部門中部(委),司和局有什麼區別

家發改委28司2局3辦1院3代管家局能算部委幾部委功能組合物價收費塊職能普通眾影響較所容易誤解主要職能我試著理理肯定全博家笑
1、編制民經濟社發展規劃:發展規劃司(編制民經濟社發展五規劃)、民經濟綜合司(向央提季度、度全經濟形勢建議)、政策研究室(研究重經濟政策)、宏觀經濟研究院(事業單位、術機構)
2、促進產業協調發展:產業協調司(原工業司負責家工業服務業重項目)、高新技術司(兼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導組辦公室)、農村經濟司(農業、農村、農民重項目規劃)、財政金融司(VC、PE、企業債管家)、基礎產業司(機場、鐵路、家高速公路項目審批)、家能源局(兼家能源領導組辦公室)、家糧食局(家儲備糧、儲備棉、重要農作物儲備)
3、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區經濟司(兼家促進部區崛起辦公室)、東北振興司(兼務院振興東北區等工業基領導組辦公室、兼務院重技術裝備辦公室)、西部發司(兼務院西部發領導組辦公室)
4、物價管理:價格司(兼家價格認證)、價格監督檢查反壟斷司(家反壟斷委員辦公司)
5、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司(原務院體制改革委員)、業收入配司(家收入配調整改革辦公室)、社發展司(兼務院深化醫葯衛體制改革領導組辦公室兼央社綜合治理辦公室)
6、央預算內投資管理:固定資產投資司(央預算內投資)、重項目稽查特派辦公室(央投資項目檢查)
7、外合作:利用外資境外投資司(兼外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部際聯席議辦公室、《外投資別產業目錄》)、外事司(兼聯合持續發展協調組組單位)
8、環境保護應氣候變化: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司(兼務院環境保護領導組辦公室、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應氣候變化司(兼家應氣候變化領導組辦公室)
9、戰略性物質監控管理:經濟運行局(兼家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辦公室)、家物質儲備局(童、鋁等重要色金屬、稀金屬、金、銀等家儲備管理)、經濟貿易司(油氣進口配額管理兼全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議辦公室)10、戰備民經濟員:民經濟員辦公室(兼家交通戰備辦公室、家防員委員辦公室)
11、其輔助性司局:事司、規司、機關服務、『基建物業、機關黨委、離退休局、監察局

6. 國家發改委是個什麼機構

發展改革委主要職責主要職責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主要職責:
(一)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國民經濟發展、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二)負責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承擔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的責任,研究宏觀經濟運行、總量平衡、國家經濟安全和總體產業安全等重要問題並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負責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調節經濟運行,負責組織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
(三)負責匯總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土地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價格政策。綜合分析財政、金融、土地政策的執行效果,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負責組織制定和調整少數由國家管理的重要商品價格和重要收費標准,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等。負責全口徑外債的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四)承擔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體制改革的責任,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搞好重要專項經濟體制改革之間的銜接,指導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和改革試驗區工作。
(五)承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產力布局的責任,擬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和投資結構的調控目標、政策及措施,銜接平衡需要安排中央政府投資和涉及重大建設項目的專項規劃。安排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審核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外資項目、境外資源開發類重大投資項目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指導和監督國外貸款建設資金的使用,引導民間投資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的目標和政策。組織開展重大建設項目稽察。指導工程咨詢業發展。
(六)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負責協調第一、二、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並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服務業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規劃,組織擬訂高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解決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等方面的重大問題。
(七)承擔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並協調實施和進行監測評估的責任,組織擬訂區域協調發展及西部地區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城鎮化發展戰略和重大政策,負責地區經濟協作的統籌協調。
(八)承擔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的責任,編制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總量計劃並監督執行,根據經濟運行情況對進出口總量計劃進行調整,擬訂國家戰略物資儲備規劃,負責組織國家戰略物資的收儲、動用、輪換和管理,會同有關部門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等儲備。
(九)負責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銜接,組織擬訂社會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參與擬訂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民政等發展政策,推進社會事業建設,研究提出促進就業、調整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及政策。
(十)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節能減排的綜合協調工作,組織擬訂發展循環經濟、全社會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規劃及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參與編制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規劃,協調生態建設、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綜合協調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
(十一)組織擬訂應對氣候變化重大戰略、規劃和政策,與有關部門共同牽頭組織參加氣候變化國際談判,負責國家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相關工作。
(十二)起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按規定指導和協調全國招投標工作。
(十三)組織編制國民經濟動員規劃、計劃,研究國民經濟動員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的關系,協調相關重大問題,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動員有關工作。
(十四)承擔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有關具體工作和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
(十五)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根據國務院規定,管理國家糧食局、國家能源局。

7. 經濟局是干什麼的

經濟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經濟運行、循環發展、統計、價格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並組織實施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

組織、指導編制和銜接平衡各行業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

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和本區經濟形勢,提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調控手段和政策的建議。

(三)負責擬訂並組織實施區域經濟運行的年度計劃。

監測、分析本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研究區域經濟運行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並提出調控政策建議,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

(四)按規定許可權審批建設項目;會同相關部門服務項目建設。

(五)協調產業發展等重大問題並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平衡。

根據上級產業政策,指導區域信息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

(六)負責本區統計管理工作;

負責本區統計資料的收集、整理,組織實施各項統計報表制度,完成各項統計調查任務;對接區域國民經濟核算工作。

開展統計分析、預測和監督,提供統計信息和咨詢建議;組織和協調本區重大國情國力和區情區力普查、各項專項調查。

(七)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負責指導協調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電子政務發展,以及電子信息技術在社會和經濟各領域的應用。

(八)研究可持續發展戰略,負責應對氣候變化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統籌協調工作;組織擬訂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參與環境資源領域各項規劃的編制和重大問題研究。

實施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九)負責節能工作。

組織、協調和指導清潔生產促進工作。

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依法負責電力行政管理。

(十)按規定許可權,審核、擬訂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務價格和收費標準的調整方案並組織實施。

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情況,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

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協調處理價格糾紛;按規定許可權,組織重要商品和服務項目的成本調查、監審工作。

拓展資料:

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工業和信息化,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研究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制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的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

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工業和信息化,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研究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制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和信 息化的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根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訂並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專項規劃和年度計劃。

(二)研究提出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發展政策;提出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制訂並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布局規劃和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進工業體制改革和管理創新;擬訂地方性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並組織實施。

(三)制訂並組織實施產業投資政策建議和工業與信息化重大項目規劃;負責提出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及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提出市級財政工業和信息化各項專項扶持資金安排意見;按照規定許可權負責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核准和備案。

(四)監測分析工業、信息化運行態勢並發布有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負責工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負責信息化應急協調、無線電應急處置工作:負責轄區內工業和信息化企業生產要素的組織協調保障工作;負責組織電網建設、監管電網調度和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

(五)擬訂企業技術創新規劃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推進工業和信息化行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指導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開展工業和信息化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六)依據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光電子、生物開發、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調整優化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推動新材料、生產性服務等一批新興產業的發展;指導和推進企業信息技術創新機制的建立;負責振興裝備製造業的組織協調工作;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產品質量管理。

(七)負責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管理;負責鹽業行政管理;參與協調交通綜合運輸,負責協調轄區內重點物資運輸;指導和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物流企業發展;組織制訂開發區及工業園區發展規劃及政策措施,推動工業園區建設;推進工業和信息化項目向園區集中發展;負責開發區及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的綜合協調工作。

(八)組織指導煤炭行業管理,指導煤炭生產、技術改造,承擔煤炭資源整合工作,負責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擬定並組織實施工業,信息化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負責全市節能工作的綜合協調協調。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節能工作。

(九)指導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和措施.推動建立完善服務體系.協調解決中小企業及非公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十)負責全市信息產業行業管理,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和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負責指導和組織、協調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組織、協調和指導全市信息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工作;負責市級機關信息網路系統建設,推行電子政務工作。

(十一)承擔有關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負責協調有關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處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十二)統一配置和管理無線電頻譜資源,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有關事宜,負責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工作,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

(十三)負責磷、鈦、鐵、鋅、煤等工業原材料開采規劃與利用保護。

(十四)承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參考資料:網路-經濟局

8. 國家發改委有哪些部門

發改委的職能部門有政策研究室、發展規劃司、國民經濟綜合司等,具體說明如下:

1、政策研究室:起草重要文件。

2、經濟運行調節局:監測經濟運行態勢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3、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

4、發展規劃司: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生產力布局的建議。

5、國民經濟綜合司:監測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發展變化,進行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測預警。

6、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綜合分析國際資本動態及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狀況。

7、地區經濟司:組織擬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政策。

8、基礎產業司:統籌能源、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

9、產業協調司:綜合分析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產業政策。

10、西部開發司:組織擬訂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11、東北振興司:組織擬訂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12、農村經濟司:綜合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提出農村經濟發展戰略、體制改革及有關政策建議。

13、經濟貿易司:監測分析國內外市場狀況,承擔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相關工作;組織擬訂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總量計劃並監督執行,根據經濟運行變化提出計劃調整建議;會同有關方面管理國家糧食、棉花、食糖等儲備;

14、財政金融司:研究分析全社會資金平衡;研究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等問題,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執行情況,並提出建議;提出直接融資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按分工核准非上市公司發行企業(公司)債券,牽頭推進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的發展及制度建設。

(8)發展規劃和產業協調處擴展閱讀:

發改委的主要職責:

1、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國民經濟發展。

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政策,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2、負責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承擔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的責任,研究宏觀經濟運行、總量平衡、國家經濟安全和總體產業安全等重要問題並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負責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調節經濟運行,負責組織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

3、負責匯總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土地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價格政策。綜合分析財政、金融、土地政策的執行效果,監督檢查價格政策的執行。

負責組織制定和調整少數由國家管理的重要商品價格和重要收費標准,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等。負責全口徑外債的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4、承擔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體制改革的責任,研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搞好重要專項經濟體制改革之間的銜接,指導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和改革試驗區工作。

閱讀全文

與發展規劃和產業協調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