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航天技術職業學院 重慶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是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院,面向全國招生。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位於重慶直轄市主城區環境優美、生機盎然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郎科技城。學院二個校區佔地面積 1300畝,建築面積133074平方米 。學院建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綜合大樓、實驗大樓、高標准演播室、學術報告廳、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公寓、多功能體育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汽車駕駛培訓學校等;學院圖書館面積6899平方米,各類圖書、刊物、雜志等共計35.5萬冊;學校擁有機電工程技術實訓中心、土木工程實訓中心、計算機操作實訓中心、計算機應用技術實訓中心、電子通信技術實訓中心、人文社科實訓中心、財經管理實訓中心共7個實驗實訓中心,影視動畫專業製作室等51個實驗實訓室以及配套千兆校園網。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現有教職工 6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以及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專任教師291人。 學院現設機電與汽車工程系、 計算機與電子工程系、 建築工程系、財經管理系、 人文社科系、傳媒藝術系;開設有電氣自動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計算機應用技術、 應用電子技術、 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物流管理、市場營銷、酒店管理、商務英語、影視動畫、裝潢藝術設計等30個專業,目前在校全日制普通高職(專科)學生6500餘人。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積極開展與國外著名大學、企業合作辦學,拓寬辦學領域, 2004年與美國築藝國際投資公司合作,創辦了影視動畫專業,為國內動漫產業培養動畫設計製作高級專門人才。目前,我院已被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授權為合作院校,被重慶市信息產業局批准為重慶市軟體產業人才培訓基地。我院與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菲律賓AMA計算機大學建立合作辦學關系,聯合開展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並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倡導「求知、求精、求實、求新」的優良學風和「勵志、 修德、育能、 成才」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以育人為根本,以質量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重點,以特色促發展,不斷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著力打造專業「品牌」,加快特色專業的建設,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簡介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獨立設置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主要為現代製造業培養高技能人才。學院是全國首批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學院前身是重慶機器製造學校,1956年由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創建。1995年試辦五年制高職,1999年重慶機器製造學校和重慶機械職工大學合並,2000年6月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3月,學院被教育部、澳大利亞發展署確定為中國(重慶)職業教育合作項目學校,2002年11月經教育部和財政部審定為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國家示範性職業院校建設單位,2003年被評為「重慶市文明單位」,2003年12月經教育部等七部委批准為全國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定點高職院校,2004年在重慶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評定為「優秀」,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授予「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成為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2009年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順利通過教育部和財政部驗收,已正式成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指導思想,確立了「立足重慶,輻射西部,培養以先進製造業為主、生產建設一線急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辦學定位。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能力標准、課程體系和職業證書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院綜合辦學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
學院佔地面積919畝,其中,在渝北空港工業園區724畝新校區正在建設中。現有教職員工563人,專兼職教師410餘人,有教授及正高工程師8人,副高以上職稱136人,雙師型教師120人。設有機械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自動化系、計算機科學系、工商貿易系、建築工程系、流通管理系、基礎教學部、體育教學部。有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酒店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建築工程技術、報關與國際貨運等37個專業,其中,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是重慶市示範專業,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三個專業是重慶市高職高專教改試點專業,同時,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電氣自動化等專業是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專業,酒店管理專業是重慶市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專業。
學院現有高職在校學生7200餘人,面向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建校5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建設人才近6萬人。近幾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在98%以上。2009年,在全球經濟危機背景下,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逆勢上升,高達99.28%,名列重慶市第一,全國前茅。學院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重慶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學院建有裝備先進的國家示範性數控實訓基地、國家示範性汽車實訓基地和2個重慶市新技術應用推廣中心,配置設施完備與專業結合的機械、電氣、汽車、計算機等46個實驗實訓室,擁有一個集產、學、研於一體的生產性實習工廠,投資1.1億元的重慶市重點項目重慶市裝備製造業教育實訓基地正在新校區建設中。學院廣泛與企業建立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校內設有力帆汽車、東風小康汽車全國售後技術服務培訓中心,在90多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學院設有重慶市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重慶市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站、數控技術培訓中心、中職教師培訓基地、農民工培訓基地和重慶市經委大規模幹部培訓基地。
學院借鑒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等國職業教育模式,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在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改革創新,突出行業參與和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實現了課程結構與職業資格證書的銜接。通過三年的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項目建設,學院在辦學實力、教學質量、管理、辦學效益和輻射能力等方面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在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加快高水平專兼結合專業教學團隊建設,創新以能力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學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重慶市級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一等獎1項;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重慶市優秀教學團隊2個;有國家精品課程3門,重慶市精品課程7門,完成科研課題23個,教師編寫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6種,教育部精品教材1種,出版高職高專統編教材及專著115種,獲實用新型專利10個。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45%的教師具有澳大利亞、德國、美國、新加坡等國的培訓經歷。目前學院已與國外院校和企業開展了多個國際性合作項目,實施澳大利亞職教師資資格證書和獎學金項目、德國工商會數控技術職業資格證書學生項目,引進美國教師來校任課。
2010年,學院渝北空港新校區將投入使用,將建成環境優美、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獨具山水園林特色的西部一流,在全國有影響的示範高職學院。
[編輯本段]校訓 校風
厚德、強能、礪志、奉獻
團結、誠信、篤行、創新
[編輯本段]辦學指導思想
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
[編輯本段]辦學理念
「以行業為先導,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目標」。
[編輯本段]辦學定位
緊密結合重慶老工業基地和現代製造業的特點,「立足重慶,輻射西部,面向全國,培養以機械製造業為主,生產建設一線急需的實用型高技能人才」。
[編輯本段]人才培養模式
「能力標准、課程體系、職業證書三位一體」。
[編輯本段]校 史 回 顧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辦學五十多年來,歷盡坎坷和滄桑,經過多次更名、改廠、復校,走過了曲折而光榮的歷程。回顧過去的歷史,學校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章章都記載著征途的艱辛,頁頁都展現光輝的業績。
一、重慶第二機械工業學校(1956.2-1958.7)
為適應國防工業的發展,1956年2月,國家第二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決定在重慶創建「重慶第二機械工業學校」,為輕武器製造行業培養中等技術人才。
1956年9月1日,學校在西南工會幹校禮堂舉行了「重慶第二機械工業學校成立暨開學典禮」。1957年初,學校改由國家電機部領導,更名為「電機製造工業部重慶電機製造工業學校」,專業增設電機製造、企業管理,改自動武器製造為機器製造專業。
二、重慶電機製造學校(1958.7-1962.4)
1958年7月,學校由一機部(1958年3月,電機部與一機部合並)移交四川省機械工業廳領導,改名為「重慶電機製造學校」。1959年8月,學校首屆學生654人畢業,走向全國各地工作崗位。
三、第一機械工業部重慶機器製造學校(1962.4-1970.2)
1962年4月,一機部將學校收回直管,校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重慶機器製造學校」。1967年到1968年間,由於「文革」的影響,學校陷於癱瘓。1969年,工人、解放軍進駐學校。
四、重慶第三機床廠(1970.2-1981.12)
1970年2月,一機部、財政部軍管會決定停辦學校,改為工廠,定名為「四川省重慶第三機床廠」。1973年,經四川省革委批准,恢復「重慶機器製造學校」,當年7月招生。復校初期,學校與工廠建制並存,學校努力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1978年,重慶市委決定新建渝洲大學,其工科部設在我校,當年秋193名大學生到我校學習。
五、重慶機器製造學校(1981.12-1999.9)
1981年12月,重慶市政府決定恢復重慶機器製造學校原體制,將重慶第三機床廠劃為學校校辦工廠。1985年10月以後,學校向國家教委職教司、機械部教育局提出申請使用世界銀行80萬美元貸款,成為首批接受世界銀行專項貸款扶持建設的職業院校。1992年12月,經市政府園林式單位檢查驗收組評審合格,學校被命名為「市級園林式單位」。1993年7月,學校被四川省政府授予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稱號。1994年7月,學校被國家教委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1995年,學校率先試辦五年制高職。
六、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1999.9至今)
1999年9月,重慶機器製造學校與重慶機械職工大學合並,2000年6月升格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01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重慶市大中專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2002年3月,學院被教育部、澳大利亞發展署確定為中國(重慶)職業教育合作項目學校;2002年11月,經教育部和財政部審定為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國家示範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03年,被評為「重慶市文明單位」;2003年12月,經教育部等七部委批准為全國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定點高職院校;2004年在重慶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評定為「優秀」;2005年被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事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等七部委授予「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進入全國首批28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進入全國高職院校的一流隊伍。
新校徽圖案說明:
校徽設計立足學院的特色,主要採用了能鮮明體現學院自身形象的視覺元素,並將它們融合為一組具有視覺張力和文化意蘊的象徵符號,其主要內涵如下:
1、總體上以「內方外圓」構圖,將中國儒家「內在剛強,外顯柔和」文化蘊於其中,極具中國文化意境。「內方外圓」是孔子理想的人格模式,既要求人們形成各自不同的個性特徵,具有堅貞不屈的意志和品格,又要求人們具有良好的修養和柔順圓通的處世方式,保持與外在關繫上的和諧局面。
內在剛強。對於人的內在德性塑造,孔子首先是要求「直」。「直」包含無隱、無偽、耿直、率性而為。其次,提倡「正」,指一個人的品行端正、行為正派。再次,贊賞「剛」,「剛」表示一個人理想、目標和原則的堅定性和不可移易的特徵。
外顯柔和。孔子主張以進退適宜的方式達到外在的柔順,保持與外在關繫上的和合局面,以圓通柔順處世方式而實現的與外在事物的和諧。他也認為,不知靈活變通,就難有人格的完滿。
2、設計中以中文漢字「工業」二字融合體為元素,體現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的特點,強調「工業、學業、職業」三個業字的概念。業字兩點演化為兩條白色的羽翼,象徵著學院的事業和學生畢業後將展翅高飛,同時也是一本打開的書,中間的負形形成了筆尖的形狀,突出教育與學習的特徵。融合體「工業」的下面為學院建校之年――1956,提醒工業職院的後來人永遠不要忘記學院奠基於1956年。
3、校微外環之上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漢字草體,流暢、大氣、神采飄逸;徽標外環下半部採用標准英文校名,表明辦學的開放性和國際性理念,期望學校融入現代國際潮流並聲名遠揚。
4、整體的深藍色色調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又具有厚重、自然、淵博、和諧、發展的文化意味,與整個徽標形象的內涵和諧統一。
重慶航天技術職業學院
學院前身為西南航天職工大學,1983年4月建校, 1999年7月由教育部批准轉制為「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2008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隸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七研究院,是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院。
近年來,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重慶市委、市政府、市教委、市國資委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七研究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學院加速發展。目前,學院佔地400多畝。有教師300多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占教師總數的20%,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等高級職稱人數占教師總數的22%,雙師型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5% ,各類在校生規模7000人。學院設有基礎學院(江津校區)、計算機工程系 、機電信息系、電子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人文社科系、藝術設計系、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單位。開設航天應用電子技術、數控技術等30個專業。建有設備先進的各類實驗和實訓室52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41個。圖書館藏書數十萬冊,設有維普數據、方正Apabi數字圖書館、極域電子圖書館等數字資源。學生宿捨生活方便舒適,帶有獨立衛生間和熱水系統,接入寬頻網、電話,各種生活、娛樂活動設施配套。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充分發揮航天科技資源優勢,以「服務航天,造福社會」為使命,努力致力於「創一流應用技術學院」的願景目標,確立了「從嚴培育、突出特色、以人為本、質量立校」 的辦學理念,把「建設以電子信息、製造技術為主,經濟管理和人文社科、藝術設計為輔的專業體系,發展職業培訓,提升科研創新能力,辦成特色鮮明的航天高職學院」作為辦學定位,形成了以高職學歷教育為主體,成人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為兩翼辦學模式,樹立了「人人是才,人人成才」的育才觀,實施了「產學合作、工學結合、開放教育、立體培養、增強學生應用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始終把「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落實到各個教學與管理環節,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有力提升了學院社會美譽度。
2010年,學院將力爭達到教師人數400人,其中,博士、碩士占教師總數的30%: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等高級職稱人數占教師總數的30%以上,雙師型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0%,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規模達到一萬人。實現五年建成西部一流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十年建成全國一流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目標。
重慶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國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地處世界最大水庫三峽庫區腹心城市重慶萬州,為三峽庫區和全國經濟建設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的「全國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培訓考試站」,是清華大學遠程教學站。
學院依山傍水,位於渝萬高速公路出口、萬州火車站旁,東臨萬州深水港碼頭,西接萬州長江大橋,交通十分方便。校園佔地628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經過68年深厚文化底蘊的積淀和升格以來的飛速發展,學院已建成為一座歷史悠久,設施現代的高等學府,一個培育現代化人才的基地。
學院現有在校生6000餘人,教職工36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講師60人,講師128人,「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24人,學科及學術帶頭人18名。並從南開大學、重慶大學、廣西大學、西南農業大學等著名高校聘請了多名客座教授。全體教師將以科學的傳授方法和富有獨創性知識來培養幫助學生。
學院以就業為導向,以「德厚學勤,技高業精,工於繼承,志在創新」為人才培養校訓,根據市場需求,現開設生物工程系、醫葯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國際經貿與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外語系等8系20餘個專業。
為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院建有各類實驗室51個,校外實習基地16個。擁有先進的數控機床實驗室,基因工程實驗室。建有實習工廠、駕校、計算機高新技術等級鑒定站、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學院現有計算機800餘台,全部與互聯網、校園信息寬頻網、電化教學網相聯。學院圖書館擁有藏書50餘萬冊和600餘種報刊雜志,為莘莘學子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學院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A級學生食堂,寬敞衛生,菜品豐富實惠。學生宿舍,設施齊全,整潔舒適,上網沖浪,營造出溫馨的生活空間。運動場上,龍騰虎躍,學子們鍛煉出強健體魄。香樟林下,幽雅寧靜,學子們在這兒規劃著未來。
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學院積極開展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現已同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同類院校及社會機構建立了聯系,為師生提供了廣泛的學習和交流機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歷來是每一位家長和每一個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學院從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做起,注重加強學生「一專多能」的素質培養,使學生「能說、會寫、善做」, 因材施教,為每位學生量身定造一個輝煌的職業生涯。畢業除拿到畢業證外,同時拿到多種技能和資格證書,做一個素質高、專業精、技能熟、能力強的新世紀人才。
學院結合市場人才需求和發達地區對三峽庫區的對口支援,廣辟人才安置渠道,長期與30多個省、市人才交流中心和近100個名優企業、跨國公司、國有大中型企業建有穩定的畢業生供需關系。近三年來,畢業生安置就業率高達98.6%。學院因此獲得了「重慶市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由於在教育領域里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和在解決學生就業問題上的突出成就,院長楊和平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萬里長江來自遙遠的雪域高原,當它在富饒的巴蜀大地積聚起足夠的力量後,便一往無前地闖進了莽莽蒼蒼的巫山山脈,以雷霆萬鈞之勢,沖擊夔門,開辟出一條驚天地泣鬼神的通道——長江三峽,從容不迫浩浩盪盪奔騰入海。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為你沖出三峽,奔向大海積蓄能量,為你登上高山絕頂提供了起步的基石。
❷ 重慶瑞梵航空產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瑞梵航空產業有限公司是由北京首創、上海復興等多家知名財團聯合投資籌建,並由愛迪貝思(中國)投資管理公司領銜控股管理的國內航空高端人才大型培訓就業指導機構。所創立的瑞梵航訓中心(RefonAviationTrainingCenter)是與歐洲航空協會攜手合作共同打造的國際空乘培訓機構。RefonWing是瑞梵航訓中心創立的國際專業空乘培訓品牌,以擁有50年悠久歷史的荷蘭國家航空航天中心(NAG)航空專業師資和資深管理團隊為依託,在中國採用政校企三方合作,聯合辦學等模式,共同建立國際空乘培訓學院。計劃在2020年前,分別在重慶、哈爾濱陸續開辦航空高等職業學院,致力打造成為從職業培訓到專本學歷兼備的一流高等航空職業院校。瑞梵航空主要致力於:高端空乘人才就業指導、空乘職業教育與傳播、民用航空公司與公務機運營管理咨詢、國際航空公司人力資源海外招聘服務、與政府和高校合作成立就業培訓學院、海外人力資源招募、多國空乘人員派遣、國際國內機組專業培訓、機組排班系統管理、航空項目開發與受託管理、民航企業經營管理咨詢、航空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陳瀟
成立時間:2016-10-10
注冊資本:18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0300908058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渝中區鄒容路131號第33層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