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克蘇的支柱產業是什麽
既然是支柱產業,就只能有一個。
阿克蘇的支柱產業:棉花!
B. 能介紹一下新疆阿克蘇嗎,那裡有什麼好玩的
。「十一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地區境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充分利用地區境內豐富的稠油、凝析油、輕烴及天然氣資源發展特色煉油、石油化工和天然氣化工,實現資源的就地轉化,帶動油氣化中下游產業鏈的延伸。通過近年來的努力,我們引進了由遼寧盤錦集團投資10.16億元建設的庫車大化肥項目,規模為年產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中石化股份公司投資11.1億元建設規模為年產250萬噸稠油技改項目已建成投產;廣匯集團60萬噸烯烴、多浪投資公司15萬噸二甲醚等一批項目即將開工建設。今後,我們利用地區境內豐富的油氣資源,依託大項目,引進發展下游精細化工產業,形成以煉油、烯烴和其它精細化工及化肥為支撐的石化產業基地,奠定阿克蘇在南疆石化產業帶中的領頭羊地位。 二是依託豐富的煤炭資源和水能資源,把阿克蘇建成自治區重要的煤焦化工鹽化工基地和電力能源基地 全地區煤炭總儲量為358.7億噸,佔南疆地區探明儲量的90%以上,現年產原煤380萬噸。全地區有冰川1293條,面積4098平方公里,儲水量約2154億立方米,有大小河流16條,地表水年徑流量129.4億立方米,地下水動儲量106.2億立方米,可開採用量51.2億立方米,水能資源蘊藏量達390萬千瓦。目前,已引進徐州礦務局投資建設的庫車俄霍布拉克煤礦,年產原煤400萬噸產能擴建基本完成;開建、續建拜城國際實業二期70萬噸、眾泰60萬噸、庫車天緣60萬噸等焦化項目;華威15萬噸石油焦一期已建成投產;由中國國電集團投資建設的庫車火電廠4×13.5萬千瓦一期第一台機組已竣工發電,2×33萬千瓦二期擴建和大小石峽水電站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由新疆新水集團投資3.6億元建設塔尕克一級水電站一台機組已建成發電。力爭「十一五」期間,全地區原煤生產能力達到1300萬噸,焦炭生產能力達到250萬噸以上,地區東西兩片各形成100萬千瓦電力裝機容量,裝機總容量達到200萬千瓦,把阿克蘇建成新疆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煤焦化工、鹽化工基地。 三是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大力發展煤化工鹽化工和礦產業 阿克蘇地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礦產79種,探明儲量的46種,上礦產儲量表的17種。儲量和資源量居新疆第一位的礦產有鋁土礦、螢石、剛玉、銻礦、磷礦、麥飯石、霞石正長岩、明礬石、重晶石等;金屬礦豐度較高的有鋁、鐵、銅、錳、鋅、鎘、鎂等;非金屬礦預測儲量磷礦1000億噸、岩鹽礦6000億噸、石灰岩礦上千億噸、石膏礦30億噸、紅柱石礦1500萬噸以上。這些礦產資源不僅分布廣、儲量多,而且易於開采,礦產資源潛在價值達17548.7億元。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銅、金、鋁土、釩、花崗岩等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取得較大成效。目前引進的滴水銅礦、龍人石材等續建、新建項目進展順利。今後我們要大力發展礦產品精深加工,努力培育礦產勘探、開發、冶煉、深加工上下游一體化、一條龍產業鏈,同時加大對煤、鹽、貴金屬等礦種的勘探力度,為地地區煤化工鹽化工產業和其它礦產業發展奠定資源基礎。 四是依託豐富的農林牧資源,發展特色農副產品深加工業 阿克蘇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9.9℃~11.5℃,全年無霜期183天—228天,非常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發展農業條件得天獨厚,阿克蘇地區土地面積1.97億畝,人均耕地近百畝,天然草場面積5308.5萬畝,森林資源總量1094萬畝。阿克蘇是自治區重要的糧油、畜、瓜果生產基地,享有「中國白杏之鄉」、「中國紅富士之鄉」、「中國沙棘之鄉」、「中國長絨棉之鄉」、「中國卡拉庫爾羊之鄉」、「新疆細毛羊之鄉」之殊譽。地區種植業以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瓜果為主,主要特產有棉花、啤酒花、桑蠶、核桃、蘋果、葡萄、香梨、大棗等,地區現有林果面積283萬畝,年果品總產量75萬噸,是紅棗、薄皮核桃和新疆香梨等優質特色果品的主產區,「十一五」期間全地區紅棗、核桃種植面積將分別達到150萬畝和120萬畝,形成350萬畝的林果規模優勢和果品品質優勢,把阿克蘇建成新疆以紅棗、核桃為主的優質果品生產、加工、科研和營銷基地。地區糧食播種面積285.36萬畝,糧食總產量110萬噸,位居新疆第二,是新疆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2007年,地區牲畜年末存欄600萬頭(只),(南疆五地州牲畜存欄近2000萬頭(只),其中牛存欄183萬頭、羊存欄1770萬只),牲畜年末出欄400萬頭(只)、產肉15萬噸、產奶6.5萬噸??業、農業、??的優質果品基地、優質商品糧基地和優質畜產品基地。 五是依託豐富的棉花資源、大力發展以紡織為主的棉產業 阿克蘇地區棉花種植面積285萬畝,年產量1200萬擔(43萬噸)以上,佔全國的十分之一,新疆的四分之一,是中國著名的「長絨棉之鄉」。近幾年,已引進山東魯泰、浙江巨鷹、富宏、香港百隆、新疆縱橫等棉紡企業。力爭「十一五」末,紗錠規模達到150萬錠以上,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織布、印染、成衣製造等後續產業,同時抓好棉短絨、高級棉籽烹調油、脫酚棉籽蛋白等棉花產業鏈,努力打造棉產業集群,使阿克蘇成為新疆及至中國西部面向中亞至歐洲市場的重要的大規模、高技術、外向型的棉紡織產業基地。 六是依託獨特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 阿克蘇地區的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境內有雄渾巍峨的天山第一峰——托木爾雪峰、神秘浩瀚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長河落日的塔里木河、千姿百態的鹽水溝雅丹地貌、令人神往的神秘大峽谷、古木奇絕的天山神木園構成了集南北疆之大成的阿克蘇自然風光;作為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的發源地,境內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克孜爾千佛洞和庫木吐拉千佛洞、昭怙喱大寺、漢代烽火遂、古代冶煉遺址、伊斯蘭教遺址、庫車大寺、龜茲王府,無不顯示出阿克蘇積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目前,阿克蘇、克州、喀什、和田與中坤集團合力打造「南疆乃至中亞旅遊板塊」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地區將在整合旅遊資源基礎上,改善旅遊設施,加大旅遊宣傳,努力打造阿克蘇「龜茲故地、西域精萃」的整體形象,把阿克蘇地區建成新疆乃至我國西部知名度較高的重要旅遊目的地。 七是依託豐厚的文化底蘊,著力打造「龜茲文化」、「多浪文化」兩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阿克蘇地區是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的發祥地,孕育出獨特的古龜茲文化、多浪文化、佛教文化,這些人文文化精品,對研究世界文化交流史、中國歷史、佛教歷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阿克蘇的龜茲樂舞久負盛名,從中世紀的北魏,龜茲樂舞就在中原盛行,至隋唐宮制的10部樂中就有《龜茲》樂部,在歷經漫長歷史演變後,現已融入維吾爾民間舞蹈藝術之中。現存的古龜茲石窟壁畫中的天宮使樂、伎樂飛天和24種古龜茲樂器是研究古龜茲樂舞的珍稀史料。今天阿克蘇兒女弘揚了龜茲文化、多浪文化藝術的真諦,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賽乃姆、麥西來甫、盤子舞、刀郎舞等民間歌舞,向世界展示出阿克蘇地域文化藝術的特色和魅力。地區規劃將重點挖掘、整理、研究、宣傳、打造「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兩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地區的文化品位。 八是阿克蘇地區區位、地緣優勢十分顯著 阿克蘇地處南疆中心位置,為新疆南北要沖和東西貫通的關節點。國道314線貫穿全境,217線連接南北疆,南疆鐵路橫貫全境,擁有兩個民用機場。郵電通信網路發達,程式控制電話和GSM、CDMA移動通信、寬頻網路已與全國、國際聯網,進入國際通信大系統。同時,開放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交界的烏什口岸的工作正在積極運作,屆時阿克蘇交通樞紐和開放前沿的地位將更加凸顯。 阿克蘇地區是典型的資源大區,充滿著希望和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特別是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內地沿海地區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產業逐步向西轉移,許多資源型經濟企業相繼落戶阿克蘇。 牧業概況 九是阿克蘇的牧業十分發達,並有農牧結合的巨大潛力 農牧結合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阿克蘇市種植業較發達,農業生產連年豐收,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飼料及其它副產品,其中年產作物秸桿就達12萬噸。不斷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和轉化,逐步實現種養結合的良性循環,是阿克蘇市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畜牧業的主攻方向。80年代中期,阿克蘇市就開始全面推廣青貯飼料、微貯飼料的加工應用技術,使這項技術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已跨入地區和自治區先進行列,受到農業部的表彰,自治區畜牧廳先後兩次在阿克蘇市召開南疆片飼料推廣現場會。1996年,全市加工青貯(微貯)飼料7.33萬噸,畜均佔有秸桿加工飼料180多公斤,農牧民投入物資和資金達80多萬元,並保持了3個「青貯飼料萬噸鄉」,這對各類牲畜安全越冬度春和接羔育幼,提高全市科學養畜總體水平,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阿克蘇地區是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真誠希望各界朋友們以各種形式支持和參與阿克蘇地區經濟技術的交流與合作。我們熱忱歡迎各位朋友到阿克蘇旅遊觀光,投資興業,我們將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以優勢資源、優越環境和優質服務為各界有識之士和各位朋友到阿克蘇創業、發展提供廣闊的舞台。 農業概況 位於祖國西北邊陲,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邊緣,古絲綢之道的阿克蘇市——這片綠洲,被譽為是「塞外江南」——林木挺拔、農田縱橫,牛羊成群,糧棉如山——是改革的春風使這塊古老的土地煥發出青春的活力。阿克蘇市屬暖溫帶乾旱氣候區,降雨稀少,蒸發量大、氣候乾燥、無霜期全年在200天左右,市境內有常年不結凍的老大河、新大河和多浪河流過。年徑流量114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6.64萬千瓦,有動儲量5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它們象永不枯竭的乳汁,孕育著大河兩岸的生靈萬物,支撐著這片綠洲農業的蓬勃發展。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不但造就了這里的特色農業,而且也是盛產名優瓜果的先決條件。阿克蘇的香稻,紙皮核桃,黃香梨、紫葡萄、花西瓜、白甜瓜、金絲棗等,早已暢銷全國,進入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際市場,令海內外遊客贊嘆不已。 水利概況 阿克蘇市水資源非常豐富,境內河流、水渠縱橫交錯,湖泊、池塘星羅棋布,地下水蘊藏量非常可觀。 阿克蘇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阿克蘇河和多浪渠。阿克蘇河源於天山南脈,由昆馬力克河和托什干河匯流而成。年徑總流量67.33億立方米,流經烏什、溫宿兩縣的山間谷地,從北向南穿越阿克蘇市境70餘公里,至肖加克匯入塔里木河,全長132公里。多浪渠除從阿克蘇河東岸引進部分河水外,主要靠溫宿縣青年渠和唐阿克渠供水,全長75公里,年徑流量7.86億立方米。 多浪灌區和老大河灌區,現有耕地64萬畝,灌溉面積102萬畝。 為保證塔里木的生態平衡,《阿克蘇河流域規劃》規定,阿克蘇河在保證每年向塔里木河下泄|33億立方米水的基礎上,對阿克蘇市承擔的額定供水量2000年前為9.3億立方米,至2050年為9.7億立方米,阿克蘇市目前灌區年用水量為8.6億立方米。 近年來,阿克蘇市大搞節水工程。對渠道進行了工程化防滲處理,修建了大量的水利配套設施;大搞土地平整,引進了先進的灌溉管理技術,渠系水利用系數不斷提高,畝灌溉定額不斷下降,在實施節水工程,擴大灌溉面積方面,潛力很大。灌區內水能蘊藏總量勘測為8450千瓦,目前僅開發出5350千瓦,開發潛力很大。 阿克蘇市灌區地處山前盆地潛水溢出帶的沖積平原區,地下水資源豐富,蘊藏量為8.9億立方米,可供開采量為5.35億立方米。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阿克蘇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和重要通道之一,漢稱北道,後稱中道,境內旅遊佳境甚多。有雄渾巍峨的天山第一峰——托木爾峰,一望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奇境,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術河,「一峰一漠一河」構築了阿克蘇奇特多姿的生態景觀。雪峰輝映的高山湖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長河落日圓的塔里木河,千姿百態、亦真亦幻的鹽水溝雅丹地貌;景幽情濃、流淌千年的千淚泉,避暑勝地九眼泉,奇泉怪樹、古木奇絕的戈壁魔城天山神木園;國際狩獵場黑英山、老虎台;新近發現的文化真跡和旅遊佳境天山神秘大峽谷等等。 阿克蘇地區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有頗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西域三十六國中的「龜茲古國」遺址在庫車縣境內,始建於兩晉時期著名的中國四大石窟寺之一的克孜爾千佛洞和庫木吐拉千佛洞等石窟寺群是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產物,還有著名的昭怙厘大寺、漢代烽燧、古代冶煉遺址、伊斯蘭教遺址庫車大寺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孕育出阿克蘇獨具特色的古龜茲樂舞等藝術精品,被譽為「歌舞之鄉」。 阿克蘇是南疆重要的旅遊城市。古城堡有圖地旦古城遺址、黃宮古城遺址、喀拉瑪克沁古城、圖魯克旦木古堡,這些古城堡都位於距阿克蘇市30公里的阿音柯鄉境內。古建築有麥吾拉乃穆清真寺,位於阿音柯鄉闊納巴扎,由元末明初維吾爾族人吾買拉·加拉丁所建,距今約600餘年,是阿克蘇市和阿克蘇地區西四縣伊斯蘭教穆斯林宗教活動中心之一。已有數萬中外遊客前往旅遊考察。 阿克蘇主要旅遊景點:庫車大峽谷·塔里木河·克孜爾尕哈土塔 ·克孜爾尕哈千佛洞 ·天山神秘大峽谷·阿克蘇劉平國治關亭誦石刻 ·怪樹園 ·阿克蘇庫車大寺 ·托木爾峰·森木塞姆千佛洞·默拉納額什丁麻扎 ·庫木吐拉千佛洞 ·大龍池 ·克孜爾千佛洞·庫爾米什阿塔木麻扎 ·昭怙厘大寺 ·阿瓦提絲綢古道 ·克孜爾魔鬼城 庫木吐拉石窟 國家一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位於庫車縣城西南28公里處,始鑿於公元4世紀,於11世紀左右廢棄。己編號的洞窟有112個,現存壁畫數千平方米,以描繪大乘佛教內容為主,壁畫藝術「唐風」較濃,亦有少量雕塑,還有大量的龜茲文、漢文、回鶻文的題記,是研究龜茲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石窟在內容和風格上與中原佛教藝術相近,出現了「西文凈土」、「東方葯師」、「法華」、「彌勒」等大型經變故事畫,形象生動、造型優美。 庫車清真大寺 位於庫車縣老城北側,是目前新疆僅次於艾提尕雜清真寺的第二大清真寺,始建於1922年,佔地面積共1165平方米,一次可容納5000名穆期林做禮拜,寺內曾設宗教法庭。 神木園 位於新疆阿克蘇溫宿縣城西北60公里處,海拔l700米,佔地600餘畝的園林,叫天山神木圓,也被稱為「戈壁明珠」。 天山神木園維吾爾語就是「庫爾米什阿塔木麻扎」,為傳經聖人的墳地,位於新疆天山托木爾峰南側前山區,是歷史上伊斯蘭教集會和朝拜的聖地。庫爾米什阿塔木麻扎,實際上是分布在高出地面幾十米的土丘上的一處墓葬群。 相傳公元十一世紀,沙烏地阿拉伯一名叫做蘇力坦庫爾米什賽伊德的伊斯蘭阿訇,帶領2000名教徒,經過印度繞道中國西域傳教,受到當地人的抵制並發生沖突。敗退至此地,大部分教徒已經戰死,形成了一處佔地頗大的園林陵墓群。關於園中的泉水、樹林,據縣志記載,是蘇力塔庫爾米什賽依德敗退此處時(此地稱色日克維都,維吾爾語,意為黃色的土地,亦不毛之地),教徒們又累又渴,蘇力塔庫爾米什賽依德就用離開麥加時穆罕默德送的手杖插在現在泉源的位置上,泉水就湧出來了。後來,他又把手杖分別插入各處,凡手杖插過的地方,泉水就湧出來,而且奇跡發生了,有水的地方都變成了綠洲。 墓地周圍為戈壁荒丘,圓中卻以美麗奇特的大自然風光、豐富多彩的植物資源、古樸淳厚的少數民族文化而享有盛譽。 園中的樹木種類很多,有楊樹、榆樹、柳樹、白蠟樹、還有核桃、杏樹等,但不知什麼原因使它們形態各異。那些蒼勁的古樹,有的曲折盤旋,貼地而伸;有的匍匐在地,猶如龍蛇之狀;有的軀干壯碩穩固,枝條隨風起舞;有的樹頭與根部相連,分不清哪是根,哪是枝;有的樹倒地後,又從根部生出新枝,筆直向上,長成參天大樹。園中有一棵斜長的大樹,根部早已腐朽,而樹冠依然生機勃勃。園中最高大的一棵楊樹,據資料介紹高96.23米,直徑6.25米,幾個人都抱不過來。 [編輯本段]交通通訊 阿克蘇交通、通訊事業發達。市境內公路總里程2584公里,314國道貫穿境內。阿克蘇市扼南北疆交通要隘。北跨天山,可達伊犁洲;南越沙漠,直至和田地區;西抵喀什地區、莎車縣; 東通庫車達庫爾勒、吐魯番和首府烏魯木齊。黑色公路通往地區各縣及本市各鄉場、農一師各團場。民航班機北達烏魯木齊延伸至全國各地,南飛喀什、和田地區。郵電局(所)31個。程式控制電話、無線電話、傳真方便快捷。郵電通訊事業的發展,大大縮短了阿克蘇與國內外交往的距離。 鄉企基本發展狀況 「八五」期間,是阿克蘇市鄉鎮企業的起步階段。在全國及自治區鄉鎮企業迅速發展的帶動下,經過各級領導的反復宣傳和動員,鄉鎮企業職工通過積極努力,克服了資金緊張、人才缺乏、電力不足、技術落後等重重困難。堅持「多輪驅動,多軌運行,不限成份,大力發展」的方針,初步形成了集體、個體、聯營、私營經濟一齊上的格局。建成了以棉紡企業為龍頭,以糧油加工為支柱,以建築、建材為導向,以商業、飲食服務及種養結合的「萊藍子」為輔助的各業並舉的鄉鎮企業體系。據統計,「八五」期間,全市累計投資1.5億元,建成了以托峰棉紡織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三十多個項目,增強了鄉鎮企業的整體實力。1995年全市鄉鎮企業總數發展到3808個,從業人員達到8926人,總產值以平均每年47%的速度向前發展,到1995年達到18183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以平均每年50.4%的速度遞增,1995年達到19274萬元;工業產值以平均61.3%的速度遞增,1995年達到7565萬元;1995年實現利潤達到2480萬元。1996年是「九五」計劃開局年。阿克蘇市抓住機遇、更新觀念,力爭鄉鎮企業總產值跨上兩億元台階,以繼續保持名列地區榜首為目標。始終把「轉機制、抓管理、練內功、增效益」當作首要工作來抓。經過一年的奮力拚搏,在1996年棉花減產,給鄉鎮企業帶來嚴重影響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較好成績,實現了當年經營無虧損,總產值突破兩億元大關的目的,被自治區評為「發展鄉鎮企業,振興縣域經濟」的先進單位。1996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25613萬元,比1995年增長40.9%;工業產值達9071萬元,增長19.9%;鄉鎮企業總收入達到24724萬元,增長33.5%實現利潤2545.5萬元,增長26%;上繳稅金772萬元,比1995年翻了一番,實現了產值、收入、利潤、稅金的四個同步增長。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9829人,企業總數發展到4159家,其中:集體企業93家,個體私營企業4066家。在企業總數中,農業企業22家,完成產值1061萬元,佔4.1%;工業企業423家,完成產值13042萬元(現行價),佔50.9%;建築企業185家,完成產值1332萬元,佔5.2%;交通運輸業1414家,完成產值2830萬元,佔11.1%;商業飲食企業749家,實現產值4092萬元,佔16%;其它企業1366家,完成產值3256萬元,佔12.7%。 [編輯本段]科教文衛 阿克蘇市在經濟建設大踏步前進的同時,幾年來全市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豐碩成果。各級領導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切實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地位,形成了每年兩次市委、常委例會專題討論教育工作的制度,並決定從1994年起每年從財政拿出相當可觀的專項經費解決教職工的住房問題。目前,阿克蘇市的教育發展在全自治區處於領先地位。衛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方面都有長足發展,農村衛生條件也大大改善,全市農村實現了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人人懂初級衛生保健知識。連續多年被評為自治區文明城市。 人民生活 2000年,全市職工11733人,年工資總額12013萬元,年人均工資8037元。農牧民年人均純收入1892元。城市人均公共綠地8.47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39.1%,連續獲得自治區文明城市三連冠和全國「雙擁模範城三連冠」的稱號,2001年阿克蘇市獲得「國家級衛生城市」稱號,阿克蘇市城市設施日新月異,極大改善人民生活和投資環境,初步建成生態型園林城市。阿克蘇於2008年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是西北唯一,目前全國共十個。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阿克蘇系維吾爾語,意為「清澈的水」。1913年置阿克蘇縣,1983年設市。 漢代,這里為姑墨國地。隋唐時期,為跋祿迦,亦稱亟墨,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置姑墨州,隸屬安西都護府。宋時為西遼所轄。元明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稱為阿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派軍平定準噶爾叛亂,將地名定為阿克蘇。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此設阿克蘇辦事大臣。光緒三年(1877年)在阿克蘇設善後總局。光緒八年以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置阿克蘇分巡兵備道,以阿克蘇置溫宿直隸州。光緒九年(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並修建阿克蘇新城,亦稱漢稱,新城為阿克蘇道和溫宿直隸州治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升溫宿直隸州為府,市境為溫宿府直轄。本府即今阿克蘇市和阿瓦提縣的范圍。 民國二年(1913年)4月,溫宿府本府改置阿克蘇縣,屬阿克蘇道。1949年後,隸屬阿克蘇專區、阿克蘇地區。1956年將原縣轄丙等市阿克蘇市改設為阿克蘇鎮。1958年5月撤銷溫宿縣,其行政區域並入阿克蘇縣。1962年恢復溫宿縣建制,將1958年合並於阿克蘇縣的原溫宿縣的行政區域從阿克蘇縣劃出,歸溫宿縣管轄。 1983年8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克蘇縣,設立阿克蘇市(縣級)。1984年5月7日成立阿克蘇市人民政府。 1984年7月18日,撤銷阿克蘇鎮,將原鎮屬的4個街道辦事處升格為鄉建置。1999年城區增設南城街道辦事處。 2000年,阿克蘇市轄5個街道、2個鎮、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561822人,其中:蘭干街道 47179人、英巴扎街道 31687人、紅橋街道 21849人、新城街道 57031人、南城街道 27086人、喀拉塔勒鎮 34277人、阿依庫勒鎮 33822人、依干其鄉 29608人、拜什吐格曼鄉 21006人、托普魯克鄉 13093人、庫木巴什鄉 18975人、托喀依鄉 3337人、林園虛擬街道 8492人、兵團阿拉爾局虛擬鎮 17884人、良種繁育場虛擬鄉 4271人、紅旗坡農場虛擬鄉 17503人、兵團一團虛擬鄉 23049人、兵團二團虛擬鄉 11503人、兵團七團虛擬鄉 13025人、兵團八團虛擬鄉 11160人、兵團九團虛擬鄉 20958人、兵團十團虛擬鄉 12417人、兵團十一團虛擬鄉 11479人、兵團十二團虛擬鄉 19722人、兵團十三團虛擬鄉 14341人、兵團十四團虛擬鄉 13511人、兵團十五團虛擬鄉 9885人、兵團十六團虛擬鄉 13672人。
C. 阿克蘇地區綠洲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發展中存在問題及其原因
一個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一些自然區域,如珠三角一些經濟領域,如工業區,一些行政領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中,可包括多個「身份」。
2,根據周圍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徵,我們的國家可分為四個地理區域,北部地區,南部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部邊界。
3,中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表現出顯著差異,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的人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國南部和北部地區的差異:
比較項目秦嶺 - 淮河以北地區秦嶺 - 淮河以南地區
每月平均溫度(高於0°/ 0°以下)在0℃以下0℃以上
降水少的主要的地形平原和高原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錯的
植被類型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江春水
農業系統一年一熟或三的作物年一年兩熟或三農作物
旱地水稻的農田類型的欄位
糧食作物小麥,水稻傳統的交通運輸船
傳統體育項目滑雪,溜冰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盆地。東部草原,沙漠景觀,大面積分布的?盆地西部的沙漠中難得的一片綠洲在盆地邊緣。在乾旱的西北地區,這表明該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徵。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其次是「高」的另一個顯著的自然特徵是「冷」。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是中國的主要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高山牧場,青海和西藏高山草原。內蒙古三河市三河牛,新疆細毛羊,青海,西藏氂牛,藏羊,寧夏灘羊是著名的畜禽品種。
7,除了在西北地區的家畜飼養業中,人們使用的河流和高山冰雪融水,灌溉農業的發展。
第六章:
1,北京是國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常委席位,中南海,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座。
2,北京故宮的城市模式是「凸」字形的這個城市的模式,我們的歷史中,資本的規劃和建築的傑作。
3,北京擁有眾多的旅遊景點,長城,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4,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包括重點功能區以及作為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城市管理,以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建立人與環境的城市環境的和諧。
5,200多個島嶼組成和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地區,香港,澳門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三部分組成。香港和澳門是在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中國。我國政府已制定了一項政策,「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和澳門的。
7,遠不如香港人,「上帝」 - 高層建築的建設,「下海」 - 填海造地,擴大城市建設用地在香港的兩個重要方面。
8,第三產業發達的香港和澳門,香港是一個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旅遊中心。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時間長了,港澳與內地的經濟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其中最明顯的是香港。大陸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低,而香港有雄厚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0,轉口貿易從一個國家購買的商品,未在當地的銷售和直接銷售給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11,台灣省包括台灣本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和許多小島嶼,台灣島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它為界,東中國海以東的太平洋,中國南海,西臨台灣海峽海??,福建等省。
12,台灣島是一個富饒的島嶼,被稱為「珍珠之中國南海祖國棟。超過約一半的島嶼的土地上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亞洲天然植物園」世界。樟腦是台灣最有名的樹,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紀60年代,台灣的經濟是農業和以農業為基礎的出口蔗糖,菠蘿,大米,樟腦。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專注於發展出口加工業,形成進口 - 加工 - 出口經濟。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最大的省區,新疆白山脈和盆地分布,形成「三山夾兩盆地的地形特徵的。雄偉壯觀的天山山脈貫穿新疆中部,北和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的南北兩側。
15,大小成千上萬在新疆的綠洲,是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及其他特點的農業綠洲的主要作物,棉花,甜菜和各種水果。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在新疆綠洲的居民使用。
16,新疆預測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佔全國土地約1/3的儲備,大力發展在西方國家「穩定東部,」漸次實施的能源戰略決定,新疆有望成為中國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氣工業基地,西氣東輸的實施天然氣管道項目將能夠迅速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並能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短缺的問題。
第七名:
1,在廣東省的珠江三角洲,東南,陸地和海上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
珠三角地區形成一個多層次的開放系統,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PRD)。
2,利用這里的有利條件,吸引了大批在珠江三角洲(中國海外投資的主要來源,外商投資在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土地和澳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3,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的位置,靠近港澳,最近接受香港各行業的增殖香港,澳門,引進了大量的外資,以及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管理方法和最新的工業和商業的技術,創辦了大量的生產企業,出口導向型的發展經濟。
4,珠江三角洲,所生產的產品主要出口到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其他地區的港澳貿易渠道,賺取了大量的外國交換。到年底的20世紀,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和消費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
5,香港和澳門以及珠三角區域合作「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海外貿易窗口優勢,市場營銷和對外銷售的,發揮作用的「店」。珠江三角洲地區,使用的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加工,製造和裝配的產品,發揮的作用「工廠」。
6,處理和珠三角地區的製造業發展,並促進對餐飲服務行業的發展,娛樂,交通運輸,這些非農產業提供了大量的為當地富餘勞動力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吸收數以百萬計的外籍勞工。
7,非農業產業的發展和遷移,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運輸,在珠江三角洲,這些非農業用地,與尚存的農業用地相鄰的住宅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的土地利用景觀。
8,西雙版納除海南外,中國的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熱帶雨林。巨大的板根高大的望天樹和一些景觀,殘酷的絞殺植物,氣勢磅礴的「獨木成林雨林特。
9,西雙版納了現場數千隻動物,包括亞洲象,綠孔雀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恰當地把這里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10,西雙版納是一個少數民族居住集中的社區,不同的民族風情西雙版納傣族主要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第八章
1,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2,離開肥沃的土壤表層土壤的侵蝕,使農作物產量下降;谷增加,擴大和深化,導致耕地面積的減少,運輸大量泥沙對黃河下遊河道整治和防洪很大的困難。
3,在黃土高原,氣候乾燥,不僅嚴重的水土流失,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和各種地形破碎,乾旱和洪水是黃土高原地區的主要自然災害,使十分脆弱在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
4,為了使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加強在黃土高原生態建設,改善環境,一方面,採取生物措施,如種植樹木和草地梯田修擋土壩及其他工程措施相結合,水和土壤侵蝕,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退耕還林,草原,過度放牧,以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
5,沿江帶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功能區」的區域,不僅是位置,也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我們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地區為中心重力國家的經濟發展區域。
6,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資源豐富的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圖案的東部和西部之間的聯系。
7,沿江帶是重要的農業區,工業基礎雄厚,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許多南北的支流和主幹路,這些輻射的北部和南部的經濟和技術優勢,經濟已成為中國南北之一。
8,沿江地帶有很多的城市,城鎮密集河上游區域地區城市,包括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區域的4個特大城市區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分別形成的組中的四個城市中心的基礎上,在四個超大型城市。
9,沿長江是中國的高度發達的工業區。目前,從東到西已形成四大產業基地。沿河分布,如鋼鐵,石化,汽車,紡織工業基地構成的「工業走廊」我的東西延綿的原型。
D. 新疆阿克蘇這座城市怎麼樣
大阿克蘇威武!
1997年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
2001年國家衛生城市三連冠
2001年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
2005年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中國西部大開發新疆十座投資環境最佳城市
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中國紅富士蘋果之鄉
國家級優質商品棉基地
自治區級文明城市七連冠
自治區級園林城市
自治區級歷史文化名城
五屆領導班子一屆接著一屆干,歷時23年、80餘萬人(次)參與,累計植樹造林12萬余畝,栽植各類樹木千萬余株,在戈壁荒灘上建成了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約兩公里的「綠色長城」,被聯合國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列為「全球500佳境」之一,阿克蘇人打造了「自力更生、團結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柯柯牙精神
2008年又榮獲了「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成為西北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為西部乾旱地區樹立了榜樣。
2009年阿克蘇市榮膺"中國民營經濟最佳投資縣(市,區)",成為本屆大會新疆惟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2010年阿克蘇市獲「2010浙商投資(中國)最佳城市」稱號
2010年度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
2010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
2011年 十大邊疆重鎮
2011浙商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
2011年阿克蘇市被評為【2011中國經濟十大領軍城市(縣級)】!
2011年,全國文明城市優秀提名獎
2012國家級創業先進模範縣市
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自治區可持續發展示範區
E. 新疆阿克蘇屬於地級市還是縣級市啊
縣級市。
阿克蘇市歷史悠久。「阿克蘇」系維吾爾語。「阿克」意白色,「蘇」水也。古代為西域姑墨國舊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定是名,原為道名,清光緒年間置縣時,道名隨之沿為縣名,稱阿克蘇縣。
民國2年(1913) ,溫宿本府改為阿克蘇縣。民國17年(1928),阿克蘇道改為阿克蘇行政區,阿克蘇縣受其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年5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阿克蘇縣與溫宿縣合並為阿克蘇縣,
1962年10月又恢復溫宿縣,阿克蘇縣依舊存在。1978年阿克蘇縣受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83年9月,撤縣建市(縣級)。
(5)阿克蘇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阿克蘇地處阿克蘇地區中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東與新和、沙雅兩縣接壤,西與烏什、柯坪兩縣毗鄰,南鄰阿瓦提縣,東南部與和田地區的洛浦、策勒兩縣交界,北靠溫宿縣。東北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直線距離666千米,公路里程1010千米。地處烏魯木齊與喀什之間,扼南、北疆交通要道,為南疆重鎮。
中共阿克蘇地委、阿克蘇行署、阿克蘇軍分區等黨政軍機關均駐市內,為阿克蘇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維吾爾語意為「白水城」,古為秦漢之際西域三十六國的姑墨、溫宿兩國屬地,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也是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
阿克蘇市總面積1.44萬平方公里,建城區總面積53.9平方公里。市轄2個片區 4鄉2鎮、5個街道辦事處,總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2.89萬人(不含暫住人口,含兵團)。
其中,非農業人口33.17萬人,農業人口19.72萬人。男性人口 26.48萬人,女性人口26.41萬人,性別比為100.23:100。常住人口中有37個民族。
參考資料來源:阿克蘇市人民政府-阿克蘇市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