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湖北茯苓生產現狀及產業化發展對策

湖北茯苓生產現狀及產業化發展對策

發布時間:2020-12-16 07:16:50

㈠ 茯苓主要生產於我國哪些地區

為擔子來菌綱、多孔菌目自、多孔菌科卧孔屬真菌茯苓[Poria cocos(Fr.)Wolf](見圖2-111),以菌核入葯。其主要成分為β-茯苓聚糖,水溶性低,幾乎無抗癌活性。但經化學處理得到的茯苓多糖和羧甲基茯苓多糖,水溶性增加則具較高的抗腫瘤活性。菌核中還含較多的三萜類物質,如乙醯茯苓酸,齒孔酸等。並有大量戊聚糖、果膠、卵磷脂、膽鹼、腺嘌呤以及甲殼素等化合物。其味甘淡,性平無毒。入心、脾、肺經。能滲水利濕,健脾止瀉,寧心安神,益壽延年。在臨床應用上按入葯部位不同則功用各異:白茯苓長於健脾滲濕;赤茯苓偏於清利濕熱;茯神則長於寧心安神;茯苓皮專攻利水消腫。現代茯苓在急慢性肝炎、精神分裂症、黑色素瘤等多種疾病上應用,並有滋補強身作用。

產地分布有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為兼性寄生真菌,多生長在砂質土壤、氣候涼爽、向陽的松屬植物的根際,沿根蔓延,適處結苓。一般埋土深度50~80厘米。

圖2-111 茯苓菌核形態圖

㈡ 九資河茯苓的生產情況

據《羅田縣志》記載,早在元代,羅田即有茯苓種植。1738年(清乾隆3年)湖北茯苓正式掛上(九資河)牌號向蒙古、日本及東南亞等地銷售。 相傳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曾多次到九資河採集。在清朝時期就是「茯苓之鄉」。 21世紀初,九資河鎮通過規范化制種、備料、選場、接種、採收和加工,提高了茯苓現代化生產水平,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加工的茯苓產品遠銷韓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地。為做強茯苓產業,該鎮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制定了《九資河茯苓產業發展規劃》。2004年,九資河茯苓順利通過了GAP認證,九資河鎮也成了中國茯苓GAP種植示範基地。以此為契機,該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總投資1800多萬元的湖北惠濤九資河葯業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形成以九資河村為中心,輻射周邊35個村的規范種植格局。全鎮6000多農戶種植茯苓,年產茯苓500多萬公斤,生產加工的茯苓產品有平片類、刨片類、方類等75個品種,戶均增收3000多元。 據2010年統計,以九資河為中心的北部山區茯苓種植面積已達到200萬窖,常年產量250萬公斤,直接為農民增收1500萬元。
為進一步發揮醫聖萬密齋和「茯苓之鄉」兩大品牌優勢,羅田縣從2010年開始建設萬密齋醫葯產業園,大力發展醫葯文化產業。2010年已有九州通醫葯集團、湖北萬密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在園區落戶。

閱讀全文

與湖北茯苓生產現狀及產業化發展對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