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發展潛力的測算

產業發展潛力的測算

發布時間:2020-12-15 15:51:07

① 未來十年,什麼行業的發展前景比較好

——原標題:2019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分析:未來10萬億市場規模 「保險+養老」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在書吧閱讀品茗,在健身房練習瑜伽,在餐飲中心烘焙糕點……提供如此多彩生活的不是某個豪華度假村,而是一座正在北京順義新城興建的高端養老社區。這樣的養老社區,正成為如今一些中國人安享晚年的答案。

近年來中國老年人口數量迅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49億人,占總人口的17.9%,較上年增長800多萬人。隨之而來的,是民眾對養老等健康服務需求的井噴。

2010-2018年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此巨大市場,自然吸引眾多企業「搶灘登陸」,保險業就是其中主力軍。截至目前,幾乎所有中國大型險企都對「大養老」「大健康」產業有所布局,中國人壽、中國太保等行業巨頭已在全國多地斥巨資興建養老社區。

以輕重資產結合的方式進入養老產業,是不少險企的選擇。例如開設本文前述養老社區的君康人壽,其計劃未來5年在中國核心城市布局5至10家大規模、全功能醫養融合的持續照料康養社區。在該公司規劃中,保險產品、社區養老、醫療照護以及健康管理等多項服務將相互融合。

談及保險業為何「押寶」養老產業,君康人壽總裁於衛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當前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同時,國內養老服務設施不足,特別是核心城市高端養老迅速增長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這種供需關系嚴重不匹配,催生了中國養老產業,尤其是高端養老市場的巨大空間和投資機遇。

與此同時,由於養老社區等項目前期投入較大,且尚未形成高回報模式,其資金需求緊迫。而險資的長期屬性剛好與之呼應。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健康養老事業中心黨委書記王光劍告訴記者,壽險公司具有長周期發展特點,謀求的是長期價值增長發展戰略,因此在資金供給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投資養老產業也可以助力保險公司實現內涵式增長和差異化競爭,是保險業轉型發展不可多得的戰略機遇。

此外,保險與養老均關注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兩行業在天然特性上亦較為契合。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朱銘來分析說,保險業掌握著中國居民健康狀況基礎數據,尤其專業健康險公司在開展商業健康保險業務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投保、理賠、疾病發生率、發生年齡等數據,這能夠為包括養老在內的「大健康」戰略提供技術支撐。

盡管「保險+養老」似乎正迎來機遇期,但作為兩個在中國起步並不算早的行業,如何實現「一加一大於二」,成功填補巨大需求缺口,還得仔細思考。

業內人士認為,保險業不應僅僅將資金機械地投往養老機構,更要從自身業務本質出發,發揮保險的風險和資產管理功能,並與各類具體養老服務有機結合。於衛紅就舉例說,險企可為消費者提供涵蓋養老財務規劃和養老生活安排的一攬子養老解決方案,從而實現金融產品與實體養老有機結合。

安永發布的一份報告亦指出,在中國養老市場呈現政策利好的背景下,保險公司應穩步構建「大養老」發展格局,建立以技術、數據和保險業務為基礎,對客戶關聯需求進行追蹤開發,並協同相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商業模式。、

② 十三五期間什麼產業最具發展前景用經濟學知識進行解釋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電網行業「十三五」市場前瞻與發展規劃分析報告》
我國電網在智能化投資的比例較低,但是隨著智能電網的推進,智能化投資在電網投資中的比例將顯著提升:
(1)智能電網第一階段(2009-2010年)的電網總投資為5510億元,智能化投資為341億元,年均智能化投資為170億元,占電網總投資的6.2%;
(2)第二階段(2011-2015年)電網總投資預計為15000億元,智能化投資為1750億元,年均電網投資350億元,占總投資的11.7%;
(3)第三階段(2016-2020年)電網總投資為14000億元,智能化投資為1750億元,年均智能化投資350億元,占總投資的12.5%。
智能化投資在"十二五"期間的年均投資額是第一階段的一倍,占電網投資比例也由6.2%提升到11.7%。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展開,智能化投資將明顯增加,二次設備投資佔比將由目前的不足5%提升至12%-15%。
圖表3:2009-2020年中國電網智能化各階段投資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智能電網投資前景
在"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投資了5000億元,建成連接大型能源基地與主要負荷中心的"三橫三縱"特高壓骨幹網架和13回長距離支流輸電工程,初步建成核心的世界一流的堅強智能電網。
在經濟"保7"的剛性需求下,智能電網已成為政府基建投資穩增長的一個重要抓手。發展智能電網是實現我國能源生產、消費、技術和體製革命的重要手段,是發展能源互聯網的重要基礎。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前瞻相信智能電網的建設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中。另外,國家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電網實際投資可能超過5000億元。國家規劃在2020年前後,我國將大面積新建和完善智能電網,所以,"十三五"時期電網投資仍會保持在高位。

③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產業是什麼

農業
電子業
重工業
旅遊業

④ 大家評論一下未來十年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是什麼

你看現在汽車行業這么火熱,家家戶戶都有車,那麼隨之發展的產業,比如汽車美容啊,維修啊,保養啊,裝飾啊等等也會崛起。

尤其是一些美容保養技術,不需要太長時間,就可以學會,自己開店做老闆了……

⑤ 2020年,哪幾個行業發展有前景

2020年只要你去努力什麼樣的行業都是有前景的。

⑥ 熵值法可以評價一個產業發展的潛力嗎

可以
通過建立海來洋新興產業發源展潛力指標體系,藉助熵值法 客觀判斷河北省海洋新興產業是否具有發展潛力 為找准發展海洋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奠定基礎。 指標體系構建 指標體系選取原則為了評價一個產業的發展潛力,需要科學合理的建立指標體系的建立,還要以不同產業的不同特點為依據。

⑦ 未來十年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是

1.人工智慧 最近十年來,最火自的行業肯定是互聯網,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同時,移動互聯網也迎來了飛速的發展,隨之引申出來一個「互聯網+」的概念,帶火了許多傳統的行業。那麼,在「互聯網+」之後,又有什麼相關概念會引起新一輪...
2.智能家居 隨著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年輕一代成家立業,智能家居也將成為有前景的行業。新一代年輕人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要...
3.文化娛樂行業 多年以前,一部投資一億的好電影不一定能得到一億的票房,最近幾年,國內電影的...

⑧ 怎麼知道一個產業的行情 例如:如何調查一個產品的生產現狀銷售如何未來前景如何取得這些數據

調查產品的生產現狀包括廠房、廠區所在地、生產線數量、產能、生產工人數量、生回產線各類人答員分布、技術條件、產成品和半成品庫存狀況、質量管理狀況、安全環保節能等配套保障條件、動力供應等等;銷售情況調查包括網點布局、銷售策略、激勵措施、人員構成和分布、訂單數量、銷售統計歷史數據、售後服務情況等等。未來前景包括市場供應(輸入或來源)、市場需求(輸出或訂單)、替代品、同類企業競爭、政策扶持、公眾態度、產品質量性能、產業鏈發展前景等等。取得數據的途徑最基本的就是深入一線、博覽群書、不恥下問。
調查需要理論,但絕不能輕信理論!一切活動都以人為中心,並受環境影響,在沒有相同統計理念的條件下,理論的假設條件就只能是假設。所以,調查最需要與人的行為相適應的基本方式:看、問、摸、聽。

⑨ 潛力的行業 最有前景的十大行業是哪些

女怕嫁錯郎,人怕入錯行」,下面介紹一下未來五年最有前景的十大行業排行榜,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最有前景的十大行業排行榜第一位:電子商務

2015年「雙十一」雙十一網購狂歡節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電商消費能力,僅當日一家公司的交易總額高達912億人民幣。據有關機構調查,電商未來的市場在十幾萬億,因此造就的百萬富翁也會多不勝數,可見電商領域潛力。而從事電商行業相關的職業在這種大的浪潮的推動下必將趁一把好東風。

最有前景的十大行業排行榜第二位:新能源行業

第十八屆五中全會制定能源「十三五」規劃將加快建設安全、清潔、高效、低碳的現代能源體系。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必定會成為國家能源發展的重點。推廣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正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必將會引來很多外來資本投入,新能源的其他相關產業也必將成為能源行業的新寵。

最有前景的十大行業排行榜第三位:教育和培訓

在互聯網時代組織的發展效率加速,因此對人才的需求也在加速,龐大的就業壓力,越來越要求求職者的個人素質不斷提高,據某人才招聘網站2015人才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研究生學歷求職是本科學歷的1.倍,是大專學歷的4倍之多。因此而必將產生更多的人員去參加培訓,提高自己。2015年高級培訓發展人才將是稀缺人才,同時更多是家長會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頻繁出現的各種為孩子上學換戶口,走後門可見一斑,所以可以預見未來幼兒教育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最有前景的十大行業排行榜第九位:旅遊行業

近年來,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旅遊條件的完善,國人對旅遊的熱情也是越來越高,同時資本市場對於旅遊產業的投資熱情高漲,也反映出旅遊產業在中國的巨大發展潛力。總的來說我國國內旅遊市場前景廣闊,需求潛力大,同時對旅遊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來說也是一次大的機遇。

最有前景的十大行業排行榜第十位:老年用品和服務行業

目前,我國已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每年老年用品和服務市場需求不斷攀高。但目前市場上為老年提供的產品卻寥寥無幾,供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由於國內的老年用品和服務產業還欠完善,涉及養老機構、醫療保健產品、旅遊、等領域的老年服務產品急待開發。

⑩ 未來十年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

一、雲計算

企業向雲端遷移是大勢所趨。國內雲計算市場蛋糕正變得越來越誘人。

雖然阿里、騰訊、華為等IT巨頭等紛紛進入,但中國企業級市場的復雜性使得IaaS層面依然存在機會;

而在SaaS層面,還應重點分析具體的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國內客戶的實際市場需求。

二、大數據

「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行業,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對於資源型大數據公司:數據資源足夠龐大完整,數據價值足夠有想像空間,數據挖掘整合能力足夠強;

2、對於技術型大數據公司:技術門檻夠高,並足以讓公司快速形成規模效應、網路效應,從而快速佔領足夠市場份額;

3、對於應用型大數據公司:應用市場足夠大,公司成長性好且可實現性強。

三、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的發展前景引人想像,具備廣泛的應用空間,如游戲、影視、教育、體育、星際探索、醫療等等。

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短期內,能夠布局虛擬現實產業鏈的廠商,從硬體設備、內容生產到平台分發,均具備投資價值;

2、從長遠來看,虛擬現實的內容將是行業靈魂存在,投資成熟內容產業廠商將充滿機會。

四、人工智慧

根據預測,2024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11億美元。初步的技術積累和數據積累已經在過去有了比較顯著的規模效應,因而人工智慧重塑各行各業的大潮即將來襲,並引發新一輪IT設備投資。

在人工智慧領域內,主要關注的方向包括:

1、計算機視覺識別(以人臉識別為典型);

2、計算機自適應(以各類機器人為例);

3、各項細分底層技術領域(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

五、3D技術

經過過去幾年3D列印的投資熱,3D列印技術步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應用市場仍有待突破。

接下來新一輪的3D技術的關注點,包括:

1、3D列印專用材料及其工藝技術;

2、3D建模和個性化定製設計軟體;

3、圍繞3D列印技術出現的行業模式創新企業(即3D列印與教育、醫療和工業4.0等行業的結合)。

六、無人技術

無人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美國蒂爾集團預測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會從2015年的6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億美元,發展態勢迅猛。無人駕駛汽車至今仍未揭面紗,但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該領域將會有2000億美元到1.9萬億美元產值,屆時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產值空間至少也在萬億規模,潛力無限。

該領域可長期持續關注如下標的:

1、隨著政策逐漸放開,網路、谷歌、寶馬、奧迪等巨頭加緊布局無人駕駛汽車,可側重關注汽車電子相關硬體、車聯網相關軟體、整車等各個領域領導企業;

2、無人機領域,重點關注部件製造與總體設計細分領域,以及無人機解決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潛力的優質企業。

七、機器人

由於中國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整體經濟結構轉型,機器人未來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場規模已經被各大機構認可。

1、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將具備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專業化能力,向更細分的領域和結構進行創新延伸;

2、協作機器人可以與人協同工作並且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各種領域,屬於「跨界」的產物;

3、服務機器人則沒有上限,具有遠超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潛力。

八、新能源

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度,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

1、鋰電池在中國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下游動力和儲能電池需求巨大;

2、超級電容在快速充放電、高循環壽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較鋰電池有明顯優勢,能夠廣泛用於城市公交、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石油鑽探、港口機械等領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經濟的基石,我國在軍工、高鐵、核電、航天航空等尖端製造領域的快速發展均離不開基礎材料領域的突破。

十、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

隨著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生物制劑與生命科學技術正在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劑方面,越來越多的單抗葯物對腫瘤、糖尿病等疑難雜症產生突破性療效,「重磅炸彈」級新葯頻出。

閱讀全文

與產業發展潛力的測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