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湖南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有哪些有名的文化產業集團文化產業戰略布局如何
有名的文化產業集團有: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
湖南日報報業集團
湖南三辰卡通集團有限公司
湖南宏夢卡通傳播有限公司
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湖南文化產業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發展道路,創造了一種「湖南文化現象」,「廣電湘軍」、「出版湘軍」、「動漫湘軍」全國知名:湖南衛視收視率一直位居全國省級衛視第一;湖南出版成為了中國地方出版實力三強之一;湖南原創動漫總產量連續排名全國第一;湖南《體壇周報》占據全國體育類報紙60%以上的發行和廣告份額,北京奧運會期間日發行量達100萬份。
同時,湖南文化產業百花齊放,廣電、出版、報業、動漫、演出、娛樂等已形成優勢,數字媒體、電視購物、手機報、網路等新興業態悄然崛起,創造了紅網、湖南在線、華聲在線、星辰在線、女性在線、金鷹網等有影響的品牌。
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金融危機對全球文化領域的影響逐漸顯現,湖南省也不例外。但是,由於各地文化發展程度、市場格局不同,對各地文化領域影響范圍和深淺也各異。美國文化領域受影響最直接也最大,歐州及亞太地區則次之,到湖南則影響有限。如2008年湖南文化產業仍保持15%以上的增長速度,超過全省經濟總量12.8%的增速。可以說,金融危機下湖南省的文化產業發展機遇大於挑戰。對於湖南省來說,隨著2009年文化強省戰略的進一步實施,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的提速,都會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動力支持。
文化產業戰略布局:
湖南按區域特點確立了「一區(長沙)三帶(京廣線、瀟湘流域、大湘西)四輪驅動(廣電、出版、報業、娛樂)兩翼齊飛(旅遊、會展)」的文化產業戰略布局。構成了全省文化產業各具特色又相互呼應;產業集群化又遍地開花的空間格局。
中國投資資訊網 2009-2012年湖南省文化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貳』 先進的,積極向上的文化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在經濟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從辯證唯物主
意識對物質具有促進作用
『叄』 文旅產業發展視角下的城市格局是什麼樣的
在去地產化的背景下,我們應當重新審視中國文化旅遊項目發展的城市內格局。仲量聯行以容建立的中國大陸城市體系為基礎,本文選取其中的超一線、一線、1.5線、二線城市共21個樣本,建立二維模型,並將這21個城市分為五個發展類型進行了系統分析。
『肆』 下列對「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認識正
下列對「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認識正確版的是權( 答案:C )
A.將會增強非公有制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控制力
B.旨在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發展股份合作制經濟
C.有利於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D.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伍』 文化布局 名詞解釋
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碰撞開始由經濟領域轉向文化層面,強大的文化預示著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新世紀以來出台的一系列文化產業國家戰略與產業政策揭開了國內的文化建設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篇章;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肯定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
『陸』 如何構建開放的文化產業園區格局
文化產業園區不同於製造園、工業園,裡面不僅有創意設計者、創意產品生產者,還有版文化產品生產過程的觀摩者、權體驗者,更有文化產品的購買者和文化休閑娛樂設施的消費者。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構建開放的文化產業園區格局主要分以下幾步。
1.將文化創意生產過程前台化。將文化創意生產過程前台化的具體方式很多,可以根據文化產業具體行業的特性來設置。可以從消費者的建議中吸取創意、把握市場需求,消費者則可以從藝術家的介紹中獲得對作品的認識,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
2.將消費者個性需求融入文化創意生產。既然文化產業園區要以開放格局示人,那麼僅有生產者一方自然不能謂之「開放」,只有當消費者的意願能夠對生產過程產生影響,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格局。
3.將文化創意與休閑娛樂相結合。文化創意產品消費和體驗帶給消費者精神上的啟迪和升華,休閑娛樂帶給消費者身體上的放鬆和愉悅。二者相結合在一座文化產業園之中,凝結於一趟文化產業觀光休閑旅程中,對於消費者是精神和身體的雙重體驗,對於文化產業園區則是一種產業鏈延伸的創新升級。
『柒』 杭州之江文化創意園的布局功能
杭州之江文化創意園總規劃面積為2351畝,整體規劃為「兩點一線」,即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到鳳凰·創意國際兩點及連接兩點之間的發展軸線組成,圍繞「創意、產業、居住」三位一體的功能定位,打造集產業發展、孵化、展覽展示、藝術休閑、特色配套於一體的創意產業園區。2010年11月,被國家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命名為「中國美術學院國家大學科技(創意)園」,成為全國第一個以藝術創意為特色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園區分為核心示範區、產業拓展區、綜合配套區三個區塊,共七個項目。
第一個區塊:核心示範區。
主要以「一中心、一平台、三基地」,打造五個區塊項目
項目一:鳳凰·創意國際——研發孵化基地
位於西湖區轉塘街道創意路1號,由雙流水泥廠改造而成,總佔地面積332畝,規劃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從2008年啟動開始,到2011年10月已完成4.5萬平米改建,90%面積完成招商入駐。初步形成了以現代設計、動漫、藝術品、新媒體四個特色產業,選簽企業200多家,近百家入園辦公。先後吸引何見平、蔡志忠、孟京輝、王偉忠、陳立恆、宋建明、方振華、郭守正、劉紀綱等一大批名人入駐。
園區是中國國際動漫節和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的分會場,曾舉辦中國動漫新銳榜頒獎儀式、鳳凰原創動漫聯展、2010創意生活·熱波音樂節,2011杭台文創產業高峰論壇等。開展了一系列的國際交流活動,如國際雙聯展、馬肯影視交流會等,連續三年開展鳳凰設計工坊活動,成為設計界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專業活動。每周五下午定時舉辦免費向市民開放的「鳳凰·創享沙龍」。園區內有600㎡中央展廳、杭州地區影視專業攝影棚,成為新車發布、時裝秀和影視廣告的拍攝基地。
項目二:鳳凰大廈——主要示範平台
位於鳳凰山北,緊鄰鳳凰·創意國際園區,佔地48.8畝,規劃建築面積約97000平方米,預計將容納300家以上創意企業入駐。鳳凰大廈將於2011年12月開工,2012年對外招商。用於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示範平台,引進文創品牌、總部和建設區域產業服務中心。
項目三:象山藝術公社——創新創意中心
位於中國美術學院校區西側,象山望江山腳,佔地71畝,規劃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對現有村莊改造,形成藝術工作區、配套商業區、公共服務區,供國內外創意名家和藝術大師入駐,打造成國際化的藝術創意中心和當代藝術公社。
項目四:外桐塢藝術村落——專業交流基地
2011年10月一期已開園,佔地100畝,規劃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將特色旅遊和藝術產業相結合,包括農家休閑娛樂區、居民生活休閑區、石榴採摘體驗區、茶園觀光區、茶藝體驗區、藝術文化區等6個功能片區。通過藝術作品的創作、展示、交易等活動,打造國內最活躍的藝術交流基地。已入駐劉健、黃鴻、黃俊、袁進華、沈烈毅等藝術家40餘名,已開設工作室16個。
項目五: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七號樓——人才培養基地
位於中國美術學院象山中心校區內,佔地2.2畝,規劃建築面積3千平方米。初步形成設計、動漫、藝術品、現代媒體四個特色產業,以中國美術學院人才為依託,培養復合型和緊缺型的國際化創意人才,為整個園區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區塊:鳳凰谷文創產業接產基地——接產配套基地
位於石龍山、鳳凰山北麓,包括雙流水泥廠礦區范圍外的周邊系列廢棄礦山用地,總面積約808畝。擬建成為接產和服務配套基地,將打造成為以創意設計、影視後期新媒體特色產業集聚地。
第三區塊:綜合配套區——生活配套基地
位於中國美術學院象山中心校區和鳳凰·創意國際之間,范圍包括規劃廣場、公園、小區綠地及兩側地塊和320國道以南象山路兩側地塊,面積990畝。將打造成一個由時尚精品商業街、星級酒店、影視娛樂城、圖書館和創意辦公樓組成的綜合配套體,將來成為整個之江地區的文化中心和商業中心。
『捌』 南京主題文化產業格局是什麼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新興的產業形態,已被公認為是引領新經濟發展、提升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新興支柱產業。南京在「三個發展」戰略思想的指引下,正處於新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中,謀求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實現這一轉型的重要支點。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及特徵 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文化創意產業內涵的理解各有不同,英國最早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概念,將其定義為「起源於個體創意、技巧及才能的產業,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與利用,來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在我國,最先使用文化創意產業概念的是台灣,其定義描述為「源於創意和文化積累,通過智慧財產的形式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提升之行業」。200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中辦發〔2006〕24號),「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黨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中。近年來,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代表的眾多國內城市均致力於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但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及分類標准尚無統一界定。在南京市委、市政府2006年出台的《關於加快發展南京文化產業的意見》和《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對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初次進行了分類(見表一、表二)。
http://www.chinacity.org.cn/csfz/cswh/7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