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木蘭之鄉是哪兒
11月30號,「中國木蘭之鄉」授牌暨木蘭文化產業項目啟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為「中國木蘭之鄉」--虞城縣授牌,並將「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的牌子授予虞城縣。中國新農村工程管理委員會也啟動了木蘭文化系列產業項目。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楊汝岱,國家司法部原部長鄒瑜,全國政協原常委、國家人事部原常務副部長程連昌,海軍航空兵原司令員馬炳芝中將,解放軍藝術學院原政委殷寶洪將軍,中國文聯副主席楊志今,中國民協副秘書長趙鐵信,省文聯黨組書記吳長忠,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德才等領導出席了新聞發布會。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河南日報》、《大河報》等三十多家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和在京的虞城同鄉應邀參加了會議。
虞城縣是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鄉。該縣保留著木蘭祠等大量有關花木蘭的古跡,以及一些有關花木蘭的傳說。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依照有關規定,對虞城進行考察驗收,於2007年5月22日同意命名虞城縣為「中國木蘭之鄉」。
同期聲: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趙鐵信:
花木蘭出生在什麼地方,到底是什麼地方的人,長期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我們經過專家反復考證,考察之後,大家認為還是在虞城,為什麼確定在虞城,第一花木蘭的墓在虞城,這是第一個,第二個,花木蘭很多資料都是在虞城,我們又查閱了很多史書記載,大家論證還是在虞城,說在虞城,我們還是有根據的,不是憑空想像,是哪兒就哪兒,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也屬於是一個學術問題。
同期聲:商丘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德才
十七大提出來要加強我們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建設,那麼我們商丘就是要考慮把這個軟實力,實實在在地變成促進我們經濟發展的硬實力,我們要尋求文化產業發展與我們市場經濟的緊密結合,真正在文化產業的經濟形態上作文章,也使文化產業在滿足人民文化欣賞需求的同時,成為我們提升GDP增長力,推進我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動力,相信通過中國木蘭文化(之鄉)授牌,會促進我們商丘文化產業進一步地大發展。
據了解,自當天的新聞發布會後 ,中國新農村工程管理委員會將在虞城縣全面啟動木蘭文化系列產業項目。這些產業項目包括:建設木蘭文化廣場、興建木蘭巾幗慈善家蠟像館、開辦木蘭女子學院、舉辦木蘭慈善公益事業婦女論壇等。從而充分發揮「木蘭」符號經濟作用,進一步在弘揚木蘭精神,傳承木蘭文化,發展地方經濟中彰顯促進和推動作用。
同期聲:虞城縣委書記張新:
這幾年的實踐證明,木蘭牌在經濟活動和招商引資過程中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利用這個品牌組織的活動,招商引資為虞城縣帶來60多個億的投入,這樣虞城縣的經濟發展由木蘭而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我們以後將發揚光大下去。在下一步我們要利用今天的授牌儀式擴大影響,特別在發展經濟,在招商引資上大做文章,我們准備搞木蘭工業園區,招商引資中把木蘭這個品牌叫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