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評價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布局會對貴州的經濟發展產生什麼影響
圍繞建設信息資源中心、打造大數據產業新高地的戰略定位,按照「基礎構建、集群聚集、創新突破」的思路,科學規劃大數據產業布局
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依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
意見》、《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及《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的意見》、《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將對人類的生產與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對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深刻變革。把握大數據發展方向,推動大數據開發應用,發展大數據服務產業,是推進貴州省信息技術產業集聚發展和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對推動貴州工業結構調整、加快貴州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打造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以上參考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官網資料
② 大數據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大數據與AI、5G、IoT等應用為公有雲創造了巨大的需求,扮演著大數據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在大數據核心訴求的存儲和計算能力上給予不可或缺的支撐。
大數據又賦能公有雲行業的發展,將更好地參與到行業應用與數據變現的發展,催生大量的行業應用,為雲服務未來擴充發展提供想像空間。積極的國家政策將持續推動各行業企業積極上雲,擁抱數字化轉型,公有雲服務應用場景特別是數據應用不斷拓寬。
近幾年我國雲計算行業的市場規模和滲透率均在持續增長,使得我國公有雲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除此之外,在5G商用以及AI等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公有雲市場規模始終保持高速增長趨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437.4億元,較2017年增長65.2%。
2012-2018年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③ 2018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通過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我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為3615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為236億元人民幣,增速達到40.5%,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大數據國家戰略正在加速落地,大數據行業將持續增長,預計2018年中國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將近6000億元,達到5979億元。到2020年技術先進、應用繁榮、保障有力的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
大數據產業發展必須與市場相融合才能使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中,數據開放度低;企業手中的數據也呈現壟斷現象,數據積累普遍分散、不足,很難真正讓大數據供需自由對接,制約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現在,公共信息資源開展了開放試點,而全球首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已經摸索出大數據交易的一些規律,促進了大數據交易的發展。大數據產業和規范的市場交易相結合,可以打破數據的壟斷,盤活各類有價值的數據資源,促進大數據的積累和社會化利用。
大數據產業和先進技術的融合則可以有助於克服大數據產業面臨的技術難題
數據智能並非簡單的「大數據+產業」。大數據來源眾多、數量巨大、形式各異,要使其發揮效應,獲得一目瞭然的有效信息,就需要和先進技術加以融合,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有關分析顯示,我國交通、零售、地產、醫療、智能製造、金融服務六個行業存在著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而這些數據對於整個行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數據處理和分析利用中,對人工智慧技術的需求也十分強勁。隨著數據共享、數據開放的推進,在數據應用中處理好數據安全、網路空間治理等也成為挑戰,這些除了需要設定相應的政策規則外,還需要有相應的技術支持。
中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還要和世界先進各國加強融合發展。產業發展越深入,就可能遇到越來越多難題,要把握好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機遇,處理好數據安全、網路空間治理等方面的挑戰,和世界先進國家加強交流互鑒、深化溝通合作必不可少。
總之,「數化萬物,智在融合」,構建良好的大數據產業生態,需要多維度做好大數據產業的融合。我們相信,隨著社會各界對大數據融合發展的認識越來越深化,大數據產業一定會快速發展,迎來廣闊的產業空間。
④ 大數據行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這個不但要看行業的發展,還要看你自己的技術怎樣,這幾年大數內據是非常火的,容企業對大數據開發人員的要求也比較高,你不但要非常熟悉hadoop生態(HDFS,hive,hbase,spark等等),其次你的編程基礎也要非常好,要會liunx,java、Scala或者python,熟悉常用的框架,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工作經驗,學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據中國商委會統計,中國基礎數據分析人才缺口達到一百五十萬之巨,這是很大的一個人才缺口。大數據發展前景很不錯,大數據人才比一般的軟體開發人員平均薪資要高30%左右,並且在持續的增長。
⑤ 大數據技術能夠帶動哪些產業的發展
金融行業: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普及和發展成熟,金融大數據應用已經成為行業熱點趨勢,在交易欺詐識別、精準營銷、黑產防範、消費信貸、信貸風險評估、供應鏈金融、股市行情預測、股價預測、智能投顧、騙保識別、風險定價等涉及銀行、證券、保險等多領域的具體業務中,得到廣泛應用。對於大數據的應用分析能力,正在成為金融機構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要素。
金融大數據發展應用趨勢:
一是大數據應用水平正在成為金融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金融的核心就是風控,風控以數據為導向。
二是金融行業數據整合、共享和開放成為趨勢。數據越關聯越有價值,越開放越有價值。隨著各國政府和企業逐漸認識到數據共享帶來的社會效益和商業價值,全球已經掀起一股數據開放的熱潮。
⑥ 中國大數據 行業發展的機遇有哪些
挑戰一:大數據行業發展良莠不濟
我國大數據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在「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大環境下,大量的大數據企業不斷涌現,但企業發展良莠不濟。
挑戰二:大數據創新、創業盲目
企業在創新、創業過程,由於缺乏對大數據產業鏈的認識,出現許多跟風扎堆的情況,沒有有效發揮自身優勢,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創新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些標桿出來。通俗來講,看到人家風光,沒有看到人家背後受罪的時候。往往一窩蜂跟去的時候就會發現全是坑,而且
「此去華山一條道」,滿滿的全是競爭對手。因此我們做這個排行的初衷就是為大家梳理一下,哪些行業、哪些板塊、哪些領域是什麼樣的狀況,精確的找到自己的優勢方向,去做創新和努力。
挑戰三:投資盲目
霍華德.馬克思說過「投資者們明確達成的廣泛共識差不多都是錯的」。究其原因是資本在選擇大數據項目、企業的時候,由於沒有客觀的評價標准,同時也缺乏對產業鏈的整體認知,導致投資市場追逐熱點,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大降低了資本對大數據行業發展的正向推動力。
挑戰四:監管的盲目性
目前,監管層很難對大數據企業和機構進行有效的監管以及正確引導,要為大數據發展打造一個良性的生態環境就比較困難。其核心原因是對大數據企業的識別評價缺乏標准和規范。
挑戰五:大數據項目建設盲目
由於人才缺乏、大數據咨詢服務還沒有發展起來等原因,用戶很難對大數據項目有全面的認識,容易受到廠商的左右,導致建設內容的盲目;由於缺乏對產業的整體認識和大數據企業評價標准、方法,所以在大數據服務商選擇上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