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濟南老廠房文化產業

濟南老廠房文化產業

發布時間:2020-12-18 04:37:25

① 老廠房如何改造才能顯得有格調

做混泥土密封固化劑地坪,首先先把有裂縫的和坑窪空鼓的地方修補起來版,然後再做地面硬化權處理,這里說的地面硬化處理是直接用混泥土密封固化劑材料把起沙的地面硬化,再根據固化劑地坪施工工藝一道一道做下去,直到最後拋光效果,這樣翻新出來的老地面無疑是最省錢、省心、省時的,而且還美觀、耐磨、防塵,值得推薦。

② 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何時正式成立

2018年8月18日從朝陽區了解到,2018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規劃藝術館舉辦,活動以「工業記憶•文化傳承•城市更新」,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遼寧、吉林、山東、河北、陝西、甘肅、雲南等17個省市的39個城市(城區),近100家老舊廠房改造轉型的知名文創園區參加。同日,全國首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正式成立,全國首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主題展開展。

活動現場,全國首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簡稱全國老舊廠房協同發展聯盟)由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牽頭倡議,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等智庫機構、全國23個城市(城區)相關部門、近100家老舊廠房改造轉型園區共同發起成立。 「聯盟揭牌標志著全國首個以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為主題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盈利性的協同發展組織平台正式成立。

截至目前,全市騰退老舊廠房達242個,已經轉型利用的老舊廠房佔地面積601萬平方米,正在轉型改造的佔地138萬平方米。朝陽區作為北京市曾經的紡織、電子、機械、化工、汽車五大工業基地,老舊廠房資源豐富。近年來,朝陽區形成了「5544」的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的朝陽實踐經驗,即:科學把握「5大關系」,著力實施「5大舉措」,示範推廣「4種模式」,全力推進「4大轉變」。

③ 老廠房有國有土地證,如果要翻蓋或重建成文化產業園需要走什麼手續如何辦理規劃,審批,開工,驗收等

1、工業用地改變為商業用途的,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並需經過規劃部門批准。
2、如符合城市規劃可以改變為商業用途的,按照現行土地出讓辦法的規定,其出讓應當通過招標、拍賣或掛牌等方式公開進行,工業用地原使用人和買受人不得自行進行買賣。
3、通常的做法可由工業用地使用人與所在區縣的土地管理部門聯系,由土地的收購儲備機構根據年度收購儲備計劃安排收儲。

④ 文化產業園區的類型

從不同的角度,文化產業園區有不同的劃分方法。
Hans.Mommaas在分析荷蘭5個文化產業園區時提出,文化產業園區類型的區分有7個核心尺度可以參考:園區內活動的橫向組合及其協作和一體化水平;園區內文化功能的垂直組合一設計、生產、交換和消費活動具體的混合,以及與此相關的園區內融合水平;涉及到園區管理的不同參與者的園區組織框架;金融制度和相關的公私部門的參與種類;空間和文化節目開放或封閉的程度;園區具體的發展途徑;園區的位置 」。
Walter Santagata根據功能將文化產業園區分為四種類型:產業型、機構型、博物館型、都市型。
1.產業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園區主要是以積極的外形、地方文化、藝術和工藝傳統為基礎而建立的。此類園區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工作室效應」和「創意產品的差異」。
2.機構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園區主要是以產權轉讓和象徵價值為基礎而建立。其基本特徵是有正規機構,並將產權和商標分配給受限制的生產地區。
3.博物館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園區主要是以網路外形和最佳尺寸搜尋為基礎而建立。園區通常是圍繞博物館網路而建,位於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市區。其本身的密度能造成系統性效應,吸引旅遊觀光者。
4.都市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園區主要是以信息技術、表演藝術、休閑產業和電子商務為基礎而建立。通過使用藝術和文化服務,賦予社區新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業經濟的衰落,並為城市塑造新的形象。 由於文化產業園區在我國的發展還處於胚胎期,因而對其的分類很少。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本文主要從區位依附、園區性質等方面對文化產業園區的類型進行劃分。
1.按區位依附劃分為4種類型:
(1)以舊廠房和倉庫為區位依附。城市中被廢棄的舊廠房和倉庫,因其寬敞明亮的空間及廉價的租金,或面臨閑置空間再改造的境遇,往往成為文化產業園區的又一滋生之地。國外許多成功的文化園區就是以舊廠房和倉庫為區位依附的。我國較早出現的大山子藝術區依託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798工廠的老廠房。上海近些年成長起來的創意產業園區絕大部分也是由舊廠房和倉庫改造而成。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創意產業園區,位於上海20世紀3O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廠群;建國中路l0號的「八號橋」創意產業園區,位於上海汽車制動器公司的老廠房。這些創意產業集聚區,利用現有建築創造了創意產業發展的平台,又保護了歷史文化財產,是文化產業與工業歷史建築保護、文化旅遊相結合,建築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相結合的良好典範。
(2)以大學為區位依託。大學作為技術的發生器,可以不斷開發新的科技;同時它又是各類人才的聚集地,不但培養人才也吸引著各領域最優秀的人才;大學也是一個開放的社區,是一個提供多元文化的場所,大學往往成為創意的中。
因此,依託大學發展文化產業園區也就成為一種重要的途徑。
如上海的楊浦區赤峰路建築設計一條街依託的就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一同濟大學,上海長寧區天山路時尚產業園依託的是東華大學和上海市服裝研究所,正在建設中的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園及TCL(廣州)文化產業基地都是以大學為區位依託的。
(3)以開發區為區位依附。這類文化產業園區主要是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區位依附。因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高新技術產業發達,高校、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聚集,科技與文化相結合的智力型人才眾多,最適宜發展文化與科技結合的文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區都有著大量的信息產業,這些產業跟文化產業能夠實現很好的融合。屬於此類型的有位於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的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位於大連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國家動畫產業基地;位於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內的張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等等」。
(4)以傳統特色文化社區、藝術家村為區位依附。屬於這種類型的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依託一些傳統的文化區域,在這些區域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氛圍濃郁,利於開發特色文化產業產業園區。如四川德陽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北京高碑店傳統民俗文化產業園區等等。第二種是依託位於城鄉結合部的一些藝術家村,有些是屬於創作型的園區,如北京的幾個畫家村;有的則已形成產業化運作,如位於深圳特區郊邊龍崗區布吉鎮的大芬油畫村等。
2.按園區性質劃分為5種類型:
(1)產業型。一是獨立型的。園區內,產業集群發展相對比較成熟,有很強的原創能力,產業鏈相對完整,形成了規模效應。如深圳大芬村,以繪畫藝術為主,也已經形成一定的產業鏈條,及規模效應,但原創能力不強,而且這是我國此類文化產業園區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是依託型的。依託高校發展,也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鏈條。如上海虹漕南路創意產業園,同濟大學周邊的現代設計產業園區等等。
(2)混合型。這種類型的文化產業園區往往依託科技園區,並結合園區內的優勢產業同步發展文化產業,但園區內並未形成文化產業鏈條。如張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香港數碼港等。
(3)藝術型。這種類型的園區也是創作型園區,原創能力強,但藝術產業化程度還較弱。目前國內最有名的藝術園區有北京大山子藝術園區、青島達尼畫家村等。
(4)休閑娛樂性。這類文化園區主要滿足當地居民及外來遊客的文化消費需求。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新天地、北京長安街文化演藝集聚區等。
(5)地方特色。如北京高碑店傳統民俗文化產業園區、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易區等。
此外,按照影響范圍來分又有國際型、國內型和地區型;還可按園區最初的形成分為自發形成和政府運作形成的文化產業園區。由於文化產業園區在我國還是一新生事物,發展變化快,園區類型之間的界限並不是很明晰,在這進行的類型劃分僅是根據當前的一些情況進行的劃分,今後隨著城市文化產業園區發展逐漸成熟,園區類型的劃分將會進一步完善。

⑤ 舊廠房如何變身「城市地標」呢

紅梅文創園是由紅梅味精廠改造而成。上個世紀90年代,沈陽老鐵西矗立著林立的煙囪,冒著滾滾的濃煙,代表東北經濟的發展與繁榮。紅梅味精廠的老工業建築位於鐵西區西二環邊,佔地約6.2萬平方米,擁有工業廠房13處。

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也從片瓦遮頭到高樓廣廈的流轉更迭,以前熱火朝天的鐵西工廠,或湮沒在高樓之下,或搬出了城區,亦或已“面目全非”。承載著一代人味覺回憶的紅梅味精廠也逐漸成為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2014年,紅梅味精宣告破產,一排排的廠房破舊不堪。

在歷經滄桑巨變後,已經完成歷史使命的紅梅味精廠何去何從,讓人深思。如果直接拆除,對於一個承載著厚重記憶的地方,實則可惜。

⑥ 企業老廠房改建後成為扶貧車間要辦什麼手續。扶貧車間

不管什麼性質的企業,包括用於扶貧的項目,只要生產經營,就必須辦理營業執照以及其他證件,否則就是非法生產經營。

⑦ 北京老舊廠房將轉型為文化空間是真的嗎

日前,北京市出台了《關於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空間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專要保護利屬用好老舊廠房,充分挖掘其文化內涵和再生價值,興辦公共文化設施,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新型城市文化空間。

針對北京的老舊廠房,為避免盲目拆建、過度改造等問題,《意見》明確要求要妥善處理「保」與「用」的關系,確立「該保則保、以保定用、以用促保」的總體原則。在「用」上,著眼解決公共文化服務供需矛盾,挖掘老舊廠房空間資源,承載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實體書店、藝術影院、非遺展示中心等文化設施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能力。除外,還將聚焦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推動達到一定規模和符合建築標準的老舊廠房資源向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轉型,對接導入高端項目資源,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⑧ 那些瀕臨消失的工業遺產,你知道多少

據了解,2015年10月,濟南市規劃局啟動了《濟南中心城工業遺產調查與保護利用策略研究》工作,分為工業遺產現狀普查調研、分類標准研究、總體保護規劃研究、典型案例策劃研究四個部分,邀請專業設計單位和業界權威專家參與。將在2016年5月份完成,用以指導濟南具體工業遺產保護工作。
什麼是工業遺產? 濟南工業遺產包括哪些?
因工業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遺址和非物質表現,稱為工業遺存。工業遺存中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部分,稱為工業遺產。
據了解,濟南的工業遺產主要包括近代工業產生、初步發展和迅速發展時期,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工業全面建設時期的工業建設所留下的工業文化遺存。具體包括建築物、工廠車間、磨坊和相關設備,相關加工冶煉場地、倉庫、店鋪、能源生產和傳輸及使用場所、交通設施(如鐵路)、工業生產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如住房、銀行、郵局、醫院),以及工藝流程、數據記錄、企業檔案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濟南工業文明自洋務運動肇始現代工業遺產保存良好
工業文明是濟南城市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自洋務運動,濟南揭開了使用現代機器生產的歷史,自開商埠後麵粉、紡織、印染、化工、造紙、機械、五金等行業全面發展至鼎盛時期,解放後至一五年間,紡織、機械等行業發展漸成規模。但目前工業遺存整體保存情況堪憂,有些已瀕臨消失。
近代洋務運動促使濟南近代工業的產生。此時的工業基本為官辦,民族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尚未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山東機器局,該企業是我國早期著名軍工廠之一,也是濟南近代歷史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工廠。
自開開埠催進近代工業發展。濟南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自開商埠的城市。自開埠通商到抗日戰爭爆發這段時間,是濟南近代工業的發展與興盛時期,覆蓋35個行業,涉及麵粉、紡織、印染、化工、造紙、機械、五金等幾大支柱性輕工行業,尤以麵粉、紡織、火柴最為發達,曾鼎盛一時。據統計,此時期企業已逾500家,其中,機制麵粉業10餘家,紡織業200餘家,印染業10餘家,釀造業200餘家,化工業90餘家,火柴業10餘家。
1953年濟南執行第一個發展國民經濟五年計劃後,濟南工業發展建設進入新時期,工業遺存眾多。北郊集中分布,如濟南國棉二廠、濟南針織廠、毛巾總廠等;西南郊集中分布工業,如試驗機廠、山東建築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
現代工業遺存整體情況良好,廠區內經統一規劃、路網系統完整、功能分區明確、建築質量良好,至今仍有許多建築能夠滿足現代生產的組織要求。但未來隨著城市發展,產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搬遷,原本沿河沿路、位於城市中心位置的工業生產逐漸向外圍轉移,及時保護有價值的工業遺產迫在眉睫。
濟南將對工業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
據了解,與國內很多城市情況類似,濟南工業遺產保護也一度存在重視欠缺、家底不清、保護經驗匱乏、措施不力等問題,使不少工業遺產成為當時城市建設發展的犧牲品,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工業遺產具有不可再生性,只有認定和保護工作先行,才能防止對其隨意廢棄和拆毀。因此,濟南市規劃局圍繞工業遺產這一特殊、亟需保護的對象,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2013年8月,市規劃局完成《濟南舊城工業遺產調研、保護與研究》,對舊城區內瀕臨破壞和消亡的工業遺產進行了摸底調研。
為對工業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2015年10月,市規劃局啟動《濟南中心城工業遺產調查與保護利用策略研究》工作,分為工業遺產現狀普查調研、分類標准研究、總體保護規劃研究、典型案例策劃研究四個部分,邀請專業設計單位和業界權威專家參與。將在2016年5月份完成,用以指導濟南具體工業遺產保護工作。
哪些工業遺產我們依然可以看到?
記者從濟南市規劃局了解到,目前濟南市工業遺產分為未開發和已開發兩大類。其中未開發工業遺產呈現三種態勢,即完全保留、部分保留以及消失殆盡。.
完全保留的工業遺產
機械、造紙等行業作為濟南市老工業企業的典型代表,有數家企業完整保存下來。
濟南二機床是我國最早的「十八羅漢廠」之一,是全國機床工具行業的骨乾重點企業。工廠始終致力於廠內老建築以及老設備的保護工作,不僅做到維持廠內老建築的原貌,並且在建築物表面標注廠內建築的年代信息,制定保護策略。
濟南第一機床廠建於1958年,現已出售,處於閑置狀態,廠內建築仍維持當年原貌,且保留部分老設備。
山東省建築機械廠建於1956年,1994年進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國最早生產混凝土攪拌機與輸送機械的大型骨幹企業之一。工廠目前仍在生產,廠內建築基本維持原貌,生產車間內有老設備閑置。
濟南造紙廠建於1947年,曾為濟南造紙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現廠區內老建築保存完整,廠房和倉庫極具時代特色,具有保護價值。
英美煙草公司濟南分公司,建成於1919年。該樓是一座以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為主的建築,在商埠區眾多的日耳曼風格的建築中較為醒目。總體風格呈凹字形,造型講究,設計大方,是當時濟南較為壯觀的建築之一。
部分保留的工業遺產
1910年,清政府向德國貸款始建,時稱津浦鐵路大槐樹機廠。建廠初期,主要是修理津浦路北段的機車、客車和貨車。廠內遺存老建築4處,分別為建廠初期的辦公樓(現用於廠史館),兩處公寓樓(現用於辦公樓)以及一處水塔,無老設備遺存。
濟南第三國棉廠前身為仁豐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由穆伯仁、崔景三、辛鑄九等人購地建廠。現廠區內僅存部分80年代以前的老建築,典型建築有廠區大門、職工醫院和30年代老廠房,無原有生產設備與生產線。
1904年火車站建立了電報支局(俗稱「老電報局大樓」),是濟南最早的電報收發局,原建築從基礎到頂端均以石材為主,圓柱狀角樓及曲線柔和的窗楣所體現出的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築風格。電報局西側為原站長室,同樣為當年的遺存特色建築。
山東造紙總廠東廠是中國最早一批、山東省首家機製造紙廠,至今已逾百年。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由於市場經濟和進口紙的沖擊,加上保護省城生態環境的需要等種種因素,這家百年老廠被外資兼並,最終虧損嚴重,被依法清算。廠區內遺存建廠初期老建築一棟,已被列為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工業遺產保護單位。
該廠前身是濟南魯豐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位於濟南市紗廠西街。1915年,山東實業司司廠潘馥,由山東巡撫使蔡儒偕聯合多名軍閥購地建廠。廠內老建築分為兩個時期:建築初期和1975年重建車間。建廠初期建築有2處,包括醫務室和變電室。重建車間有多處,下面以典型建築展示。
消失殆盡的工業遺產
近年來,工業遺產保護問題已被提上日程,但是仍有部分有價值的工業遺產消失殆盡,如建於1920年的山東酒精總廠,作為我國最早生產酒精的企業,曾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酒精生產企業和濟南市骨幹企業,號稱「亞洲第一酒精廠」。作為山東最早的民族火柴工業——濟南振興火柴廠,歷經北洋軍閥、國民黨統治、日軍侵佔到公私合營等時期,也已不復存在。
已成功開發的工業遺產
皮鞋廠於1965年建廠,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達到最頂峰,生產的「飛行」牌皮鞋與青島「浮德」皮鞋齊名,是山東皮鞋兩大品牌。老廠房除有間寬大、地理位置好,且透露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現原廠區已改造為現階段濟南市最大的文化創意產業園。
位於堤口路17號的濟南啤酒廠老廠區華麗轉身,一個綜合性、功能齊備的「D17文化創意產業園」。廠內仍保存建廠時的設備廠房。

⑨ 老廠房怎樣變成新酒店

因該路由 30 米拓寬為60 米, 將原三棟樓拆掉一棟, 僅剩 1985 年建造的兩棟舊廠房。前樓四層、後樓三層, 建築面積5188m2。城建拓寬道路, 使該廠無法正常生產經營, 300 多名正式職工面臨下崗失業。工人上訪, 政府憂慮, 廠領導班子更是心急如焚。胡錦濤同志指出: 群眾利益無小事。!怎樣解決廣大下崗職工吃飯問題? 這不僅關繫到 300 多個家庭近千人的生存生活, 更關繫到社會穩定, 它是對企業黨組織執政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陶廠長不愧是黨的優秀幹部, 他組織廠領導班子經過認真分析, 決定充分利用兩棟鄰街廠房樓這僅有的物業資源, 將舊廠房改造成新酒店。這樣, 一是可將部分下崗職工經過培訓轉變成酒店服務員, 通過酒店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性質, 直接吸納部分下崗職工再就業; 二是通過酒店增收創效, 每年可獲得150 萬元左右的收益, 補貼給部分不能就業的下崗職工和上繳退休養老保險金, 從而使300 多個家庭的經濟收入得到基本保障; 三是經十路拓寬後將廠房前樓直接暴露於外, 嚴重影響經十路兩側整體形象。若改造成星級酒店, 找設計高手對樓體外立面、場區景觀重新設計裝修, 將會變廢為寶, 使該樓成為整個經十路的又一風景亮點, 可為濟南城建做出突出貢獻。這樣, 一舉三得實為好事, 可要真正操作實施, 卻有難以逾越的巨大障礙困難。一曰市場客源難。近年來, 濟南市酒店市場與全國其他大部分省會城市一樣, 供大於求, 嚴重的同質化經營, 使大多酒店只能靠價格拼搶客源, 互相殘殺, 惡性循環。僅2004 年, 就有一家投資幾億元的大型五星級酒店破產、兩家四星級酒店改行、三家三星級酒店關門歇業, 競爭非常慘烈, 在這種形勢下再擠入酒店市場, 風險可想而知。二曰市場定位難。因兩棟樓僅 5000 多平米, 作為高星級酒店, 配套面積根本不夠。若作經濟型酒店, 一是房價低, 收入養活不了下崗職工; 二是三、五年後隨消費水平提高, 客人舒適度需求必然增加, 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不能滿足客人深層次心理需求, 舒適度、豪華度都較低的經濟型酒店, 客源也會大幅度衰減。到時必然面臨改造尚無資金積累, 不改造更干不下去的被動局面。星級酒店不能搞, 經濟型酒店又行不通。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 以客房為主的小型酒店究竟應該怎樣進行市場定位? 這已成為全國這類小型酒店裝修改造普遍面臨的重大難點! 三曰資金籌集難。現有廠房只有樓的框架, 連基本的內隔牆都沒有, 更不用說酒店必備的整套機電系統, 改造工程量巨大, 僅土建改造就需300 多萬元。據初步測算, 改造總費用需 1800 萬元左右。 2005 年, 為保證經十路兩側建築物美觀, 所有樓體外立面需統一粉刷彩色塗料, 工廠沒錢, 城建部門只好決定由政府掏錢施工, 刷點塗料都沒錢, 到哪去湊這 1800 萬? 如果貸款, 銀行更不想為這種新建酒店承擔風險。籌集如此龐大的改造資金, 對這個只生產普通傢具的小廠來說, 可謂比登天還難! 四曰設計施工難。因建築主體、承重、結構、剪力牆、柱距、層高等全部樓體都已固定, 難 以拆改。土建主體及建築功能 1985 年當初的設計, 就是廠房、車間和倉庫, 與星級酒店的功能布局要求風馬牛不相及。不僅室內外裝修裝飾需整體設計, 整個機電系統如: 鍋爐、中央空調、消防、上下水管道井、強弱電系統、污水泵、積水坑、膨脹水箱、電梯轎箱、食梯位置、冷凝水處理系統等全部是零, 一切都需要重新設計施工! 按常規需找十幾家不同專業設計單位, 這些設計單位水平高低且不說, 但因只懂本專業, 不懂其他相關專業, 如裝修設計的不懂酒店功能, 機電設計的不懂裝修, 這樣必然形成 爹死娘嫁人, 個人顧個人!的後果。相互設計之間工藝技術矛盾重重, 一旦開工大量浪費, 拆、砸、換

閱讀全文

與濟南老廠房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