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5年產業發展規劃怎麼編寫
企業五年的產業發展規劃怎麼編寫?要根據前五年的平均水平做一個測算,然後對銷售成本費用利潤資產規模都有一個整體的測算之後才能變一個五長期的五年規劃。
⑵ 產業規劃包括哪些方面,產業規劃包括哪些方面知識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產業發展現狀和特徵的分析、產業發展目回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答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等。
一、產業發展現狀和特徵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發展可分為不同的階段,產業發展在各個階段所面臨的問題、發展的驅動因素、產業政策、空間布局特徵及其區域經濟影響作用明顯不同。因此,產業發展和規劃的前提條件是要立足不同行業的總體發展態勢,從更廣闊的區域背景條件出發,搞清楚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和特徵。
二、產業發展定位和目標
產業發展定位和目標是產業規劃的核心,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和空間引導等要圍繞產業定位和目標展開。
三、產業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規劃
前瞻產業研究院規劃師指出,在產業發展和規劃之中,要確定產業發展方向,明確產業發展的重點。對於各產業規劃而言,需要確定未來各產業內部行業的發展重點。
四、產業空間規劃
產業空間規劃是產業發展在空間的具體落實。產業空間規劃要根據全國和各地區產業布局現狀,結合產業發展和布局的理論,發揮各產業的特點和優勢,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資源、促進產業的協調和持續發展為目標,在空間上合理配置和引導產業發展。
⑶ 黃柏鄉的經濟發展
全鄉耕地面積10176畝,其中水田7200畝,旱地2976畝,土質為黃紅壤。糧食作物主產水稻、甘薯、大小麥、馬鈴薯。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席草、黃麻、煙葉、蔬菜、葯材等。民國時期稻穀畝產120公斤左右,薯米畝產200多公斤,口糧以薯米為主。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充分利用,合理改造」的原則,對水利和水土流失逐步進行治理,發揮集體力量,修建蓄水、引灌工程,在縣政府資助下,曾修小(2)型水庫和池塘水渠96處,灌溉農田7000多畝。1990年糧食種植面積17339畝,總產量3921噸,畝產226公斤,農業總產值376萬元(其中種植業佔54.87%,林業佔12.79%,畜牧業佔22.95%,副業佔9.33%,漁業佔0.06%),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0.2%,農村經濟純收入達460萬元。境內高峰、長冠村民根據市場情況,大種夏蘿卜,暢銷於浙江的靈溪、瑞安和鄰縣福安、福鼎。1990年人均純收入724元。
傳統家庭畜牧業,是一牛二豬三羊。牛為農家主要役畜,以黃牛為主,少量水牛;1990年末,牛存欄數344頭,羊578頭。養豬較普遍,1968年引進伊拉克、長白、翹嘴豬,抗病力強,長膘快,群眾喜養。1990年末,生豬存欄數為4590頭。家禽飼養以群鴨居多,1990年底鴨存欄達10.36萬只。
清朝和民國時期境內森林資源較豐富,主產杉、松、榲(柳杉)、樟、楠、檫、栲、櫧、木荷、毛竹等。新中國成立初,境內封山育林,管理較好,「大躍進」時期因煉鋼鐵,大砍木材燒木炭,大片闊葉林被伐。「文化大革命」期間山林管理失控,造少伐多,蓄積量驟降。第二次復縣後,1976年掀起大辦林場的熱潮,促進林業生產的蓬勃發展。1990年全鄉有林地38730畝,其中用材林21212畝,防護林4190畝,竹林712畝,薪炭林2861畝,經濟林9755畝,森林覆蓋率49%,綠化程度58%。在70年代前全鄉油茶不足4000畝,1977年後發動群眾大力營造近萬畝油茶林,現為全省油茶基地重點鄉之一。
民國時期茶樹種植不廣,品種多系菜茶,產量不高,收益低微。抗日戰爭時,茶葉滯銷,茶園荒廢。50年代開始墾復,70年代大面積種植,大力推廣大白茶、毛蟹、佛手、烏龍茶等良種,推行高標准免耕密植法,茶葉生產有新突破。1990年全鄉茶園總面積6486畝,產干茶89噸,成為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境內農家歷來只在庭院周圍零星種些柿、桃、梨、柚等果樹。1990年,全鄉已發展果樹104畝,但產量不高。
明崇禎年間,境內雙岡洋曾開發銀礦。清雍正十二年(1734),下坪石二村吳姓家庭編制竹斗笠,產品暢銷縣內外,迄今未衰。民國29年(1940),福安鹽務運銷分所曾在境內設立黃柏煎制土硝廠,分別在院邊、雙岡洋、下坪、山後等處設五口大鍋煎制土硝,有工人20人,但不久便停產。60年代社隊企業只有農械、碾米、釀造業。1975~1985年間,先後有社辦磷肥廠、木器廠、文化用品廠、冷炭精廠、行波天線器材廠、塑料膠鞋底廠、保安器材廠、天星針織廠等。這些廠在開辦的一兩年內經濟效益尚好,後因原料缺乏,銷售不暢而先後倒閉。嗣後根據邊遠山村特點,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從種、養、加工方面著手,山、水、電綜合開發,把發展村級茶、林、果場作為村級經濟的起步產業。到1990年全鄉辦起鄉鎮企業44家,總產值164萬元,其中農業企業8家,產值29萬元;工業企業12家,產值93萬元;交通運輸業10家,產值15萬元;商業,飲食服務業18家,產值27萬元。
境內水電較發達。1970年3月始建朝陽電站,嗣後陸續興建長冠、倒流水等11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47千瓦,加上和縣輸電聯網,全鄉人民生活、生產用電基本得到解決。
境內鄉村公路建設居全縣前列。1973年富黃公路通車後,由鄉所在地向蒲洋、長冠、游家邊三線延伸。80年代初,復修通蒲洋—下坪—軟嶺、長冠—陳家山—高峰、游家邊—菖蒲洋等公路,全鄉公路總里程40.5公里,總投資74萬多元,除國家撥款30萬元外,其餘均由村民自籌和民工建勤解決。各村公路採取分段承包養護,並種上綠化樹,公路越養越寬,護優率達75%以上。全鄉16個行政村已通車的有11個行政村。
明清時期的教育事業,較大村莊由族長牽頭辦私塾館,送子弟入學,一般只圖粗識文字,讀三五年即輟,間有少數殷實人家,送子弟到外鄉深造,以求考舉成名。民國24年(1935)後,先後辦起柏峰、菖蒲洋、蒲洋國民學校3所,學生數少。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71年秋,黃柏中心校附設初中班,結束了上初中要到縣城的歷史。1990年全鄉有中心校、完小10所,初小25所,教職工114人,在學學生1089人(女生503人),附設初中7個班,學生330人,附設幼兒班5所,學生180人。小學「四率」均達部頒一類標准。1986年以來,全鄉新建校舍35座,總建築面積8442平方米,造價96.3萬元,除縣上按5比1比例撥款補助外,全靠村民獻料、投工解決。
⑷ 請問有誰知道,產業規劃,發展規劃,城市規劃的審批部門和審批流程和還有依據是什麼呢,不勝感激!
城市規劃的審批部門和流程:
(1)城市總體規劃的審批: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回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答務院審批。
省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國務院指定城市的總體規劃,由所在地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設市城市的總體規劃,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其中市管轄的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審批,其他建制鎮的總體規劃,報縣(市)人民政府審批。
城市人民政府和縣人民政府在向上級人民政府報請審批城市總體規劃前,需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同意
才疏學淺,只能幫你解決一小部分問題。
⑸ 產業發展規劃生效需要哪些程序
產業發展規劃沒有資質要求。
因為產業發展規劃不屬於法定規劃(城鄉總體規劃,控規和修規),所以國家及地方的規劃管理辦法均沒有規定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需要相應的規劃資質要求。
⑹ 產業規劃主要內容有哪些
產業規劃內容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面臨的發展問題等有密切的關系。產業發展與規劃內容體現創新、特色和區域一體化等理念。立足行業和區域,但又要跳出行業和區域自身的限制,從長遠來設計和確立產業發展藍圖,構建創新型的產業體系。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產業規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產業發展現狀和特徵的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等。
⑺ 河曲的地理環境
全縣現有耕地 35.87萬畝,糧食作物以穀子、糜子、高粱、土豆、小麥、玉米等為主。經濟作物有辣椒、線麻、芝麻、花生、大蒜等。造林面積25萬多畝,木材總儲積量達六萬多立方米,育苗面積五千多畝。主要樹種有楊、柳、榆、槐等。果園面積1.3萬多畝,年產量300多萬斤,主要種類有蘋果、梨、葡萄、大棗、沙果、核桃等。
●生態經濟帶建設工程 依託東南部高山區現有的林草資源、退耕還林及生態建設的實施,結合中北部產煤區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大力發展林牧業,造林面積32萬畝,種草12萬畝,牛羊等牲畜年發展30萬個羊單位,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0.7萬噸、3.6萬噸、1.2萬噸,重點企業主要有河灘奶牛育種有限公司、生華酸奶廠、天寶奶站,規模養殖場達到800個以上。
●農副產品加工龍頭建設工程 形成小雜糧加工、土豆澱粉加工、油料加工等系列,重點企業主要有晉西北綠寶食品廠、山西聖達精製澱粉廠、蓖麻油脂廠等。
●晉陝蒙接壤區「菜籃子」建設工程 藉助節水灌溉項目、黃河灘地開發項目機遇,結合沿黃地區5萬畝水澆地優勢,建成高效農業區,發展大型保鮮貯藏庫6個,建成周邊地區名副其實的「菜籃子」 。
●河灘奶牛育種公司擴建項目 山西河灘奶牛育種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2月,公司注冊資金346.3萬元,佔地面積683畝,到2005年底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12.6萬元,公司計劃投資2956萬元,到2008年建成存欄5000頭奶牛的畜牧龍頭企業。
●河曲縣振鋼鐵業公司糧油(蓖麻)加工項目 計劃投資7500萬元,年加工轉化小雜糧8000噸,年產蓖麻油3萬噸,年可創利稅6500萬元。
●河曲聖達精製澱粉有限公司擴建技改項目 計劃投資7380萬元,建成馬鈴薯保鮮庫一座、變性澱粉生產線一條,後續建設羧甲基澱粉鈉項目,建成後澱粉產量可達到2.8萬噸/年,粗飼料6萬噸/年,可增加農民收入7200萬元。 經過結構調整,實現由過去的「小而全」向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轉變,全縣現有各類注冊工業企業53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6戶,主要以煤炭、電力、化工產業為主。企業注冊資本金26573萬元,2005年工業生產總值197000萬元,工業增加值114000萬元,利稅75938萬元。
發展目標思路 抓住三大機遇,一是魯能河曲電廠列入國家「西電東送」電源點項目的機遇,二是全國加緊實施大型煤炭基地建設規劃和全省實施「資源整合,關小建大」的機遇,三是全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倡發展新型潔凈能源產業的政策機遇,著力推進以煤電化為主的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使我縣成為全省乃至華北地區大型煤電化基地。
●煤:規劃整合建設「五大陣營、十大礦區」。全縣由27座礦井整合壓縮為17座,包括:魯能電煤一期300—600萬噸/年的上榆泉煤礦、二期1000萬噸/年的黃柏煤礦,晉神500萬噸/年的沙坪煤礦、240萬噸/年的磁堯溝煤礦,華鹿120萬噸/年的陽坡泉煤礦,奧達45萬噸/年的梁家磧煤礦,300萬噸/年的11座(壓縮後)地方民營煤礦,最終形成300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
●電:建成「三廠兩網」。即魯能火電、龍口水電、晉神煤矸石發電、黃河中游調峰總控網、1000KV超高壓輸電線路主變網。其中魯能河曲電廠一期2×600MW,二期2×600MW,三期6×660MW,龍口水電4×100MW+20MW,晉神煤矸石電廠2×300MW。最終形成總裝機7000MW/年的發電能力,建成新的特大型電力工業城。
●化:形成「兩廠四化」格局。「兩廠」即同德化工公司、華鹿煤化工有限公司。「四化」即同德化工公司年產6萬噸/年的民用炸葯、4萬噸/年的無機硅化物,華鹿煤化工有限公司40萬噸/年二甲醚,60萬噸/年的甲醇。
重點項目推介
●山西魯能河曲電廠 山西魯能河曲電廠是國家「西電東送」北通道的重要電源點之一,由山東魯能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晉能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國際電力集團公司按比例投資建設。一期工程首批2×600MW機組,總投資42.7億元,2005年投產發電,年銷售收入15億元。二期6×1000MW機組項目的各項前期准備工作也正在加緊推進,全部達產後銷售收入達到105億元。
●山西魯能上榆泉煤礦 山西魯能河曲電煤項目是河曲電廠的配套項目,礦區總面積109.6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33億噸,規劃為上榆泉和黃柏兩個井田,隨河曲電廠建設進度分二期,由山東魯能物礦公司、山東魯能發展集團和山西晉能集團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一期上榆泉煤礦總投資18億元,井田面積33平方公里,地質儲量9.6億噸;年生產能力300萬噸,最終擴至600萬噸;二期黃柏煤礦井田面積77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3.4億噸,初期建設年產400萬噸,最終擴至年產1000萬噸,計劃投資10億元,全部達產後銷售收入19億元。
●山西晉神河曲煤炭有限公司 是山西晉神公司(由省煤銷公司和神華集團共同出資組建)在河曲投資項目,關閉整合地方12座小礦井,開發建設240萬噸沙坪煤礦和120萬噸磁窯溝煤礦。計劃擴產為生產能力740萬噸的2座礦井,並立項新上2×300MW機組的煤矸石火電廠,全部達產後銷售收入達到24億元。
●華鹿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該企業是2005年河曲引進的集縣城集中供熱、煤礦開采、煤化工綜合開發的集團,下屬華鹿陽坡泉煤礦已完成30萬噸技改,並將進行120萬噸技改擴產;同時投資23億元的60萬噸/年甲醇和40萬噸/年二甲醚項目已經省發改委批准立項,建成達產後銷售收入可達到13.5億元。
●山西同德化工有限公司 由原河曲縣化工廠改制組建,該公司通過技改擴建,已形成3萬噸炸葯、1萬噸白炭黑的生產規模,2006年銷售收入1.99億元,在民爆行業內位居我省第一、全國第三。2006年投資3000萬元與大同眾誠公司合作在內蒙清水河縣新建年產10000噸粉狀乳化炸葯生產線,現已投產,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
●山西奧達電力有限公司 前身是山西省河曲縣第二發電廠,公司擁有兩個獨資企業、四個控股企業、八個合作企業,2006年銷售收入2.9億元。 現狀概述 「十五」期間,全縣GDP、工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五項指標每年平均分別以40%、54%、48%、16%、16%的速度遞增,「十五」期末該五項指標分別達到20.1億元、19.7億元、3.63億元、6902元、1662元是「九五」期末的5.37倍、8.71倍、7倍、2倍、2.1倍。其它各項經濟社會預期指標也均提前超額完成。
發展目標 預計到「十一五」期末,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可望達到100億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遞增3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0453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遞增37%;財政總收入達到18億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遞增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遞增18%,達到15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遞增20%,達到4000元;趕上全省平均水平。
產業發展規劃 全縣形成五大產業基地,即:東南部高山5鄉生態畜牧基地、雜糧基地,西北中部6鄉(鎮)煤電化基地,沿黃河4鄉(鎮)瓜菜基地、黃河風情旅遊基地。
項目建設規劃 圍繞做強五大基地,突出抓好能源工交、基礎設施、公共事業三大類100多個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300億元。
⑻ 2020年產業規劃該如何做
產業規劃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除了產業發展選擇和細分行業定位,還要關注對市場形勢、產品需求、資金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分析。
產業規劃之前,必須根據產業資源狀況,對可能的企業或項目進行面對面交談,了解其發展規劃、落地要求,從而分析產業主題的可行性。
確定核心產業與重點產業的方法:
(1)洞悉園區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戰略,了解區域產業基礎和擁有的產業資源,劃出可以重點發展的全部產業范圍,即園區意向產業。
(2)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看哪些產業屬於國家重點鼓勵的,哪些產業屬於國家明確限制的,對劃出的園區意向產業范圍進行縮小集中。
(3)研究國內外經濟發展走勢與行業市場發展情況,掌握意向產業是否存在市場潛力和市場風險,同時分析技術發展趨勢,看意向產業的技術是否存在替代轉型的風險。
(4)根據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情況,聚焦某個或某幾個產業,將其作為園區的重點產業,並將其中最具發展潛力且最適合自己園區的產業定為核心產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⑼ 產業發展規劃編制主要內容有哪些
我是來看答案的
⑽ 請專家做一個產業的發展規劃一般多少錢
產業發展規劃需要投入的資金比較多。
畢竟專家的規劃會比較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