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國際船舶產業發展現狀

國際船舶產業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0-12-14 18:59:11

A.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造船業不斷發展的原因

您好!
從1980年代以來,我國造船工業突飛猛進的原因主要有:
1、正確的產業政策
我國造船業有一定歷史、相對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但1980年代初期,與當時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極大。為此,國家制定了對外開放、以我為主的產業政策,各造船企業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一面積極引進先進的裝備、技術和造船規范,一面積極承攬低附加值海外訂單,在愛國華人海運資本的大力協助下,成功地實現了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突破。
2、國際造船業轉移的歷史機遇
造船業是重要的產業,長期以來為發達國家所壟斷。但是,隨著後工業時代的來臨,發達國家產業進一步升級,開始把這一資本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大部分中低端產品生產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如韓國從1970年代開始,造船能力迅速提高;而我國也趕上了這一產業大轉移的末班車。因此,在1980年代,我國得以用較低的代價,換取了船舶生產的先進技術工藝,但船舶設備如主機、輔機、推進軸、導航設備等核心技術引進則相對滯後,這一局面至今未得到根本改變,依然依靠國外技術授權生產或直接進口。
3、有利的市場機遇
1980年代以來,國際航運市場幾起幾落,但從總體上看,船舶新增需求量在繼續增加,而且保有量巨大,加之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增長,對船舶的需求很大,因此中國造船業獲得了發展所必須的良好的市場機遇。而隨著我國這一產業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對新工藝、新技術的吸收能力不斷提高,造船能力和效率不斷增加,保證了我國在船舶工業的終端產業鏈,即船舶製造、裝配領域逐步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成為船舶產量居國際第二位的造船大國。
4、國家持續不斷的投資
從1980年代以來,國家對船舶工業的持續投資一直沒有中斷,而且投資規模不斷增加。隨著一大批新裝備如機器人切割焊接設備、船板表面處理裝置、超大型船塢、超大型起吊設備等的投入使用,以及生產管理信息化的普及推廣,我國造船工業的面貌有了根本的轉變。

當然,我國目前還僅僅是造船大國,還不是真正的造船強國,在高端產品的設計、生產方面,在船舶重要配套設備的開發、設計和製造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即使與同樣是發展中國家的韓國,在這些領域也依然差距明顯,這需要在下一階段不斷努力去填平補齊。

B. 韓國造船歷史發展和現狀

一、韓國造船業基本情況
(一)造船企業結構
韓國共有造船企業130餘家。包括韓國造船工業協會所屬的5家大型船廠和4家中型船廠,以及韓國造船工業協同組合的中小造船會員企業124家(附表)。整個造船業呈現「5比95」的格局,即5大造船廠擁有全國95%的造船能力,主導造船業的整體生產,同時5大造船廠95%的造船出口海外,是典型的出口主導型產業。
目前,韓國建造的油船、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船(LNG)、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高速船和超大型船以及豪華客船均居世界領先地位。
(二)韓國造船業占國際市場的比重
1980年代,韓國造船企業開始大規模進軍國際市場。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韓國造船業占國際市場的比重已超過30%,2000年曾高達45.8%。
2003年,韓國獲得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桂冠,訂單總量和世界最優秀船舶數量中標均超過日本。根據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統計,韓國接單量所佔市場份額高出日本15.2個百分點,訂單總量為1675萬修正總噸(CGT),增長120.6%,超過日本470萬CGT。主要為集裝箱船佔50.9%,油船佔40.2%,液化天然氣船佔3%,干散貨船佔0.7%,附加值明顯增高。全年實際建造交貨223艘、726萬CGT,年底訂單保有量達到2641萬CGT,相當於至少3年的生產能力。
在世界5大造船企業中,韓國占據4席,現代重工業、大宇造船、三星重工業、三湖重工業分居前四位,佔世界造船市場的比重合計達到24.2%(2001年統計)。
(三)產業展望
由於世界造船業景氣看好,預計韓國造船將繼續穩定增長,2004年造船訂單中標預計不低於1275萬噸TG。韓國產業資源部發表的《2010年產業規劃—邁入世界產業四強》中,把造船業與半導體共同列入了「確保世界第一」的兩大支柱產業之一。主要發展方向為:
1、促進結構調整,確保技術競爭力
大力推動研發投資,開發和提升超大型、超高速船舶製造技術,確保油船、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船(LNG)、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的世界領先地位,促進豪華游輪、海上機場、海上垃圾處理作業場和超高速商船接近或趕上日本水平。
積極開發「海洋新產業」,圍繞「人工島」概念的現實化,爭取海上Floater的開發和生產實現大發展。
2、加強國際合作,緩解造船貿易糾紛
針對歐盟對韓國造船業的貿易制裁(反補貼),積極探索日本、歐盟、中國、韓國四大造船地區的對話和合作渠道。特別是面對中國造船業的飛速發展,努力尋求與中國建立起「合作夥伴關系」。
3、推動造船零部件產業升級,擴大出口
目前,韓國造船零部件和裝備產業整體水平有待提高,需大力發展高附加值船舶的零部件、核心裝備,以及提高船舶自動化、安全性的零部件和裝備,如電子制動技術、發動機系統、故障診斷技術、航海衛星通信技術、生產技術等,全面提高配套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

閱讀全文

與國際船舶產業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