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工會發展

產業工會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8 06:49:15

A. 影娛工會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感覺發展特別快!

2016年3月 影娛文化傳媒注冊成立
2016年5月15日 影娛90979頻道在虎牙正式開播
2016年6月23日 聯合舉辦專橘洲沙灘電音屬夏日泳池趴
2016年7月25日 攜手湖南經視舉行「梅溪湖·我們一起跑起來」線下公益活動
2016年7月29日 攜手深圳市第一波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異界玄幻手游ARPG《雪鷹領主》全平台大型推廣活動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廈門、西安等城市同步展開
2016年10月21日 虎牙直播公會之戰,11月1日總決賽中躋身五強
2016年12月5日&12月19日 錄制互動綜藝線下直播節目「國王啪」(兩期)

B. 工會發展的優勢是什麼

簡單的說,工會發展的優勢在與可以密切聯系群眾,依靠群眾,帶領群眾,為共產主義事業充分發揮其組織作用。

另外,《工會法》第一章第五條明確規定:工會組織和教育職工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民主權利,發揮國家主人翁的作用,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協助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維護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

C. 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如何創新發展

1.創新教育方式,做思想工作的「導航儀」。
當前由於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的多元化,導致職工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職工思想活躍,觀念不斷更新,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不 斷創新。一是要創新思路,有被動向主動轉變。思路是行動的先導。要擺脫「唯書,唯上」的思維定勢,向「唯實」轉變。要從「等布置,等指令」轉變為從實際出發,把握工作的主動權。工會要根據單位和職工的實際需要確定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力求工作上有獨創性,超常性,開放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斷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二是創新內容,由單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隊伍整體素質轉變。工會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終圍繞單位的中心工作來進行,並將其作為自己的主戰場。要適應中心工作的需要,跟隨變革的步伐,注入時代的內容,拓寬服務的領域,增加工作的職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與本單位的日常工作,內部改革,機制轉換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堅持與單位各個方面工作整體配合,形成綜合效應。同時,要拓寬教育內容,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結合單位和職工的實際,有針對性的實施文化技術等教育,以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創新形式,由集中,統一,大型的活動形式向小型,靈活,多樣的方式轉變。運用現代科技為我們提供的手段,借鑒相關的科學成果,使思想政治工作從統一教育向層次教育轉變,從單向灌輸向自我教育轉變,從被動應付向超前預防轉變,從單純說理向結合解決實際問題轉變。四是創新載體,把學習教育活動同本單位的文化活動結合起來,單位文化是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載體,要通過塑造單位形象,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將教育培訓,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等工作連接起來,使職工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得到心靈的陶冶。
2.創新服務內容,做幹部職工的「貼心人」。
扶貧解困是服務,法律援助是服務,組織活動也是服務,工會工作的立足點就是服務,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就是工作的創新。一是要創新活動方式。要通過建立宣傳欄,書報欄,圖書室,文體娛樂活動室以及書畫,集郵,交誼舞,球隊等各種活動小組,用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文體活動,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在增強職工體質的同時增強廣大職工對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組織職工到外地參觀學習,以開拓視野。二是要做關心困難職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幫助人」,建立困難職工檔案,盡心盡力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關注職工的身心健康,把他們生活工作中的難點和熱點作為工會工作的重點。要以深厚的感情,滿腔的熱忱,密切聯系職工,與他們打成一片。要主動到困難多的地方去,到職工意見多的地方去,深入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況,認真傾聽職工的意見和呼聲,努力為職工排憂解難。
3.創新維權方式,作職工權益的「守護神」。
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也是工會的天職。工會組織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強化責任意識,從自身的性質和特點出發,以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為目標,以解決職工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創新機制,積極探索,創造性的做好維權工作。一是要密切聯系職工。要認真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解決職工的困難,努力做到「哪裡有職工,哪裡就有工會組織」;針對利益主體多元化和分配方式多樣化的趨勢,大力拓展維權領域,努力做到「哪裡有職工被侵權,哪裡就有工會來維權」。二是要創新維權載體。工會要通過建立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對他們提供「一站式」服務,這是開展困難職工幫扶的有效載體,是調解勞動關系矛盾的重要渠道,也是工會維權的常設機構和形象窗口,它提高了送溫暖工程的市場化,社會化程度,提升了工會落實對困難職工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的層次和效能。三是要擺正位置。工會擔負著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單位整體利益的雙重職能。既要維護職工的個人權益,又要維護整體利益;既要突出維護困難群體的利益,又要兼顧維護其他群眾的利益。工會要在這方面找准「結合點」和「平衡點」。工會組織是群眾的組織,不是權力部門,工會工作沒有制約別人的所謂權力,只有為職工服務的義務和責任。工會組織是群眾的組織,不是權力部門,工作設有制約別人的所謂權力,只有為職工服務的義務和責任。工會要在雙向維護中擺正位置,贏得單位領導的信任和職工的支持,才能在代表職工根本利益方面大有所為,這就要求廣大工作幹部要用新的思維方式,拓寬途徑,增強維權實效,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的利益,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D. 工會發展方向是什麼

PVE 或者PVP
娛樂,休閑,或者是專業,競技,職業。等等

E. 新形式下如何推動工會工作創新發展

1 樹立新常態下的新理念,進一步堅持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
(一)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工會的政治原則,做到圍繞本行業、本企業中心工作,服務大局,對黨委負責和對職工群眾負責相統一,把堅持黨委領導與獨立自主創造性開展工會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工會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二)自覺提升責任意識,深刻領會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新要求。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中指出,「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必須更好發揮群團組織作用,把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匯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為此,工會幹部應提高思想認識,增強使命感,不斷增強自身影響力和感召力,推動工會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
2 推進新常態下新作為,打通聯系服務職工的「最後一公里」
(一)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職工「無距離」。打造具有特色的工會服務品牌,堅持面向一線、服務一線,切實把工作重心放在職工第一線,真情同群眾交友,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使工會工作深深紮根於廣大職工群眾之中,以品牌效應帶動工會全面工作。
(二)維護群眾利益,做職工最可信賴的「家裡人」。要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作為工會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在感情上更加貼近職工,生活中密切聯系職工,工作中緊緊依靠職工,心裡時刻裝著職工。堅持廣大職工利益至上的觀念,著力解決職工群眾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想方設法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努力當好職工合理訴求的代言人、合法權益的維護人、生活困難的幫扶人、問題矛盾的化解人。
(三)加強自身建設,做提升各項工作的「壓艙石」。提升新常態下的新素質,著力創建創新型、服務型、學習型工會,針對職工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具體的現狀,要轉變傳統直線、單一簡單的思維方式為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思維方式,提高對新時期工會工作規律的准確把握,進一步強化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意識,不斷提高自我履職能力。
3 把握新常態下的新主題,進一步增強工會的新能量
(一)把握工作重點,加強職工思想教育工作,引導職工投身創新與發展之中。
1.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抓好工會會員資料庫的梳理,堅持入會數量與質量兩手抓、兩手硬,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吸收到工會組織中來。進一步加強對工會小組的指導幫建,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將更多財力、物力投入到工會小組。
2.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教育。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教育要貫穿於工會的各項工作的始終,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集合起來,急職工之所急,想職工之所想,幫職工之所需。工會在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著重加強一線人員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傳統美德教育,在職工中形成「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不斷擴大工會的影響力。
3.加大工會宣傳工作力度。堅持「以內為主,以外為輔」的原則,努力發掘、廣泛宣傳發展進程中涌現出來的各類先進典型。工會要積極創新宣傳載體,根據現在80後、90後員工人數多、思想活躍的特點,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優勢,利用網路資源,動員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管理,宣傳企業職工操守和新型價值觀理念。
(二)關注工作焦點,走具有本行業、本單位特色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道路,構建和諧的新型勞動關系。
1.完善職代會制度,深化廠務公開。堅持以職工代表大會作為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基本載體。把職工代表大會作為廠務公開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黨委會議、行政會議、公告欄、計算機辦公網路以及單位領導與職工代表座談交流等方式,積極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
2.堅持依法維權,積極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工會要貫徹好「普法維權」的工作,使職工知法、懂法、守法,擴大覆蓋面,實現好、維護好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健全維權工作機制,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突出抓好勞動關系矛盾排查工作,對影響職工隊伍穩定的問題早發現、早介入、早報告,盡可能地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3.發揮幫扶作用,切實加強工會困難救助工作。逐步推動工會困難職工援助的轉型升級,形成幫扶—解困—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從制度層面搭建服務職工平台,進一步加強困難職工幫扶工作計劃,不斷提升幫扶工作水平,著力解決好職工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把服務工作做到職工群眾的心坎上。
(三)突破工作難點,圍繞發展大局,在經濟技術創新活動中取得新突破。
1.創新勞動競賽,提升職工素質。工會要積極探索開展勞動競賽工作的新思路。遵循「工會搭台,職工唱戲」的原則,為員工搭建起了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平台。工會積極引導職工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不斷增強奮勇爭先、銳意進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重視發現、培養創新型人才,使創新理念得到尊重、創新措施得到鼓勵、創新成果得到彰顯。
2.深入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工會要積極搭建有利於職工全面發展的職業平台,打通職工提高技能的通道,培養和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拓寬職工高技能人才成長渠道,全面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充分發揮工會「大課堂」作用,在全體職工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著力推進職業道德建設,激勵職工樹立理想、堅定信念、積極進取、奮發有為。
(四)夯實工作支點,強化工會工作創新意識,進一步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影響力、凝聚力。
1.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工會要創新工作理念,加強宣傳教育,突出工會特色,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促進工會幹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全面提升工會幹部的自身素質和履職能力。
2.宣傳工作亮點,擴大工會影響。工會要找准工作著力點和切入點,為宣傳思想工作創造更多、更便利的條件,真正把工作亮點展現出來,把鮮活經驗推廣開來,把職工中的先進典型樹立起來。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活動,宣傳勞動模範和先進人物,提倡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良好氛圍,宣傳推廣重大典型、先進班組和創新型勞動成果。
3.解放思想,在工會內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營造認真學習的氛圍,通過學習強化政治責任、通過學習提高工作能力、通過學習提升精神境界;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對當前工會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加以研究,提出解決的對策,營造團結和諧的氛圍,形成團結和諧的內部環境。增強奉獻意識、大局意識、互助意識、補台意識。

F. 簡述中國工會產生的歷史原因

中國工會在中國工人運動發展的基礎上誕生 。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不久 ,就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全國工會的通信聯絡機關,張國燾、鄧中夏先後任主任 。1922年5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確定籌備全國性工會組織 。1925年5月1日在廣州召開了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 ,正式成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抗日戰爭時期暫停使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名稱 ,成立陝甘寧邊區總工會和各抗日根據地總工會。解放戰爭時期邊區總工會和各根據地總工會聯合為解放區總工會。1948年8月1日由解放區總工會和國民黨統治區工會在哈爾濱聯合召開了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決定恢復中華全國總工會。1978年10月召開了中國工會九大,修改通過了《中國工會章程》,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是各地區工會組織和各產業工會全國組織的最高領導機關。為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工會組織和帶領工人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掀起了多次大罷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全總團結帶領廣大職工,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並致力於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提高職工的思想覺悟和文化技術水平,改善和豐富職工的物質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對外遵循獨立自主、廣泛聯系的方針,到1990年底 ,已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會組織建立和發展了友好關系。

G. 工會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總的來說,中國工會的產生大致可分為發下階段:

一是從19世紀下半葉內至1921年中國勞容動組合書@記@部的成立。在這一階段,工會主要進行的是有組織的經濟斗爭,發動和組織工人群眾為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工作條件而斗爭。

二是從1922年到1949年成立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國工會要進行的是有組織的政@治@斗爭,號召和組織工人群眾為自身的民主權利,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剝削和壓迫而展開的。

三是從奪@取@國家政@權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這一階段,工會主要進行的是組織和引導工人群眾當家作主,學習管理經濟、管理國家,加速發展社會生產力,推進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四是改革開放時期。在這一階段,適應新世紀、新階段的新形勢,全國總工會在發展方向上,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推動工會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H. 如何用五大發展理念助推工會工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論,牢牢抓住制約發展的症結所在,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注重突破薄弱環節,以創新發展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解決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富有創見地升華了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時代創新和重大升華。
工會作為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必須准確把握五大發展理念在工會工作中的著力點,破解問題短板,強化工作創新,不斷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努力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
堅持創新發展,著力引領職工提升發展質量效益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發展,必須引導職工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讓創新在全體職工中蔚然成風。要廣泛營造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偉大社會氛圍,發揮勞模先進引領作用,深化名師帶徒活動,強化勞模技能工作室創新孵化功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廣泛智力支持。要圍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組織職工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大賽、技術比武、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打造職工創新工作室、職工創新大講堂等平台,提高職工技能等級、技術和文化水平。要廣泛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活動,著眼「十三五」發展的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重要領域,創設豐富多樣的競賽載體,讓每一位職工在競賽中成就自我、發展自我,讓勞動競賽成為服務發展的「助推器」。要實施「工人先鋒號」亮牌創建活動,推進職工「五小」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職工崗位先進操作法等工作,促進提質增效。
堅持協調發展,著力引領職工推動整體均衡發展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堅持協調發展,必須正確處理發展中重大關系問題,引導職工助推整體協調發展。要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職工生產生活,廣泛宣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等精神,引導職工強化崗位奉獻意識,培育協調發展理念。要深化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積極培育先進典型,健全企業信用體系,優化監管評估機制,推動服務引導與管理監督相結合,以共擔責任、共謀發展為主題,促進更多企業不欠薪不欠保,職工與企業同心同德共同發展。要培育職工樹立創業意識,探索金融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等服務舉措,幫助職工實現創業和再就業。要營造協調發展氛圍,繁榮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推動基層形成常態化職工文體活動機制,深化送文化到基層活動,為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貢獻力量。
堅持綠色發展,著力引領職工促進經濟社會良性互動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引導職工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貢獻。要培育職工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形成促進綠色發展的良好氛圍。要引導職工加快產業生產經營方式革新,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推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加強生態環境執法、築牢生態安全底線。要引導職工廣泛參與「垃圾分類」等生態文明活動,發揮各級人大職工代表和政協工會界別委員監督治理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力度和生態修復的力度,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堅持開放發展,著力整合各方力量提升工會服務能力
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開放發展,必須堅持互利共贏理念,運用社會力量提升工會服務能力。要積極推進工會實體化、普惠化、項目化、社會化服務,設計和實施好黨政所需、職工所盼、工會所能的服務項目。要提升各級職工服務中心、企業實體化服務站點功能,完善困難幫扶、創業就業等機制。要在做精做細工會幫扶、辦好各類維權熱線,暢通法律援助渠道。要遵循「互聯網+」發展趨勢,依託工會官網、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服務方式,實施網路普惠服務。要發揮工會樞紐型組織的功能,採取購買服務吸引社會組織參與服務職工,積極構建互利合作平台,提升工會在社會組織中的吸引力和話語權。
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實現職工共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增強職工的「獲得感」。要強化工會源頭維護,落實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等民主協商機制,參與修訂完善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規制度。要發揮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職能,強化高溫津貼、帶薪休假等待遇的落實。要完善工資正常調整機制,推動出台工資集體協商條例、職代會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健全完善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廣泛開展行業(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要加強職工勞動安全保護,健全完善勞動保護分級管理措施,會同行政部門建立工傷事故預防聯動機制,督促簽訂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加強事故多發企業的警示教育和督查。
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必須增強工會幹部的能力素質。一要增強學習力,自覺以五大發展理念武裝頭腦。緊緊圍繞中央決策部署和本地實際情況,學深學透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趨勢導向。二要突出執行力,始終以五大發展理念推動實踐。以工會正在做的事情為主線,多做和合、適合、融合之事,多下鋪底、托底、兜底之功,讓職工的呼聲和主張適得其所、落地生根。三要強化創新力,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指導改革。把增強創新力作為工會改革發展的根本出路,把握新形勢下黨對工會工作的新要求,著力推進工會組織改革創新,優化工會機構設置、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

I. 工會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犯罪學從產生到現在經歷了200多年的歷......
(一)前科學階段,在此階段即沒有......
(二)准科學階段,從19世紀中期開始。在......
(三)科學階段,在這一階段以......
下面就其各學派的主要觀點略作論述。
(一)古典社會學派
18世紀中後期,歐洲大陸正在進行新舊制度的交替......
古典社會學派認為:
1犯罪原因完全是個人行為。
2刑法......
3刑罰應講究正當的程序......
犯罪原因完全是個人行為。認為人......
犯罪的根據是個人危險性。即犯罪的本質是社會危險性......
刑罰應講究正當的程序。主要觀點有:
(1)法律要公布於眾,要公開,不能僅僅為法官或少數......
(2)罪刑法......
(3)刑法......
在《論犯罪與刑罰》一書的最後,貝卡里亞總結出......
刑罰人道主義,是貝卡了亞極力提倡並確立的......
費爾巴哈使罪刑法......
罪刑相適應是貝卡里亞提出......
(二)實證主義學派。
實證主義學派是在19世界後半期為了反對古典......
實證主義學派的主要觀點是:
1研究犯罪人,用生物學理論對犯......
2否定古典社會學派。
3犯罪的本質是人身危險性,應針對犯罪人進行矯正治......
龍勃羅梭從觀相術和顱相學對犯罪進行研究......
實證主義學派否定古典社會學派表現在3個方面:
(1)否定意志自由。
在菲利看來,,自有意志只......
(2)排斥刑罰的威懾力。
古典社會學派把犯罪看成是意志自由的結果,因而刑......
(3)排斥對刑罰的研究,大......
實證主義學派認為犯罪的本質是人身危險性......
(三)犯罪社會學派。
犯罪社會學派又稱刑事社會學派,是19......
1在犯罪原因論上提出了犯罪原因二元......
2提出刑罰個別化理論。
3強調刑罰的目的是預防再......
犯罪原因理論是李斯特犯罪學......
刑罰的根據既不應單純考慮社......
李斯特認為刑罰的主要任務......
縱觀犯罪學歷史發展的過程,

閱讀全文

與產業工會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