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科技有哪些
1.、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獲圓滿成功
國防科技工業局宣布,2014年11月1日6時42分,再入返回飛行試驗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順利著陸,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獲得 圓滿成功。
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於2014年10月24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科研人員將對飛行試驗獲得的數據進行深入研究,為優化完 善嫦娥五號任務設計提供技術支撐。
試驗器服務艙將繼續在太空飛行,並開展一系列拓展試驗。首次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 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關鍵技術,為確保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實施和探月工程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2、量子通信安全傳輸創世界紀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和清華大學合作,通過發展高速獨立激光干涉技術,結合高效率、低雜訊超導納米線單光子 探測器,將可以抵禦黑客攻擊的遠程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安全距離擴展至200公里,並將成碼率提高了3個數量級,創下新的世界紀錄。
2014年11月7日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了這一重要成果,審稿人評論認為「實用量子密鑰分發的重要里程碑」和「物理和技術上的重大進展」,並被選為「編輯推薦」論文。同時,歐洲物理學會下屬網站《物理世界》也以《安全的量子通信傳輸到遠距離》為題,對其進行了報道。
3、 超級稻畝產首破千公斤
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團隊牽頭的國家 「863」計劃課題「超高產水稻分子育種與品種創制」取得重大突破。
2014年9月24日和10月10日,分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任組長的專家組和農業部測產專家組組長、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等專家,在牛形村和紅星村現場測產,平均畝產分別達到1006.1公斤和1026.70公斤,首次實現了超級稻百畝片 過千公斤的目標,創造了一項里程碑式的世界紀錄。
這是農業部首次針對超級稻千公斤攻關品種組織的國家級測產驗收。2014年,「Y兩優900」在全國13 個省市自治區的30個示範片開展高產示範攻關,在較為不利的氣候下仍獲得豐收。
4、光通信技術取得新突破
「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國家「973」項目在武漢通過驗收,在國內首次實現一根頭發絲般粗細的普通單模光纖中以超大容量超密集波分復用傳輸80公里。
傳輸總容量達到100.23Tb/s,相當於12.01億對人在一根光纖上同時通話。這一項目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牽頭,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參與,實現了我國光傳輸實驗在容量上的突破。
網路傳輸容量是衡量國家網路承載能力和水平的關鍵性 指標。這一項目致力於打造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傳輸網路,為下一代光傳輸網路進行的技術儲備,推動我國在光通信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5、首架國產大飛機下線
2015年11月2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C919首架機在上海正式下線。C919飛機自主創新有5個標志,包括飛機總體方案、氣動外形、飛機機體設計與製造、系統集成及工程項目管理等。
研製人員針對氣動布局、結構材料和機載系統,實現先進材料首次在國產民機上的大規模應用、數百萬零部件和機載系統研製流程高度並行。在研發的集成創新過程中,全產業鏈上有將近20萬人參與研發製造,其採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輻射拉動了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基礎學科進步及航空工業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C919總裝下線對於中國民機產業發展、基礎工業實力提升、發展製造強國具有深遠的意義。按計劃,該飛機將於2016年首飛。
B.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什麼時候
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2000年,中國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中國經濟規模何時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來國內外經濟學家關注的話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一歷史性時刻。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鋼明昨天再次強調,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國還是一個『窮國』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國內媒體應該淡化這一變化,避免國際輿論借機再度炒作『中國經濟威脅論』」。
(2)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可替代性擴展閱讀:
有這樣幾個事實反映了中國地位的凸顯:
第一,在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保持了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二,2010年10月,G20財長會議決定IMF將向中國等新興大國轉讓6%的投票權,其中,中國的份額將由3.72%躍升至6.39%,投票權也將從目前的3.65%升至6.07%,一舉超過英、法、德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中國投票權的上升並沒有動搖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擁有的否決權,也沒有動搖發達經濟體的主導權。
第三,中國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國「美洲虎號」快47%,被認為是走向科技大國的重要表現。
第四,中國海軍艦隊多次遠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第五,在全球治理層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重要作用,作為G20和「金磚四國」成員參與制定和協調國際經濟規則,作為基礎四國的成員參與氣候變化談判,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顯著提升。
C. 個人可以申請專利嗎個人如何申請專利
個人如何申請專利個人申請專利(例如:非職務發明人或企業的的代表人)申請專利需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 主體。普通的個人在中國申請專利,可自行申請,也可委託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如果是特殊的個人,則必須委託專利代理機構辦理。特殊的個人包括:
①在中國無經常居所或營業所的外國人;
②在國外長期居住或工作的中國人;
③港、澳、台地區同胞。中國個人在國內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申請專利,也要委託專利代理機構辦理,不能自行申請。
2、 客體。發明創造有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在申請前要確定類型,不同的類型申請的條件、成本,權利所要保護的內容,專利權授予之後帶來的經濟效益等都是不同的。申請人需結合自身情況選擇。保護期限,發明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都為10年,均從申請日起開始計算。
3、 程序。發明專利要經過初步審查和實質審查,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只需初步審查就授權公告。
①發明專利需提交請求書、說明書、說明書摘要及權利要求書,必要時應有說明書附圖。
②實用新型專利需提交請求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說明書摘要及摘要附圖。
③外觀設計專利需提交請求書、外觀設計的圖片或照片。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需約8-12個月,形式審查通過後,發授權通知書,並辦理領證手續,在繳納領證費後約2-3個月拿到專利證書。具體時間取決於審查員的審查速度與申請人交底資料的詳實程度及附圖的提供情況等。
D. 未來十年中國的十大熱門行業是什麼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未來十年中國十大熱門行業有哪些?哪個行業最吃香?
未來十年中國十大熱門行業:財務規劃師,人力資源經理,電子商務工程師,網路營銷,網路媒體高級編輯,企業高級規劃師,公關經理,游戲,動畫設計工程師,公務員,職業規劃師, 律師 。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第四 職業顧問的職業門檻很高。它需要結合市場信息研究能力,職業規劃,個人職業評價,心理研究等專業知識。它還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相關的專業教育和工作背景以及各種行業。人才需求眾所周知。
目前,國內注冊律師遠沒有中國發展市場經濟和法治的要求。人們的法律意識日益加強。資產重組,兼並重組,以及大量中小企業的涌現,會增加很多法律事務,對律師的需求會迅速增加。
E.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的決策力,它包括把握全局、審時度勢的判斷力,大膽突破、敢於競爭的創新力,博採眾長、開拓進取的文化力,保證質量、誠實守信的親和力。
核心競爭力是群體或團隊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彌補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識的組合,藉助該能力,能夠按世界一流水平實施—到多項核心梳程。
(5)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可替代性擴展閱讀:
一、內容構成
1、具備創新的技術
企業是否具備創新技術往往對其發展有著決定性作用。技術創新,它要求實現的是產品的功能性、獨特性以及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尖端性。這種優勢的技術,會為企業帶來超過普通企業的客戶關注度以及市場廣泛度。
2、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
即便是在信息時代,各種智能化設備的出現大大降低了對人力資源的要求,但是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依舊是這個時代不可多得的財富。
因為創新技術,最終也必須是有創造才能的人才來完成開發設計。所以,在一個企業中,創新人才始終是一個企業能否引領行業潮流最重要的因素,它是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3、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同樣屬於抽象意識的范疇,與一些生產要素相比,企業文化的價值往往是很難被評判的,盡管如此,在現代化的企業制度中,企業文化的地位卻是被普遍認可和尊重的。
二、構建方法
1、企業的規范化管理
企業的規范化管理也是基礎競爭力的管理。
2、資源競爭分析
通過資源競爭分析,明確企業有哪些有價值的資源可以用於構建核心競爭力,如果有,具體應該怎樣運用。
3、競爭對手分析
對競爭對手的分析能夠讓企業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企業平時要留意收集競爭對手的信息和市場信息,及時掌握對手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