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廣東番木瓜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廣東番木瓜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發布時間:2020-12-14 08:03:33

❶ 我國發展社會養老服務產業的對策與建議

( 一) 加快對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 提升服務的水平
( 二) 完善政府的扶持政策, 強調政府的責任
( 三版) 借鑒國外養老的成功經驗權並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
( 四) 完善養老服務和保障制度的建設
( 五) 積極擴大養老服務試點, 使養老產業社會化

❷ 番木瓜如何生長

番木瓜科番木瓜屬,熱帶常綠果樹,小喬木。栽培種番木瓜,又名木瓜、乳瓜、萬壽果。學名Carica papaya L.。番木瓜屬有40多個種。除栽培種外較重要的種質資源尚有:莖花番木瓜caulifolia Jacq.)耐寒性較強,對花葉病有免疫性,其雜交後代也具有抗病能力,可作番木瓜砧木;秘魯番木瓜(C.monoica Desf.),播種後3~4個月開始結果,全株可煮食,以本種作母本的後代雜種優勢常較顯著;山番木瓜(C.candamorensis Hook.f.)果小可供糖漬、腌制,抗寒性較強並抗病毒性病害,與番木瓜嫁接親和力強;五棱番木瓜(C.pentagona Heilb.),有單性結實能力,果小而富含番木瓜蛋白酶和抗壞血酸,含糖量較低,為佐餐佳果,有助於減肥,澳大利亞已有生產;槲葉番木瓜(C.quercifolia Be-nth.et Hook.),果小,可加糖食用,較耐寒並抗花葉病。

起源與分布

原產美洲熱帶地區,18世紀後已成為世界一種重要水果。據17世紀末的《嶺南雜記》記載,中國引入栽培約有200多年歷史。生產番木瓜最多的國家是巴西、墨西哥,亞洲以印度尼西亞、印度、泰國、越南、孟加拉、菲律賓、緬甸等國栽培較多。1988年全世界產量達368.3萬噸。中國以台灣、廣東栽培最多,廣西、福建、海南、雲南、四川等省(自治區)也有種植。

特徵與特性

高一般2~3米,亦有高達5米以上。干直立,分枝少,中間有隔。根肉質,有主根,側根4~8條,須根多數分布於表土下10~30厘米。葉大,輪生,通常掌狀5~7深裂;葉柄長,中空;嫩葉自頂端抽生,下部老葉次第萎黃脫落,留下葉痕。花有雌花、雄花和兩性花。雌花單生或聚傘生於葉腋間,花型大,瓣5裂,子房發達,由5個心皮組成,雄蕊完全退化;雄花的花型小,花瓣基部筒狀,上部5裂,雄蕊10,子房退化;兩性花按雌蕊、雄蕊發育的情況又分為雌型兩性花、雄型兩性花和長圓形兩性花等3種,以長圓形兩性花發育的果實最好。因花性的不同,植株可分單性株和兩性株,雌株只開雌花,花性穩定,如有兩性株的花粉授粉,結果力強,亦有天然單性結實現象。雄株基本只開雄花,著生在葉腋抽出10~90厘米長的花梗上,一般不能結果,個別健壯植株有時在花序末端開雄型兩性花,能結幾個小果。兩性株開各種類型的花,往往受外界條件影響,花性不穩定,結出不同形狀的果實,稱異型果現象。果實長圓形、卵形或洋梨形,單果重1~2.5千克,有些品種大型果可達5千克以上。成熟時果皮由綠變黃,肉厚,肉質軟滑,橙黃色或紅色。未熟果受傷分泌的乳汁中含有大量番木瓜蛋白酶和凝乳蛋白酶。種子未成熟時白色,成熟時黑褐色,外種皮有皺紋,種皮外有一層透明膠質的假種皮包圍。種子多少與雌蕊發育、授粉受精及外界環境有關(見圖)。

番木瓜喜溫熱天氣,忌霜凍,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10℃時生長受到抑制,5℃以下見凍害。高溫達32℃則花粉變畸形甚至破裂,35℃以上兩性株趨向開雄型兩性花,或引起落花、落果;低溫使果實產生苦味。對水分需求量大,但忌漬水。喜陽光,蔭蔽則莖徒長,易落果,產量低。宜選擇深厚肥沃土壤,並要求排灌便利建果園。

主要品種

中國栽培的主要品種有:①嶺南種。廣東最早栽培的地方品種。適應性較強,較豐產,但抗病力較弱,類型龐雜。單果重1~2千克,肉厚,橙黃色、優質。②穗中紅。用嶺南種作母本,中山菜瓜作父本雜交,第一代再以泰國紅肉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具早熟豐產特點,較耐澇,抗病性能較好,但耐寒性較差,單果重1~1.5千克。③藍莖(BlueStem)。從東南亞引入。葉柄紫色,莖有紫色斑,果大,單果重約2~4千克或以上,肉質稍粗,植株健壯,坐果率高,對土壤適應性強,較抗花葉病。④蘇勞(Solo)。廣州從夏威夷引種多年。單果重5836.5~0.75千克,肉厚,香甜質優、但產量低,易感染花葉病,已甚少種植。⑤泰國紅肉。自泰國引入。果長圓形或心形,單果重約1千克,肉厚,果肉呈紅色,味清甜,產量中等。

栽培技術要點

繁殖採用種子播種育苗。選留種必須經過群體選、株選、果選和苗選,去劣選優。制種可用兩性花或雌花作母本,取兩性花的花粉授粉,以保證後代絕大部分是兩性株或雌株。果園發現雄株宜及時砍除。廣東在秋末冬初播種,用營養缽育苗,搭薄膜棚防寒越冬,次年春季定植。行株距沃土2.5米×1.8米,一般土壤2.5米×1.6米,每公頃栽2250~2550株。在旱地和丘陵地每株於開花前施硼酸2克,以防缺硼產生瘤狀果。對氮、磷、鉀需要比例為3∶1.5∶1,施肥量指標按每100千克熟果需純氮(N)1千克,磷(P2O5)0.5千克,鉀(K2O)0.4~0.8千克,開花結果後,磷、鉀肥應適當增加。台風季節要注意防風,冬季防寒。正常產量每公頃可產果約37.5~52.5噸。

主要病蟲害有:番木瓜環斑花葉病,是病毒性病害,對生產威脅極大。由桃蚜傳播或機械傷感染,在氣溫20~25℃時易發病,26℃以上病毒受抑制。為減輕該病為害,廣東採用秋播春移,大苗定植,促當年高產,次年改種措施。此外,尚有炭疽病、白粉病、葉斑病和蒂腐病。蟲害有紅蜘蛛、桃蚜和褐圓介殼蟲,需注意防治。

經濟價值

番木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和B及糖類和無機鹽類,供鮮食或制果汁、果醬;青果可作菜用或制果脯。未熟果和葉片含有豐富的木瓜蛋白酶,廣泛用於食品工業及制葯、化妝、皮革等工業。果實中含有果膠,可制番木瓜膠代血漿。番木瓜生長快,結果早,產量高,栽培上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❸ 產業集成的對策建議

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營造形成產業集成所需的競爭性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 重點是盡快改變國有企業按部門、按地區條塊分割的隸屬關系,推進國有企業按現代企業制度的多種形式進行改革,使大多數屬於一般競爭性領域內的國有企業成為合格的市場競爭主體,具有獨立的利益函數,按照經濟的內在聯系來加強與區內各企業的分工協作;另外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地方保護主義」 的影響,建立全國統一的、多層次性的、公平競爭性的市場體系,營造商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環境;還要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以使我國企業尤其是一些競爭實力不強的重復建設性的國有企業能夠有產業退出的外部條件,使產業競爭中出現的優勝劣汰能夠實現。
組織結構調整
積極引導區內現有大型企業加快組織結構調整,推進區內大、中、小型企業與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協作與配合,依託特定的產業格局,深化分工,形成集成產業的新局面。產業高級化要求以大企業為核心進行高度集中的專業化生產,這些企業有長遠的戰略目標、強大的競爭能力和雄厚的科技實力,而眾多中小企業通過深層次的專業化分工協作, 以其小而專、小而精的優勢為大企業配套服務。大、中、小企業只有緊密協作,形成一體化的大生產體系,才能提高整體效益。因此要充分利用大型企業的規模經濟優勢,增強大企業關聯效應的近輻射功能,加強大企業與地方企業之間的前、後向聯系,並使所形成的區域擴散效應盡可能在本區內實現;同時也通過加強與本地企業和科研院所的聯合和合作,通過信息和資源等的相互傳遞和流動,促進大型企業得到強有力的支撐,改變大型企業在地方經濟中的「孤島」 狀況,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樹立產業集成的思想
在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的發展上,要樹立產業集成的思想,構建完整的產業鏈,促進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和不斷創新。在新產業發展的初始階段,可以從進口零件搞組裝起步,但一定要盡快轉入零部件、工藝的技術引進和消化工作,形成綜合配套能力。在新產業的發展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要考慮新產業的一體化發展, 建立新產業需要而國內又缺乏的新材料、新工藝等產業。國際經驗表明,我國目前所處的工業化中後期階段將以重化工化為主要特徵, 而重化工化的核心就是由機械工業的大規模增長帶動的,並且70年代後半期以來,電子工業進一步成為後工業化國家的先導產業:我國自90年代初以來,工業化重新出現了以重工業增長打頭的格局,但機械裝備工業仍不能滿足要求,包括電子產品在內的機械及運輸設備對進口的依賴形成剮性。
因此,要加快發展機械電子和通訊設備製造等產業,形成滿足旺盛的國內需求的產業集成體系。
創造基礎條件
政府部門要創造基礎條件,並從產業集成的角度制定有利政策引資招商,以更好地發揮本地的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避免重復建設,形成本地區獨特的產業集成。按照波特的觀點,政府通過對決定國家競爭優勢的四個基本因素對產業集成的形成產生影響。比如政府通過資本市場管制政策可以影響公司戰略、結構和競爭狀況;通過支持廣告媒體控制或支持性服務的管制可以影響支持性產業的發展;通過稅收政策等影響生產要素供給條件或國內需求狀況。但是,政府只能通過影響這些因素而對產業集成乃至國家競爭優勢產生作用,政府自身是不能夠創造出這些競爭優勢的。如美國「矽谷」地區就是利用周邊地帶高校眾多、科研實力雄厚的優勢,建立了以軟體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集成。因此,我國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積極創造產業集成的綜合配套環境,包括完善區域市場體系,使企業的各種生產力要素在本地區內得到有效擴散,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本區人力資源存量等,確保競爭性的產業成長環境的形成;同時,還要更新招商引資觀念,通過稅收和信貸政策等吸引與本地區經濟和產業發展目標相適應的企業入駐, 以促進特定產業集成的盡快形成,構建有特色的區域經濟競爭優勢。

❹ 對番木瓜施肥有幾種經驗

施肥經驗一

整地時將腐熟有機肥施入定植穴,每畝施100千克和專用肥3~5千克,定植後10~15天開始薄施促生肥,以後2個月內每隔10~15天施肥一次,以速效肥為主,由薄施到多施,由稀到濃。春植樹5~8月份是施肥最關鍵時期,早熟種一般24~26片葉就現蕾(45~50天),現蕾前後要及時施重肥,供花芽形成需要,仍以氮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8月底前要把全年肥料的80%施下,9月份以後,主要施壯果肥,此時進入盛花著果期,增施重肥,以滿足基部果實發育和頂部開花著果的需要。6月份掛果的番木瓜在6~10月每月施重肥一次,要求氮、磷、鉀含量較高,每次每株施氮磷鉀復混肥100~300克,開花前每株加施20克硼砂。8月份還應加施有機肥,如漚熟的花生麩,有利於提高果實品質。為了保證種子發育需要的養分,應重視磷、鉀肥的施用。據廣東經驗,每畝果園年產果3000千克,則每畝要施腐熟的土雜肥3000千克、腐熟的水糞4000千克、尿素20千克和專用復混肥80千克。

施肥經驗二:

在台灣,番木瓜的施肥一般畝施基肥667千克。追肥則視實際需要,沙質地每1~1.5個月施肥一次,每株每次100~150克;壤土每2~3個月施一次,每株每次200~300克,即每株每年約1.25千克。幼年樹採用環狀溝施,結果樹採用條溝施或畦溝撒施。

印度的研究結果,建議番木瓜單株年施氮200克、五氧化二磷300克、氧化鉀600克可獲較佳產量,而果實品質以氮200克、五氧化二磷200克、氧化鉀200克較好。有機肥的年施用量,推薦為氮15克/株,摺合腐熟豬糞5千克/株,或牛欄肥4~6千克/株。

巴西推薦氮肥每年每株施343克。在哥倫比亞,番木瓜在移植後4個月內,每月施氮一次,每株分別為10、10、20和30克,隨後每2個月一次,每次均為50克,年氮總施用量為每畝24.4千克,產量每株可達66千克,即每畝7333千克。

❺ 廣東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這里分析了三個因素,一個就是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在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方面存在的問題,二是稅收負擔對信用的分析,三是關於社會服務對銀行信貸影響的分析,最後我們分析以後,得出了統計結果是這樣的,那就是不同所有制類型中小型企業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國有制的企業存在的困難比較大,中外企業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而私營企業在分析當中建議這二者之間,前面我們原因分析當中,我們看到國有和集體企業由於經營業績不健全,還有企業經營意識單薄,在擔保方面我們分析看出,信貸擔保機構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其原因在於,在目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發展面臨著嚴重的秩序問題,我們剛才的分析當中,還看到現行稅制和稅收優惠政策的缺陷,不僅對中小企業沒有優惠,實際上還存在著政策歧視,我們剛才提到社會服務,他們也任務、在信貸方面沒有提供很好的服務,這是我們文章的第二個部分,在分析當中這九個因素,進行相關性分析。為了防止多重貢獻性問題,我們首先對剛才提到影響信貸難易程度進行的分析,在相關性分析基礎上,我們排除了兩個因素,剩下七個指標進行回歸分析,我們這七個指標的回歸分析的結果,那就是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影響中小企業貸款難易程度的條件。第二點,那就是企業有無充足抵押品的擔保,這是中小企業又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最後一個是發展前景是否看好,他和銀行難易程度存在相關的關系。經過剛才的分析得到下面三個回歸的結果,就是下面講到的三個方面,最後我們的結論是:1.中小企業獲取信息融資存在的所有的偏好,國有企業體制的弊端是導致經營狀況差且沒有推動企業收入增長的因素,是抑制銀行向其提供貸款的主要原因之一。2、中小企業咨詢披露不規范、透明度低、社會信用評級差,使有無抵押品和擔保品成為獲得銀行貸款的必須條件,由此也限制了中小企業貸款規模。3、中小企業具有較高的倒閉或歇業率特徵,使企業的發展前景是否看好,成為銀行貸款償還的違約率高低判斷的重要尺度。4、中小企業稅賦偏重,另一方面由於中小企業稅賦由此而產生約束,道德風險增大,企業效率降低,結果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增加但是同時金融體系的風險隨之增加。

❻ 廣東對番木瓜有怎樣的施肥經驗

整地時將腐熟有機肥施入定植穴,每畝施100千克和專用肥3~5千克,定植後10~15天開始薄專施屬促生肥,以後2個月內每隔10~15天施肥一次,以速效肥為主,由薄施到多施,由稀到濃。春植樹5~8月是施肥最關鍵時期,早熟種一般24~26片葉就現蕾(45~50天),現蕾前後要及時施重肥,供花芽形成需要,仍以氮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8月底前把全年肥料的80%施下,9月以後,主要施壯果肥,此時進入盛花著果期,增施重肥,以滿足基部果實發育和頂部開花著果的需要。6月掛果的番木瓜在6~10月每月施重肥一次,要求氮、磷、鉀含量較高,每次每株施氮磷鉀復混肥100~300克,開花前每株加施20克硼砂。8月還應加施有機肥,如漚熟的花生麩,有利於提高果實品質。為了保證種子發育需要的養分,應重視磷、鉀肥施用。據廣東經驗,每畝果園年產果3000千克,則每畝要施腐熟土雜肥3000千克、腐熟水糞4000千克、尿素20千克和專用復混肥80千克。

❼ 2016年廣東水果木瓜種植前景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水果種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專報告》顯示,農業產屬業轉型中出現的機會使資本對農業關注度升溫。資本看好國內農業正處於向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轉型的關鍵時期,紛紛投資農業,尤其是對農業細分領域如水果種植及加工行業的關注度有所提升。
2006年至今國內共有28家水果種植及加工企業獲得VC/PE機構注資,累計披露融資額達7.38億美元。目前,國內水果種植及加工行業共有11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累計融資規模達6.09億美元,其中果汁加工企業匯源果汁和海升果汁具有VC/PE背景。
水果種植行業分布比較分散,不能達到規模化運作是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此外,產品流通難以進入傳統消費品渠道、財務狀況不夠明晰短期難以達到上市規模等現象需引起投資人重視。

❽ 對於促進中山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有什麼好的對策建議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新能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協調中山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工作。
(2)加大支持。設立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引導和鼓勵社會各類資金投向新能源產業,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大金融業對新能源產業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上市。
(3)吸引高級人才。發展新能源產業是一項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的工作,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員是無法完成工作的。發揮本地院校培養人才的優勢,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培育專業人才。
(4)完善產業鏈。鼓勵新能源企業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聚集資源,鼓勵龍頭企業上市發展,扶持新能源產業做強做大,抓住當前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的時機,將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積極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規模大、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
(5)加快產業標准化進程。鼓勵新能源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和國家、地方和行業的標准制定,幫助和指導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將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轉化為技術標准。

閱讀全文

與廣東番木瓜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