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第一台激光器是何時誕生的
時隔一年,1961年8月,中國第一台激光器——「小球照明紅寶石」激光器,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誕生了。它雖比國外同類型激光器的問世遲了近一年時間,但在許多方面有自身的特色,特別是在激發方式上,比國外激光器具有更好的激發效率,這表明我國激光技術當時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台激光器的設計師是王之江教授,他被稱為「中國激光之父」。之後,1975年,我國第一台激光測距儀又研製成功,它的研製成功,為我國大地測量和地震預報研究提供了一種長距離測距的新儀器。1980年,我國首創了醫用高功率激光氣化腫瘤裝置,為治療癌症提供了一個新手段。1994年,世界上第一張立體圖像卡拉OK激光視盤在我國問世。
自從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問世以來,激光的家族已進入百花爭艷五彩繽紛的時代。甚至有人認為,所有的物質都可能做成激光介質,構成激光器。目前,激光的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說已經滲透到生產、國防、科研、醫療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近年來激光手術已經在醫學上廣泛應用,在顱腦外科手術中,大夫不用刀,而是利用聚焦到針頭般大小的激光點來為病人做手術,能夠有效地消除神經病變組織,又能避免損傷其周圍的神經。機械工業中的激光打孔機可以在無論多麼堅硬的材料上打孔。在軍事方面,激光最早的應用是激光測距、激光雷達;另外,激光制導武器發展也很快,特別是激光制導導彈、激光制導炮彈和激光制導炸彈。
目前,人們已經利用激光器研究出完全不同於傳統照相術的全息攝影,實現了激光光導纖維通訊和空間通訊,連人們夢寐以求的受控核聚變也要靠激光來實現呢。
但是,千萬別以為激光很神秘,它早已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電視機、錄像機的遙控器中就有一個紅外激光半導體發射器,流行的CD、VCD機也是靠激光二極體來讀取光碟上的數字信息的。
20世紀激光的發現和激光器的誕生,是現代科技史上的一件劃時代的大事。
㈡ 中國激光技術發展與國外激光技術發展的差異有什麼
中國的攻擊激光雷達包含著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術:
1.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
2.激光輻射材料物理機理及成像圖譜研究的突破
3.一次性快速跟蹤定位控制技術的突破
4.高密度能量可逆轉換載體材料的突破
5.激光成像技術的突破
目前中國的攻擊激光雷達體積仍然十分龐大,達10噸,缺少強大的瞬時超強能源電池,容易受天氣限制,空氣中的微粒和水汽會嚴重干擾其能量和射程,只能陸基和海基。 國外工業激光現狀與趨勢
國外以美、德、日為代表的幾個發達國家在激光加工產業領域的發展速度驚人,它們在主要的大型製造產業,如汽車、電子、機械、航空、鋼鐵等行業中基本完成了用激光加工工藝對傳統工藝的更新換代,進入「光製造」時代。激光在工業製造中所顯示出的低成本、高效率以及應用的巨大潛力,成為世界主要工業國家間互相競爭的動力,紛紛將激光技術作為本國重要的尖端技術給予積極支持,加緊制定國家級激光產業發展計劃。美國通過其「精密激光機械加工(PLM)協會」來激勵其新工藝技術的發展,力求使美國工業激光器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並在世界市場中獲得較大的份額。德國在1994年-2002年制訂了國家激光發展計劃,促使德國激光器和激光工業應用後來居上,位於世界領先地位。激光設備在德國汽車和機械製造中的廣泛應用,使其在這些領域內的競爭能力近年來得到顯著提高。並制訂了德國「2002-2006光學促進計劃」,將激光技術作為重中之重,認為未來所有製造加工業中有12%以上的加工工藝需要用激光技術來替代。除此之外,英國「阿維爾計劃」、日本「激光研究五年計劃」,甚至俄羅斯、韓國、新加坡、印度也制訂有專門的激光技術發展計劃。
根據國際激光行業權威刊物《LASER FOCUS WORLD》每年發布的統計資料表明,全球激光器產業市場發展迅猛,激光產品銷售每年平均以高於10%的速度增長,並呈現出加速增長的趨勢。2008年世界激光產業僅激光器(不包括廣泛用於通信和家電的半導體激光器)年產值就超過了70億美元,激光加工裝備年產值超過了130億美元。
激光工業裝備製造企業由研究型的單台特種設備製造企業,發展到標准化、規模化生產的跨國公司。國外許多知名激光企業均通過兼並重組快速發展壯大。德國通快公司(Trumpf)通過兼並、重組,成為擁有7家從事激光產品生產的企業,成為當今世界上激光裝備製造產業的霸主。美國相干公司(Coherent)在2001年初將醫療激光集團出售給以色列ESC/Sharplan公司後,購買了幾家從事工業激光產品製造的公司,專著於工業激光領域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這些大型企業的形成,一方面推動了激光應用技術與產業走向新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也表明這些廠商正在謀求規模化發展,提升激光設備的性能價格比,以便壟斷市場。
㈢ 中國激光武器的發展現狀
中國激光武器發展目前還是較為落後的,中國目前武器的重點研究與發展方向是制導與反導,還有大型水面艦艇與核動力方面。。
㈣ 中國激光武器技術是幾幾年發明的
中國激光武器研究技術在很多年以前就發明了,而且特別的好用。
㈤ 中國激光的簡介
《中國激光》是國內唯一一本全面反映激光專業領域的新成果,新技術的學術期刊,版也是本領域權最權威的專業期刊。我們將在今後3年內,實施精品化和國際化戰略,積極參與世界學術交流,提高本刊的影響力,為國際同行所接納和認同,逐步成長為在同學科領域內的世界知名科技期刊。
㈥ 中國激光發展
一、中國的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是所有新概念武器中最有可能用於實戰的,它在未來戰爭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世界上以中美俄水平最高。中國在六十年代初的時候就開始對它進行重點研究,只可惜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這段時間里擱置了,從這以後截止到目前取得了很大進展!因為此類武器的研究屬於國家高度機密,因此到底進展到何種程度我們很難知道。1965年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製成鋁石榴石(Nd:YAG)激光晶體,翌年製成YAG激光器,1972年高重復頻率調QYAG激光器研製成功。用於軍用光纖通信的半導體激光器也在196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20年內中國先後研發出C02激光器、氬離子激光器、環形激光器、穩頻激光器、遠紅外激光等,並於1970年代中期開始量產用於陸軍武器測距、彈道測量、人造衛?星測距、大氣激光通信、光纖通信、海軍武器測距、陸空軍武器導引等方面的系統。1974年王大珩率團出訪美加介紹了大陸國產強激光裝置已打出了中子,令人刮目相看,加國專家表示兩國已處於同一水平。1986年上光所建成尖峰疽功率超過1012瓦的強脈沖激光試驗裝置,張愛萍上將將它命名為「神光」,使中國成為繼美、蘇、法、日之後擁有同類設備的國家。中國新一代飛杪級超短超強激光裝置已在1996年由上海光機所研製成功,並通過驗收,標志著中國的強激光技術又踏上一個新台階。中國將在2000年以後在強激光武器領域有更大的進展,並初步具備量產化能力,屆時中國可能有能力威脅在大陸近岸活動的美國「曙光女神」超高速戰略偵察機。
二、中國空軍CYAL-1A機載激光武器系統
依據發展和完善武裝力量的最新理論,中國國防部現在對開發和裝備新概念武器的重視程度愈發地高漲。這其中最為引入注目的便是大功率機載激光武器系統。目前,該項目由中國空軍部負責全面領導,同時反導彈防禦局和601、603、cheng 等希望獲得軍方訂貨的企業也直接參與了研製工作。
603負責制定建造機載激光武器的總體方案,並研發作戰指揮系統和其他一系列相關的機載系統,安裝激光武器部件,根據軍方需求改裝運輸平台(運輸機),同時還要對各個分系統進行整合。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組件是射擊控制系統。601負責研製合適的光學設備,光束控制系統,一系列的主、被動光電探測和目標跟蹤系統,以及將強激光束准確引向目標的制導裝置。xxx 主要負責研製可批量生產的兆瓦級氧-碘化學脈沖激光發射器。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將主持建造強力激光器的地面保障系統。為了實施機載激光武器系統的建造計劃,中國軍方將會組織開展一系列的科研和試驗設計工作,對光電系統進行實驗室和室外測試,並編制用於激光武器自動化控制的系統程序。中國專家認為,機載激光武器系統必須能夠自主地發現、識別並摧毀400公里以內的來襲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各型戰機。根據中國空軍司令部的計劃,裝備有激光武器的飛機將主要用於在距離前線100公里遠的安全區域執行巡邏任務,在奪取制空權後,其位置還會向更接近前線的地方移動。據中國空軍測算,要保證在導彈威脅區域的24小時巡邏和對敵方實施不間斷的監視,至少需要裝備5架配備有機載激光武器系統的新型飛機。中國現在的目標是,要在2009年組建一個由7架這種飛機組成的飛行中隊。在和平時期,這些裝備有激光武器的飛機將會被部署在中國本土的基地中,為了隨時前往作戰地區執行打擊任務,這些保持飛機均將保持24小時戰備狀態。為了保證機載激光武器系統的作戰效能,在這些常備基地中將會儲存充足的航空油料和產生強激光束所需的化學試劑。據悉,在進行重新部署時,每架作戰飛機有可能會攜帶多達20噸的化學試劑。其他的保障物資將會由軍用運輸機運往臨時基地。每套機載激光武器系統包括:一架由波音Y8-600F改裝而來大型固定翼飛機,一個由14個部件組成的紅外波段強激光發生器,一套作戰指揮系統,一個由多種主、被動光電探測和跟蹤設備構成的射擊控制系統,以及制導系統和一些保障設備。改裝後的Y8-600F安裝有4台CF6-80C2B1F型發動機或是RB 211-524 G(H)發動機。其一次地面加油後的巡航時間約為6小時。為了維持所需的戰斗效能,同一巡邏區域將會部署兩架作戰飛機。除了上述的Y8-600F外,中國還研製了一種代號為YAL-1A的空中平台。與Y8相比,YAL-1A的機翼長度有所增加,貨艙艙門也經過了加固。由於裝備了激光武器系統,新機的外形也非常特別--機頭整流罩被設計成了球形,其下方安裝了發射裝置。據中國空軍介紹,YAL-1A上安裝的用於瞄準聚焦的透鏡直徑到達了1.5米。
三、激光武器的出現對我軍軍事裝備的影響:
1、激光武器將被大量用於各種類型的作戰平台上,以搶占這作戰領域的攻擊制高點。
2、信息戰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激光武器具有無提前量極高速攻擊能力,具有發現目標即等於擊中目標的能力,一旦被發現,目標根本無法運用自身的機動能力擺脫激光武器的攻擊。因此,一方面要求我方具有先敵發現的卓越偵察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自身的軍事裝備不被敵方發現,圍繞這一點,我方的任務是:
A、 建立強大的CI4系統能力並有在敵方干擾、破壞下保持這一能力的能力;
B、 具有干擾、破壞敵方CI4系統的能力,電磁武器、微波武器的地位將大大提高;
C、大力加強自身軍事裝備全面隱形化的能力;
3、新材料的運用舉足輕重,各國將拚命研究抵抗高溫的材料,並將它運用於軍事裝備上。
4、在同等CI4系統能力下,傳統攻擊性武器,尤其是導彈的威力將大減,導彈的速度與激光相比太慢,其紅外特徵太明顯,易為敵方的激光武器摧毀,近距離的、在地平線上(由武器視角看)起作用的、打擊點目標的導彈將被激光取代,導彈的存在價值是A、對超地平線的目標起作用;B、對非點目標(具有相對廣大的面和體目標)起作用。但是導彈必須做到不被敵方發現。電磁炮相比導彈來說速度很快,達到每秒30~50公里,是現有導彈最快速度每秒10公里的3~5倍,敵方的反應速度被大大降低,而且電磁彈頭很小,發射時紅外特徵不明顯,故隱身能力大大超越彈道導彈,一旦電磁炮技術成熟,將立即取代彈道導彈的地位。
――――據外電通訊社引述北京消息人士指出,――――
解放軍最近在西部地區成功地運用激光武器攔截來襲的低空巡航導彈。這項激光防禦技術極可能成為中國發展自己的導彈防禦系統(TMD)的一個組成部分。消息並指出,這次激光實驗是在青海與西藏高原進行,這一技術的成功運用顯示出大陸目前已有能力使用武器攔截低空巡航導彈。過往的反導彈系統通常是以地對空導彈在空中擊落攻擊導彈,而激光系統則是利用激光摧毀導彈的指引系統,使導彈落地而不引起破壞。 此次激光武器試驗是我國廣大國防科研人員經數十年不懈努力取得的一項突破性成果,在試驗過程中,激光發生器的最大瞬時功率達到驚人的XXXXX.XX兆瓦,持續發生功率也有XXXX.XX兆瓦,光束持續照射時間達到XXXX秒,目標跟蹤、調校裝置的精度也完全達到了試驗設計要求,僅用X秒便捕獲了遠在數千公里目標區飛行的導彈,照射0.X秒後直接引爆,試驗結果是振奮人心的!
㈦ 中國光纖激光器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2002年南開大學在摻Yb3+雙包層光纖器中得到了脈寬4.8ns的自調Q脈沖輸出和混合調Q雙包層光纖激光中得到峰值功率大於8kW,脈寬小於2ns的脈沖輸出。
2003年南開大學利用脈沖泵浦獲得100kW峰值功率的調Q脈沖,以及得到的60nm可調諧的調Q脈沖。
2003年11月20日,上海科學家在激光領域取得新成果,成功開發出輸出功率高達107W的光纖激光器。此激光器的全稱為「高功率摻鐿雙包層光纖激光器」,與目前已有的激光器相比它的維護費用和功率消耗都要低得多,壽命是普通激光器的幾十倍。
該課題組的負責人之一樓祺洪研究員告訴記者,激光列印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與市民生活直接相關的如食品的生產日期、防偽標志等,若以激光列印代替現在的油墨列印清晰度高、永不褪色、難以仿冒、利於環保,具有國際流行的新趨勢。上海科學家研製的光纖激光器使光纖激光輸出功率又上升了一個新台階,最大輸出功率達107W,已經遙遙領先於全國同行。
2004年12月3日,烽火通信研製出激光輸出功率達100W以上的雙包層摻鐿光纖,經過艱苦努力,將該類新型光纖的輸出功率提高至440W,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這是我國在高功率激光器用光纖領域的重大突破。摻鐿雙包層光纖激光器是國際上新近發展的一種新型高功率激光器件,由於其具有光束質量好、效率高、易於散熱和易於實現高功率等特點,近年來發展迅速,並已成為高精度激光加工、激光雷達系統、光通信及目標指示等領域中相干光源的重要候選者。
雙包層摻鐿激光器的主要激光增益介質是雙包層摻鐿光纖,因此雙包層摻鐿光纖的性能直接決定了該類激光器的轉換效率和輸出功率。
烽火通信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進行雙包層摻鐿光纖研究的單位,在成功推出輸出功率達100W以上的完全可商用的雙包層摻鐿光纖產品後,又加大的研發力度,使得其輸出功率實現440W以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光纖激光器作為第三代激光技術的代表,具有其他激光器無可比擬的技術優越性。不過,我們認為,在短期內,光纖激光器將主要聚焦在高端用途上隨光纖激光器的普及,成本的降低以及產能的提高,最終將可能會替代掉全球大部分高功率CO2激光器和絕大部分YAG激光器。
㈧ 中國激光武器現在的發展狀況
現狀特點:
(1)基礎差,但發展快
目前中國的激光元器件開發和應用水平專幾乎達到與世界先進屬國家同步。在技術水平上並沒有太大差距,且具有相當的潛力。
(2)科研體系較為齊全
隨著國家和軍隊對於激光武器的重視,相關的科研院所體系的建設越來越具體、完備。
(3)核心領域有所突破
例如:中國目前已經掌握了攻擊激光雷達所包含的世界最尖端的五大核心技術:激光材料研究;激光輻射材料物理機理及成像圖譜;一次性快速跟蹤定位控制技術;高密度能量可逆轉換載體材料;激光成像技術等。
㈨ 中國激光武器發展現狀
軍情分析家認為,中國已重點解決了一批軍事激光工程應用方面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內,能夠達到容其他國家無法達到的水平和程度。軍事專家介紹,激光武器分為兩類:一種作為戰術武器,用於常規戰爭中直接傷亡人員、擊毀坦克、飛機、戰術導彈等,如激光炮;一種做為戰略武器,用於對付彈道導彈、空間武器等。激光武器目前有機載、艦載和太空載等。而中國新近研製的攜帶型激光眩目槍,更能瞬間使人眩暈,並短暫失明,從而失去抵抗力,可適用於反恐和防暴。
最近了解到我軍在西部地區成功地運用激光武器攔截來襲的低空巡航導彈。這項激光防禦技術極可能成為中國發展自己的導彈防禦系統(TMD)的一個組成部分。消息指出,這次激光實驗是在青海與西藏高原進行,這一技術的成功運用顯示出大陸目前已有能力使用武器攔截低空巡航導彈。過往的反導彈系統通常是以地對空導彈在空中擊落攻擊導彈,而激光系統則是利用激光摧毀導彈的指引系統,使導彈落地而不引起破壞。
㈩ 中國激光武器是怎樣發展的
1997年10月,美國以中紅外線化學激光炮兩次擊中在軌道上運行的廢棄衛星,宣告專這次秘密試驗屬完滿成功。在此同時,中國國防光學單位正加緊攻關,爭取在2000年前取得重大技術突破,並為戰術激光武器的產量做好必要的准備工作。
光學工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得到很大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成為重要的戰略工業,製造光學玻璃的原材料、含鐵量低的石英砂變成戰略礦產,光學玻璃製造技術也很保密。國民政府在抗戰前建立了全國獨一無二的光學工廠,昆明光學工廠,主要用於製造軍用雙筒望遠鏡,其技術水平在當時來說相當高,足與歐洲工廠媲美,是中國當時少數能和列強一較高下的工業,但以規模來說則未見突出。今日中國軍用光學技術的骨幹,也大都直接或間接來自昆明光學工廠,但那時該廠卻只有400多人。
中國激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