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世界光伏產業發展前景

世界光伏產業發展前景

發布時間:2020-12-13 23:11:19

Ⅰ 太陽能發展趨勢及其前景

我國太陽能發展的前景

國際能源組織對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認為2010-2020年間太陽能光伏發電發展速度復合增長率達到35%,預計202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量將達到280TWh以上,占當年總發電量的1%,2040年占總發電量的20%,未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前景光明. 2009年我國推出了太陽能屋頂計劃和金太陽示範工程,對國內光伏電站投資提供補貼。太陽能屋頂計劃是對太陽能建築進行補貼,標准為20元/Wp。據測算,該補貼標准大約可以覆蓋相關企業生產成本的30%-50%,大大降低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金太陽示範工程提出對並網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

太陽能發展現狀及其發展前景

摘要:能源是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石。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消費也相應的持續增長,但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在化石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的背景下,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未來各國能源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旨在介紹我國太陽能發展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

關鍵詞:太陽能;清潔能源;化石能源;光伏發電;光熱轉換

0 引言

化石能源是千百萬年前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來越突顯,且這種稀缺性也逐漸在能源商品的價格上反應出來。而且,化石能源在利用的過程中還會帶來一系列的諸如溫室效應,粉塵,酸雨等環境問題。而在全球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化石能源的比例達到87%,在我國,化石能源的比例竟然達到了92%![1]所以,在化石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的背景下,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未來各國能源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 太陽能的優點

在諸如風能,水利能,潮汐能,太陽能等各種新型清潔能源中,有很多專家學者都對太陽能青眼有加。

首先太陽能具有普遍性:太陽光普照大地,沒有地域的限制無論陸地或海洋,無論高山或島嶼,都處處皆有,可直接開發和利用,且勿須開采和運輸。其次太陽能有無害害性,開發利用太陽能不會污染環境,它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的今天,這一點是極其寶貴的。   

其次太陽能總量十分巨大:每年到達地球表面上的太陽輻射能約相當於130萬億噸煤,而據世界能源會議統計,世界已探明可採煤炭儲量共計15980億噸,預計還可開采200年,全世界可開採的化石能源總量相當於33730億噸原煤,所以可以說太陽能其總量屬現今世界上可以開發的最大能源。

還有最重要的長久性:根據目前太陽產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氫的貯量足夠維持上百億年,而地球的壽命也約為幾十億年,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太陽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因此,太陽能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是面向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 我國太陽能資源的現狀

我國土地遼闊,幅員廣大,在中國廣闊富饒的土地上,有著十分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全國各地太陽年輻射為3340MJ/m2~8400MJ/m2,中值為5852MJ/m2。從中國太陽能總量的分布來看,西部地區由於地理位置較好,太陽輻射總量很大。我國各省的太陽能資源分布如下表一所示。[2]

3 我國太陽能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利用太陽能的方式大多都是太陽能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大種類,例如,太陽熱水器、太陽灶、太陽房、太陽能乾燥、太陽能溫室、太陽能製冷與空調、太陽能發電及光伏發電系統等。

太陽能光熱轉換

太陽能光熱轉換是指將太陽光直接或通過聚光照射於集熱器上,使光能直接轉化為熱能。目前主要用於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熱能發電。

在光熱轉換方面,截至2007年底,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產量達2300萬平方米,總保有量達億平方米,佔世界的55%,成為全球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和使用第一大國,且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這種跡象表明,我國正在向太陽能時代邁進!為了促進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推廣應用,國家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太陽能熱水系統發展目標,2010年太陽能熱水系統運行保有量要達到1.5億平方米,2020年要達到3億平方米。[3]

表1 中國太陽能輻射量分布

分    類

輻射量

分布

一類地區

6 680 - 8 400MJ / m2

寧夏北部、甘肅北部、新疆東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

二類地區

5 850 - 6 680MJ / m2

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寧夏南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西藏東南部和新疆南部等

三類地區

5 000 - 5 850MJ / m2

山東、河南、河北東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遼寧、雲南、陝西北部、甘肅東南部、廣東南部、福建南部、蘇北、皖北、台灣西南部等

四類地區

4 200 - 5 000MJ / m2

湖南、湖北、廣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廣東北部、陝南、蘇北、皖南以及黑龍江、台灣東北部等

五類地區

3 350 - 4 200MJ / m2

四川、貴州兩省

但是,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也存在諸多問題。大部分的使用為用戶自發行為,其系統的安裝基本上沒有經過設計,完全由產品供應商負責處理,結果是各自為陣,雜亂無章,在影響建築外觀的同時存在各種不安全隱患。由於上述原因,大面積推廣受到嚴重阻礙,有些城市甚至由政府出面禁止在建築物上安裝。我國太陽能利用長期處於較低水平,制約了發展,不規范安裝破壞了建築結構和功能,對防水和承重等問題留下隱患,屋頂所有權存在爭議,後期物業管理,維護也很不方便,自行安裝的不規范,造成防風與避雷等安全隱患很多。

太陽能光電轉換

太陽能的光電轉換是指太陽的輻射能光子通過半導體的光伏效應原理進行光電轉換,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應」,太陽電池就是利用這種效應製成的。在光電轉換方面,我們人類大多採用

1.改善環境

通過使用新能源來替代化石能源,可以減少因燃燒化石能源而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煙塵排放量,給環境造成的損失。光復發電不產生傳統發電技術帶來的污染物排放和安全問題,沒有廢棄或噪音污染。

2.節省空間

光復發電是一種簡單的低風險技術,集合可以安裝在任何有光的地方。這意味著在公共、私人和工業建築的屋頂和牆面上都有廣泛的安裝潛力。在運行中,這個系統還可以降低建築的受熱,增加通風。光復還可以作為隔聲板裝在公路兩側。光復在提供大量電力供應的同時,避免佔用更多的土地。

3.增加就業

光伏發電能夠提供重要的就業機會。安裝階段創造大量的就業產生在(安裝工人、零售商和服務工程師),租金地方經濟發展。根據歐洲光伏發電行業信息顯示,生產每兆瓦光伏產品大約產生10 個就業機會,安裝每兆瓦光伏系統創造大約33 個就業機會。批發和間接供應可提供3-4 個就業崗位,研究領域提供1-2 個就業機會。所以在整個產業鏈中可提供50 個就業機會。在未來幾十年,隨著規模的擴大,自動設備的使用,這些數據會有所降低。但是,光伏發電產業不僅僅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同時也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我過光伏技術及產業的就業總人數近萬。到2020 年將達到10 萬人左右。按照中或電力專家的研究,2050 年,光伏發電行業將達到裝機容量10 億KWp,年生產和安裝1 億KWp,就業人口將超過500 萬人。[4]

4提供農村電力

光伏發電系統結實耐用,易於安裝和具有靈活性等特徵,使其可滿足世界任何地方的農村電力需求。

我國太陽能光電轉換方面的成就

光伏產業出現了較快發展,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 能力和實際產量有了較快增加,性能也不斷提高。近幾年,隨著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政府對光伏發電的深 入認識,在國際光伏市場巨大潛力的推動下,我國光伏產業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2005年底國內光伏電池生 產能力已達200MW以上,實驗室光伏電池的效率已達21%,可商業化光伏組件效率達14—15%,電池效率10—13%。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成本隨之逐年大 幅下降,這對國內太陽能市場走向壯大與成熟起到了決定作用。到2005年,國內光伏發電的總裝機達到了7萬千瓦。 建成商業化的兆瓦級太陽能電站作好准備。2007年5月,國家先進能源技術領域「十一五」863重點項目「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及系統示範」課題在河海大學宣告啟動。該項目由中科院電工所、河海大學等單位聯合承擔,分「太陽能塔式熱發電系統總體設計技術及系統集成」等五個研究課題。中科院電工所、河海大學等單位將在5年內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兆瓦太陽能熱發電示範工程。[5]

1.多晶硅瓶頸

在太陽能發電設備生產量高速增長的拉動下,太陽能發電設備的主要原料多晶硅需求也快速增長。由於太陽能產業目前每年超過30%的增長效應對多晶硅的強勁需求,加上技術門檻較高,限制多晶硅產量,多晶磚供需缺口較大。我國電子行業和光伏行業每年需要的多晶硅在3000~5000噸之間,然而我國自己生產的多晶硅只能滿足其中的l0%左右,另外的90%要依靠進口來解決。由於各廠家在國際市場上搶購多晶硅,使得多晶硅的價格幾倍於正常價格,造成國際市場多晶硅價格飛漲,其價格已完全背離了它的實際價值,這是一個極不正常的現象,極大地制約了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和電子產業的相應發展。供應緊張帶來的是多品種價格高企,這種情況在2010年前都難以改變。[6]

2.政策扶持瓶頸

盡管我國的《可再生能源法》早已在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法令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安裝和使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等太陽能利用系統」,也已原則性地規定了「國家財政設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金融機構可以提供有財政貼息的優惠貸款」等鼓勵政策,但相應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如《上網電價法》遲遲不能出台,以至於各地提出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計劃大多為示範項目,離市場化的大規模推廣還很遙遠。目前電網公司只接受風電和生物質發電。《上網電價法》可以法規形式把可再生能源的「潛在市場」變成「現實市場」,使可再生能源發、電因成本過高而不具市場競爭力的技術,變成一種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產業,引進市場機制,起到促進快速發展、快速降低成本,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3.成本仍然太高

限制國內應用的主要問題還是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太高.目前太陽能發電每度成本約3.5元,與生物質發電(沼氣發電)、風電、水電以及傳統煤電相比確實昂貴,制約了中國太陽能發電市場增長。目前天威英利的產品90%以上出口到國外,只有不到l0%在國內,主要應用於通信基站、西北地區的戶用系統及高速公路交通警示燈等。太陽能光伏電池以及原材料多晶硅的生產,都屬於高污染、高能耗行業。污染、能耗在國內,清潔、低能耗在國外,這難免讓不少人感覺中國光伏產業有些尷尬。可在國內真正要使用清潔能源,又覺得太貴,太陽能發電至今不能並入電網。如果國內市場能做起來,無論對硅材料、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研發企業還是生產企業都是一個好消息。畢竟單單依靠國外市場的風險很大。

4 促進我國太陽能產業更好發展的措施

雖然,上文提到我國太陽能產業發展迅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我們仍然要高度重視阻礙我國太陽能事業發展的障礙,並努力去解決它。具體的,針對上述提到的問題,我提出以下方案:

太陽能目前僅僅只能應用於通信、信號電源和偏遠地區的電力供應,如果技術瓶頸進一步突破,則很可能使光伏能源被更大規模推廣,這樣對太陽能電量需求將很難用常規增長去估量。作為太陽能光伏電池的主要原料,我國95%的高純多晶硅材料依賴進口,而且其技術基本上被國外壟斷,這一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最大瓶頸。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重視多晶硅技術的自主研發,科技投入的機制不合理,造成了現在的被動局面。

太陽能發展與這種技術瓶頸很不相稱的是,我國卻是石英砂礦的出產大國,在海南島等地擁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在世界冶金級硅的產量中我國就佔了三分之一,而這些原始的硅材料卻大部分出口到了國外。目前,我國多晶硅材料的年產量僅60噸左右,硅材料的短缺就造成了太陽電池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成了制約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攔路虎」。

目前國內太陽能市場之所以難以得到政策和民眾的支持,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太陽能發電的高昂成本,而這則與我國多晶硅技術的落後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根據這種認識,技術瓶頸已經成為制約中國整個太陽能行業的根本因素。

太陽能發展在我國長期以來對科技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不夠,科研投入太少,政府往往認為這個產業已經出現了產品,走向了市場,就不需要國家再繼續投入科研經費了。其實,由於硅材料嚴重短缺的制約,缺乏國家的相關政策支持,光伏發電產業並沒有真正與市場接軌,而企業看不到利潤空間也不會積極支持這個產業。因此,國家要加大對光伏發電的科研投入,出台相關的政策來支持其發展。

Ⅱ 光伏的現狀前景

截至昨日已有15家光伏企業披露了三季報預測情況,其中逾六成公司實現同比增長。從回凈利潤絕對值來答看,有7家公司預計凈利潤過億元。

7家公司預計凈利過億元

從凈利潤絕對值來看,目前有7家光伏設備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1億元。

隆基股份以預計凈利潤為34億元~35億元排在首位;跟隨其後的是東方日升,預計凈利潤為7.65億元~8.15億元;中環股份、陽光電源、晶盛機電、中來股份、露笑科技5家公司依次排在後面,預計凈利潤分別為6.8億元~7.12億元、5.28億元~5.89億元、4.45億元~4.9億元、2.17億元~2.23億元、2億元~2.4億元。

不過,在上述凈利過億元的公司中網頁鏈接,有一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出現下滑。陽光電源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9年1~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8億~5.89億元,同比下滑13.00%至3.00%。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受政策影響,國內需求同比下滑,行業利潤率受到一定影響,9月份開始需求才逐步增長。

就目前來看,光伏的前景是很可觀的。

官W:華夏能源網

Ⅲ 光伏未來前景如何

光伏產業簡單的說就是太陽能發電產業,屬於新能源行業。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對能源開發利用的歷史,從最早用人力,動物,到用煤炭,石油,天然氣,到電力,每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的進步都伴隨著人類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而對取之不盡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是地球人的共同追求,也是人類文明的終極追求,如果有一天太陽能可以取代現在的化石能源,那麼意味著人類文明進化到了一個更加高級的階段,從這個角度看光伏產業是一個真正的朝陽產業。

目前包括光伏發電的可再生能源佔全球總能源的2.78%,2016年光伏行業總產值3360億,太陽能並網發電總量為662億千瓦時,佔全年發電總量的1%,空間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產業在十多年前就大火了,2007年到2008年光伏卻開始集體衰落,主要原因是二個方面:一是地方財政的補貼讓大量的企業進入這個領域,於是產能過剩,形成了惡性價格競爭,對於一個處於嬰兒期的行業來說這是災難性的,當價格補貼停止產品的銷售價格低於成本,造成大量虧損,很多企業退出,二是技術還不成熟,成本過高,對於客戶來說比直接用電貴的多,所以在10年幾乎停滯了。

但是這10年來行業的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了,行業爆發增長,
從數據也可以看出來:2016年的市場裝機4.23GW,比2015年增長3倍,2017年半年時間達到7.11GW,同比增長2.9倍。

行業上游是晶體矽片生產商,中游是光伏組件,電池等生產企業,下游就是做光伏應用的運營商,客戶主要有B端客戶,如政府,大型企業,還有C端客戶,如家庭等,對應的產品形態政府是集中式的大型光伏發電站,而家庭是戶用光伏發電。

光伏發電工作原理很簡單,是通過晶硅做成的電池把太陽能儲存起來,輸送到家庭,企業,然後用不完的話可以上電網,國家有補貼。

晶硅有二種模式,一個是單晶硅,一個是多晶硅,二種模式處於競爭之中。

在2016年之前多晶硅佔了優勢,主要原因是成本低,但單晶硅轉換效率更高,成本也高。
這個情況在2016年後發生了轉變,因為單晶硅的技術取得了突破,成本開始下降,目前多晶硅成本0.82美元/片,單晶硅0.89美元/片,二者相差無幾,所以單晶硅的全球市場份額節節攀升,2015年為18%,2016年為24%,2017年30%。

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成本現在是2.5元/w,光伏電站系統成本7元/w,如果以這個成本計算,一個家庭裝一個5千萬的戶用光伏系統,需要花3.5萬元。

而光伏組件市場平均成本2017年0.34美元/瓦,平均售價0.37美元/瓦,相差8%,這意味著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現在都是依靠補貼才沒有虧損。

Ⅳ 新能源光伏產業前景如何

隨著去年開始相關抄政策明顯向分襲布式光伏傾斜,今年一季度我國分布式光伏發展已呈現爆發式增長。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驅動下,2017年必然是分布式光伏的爆發年。
參考《中國分布式能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的新增光伏發電裝機2440萬千瓦。其中,地面電站同比降了16%至1729萬千瓦;分布式項目卻以711萬千瓦的裝機、同比猛增2.9倍而大放異彩。
雖然從整體來看,中國光伏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專家指出,未來三年國內市場增速將放緩,不能盲目樂觀。補貼缺口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市場資源將成為光伏企業和光伏開發商爭搶的主要目標。

Ⅳ 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

太陽能未來前景廣闊
太陽對於人類是永恆的能源,而且環保穩定,能量巨大。
現在對於太陽能主要是 光伏利用和 光熱利用
光熱利用在有些地方已經普及(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
而光伏利用才是重點,暫時來說光伏的轉換率還過低,成本太高,不能推廣普及。
不過隨著人類的技術發展,太陽能的利用必將成為主流。

求採納 可以追問哦

Ⅵ 光伏行業現狀和前景是怎樣的

不管如何,歷史的發展表明,更清潔、更環保的能源是必然選擇,光伏行業前景一片大好。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光伏行業投融資前景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為77.42GW,新增裝機容量34.54GW,兩項指標均位列全球首位。
總的來說,在國家大力發展低碳綠色經濟背景下,光伏行業可謂政策利好、技術利好、環境利好。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要達到1.1億千瓦以上,維持高歌猛進態勢。而一旦實現平價上網,也必將迎來更健康更迅猛發展。

Ⅶ 光伏行業現狀和前景

光伏行業現狀讓人感覺雞肋啊,在華夏能源網看到一些文章,前景是非常讓人期待的,主要是現狀有點雞肋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啊。

Ⅷ 太陽能行業有發展前景嗎

在過去的2016年裡,盡管光伏行業面臨著新的政策環境,但依然不改上升趨勢內,新增和累計裝機容容量均躍居全球首位。其中,分布式光伏增長尤為明顯,新增裝機容量達424萬千瓦,同比增長200%。
據《2016-2021年中國光伏產業投融資前景及戰略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0.32GW,同比增長70%,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規劃目標,到「十三五」末,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需達到70GW,意味著未來五年年均復合增速將超過60%以上,可增長空間巨大。
可以預見,分布式光伏有望在2017年繼續提速,並逐漸步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據上述報告預計,今年2017年,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25GW。

Ⅸ 太陽能光伏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各國都將太陽能光伏發電擺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首位。特別是從 20 世紀末,在一些國家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的推動下,1997 年以後全球太陽電 池產量每年以 30%以上的速度上升,自 2004 年以來,產品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的狀 態。2004 年世界產量達到 1256MW, 2005 年 1817.7MW,預計 2010 年 4GW,2020 年 15GW 以上;歐洲光伏工業協會預測 2020 年可達到 40GW,系統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195 GW,屆時太陽能光伏發電量將達到 274Twh,占當時全球發電量的 1%[12-13]。 在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德國、日本、美國一直保持著世界領先的位置。與發達 國家相比,我國的光伏產業還處於初級階段,2006 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僅佔世界總 產量的 6%左右。依照目前的經濟發展趨勢和中國的資源情況,到 2020 年的電力 供應單靠傳統的煤、水是不夠的,電力供給在 2020 年的缺口將達到 l0.70%,這部 分缺口將通過可再生能源來補充。因此,光伏發電將在中國未來的電力供應中扮 演重要的角色,預計到 2020 年累計裝機將達到 30GWp;2050 年將達到 100GWp。隨 著光伏電池技術的進步,其發電成本將會進一步降低,並能夠和常規的化石能源 發電技術相競爭。

Ⅹ 太陽能光伏產業有哪些發展

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研究比國外晚了20年,盡管最近10年國家在這方面逐年加大了投入,但投入仍然不夠,與國外差距還是很大。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和政策激勵,盡快解決太陽能發電上網與合理定價等問題。同時可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在公共設施、政府辦公樓等領域強制推廣使用太陽能,充分發揮政府的示範作用,推動國內市場盡快起步和良性發展。

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不遠的將來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佔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佔比也將達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耗的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將佔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將佔到60%以上。這些數字足以顯示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領域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太陽能電池市場前景廣闊。

閱讀全文

與世界光伏產業發展前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