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嵖岈山旅遊產業集聚區的基本概括
駐馬店市旅遊資源豐富,梁祝文化、嫘祖文化、車輿文化、盤古文化等文化底蘊厚重,要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精品,拉長鏈條,提升品位,進一步加快駐馬店旅遊業發展步伐。近年來,市、縣區、各部門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宣傳促銷力度進一步增強,旅遊品牌的影響越來越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提高,成效明顯。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進一步樹立了駐馬店市良好的對外形象。特別是遂平縣、市直有關部門和企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為遂平縣乃至全市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近年來的開發建設,嵖岈山已經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各種旅遊和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非常有希望的。旅遊業是重要的經濟產業、文化產業、和諧產業、民生產業、生態產業,發展旅遊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央、省對旅遊業發展高度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我市也提出了旅遊強市戰略,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意義,更加重視旅遊業發展,要以嵖岈山風景區為龍頭,加快發展步伐,提升層次、質量、水平、品位,促進全市旅遊業的大發展。 欣逢盛事迎賓朋,巍峨嵖岈舞春風。4月26日上午,遂平縣嵖岈山旅遊產業集聚區授牌儀式暨第三屆西遊文化節開幕式隆重舉行。這是嵖岈山景區在成功晉級全省首批10個旅遊產業集聚區之後,正式接受省旅遊局授牌,表明其整體建設實力已經居於全省先進行列。
以「神奇嵖岈、西遊之旅」為主題,以營造「生態嵖岈、人文嵖岈、休閑嵖岈」為理念,深入挖掘嵖岈山的西遊文化內涵,充分展示嵖岈山風景區改制建設的巨大成績,致力於將嵖岈山打造成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西遊文化主題樂園。
舉行的「靈秀嵖岈·溫泉凝華」大型文藝演出活動上,著名歌唱家祖海、港台巨星房祖名、少林塔溝武校師生等演藝明星傾情獻藝,讓現場5000多名遊客享受了一場豐盛的視覺大餐。 「我眼中的河南」首屆全國攝影大賽暨?岈山第二屆西遊文化節5月8日將在?岈山風景區主山門廣場隆重開幕。屆時,由千百惠、馬德華、范軍等明星大腕組成的150人的強大演出陣容,以歌曲、舞蹈、戲曲等形式為遊客帶來一場西遊文化的視覺盛宴,歡迎廣大遊客蒞臨欣賞。
國家AAAA級景區?岈山位於河南駐馬店遂平縣內,景區自然景觀不勝枚舉,有九大奇觀、九大名峰、九大名洞、九大名棚、九大奇石,各類景點200多處,著名景點60多處,具有「奇、險、奧、幽」四大特點,享有「華夏盆景」、「中州獨秀」、「江北石林」、「伏牛奇觀」之美譽。
作為《西遊記》外景拍攝地,因與《西遊記》的深厚歷史淵源,?岈山又被稱為「西遊仙山」。今天的?岈山正逐步成為西遊文化主題樂園,在景區,遊客可以觀賞西遊迎賓儀式、八戒撞天婚等精彩的文藝表演,可以和唐僧師徒四人及《西遊記》組雕像合影留念,也可以參觀獨一無二的《西遊記》大型磚雕藝術館、地質博物館,還可以參與豐富有趣的西遊文化活動,做一次「取經人」。 相約嵖岈山
首屆西遊文化節
嵖岈山景區全新打造集游覽觀光、體驗娛樂、攝影寫生於一體的第一屆西遊文化節暨新山門開游活動,將於2009年4月11日在嵖岈山風景區新山門隆重開幕。
屆時將舉行盛大的唐僧師徒迎賓儀式,同天舉辦的還有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的文化元素的西遊文化磚雕藝術館的開館儀式,展現嵖岈山花崗岩地質地貌、地質遺跡特色的嵖岈山國家地質博物館的揭幕儀式。國家旅遊局主辦的「全國百城旅遊宣傳周」嵖岈山分會場啟動式也將在這里隆重進行。
首屆嵖岈山西遊文化節規模宏大,精彩紛呈。全國知名藝人范軍、著名節目主持人龐小戈等龐大的明星隊伍前來助興。兩個小時的文藝演出,使遊客不花錢就能和明星零距離接觸,不花錢就能觀看眾多的明星現場演出。
專場西遊記民俗表演、西遊民間藝術大擂台、西遊人物攝影秀更是把文化節的氣氛營造得既隆重熱烈而又充滿獨特的《西遊記》特色。
文化節期間還將先後舉辦嵖岈登山大賽、相親女兒國、自駕車感受西遊文化、文化節娛樂點子徵集、西遊人物模仿秀電視大獎賽、嵖岈山象形石命名大賽、嵖岈探美——照片、游記、DV大賽、嵖岈山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等活動,為廣大遊客的遊程增加了無限的樂趣,為遊客營造了一個「生態嵖岈、西遊嵖岈、休閑嵖岈」的旅遊休閑新視角
❷ 西遊神話世界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西遊神話世界,系湖北隨州中國西遊神話產業有限公司開發的旅遊景區。西遊神話世界包括西遊記公園、西遊記漂流、中國千年銀杏谷、西遊記水上樂園四部分西遊神話世界旗下西遊記漂流,原名為玉龍西遊記漂流,萬人同台演繹西遊記漂流,期間,83版《西遊記》豬八戒扮演者馬德華親臨現場。證明材料來自隨州旅遊在線,資訊來自長江日報
法定代表人:李祖剛
成立時間:2009-10-14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130200002922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湖北省隨州市解放路196號
❸ 西遊記30至50回的閱讀感受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孫悟空回到花果山,和小猴們一起生活,教他們武藝,可是木刀竹槍不能對敵,孫悟空很不滿意。四個老猴子告訴他說:「傲來國有兵器。」
悟空來到傲來國,念咒語搶來一批兵器,可是,孫悟空卻覺得沒有適合自己的兵器。四人老猴子又對他說:「東海龍宮那裡一定有適合你的兵器。」
悟空來到東海龍宮要兵器,龍王命人搬來許多兵器,孫悟空卻覺得太輕了。後來,他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兵器「如意金箍棒」,悟空非常高興。
(3)西遊記文化產業園擴展閱讀:
1988年2月1日,首次將全本《西遊記》搬上屏幕,也首開電視劇出國拍攝的先例。這部電視劇在有限的藝術、技術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神話世界,
生動地表現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的頑強精神。《西遊記》的成功,也得益於六小齡童的精湛表演,他所演繹的孫悟空,幾乎成了觀眾心中的一個定式。而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的旋律,也伴隨著該劇的播出,在一代人心中久久回盪。
❹ 西遊記15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30篇
1、讀了《西遊記》,我覺得神通廣大、斬妖除魔的孫悟空,是一個智勇雙全的猴子。唐僧他是一位忠心耿耿的法師,豬八戒他是一頭貪玩的豬。沙悟凈也是一位老實的水怪。這些人,各有其特色,正是這些特色,組成了一個有趣的團隊,最終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
我認為《西遊記》永遠體現著三個精神:自由、神話、英雄!
2、我最喜歡讀的一本課外書就是《西遊記》了,它的作者是明代著名作家吳承恩。它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出發去西天取經,一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千辛萬苦來到西天,終於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四個人物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了,因為它有一對火眼金睛,能夠辨別妖魔鬼怪,而且還會七十二般變化,聰明伶俐,對師傅忠心耿耿。我最不喜歡唐僧,因為他膽小,而且輕易相信別人。
3、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
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嘴很甜;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事、豬八戒的活潑、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不怕任何困難,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本事,但都甘心當好後勤。
讀了這部書,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有堅定的毅力,不畏艱險。
4、《西遊記》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著名文學家吳承恩,大家一定都很熟悉。
《西遊記》這部小說寫的是唐僧帶領著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上,唐僧先後找到了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然後長途跋涉,最後終於通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到了真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堅強。我覺得我雖然是個女孩子,卻十分脆弱,有時候做錯了事,爸爸、媽媽批評的時候我就好哭,有時跟小夥伴鬧個別扭,我也愛哭。我應該向他們師徒四人學習。做個堅強的孩子。
我喜歡看《西遊記》,因為它告訴我,要明辨是非,它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5、在華夏文明的百花園里,中國四大古典名著是四朵極為瑰麗的奇葩。其中,我最喜歡看《西遊記》了。
《西遊記》是大作家吳承恩寫的,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求取真經,度化蒼生的故事。他們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路上還遇到各種各樣兇殘成性的妖怪想吃唐僧的肉。但是他的三個徒弟盡心盡力地保護他,所以妖怪都沒有吃到唐僧肉。
❺ 關於日本動畫產業發展的資料
「皮卡丘」取代「米老鼠」
「美國占據了世界文化市場的一半,我們應該占據另一半」。本世紀初,當日本文化商人放出這句豪言壯語的時候,「酷日本」這個描繪日本現代文化的新詞彙正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地。面對這股沖擊波,美國媒體驚呼自己的文化產業遭遇了第二次「偷襲珍珠港」事件,不同的是,這次日本使用的不是槍炮,而是動漫和游戲,日本的「口袋妖怪」、「游戲王」、「皮卡丘」取代了「米老鼠」,成為伴隨新一代少年兒童成長的卡通形象。
迅猛發展的動漫和游戲等文化產業在日本稱作「內容產業」。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內容產業」滲透到日本的各個領域,此間專家比喻說,它像串兒燒一樣,把新聞、出版、音樂、廣告甚至手機、汽車等多種產業結合起來,衍生出與傳統概念中的文化產業完全不同的「新文化產業」,它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日本希望通過發展「新文化產業」,變「產品輸出」為「文化輸出」,推動日本經濟發展。
佔領六成全球動畫市場
日本的動畫最早於上世紀60年代出口到國外。當時,歐美國家購買廉價的日本動畫片,只是為了填補兒童節目的不足。然而,日本動漫的獨特魅力逐漸征服了許多國家的觀眾。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統計顯示,在全世界放映的動畫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製造的,韓國方面則認為其比重為65%。2003年,日本銷往美國的動畫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總收入為43.59億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國的鋼鐵收入的4倍。目前,廣義動漫產業已經在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中佔十幾個百分點,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
蒸蒸日上的動漫產業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對「內容產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仍以2003年為例。這一年,日本的內容產業市場規模即已達到14.7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10日元),其中,除動漫產業外,包括出版、廣播電視、音樂、卡通形象等相關產業市場的規模合起來超過了10萬億日元。
200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識財富戰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產業」確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對這一產業放寬限制,增加預算,完善相關法律。同時,日本民間也開始積極興辦動漫學校,通過舉辦動漫和游戲大賽等各種方式,下大力培養人才,壯大動漫和游戲的創作隊伍。如今,僅在東京,就有幾千家動漫和游戲軟體公司。這些公司的職員一般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他們所製作的新產品源源不斷地被輸往國外。
把出口「酷」文化當國策
一位著名的日本動畫界人士曾經指出,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標准和限制,文化世界卻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造出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人物和情節。也有學者用一個「酷」字來評論日本創作的動漫形象。相比之下,美國動畫片中的主人公往往善惡分明,而日本動畫中的人物性格相當復雜,主人公調皮、好色、孤獨甚至有點殘忍,具有獨特、鮮活的個性;另外,美國的卡通形象在現實中一般都能找到原型,但像「皮卡丘」、「龍貓」乃至愛知世博會的吉祥物等日本卡通形象,都是非常抽象的,給人以新奇的幻想。
日本的動漫創作人員善於對外來文化包容、吸收後加以改良和發展,在求新求異中培育本國的內容產業。所謂的「酷」,其實就是指日本動漫的創新手法。因此,雖說許多日本動漫每一集的情節都大同小異,但其獨特而新鮮的表述方式與韻味,依然深深吸引著各國觀眾。
日本的「內容產業」現已佔世界市場的10.3%,但它仍有隱憂。該產業在日本的年增長率只有2.3%,大大低於5%的世界平均增長率。眼下,中國正以13.1%的速度追趕,日本方面已經感到了競爭的壓力。為此,日本文化界人士紛紛呼籲政府鞏固戰場,打造和發展強勢「新文化產業」。數碼好萊塢大學校長杉山知之認為,今後日本發展「新文化產業」,首先要注意的是在世界范圍內保護知識產權;其次是提高動漫創作人員的待遇;此外,還應把所有的產業都作為內容產業的舞台,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把出口「酷日本」文化當成國策,在世界上培養更多的「日本動漫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