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erp在汽車行業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
ERP不僅僅是一套軟體,更為重要的是它應該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不同行業版的管理模式不同,其整權體解決方案也不盡相同。事實上,在我國ERP實施應用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項目失敗的案例,在大多數企業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ERP卻並沒有帶來如期的效益。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項目中總是存在著各種問題。
大多數企業在開展偉創ERP項目時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需求,選用軟體時未經謹慎考慮,運行ERP系統所需的各種基礎數據的准確性和時效性也普遍較差,這在一定層面上反映出我國企業對提高我國企業管理水平和ERP應用成功率缺乏足夠的認識。
同時,由於ERP實施普遍具有周期長、技術含量高,使用復雜、對基礎數據要求高等特點,需要全體員工進行再學習才能夠很好的上手使用。但是因為我國企業生產模式的傳統性,以及市場不規范,企業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眾多因素,使得多數企業的ERP系統成了擺設的花瓶,即便應用上手後也往往存在著業務流程的再造和二次開發等矛盾。
❷ 我國汽車工業存在的問題
自身技術水平不夠高,市場大但管理上不嚴謹,過於依賴進口
❸ 我國汽車行業主要存在哪些公司他們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什麼為什麼汽車市場要採用此種經濟結構模式
我在汽車行業有一些自己的行業,比如紅旗牌轎車,還有一些合作的一些企業。
❹ 汽車保險行業存在哪些問題
車輛保險采購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選擇性強,費用節約率高。按險種可分為,主要險種(如車輛損失險、座位險,第三者責任險等),附加險種(如盜搶險、車身劃痕險等),自主選擇型險種(如整件賠償險、自燃險等,免賠險種如不計免賠險等);各個險種又可選擇不同的保險金額,如第三者責任險就有10萬、20萬等不同檔次。一般所保項目要涵蓋過主要險種,單車平均價就得幾千元,綜合整個行政事業單位所有用車,必將是一筆可觀的支出。 目前政府采購汽車保險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保險標准不靈活,風險保障不足。 部分地區存在統一保險的險種限制過死的情況,出於少花錢的目的,險種選擇的過少,造成風險保障不足。導致一些事故不能得到處理,形成了采購單位與政府采購部門的矛盾對立。 保險標的分餐制,降低規模優勢 。一般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的汽車車況較好、保養及時、並且都是駕齡較長素質較高的專職駕駛員,出險的概率較低,承保利潤高。因此,受到各家保險公司的一致追捧。由於利益或者各種關系的原因,有的采購部門採取了將保險標的拆分的辦法,實行了來者有其份的「分餐制」。這樣一來,統一保險的規模效益就大打折扣。 服務兌現不到位,服務滿意度低。 少數保險公司為了贏得中標結果,在競標時把服務承諾說得天花亂墜,而一旦投標成功,就把當初承諾的服務項目、服務標准拋於腦後;部分業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對投保人提出的問題不能給出滿意地解釋,引發被保險人的不滿;個別公司還存在理賠扯皮的情況,造成保險糾紛。 合同條款不詳細,索賠行為被動。 現在大多數車輛保險招標合同內容主要是規定投保數量,價格構成,概括性的列示服務條款,保險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各方責權不詳細。車輛出險後的索賠依據基本上都是各家保險公司的保險合同書,而保險合同書都是各家公司制定的格式合同,其解釋權都在各家保險公司手中,而且許多消費者購買車險時沒有使用車險計算器進行計算。造成了保險單位索賠時常常處於被動地位,不利於維護投保人的正當權益。
❺ 我國汽車行業主要存在哪些公司
你好,精細技術不夠!許多零件依賴國外廠商,生產技藝完全不夠,尤其對發動機內發面容!汽車工業發展不再一朝一夕,合資感覺並不是條很好的出路,例如哈佛,不斷參加一些國際拉力賽,慢慢提高自己車輛的技術!國內專業人才培訓不夠重視!
❻ 汽車行業面臨的困境
倒是新能源汽車在雙重補貼下可能會引起新一輪的銷量爆發,19年是汽車行業的寒冬,又何嘗不是汽車企業的機遇?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除了提升產品質量獲得消費者市場的認可別無他法,否則再下個汽車銷售寒冬又有哪個消費者願意來為你的爛質量買單呢?
❼ 汽車行業存在哪些問題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籠統了,汽車行業這么大的系統,整車配件各個方面都牽扯到很多的問題,這個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說得清的
❽ 我國汽車行業主要存在哪些公司他們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什麼
伴隨著全球汽車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中國汽車銷售市場的主流營銷模式——4S店的競爭也日漸顯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汽車4s店市場營銷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汽車4s店市場營銷論文範文一:淺析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現狀的分析
【論文關鍵詞】我國汽車市場 營銷現狀
【論文摘 要】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生產能力的發展,與汽車產量快速提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的相對滯後。在市場經濟發展下,汽車作為一種特殊物資,由於被國家控制銷售渠道單一,所以,營銷受到阻礙,致使形成了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現狀發展的不足。
本文通過對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現狀的分析,分別從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歷程、目前我國汽車市場營銷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以及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趨勢進行了淺談。
一、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歷程
在84、85年期間,政府允許汽車企業生產超出的部分汽車可以自銷,由於一些人手裡掌握一些資源,低價進高價賣,把汽車價格炒高,在這種倒買倒賣中獲得了高額利潤,同時也帶動了汽車投資熱,是汽車的市場一片混亂,產生了畸形的市場繁榮,與此相反,「汽車市場營銷」的萌芽被遏制。在94年,中國汽車銷售體系發生了改變,可以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原則和模式自行建立產品銷售系統和售後服務系統。在94年以前,汽車銷售渠道完全被政府控制,根本談不上營銷。96年汽車市場基本開放,由於一些汽車品牌價格下降,震動了整個車壇,開始了第一次價格戰。98年,一些汽車企業成立了品牌專賣店,但是由於投資大,沒有代理概念,所以,沒有推行下去。
在以後的幾年裡,汽車生產企業自主的銷售規模體系慢慢發展,而且還是中國汽車銷售的主渠道。2001年時,有的汽車企業成立了4S店,並把營銷策略、售後服務運用到其中。02年,轎車產量突破百萬輛,在最近幾年裡,汽車市場銷售並沒有像起初想像那樣銷售火爆,很多消費者對於買車還是抱有觀望的態度,使汽車營銷市場陷入低迷狀態。在06年,由於我國汽車需求量的增長值小於產能增長直,所以,估計汽車業產能過剩狀況加大,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市場還是屬於買方的,在市場需求後面則是更激烈的競爭,汽車作為一個復雜的工業品和大件消費品,其營銷也有更多的變化,更加復雜。
二、目前我國汽車市場營銷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4S店遍地開花,但汽車市場營銷處境尷尬,前景令人擔憂。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在近幾年4s汽車店將銷售、零配件、服務、信息反饋於一體的在我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但是這樣的銷售模式對於汽車大品牌來講是很好的銷售渠道,但是,如果經營利潤少就支撐不了汽車4s店的費用,可見,4s店在我國的存在已呈現出其弊端。
2、汽車市場營銷方式混亂落後。現在,很多汽車企業或是經銷商幾乎沒有根據市場營銷觀念從事經營活動。他們通過車展的方式來體現闊氣,或者運用價格戰作為汽車銷售手段,這樣對於汽車銷售根本不會起多大作用。可見。我國的汽車營銷方式還處在簡單、低級的階段。
3、汽車經銷商普遍存在著汽車市場營銷信譽危機。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出當前汽車消費整體環境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汽車消費投訴的提高與消費者購車熱有直接關系。由於汽車經銷商在銷售中不僅缺乏行業自律,還缺乏道德操守約束,更缺乏一個統一的組織來規定汽車經銷商的從業標准。因而對於目前汽車經銷這個行業來講前景是一片混亂。針對於國外的汽車經商他們在各地確立了符合高檔地位的品牌身份有嚴格要求,在我們國家一些高品牌的外國經銷商不僅有統一的形象標志,還有統一的信息流通網路,更有統一的嚴格地培訓體系。針對於這些是我們國家的一些汽車經銷商從來都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4、營銷隊伍素質普遍不高。在以前,汽車銷售市場都是由賣方所佔據,所以汽車經銷商對營銷人員的要求並不高。現在,汽車銷售市場都是由買方所佔據,消費者對於購買行為比較理性,這就要求我們的營銷人員既懂汽車、又懂營銷。提高營銷隊伍整體素質是提供優質服務的關鍵,是聯結消費者與銷售企業的橋梁,甚至本身就是銷售企業的招牌。
三、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趨勢
1、汽車大賣場將逐漸成為繼汽車專賣店銷售後的重要的汽車市場營銷模式。雖然目前我們國家還是抱有支持4S店的態度,但是隨著我國加入WTO之後,汽車產業的逐漸開放,汽車銷售價格馬上下降到與國際市場價基本相同,結束了汽車暴利時代,由此可見,4S店只是適合少數奢侈型的汽車品牌,對於中、低檔以及經濟型汽車品牌來講不適合,所以說汽車大賣場的銷售模式是其最佳選擇。
2、汽車市場營銷的品牌經營勢在必行。品牌代表著一個企業發展的興衰,企業的發展要靠品牌樹立的形象,一個品牌可以生存在企業中,也可以獨立於它所代表的企業之外,獨立於它所依託的產品之外。一個企業可以被收購或是從組,面臨破產或是倒閉,產品可以更新,但是品牌卻是永恆的,其價值是不變的,同樣的產品換個牌子可能就會增值,這足以證明品牌的重要性,有的汽車品牌不管是在企業收購前與收購後,品牌的核心價值不會因為企業被收購而發生改變。因此,品牌是企業樹立形象的根本,對於汽車而言,品牌象徵著市場定位、產品質量、性能、技術、裝備和服務等等的價值,它最終體現了企業的經營理念。因此,品牌是企業制勝的法寶,是消費者所追求的一種理念,是企業和消費者中間的橋梁。
3、汽車市場營銷更加註重公共關系與汽車賽事營銷的發展。由於買方市場的到來,國內很多經銷商預感到了危機,都在尋找新的營銷方式。其中在汽車市場營銷中公共關系營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很多消費者都是通過媒體的傳播、介紹以及評價在選擇買車決策,運用公共關系使得企業在社會中建立了正確位置,同時也被社會關注,把企業經營利益與社會利益兼顧,實現企業與社會利益的相互轉化,最終贏得更大的企業發展空間。
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進入WTO後汽車消費市場慢慢的成熟起來,汽車市場逐漸由買方占據。我們要學習國內外汽車市場營銷的成功經驗,而且要不斷總結,使我國汽車市場營銷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❾ 汽車營銷行業現在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汽車工業企業達不到規模經濟臨界點要求
企業在達到一定的生產規模之後才能贏利。各類型汽車規模經濟的臨界點為,國家汽車工業汽車生產量為200萬輛以上;轎車企業為20萬輛-30萬輛;輕型載貨汽車企業為10萬輛-12萬輛;重型載貨汽車企業為1萬輛-8萬輛。目前我國現有124家總裝廠,52家改裝廠以及2000家汽車發動機、零部件和配套件企業,只有一汽集團公司等五家企業年產量超過10萬輛。按照國際上25萬輛-30萬輛的經濟規模臨界點要求,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家汽車企業能夠達到,即使上海一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桑塔納」轎車也只達到23萬輛的規模。我國汽車工業距離達到具有開發寬系列產品能力的200萬輛規模的要求相差甚遠。
美國三大汽車公司汽車產量占本國汽車產量的90%;日本三大汽車公司汽車產量占本國汽車產量的80%,汽車生產集中度極高。中國汽車廠家數量超過美、日、西歐的總和,相反,全年產量卻只相當於一家國外汽車大公司幾個月的產量,這反映出我國汽車工業產業組織的落後狀態。
2汽車工業投資少、見效慢
我國汽車行業現有固定資產不足400億元;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固定資產就達360億美元。我國重點工程建設周期為10年左右;而韓國投資18億美元建設的現代汽車公司,18個月建成,4年收回全部投資。我國汽車工業規模小,生產率低下,導致了成本過高。
3汽車工業廠點分散、管理多頭、相互封閉,缺乏專業化分工與協作
各省市、地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為了保證本地的經濟利益及稅收,各省市對本地企業給予特殊優惠政策,對外地企業設有地區間的進入壁壘。從而造成了規模小、成本高、管理混亂和產品老舊的企業仍然賴以生存,不思進取,同時也妨礙了國內企業經濟規模的擴大和專業化的分工與協作,並導致了多數國內企業互相排斥,對合作諱莫如深,寧可與外國公司合資,也不肯與國內同行業企業合資的現象發生。
4技術、開發水平落後
目前我國汽車工業企業設備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產品,即使在一汽集團公司和東風汽車公司這樣的國家特大型企業中,80年代水平的機器設備也只佔20%-30%,其工藝、監測和試驗水平距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差距。從產品類型上看,我國汽車產品的技術水平基本只能達到國際70年代的水平,引進的汽車新型產品的國產化程度仍然不高。我國汽車行業科研人員缺乏並分散,科研投資少而又少。例如,長春汽車研究所並入一汽集團後,科研經費只佔一汽集團銷售額的1%。而美國通用公司、福特公司和義大利菲亞特公司的科研費用所佔銷售額的比例是一汽集團公司的數倍。目前只有一汽集團具有獨立開發轎車能力,但關鍵部件有些還要依賴進口,以前的轎車整車項目幾乎全靠引進。
5進出口極不平衡
中國汽車進口總額為21億美元,出口總額為10億美元。進出口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貿易逆差。現在,我國汽車關稅仍定在80%-100%之間,如果關稅再下降,這種逆差還要持續攀升。中國目前已開始把汽車產品的產銷圈定在國內市場,主要解決進口替代問題,這就使中國汽車工業一時很難走出國門。
6消費政策問題
其一,目前中國轎車的進口關稅為80%-100%,即實際上中國自己生產轎車的價格並不具備實質的優勢。
其二,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價外收費現象非常嚴重。據某省對汽車購置環節稅費徵收情況的調查,有據可查的就有22項費用。除了經國務院批準的占車價10%的車輛購置附加費外,還有占車價3%的道路增容費。入戶檢測費,以及號牌費、司機上崗證費。防盜鎖及打字費、入戶手續費和廢氣檢測費等。轎車人戶上路之後,還有車輛保險費、養路費等各種負擔。北京市的汽車上路,還要機動車泊位證明,這一項還不得不花1000元-3000元。據調查,養一輛私家車,除了一年耗油費約4000元之外,每年至少還需花去其它費用9000元-10000元。
7服務與管理落後
中國汽車的銷售行為與國際慣例相比差距很大,服務水平也較落後。我國汽車市場目前基本上是現貨現款的銷售方式,缺乏信貸、購車儲蓄、分期付款和租賃銷售等促銷手段。同時,汽車銷售、保修維修、配件供應和信息資料咨詢等服務功能也很不健全。
中國人均工資是歐美的1/20,汽車價格卻不比人家便宜,原因之一就是低下的管理水平和低下的勞動生產率。中國企業沒有形成現代企業制度,管理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2提高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競爭力的對策研究
❿ 我國汽車行業主要存在哪些公司他們之間的關系主要是什麼
你中國的國平車行業的話,應該就是長虹呀,大眾呀,這些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