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字化校園行業分析、前景分析、市場分析,目前在這方面做得好的有哪些商家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杭州空格 微校通不錯 推薦嘗試
未來的發展前景好:教育行業投資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國家政策支持,此乃大趨勢。教育部規定2020年前,各省市中小學校實現數字化校園建設。
『貳』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就業前景好嗎
其實就業特別廣,像我們中傳的學生基本都能找到很好的方向去發展,具體可以分以下幾個點。
『叄』 數字營銷行業的發展趨勢怎麼樣,目前有哪些公司發展的較好
數字營銷是使來用數字傳播渠道來進行自產品的推廣和服務的實踐活動,從而以一種及時、相關、定製化和節省成本的方式與客戶進行溝通。
這個行業涉及的范圍廣,包含了很多互聯網營銷(網路營銷)中的技術與實踐。目前數字營銷行業發展較好的公司有博拉公司、奧美互動、安瑞索斯、藍色游標等,都是比較有發展前景的公司。
『肆』 與"數字鴻溝"有關的材料,了解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現狀
數字鴻溝(Digital Divide),又稱信息鴻溝,它是指當代信息技術領域中存在的差距現象,它既存在於信息技術的開發領域,也存在於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特別是由網路技術產生的差距。
據美國商務部1999年發布的《定義數字鴻溝》報告顯示,雖然收入、教育和種族都是造成數字鴻溝的因素,但還沒有辦法指出哪一個是能縮小數字差距的關鍵。比較可能造成改變的是持續降低的個人計算機價格和上網費用,這項變數有可能讓收入不再是造成數字鴻溝的主因。
『伍』 在數字出版和數字閱讀日益發展的背景下,談談你對出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見解。
個人以為,中國的出版行業在未來數字化發展的背景下,必須遵循這個趨勢,走數字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取得成功。
1、喬布斯為我們開創了出版數字化的一個新時代,iphone、ipad平台上的數字商店的業務模式,樹立了一個成功的典範。在國外,絕大多數的大型出版商,包括大多數的知名樂隊,都已經開始通過數字化方式出售相關雜志、書籍、音樂等。這種潮流必將影響國內出版行業。
其他內容你拓展下寫寫。
這里還可以仔細描述下蘋果對出版行業數字化帶來的革命性的變化的一些細節,另外可以描述下國內的現狀:包括漢王為啥業績不行,可以做一些專題描述,原因一個是與出版社和創作者的合作框架,還有就是產品本身單一,被這種新一代手機佔領了太多的市場。
2、但是,國內尚需解決的是盜版猖獗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的問題。各類書籍,往往是出來不多久就已經出現在網路上,當然了,質量還有不少瑕疵,缺漏錯誤比比皆是,但是這對常規的出版行業還是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
解決方案:
-在各網站媒體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活動,嚴厲打擊盜版,這個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出版產業積極尋求類似蘋果與出版社這種模式的合作,形成比較好的銷售渠道和定價模式;
-支持廣泛的創作者的加入,這個是持續的源泉。
內容你拓展下寫寫。
加油,我手頭也沒啥資料,只能描述一下大概的思路,希望有幫助。
『陸』 未來什麼行業最賺錢
在未來,互聯網行業、老人服務和用品行業、教育和培訓、汽車工業和娛樂業等行業最賺錢,5G互聯網能歉錢,具體內容如下:
1、互聯網行業
互聯網+的概念廣泛鋪開,一些創新的詞彙紛紛出現,例如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都是極具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其中以大數據行業為例,在2013-2015年分別在國外融資高達8億美金、15.4億美金及20億美金;
融資事件分別為10起、42起及超過50起。大數據行業更是滲透到各行各業之中,什麼大數據+零售,大數據+醫療,都是十分受人追捧的概念。因此未來商業發展互聯網行業絕對是當中的領頭羊。
6、娛樂業
文化娛樂產業不僅是年輕人的消費,也是電影的票房,反映了人們對文化需求的渴望,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動漫、游戲等衍生的二次文化的興起,也聚集了更多的年輕用戶,創造了更多的商機。
『柒』 農業發展的趨勢怎麼樣未來十年
把握好數字經濟的歷史性機遇,利用好數字經濟賦能傳統農業的新機遇,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開展電商業務,實現傳統農業的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在提高效率中提高產能和品質,使農業產業獲得更高質量的發展。
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在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中,我們國家趕上了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腳步。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正在深度改變中國傳統經濟結構,互聯網和數字化推動傳統經濟向互聯網經濟轉型升級。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農業產業化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體量達到27.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超過20.3%,顯著高於當年GDP增速,佔GDP比重達到32.9%,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發達國家水平,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其中細分領域中國有四個全球第一:計算機、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網路零售全球第一,網民數量全球第一。我國互聯網企業在全球市值最高的15家互聯網公司中佔有6席;在全球十大獨角獸企業中占據一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就是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現時經濟環境下,充分利用數字經濟優勢,推動鄉村社會跨越式發展。
互聯網普及率提高迅速縮小了城鄉間的「數字鴻溝」
我國地域廣闊,傳統社會中城市與鄉村之間信息流動緩慢,鄉村社會發展受制於信息閉塞、教育滯後等因素影響較大。進入信息社會以後互聯網的普及逐漸縮小了城鄉間數字鴻溝,為鄉村社會培育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撐和條件。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普及率為57.7%;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佔比達
98.3%。我國農村網民佔比為26.3%,規模為2.11億,城鎮網民佔比 73.7%,規模為5.91億;
不同地區互聯網應用的使用率存在明顯差異,體現在應用類型和區域特點上,比如農村地區網民在商務金融類應用與城鎮地區差異較大,網路購物、網上支付等應用差距在20%—25%之間,而對於即時通信、網路音樂、網路視頻等基礎類應用,城鄉網民使用差異率較小,均在10%左右。
特別是國家積極推動的「數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隨著智能手機迭代普及,理論上講鄉村居民上網服務已經不是問題,傳統社會因為空間阻隔帶來的信息封閉、教育滯後等發展困境,今天都相對較好地依託互聯網解決,邊遠鄉村教育信息化設施可以通過「智慧課堂」獲得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鄉村居民可以很便捷地多途徑獲得外面世界的信息變革和發展經驗,這給鄉村振興實施中社會培育,提高鄉村社會信息服務和發展水平,為「人的現代化」實現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信息化服務普及、公共信息服務水平通達、網路扶貧開展,讓廣大鄉村居民實實在在共享了互聯網發展成果。
數字經濟發展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新型的電子商務平台
數字經濟已經深刻融入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與效率提升的驅動力。長期以來,對鄉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收入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網路建設很不完善,以往更多依靠實體性農產品市場來解決銷售渠道建設問題,但互聯網為農產品市場提供了一個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24小時市場」。
如今從早期政府資助扶持的農商網到各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各大電商集中發力農村市場,帶動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電商銷售產品的結構類型也以耐儲存產品為主導,向冷凍鏈逐步完善下的生鮮產品轉變,近幾年中國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量增長達到50%以上,增速非常快。
2017年電子商務交易額是10萬億元,農產品電子商務達到8000億元,農產品電子商務無疑成為了農產品銷售的最重要交易平台之一,在我國東部、中部、西部等不同地區都獲得了快速增長。此外,江蘇、山東、福建等省份都出現了專業性「淘寶村」,依託互聯網平台和當地傳統資源優勢,發展出具有一定集聚化效應的新產業。
數字經濟提高了農業產業的能級和效率
數字經濟帶給涉農產業更大的影響推動體現在重組產業組織系統,升級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產業的能級和效率。數字經濟以數字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數字技術具有天然的滲透性、融合性和賦能性。作為一種融合性經濟,主體雖屬於實體經濟,但又必須依託數字技術和傳統行業深度融合,藉助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行業,通過新的生產力要素嵌入促進生產效率提高,促進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測算結果,數字經濟融合部分佔比不斷提升,2016年達到76%,日益成為數字經濟的主體。
現如今數字經濟給予了老手藝以新生命,藉助於互聯網平台,老藝人甚至實現了成功地創業,在虛擬空間里建立了自己的眾創空間,老手藝與新創意結合獲得了新生。美國Etsy網站已經成為今天全球最大的一個工藝品聚合電商網站,結合了線上與線下不同社區,實現了老手藝乃至於各種工藝品生產、展示、傳播、銷售一體化,社區活動又成了大家交流心得的場所,促進了手藝文化的傳承發展。2017年Etsy有494123家新賣家加入這個市場,每月新增7萬多家新店,成為Etsy史上新增賣家數量增長最快的一年,手工藝電商的發展繁榮可窺見一斑。這個案例有力地證明數字經濟賦予傳統行業以新的生命,完全可以給鄉村振興提供新的歷史機遇。
總體而言,這輪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必須緊緊把握數字經濟的歷史性機遇,利用好數字經濟賦能傳統農業的新機遇,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開展電商業務,實現傳統農業的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在提高效率中提高產能和品質,使農業產業獲得更高質量的發展。
『捌』 數字媒體發展的歷史,現狀,前景是怎樣的
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數字化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數字媒體行業作為一個大的新興的前景行業已經給社會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為體,科技為酶」是數字媒體的精髓。由於數字媒體產業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國家在信息服務、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及前沿信息技術研究和集成創新方面的實力和產業水平,因此數字媒體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制訂了支持數字媒體發展的相關政策和發展規劃。
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都開始把大力推進數字媒體行業的發展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在我國,數字媒體行業的發展同樣也得到了各級領導部門的高度關注和支持,並成為目前市場投資和開發的熱點方向。「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率先支持了網路游戲引擎、協同式動畫製作、三維運動捕捉、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研發以及動漫網游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並分別在北京、上海、湖南長沙和四川成都建設了四個國家級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對數字媒體產業積聚效應的形成和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據相關專業人士和權威部門報道,未來的五年將是我國數字媒體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在「十一五」期間進一步推進高附加值、低消耗的數字媒體產業發展,攻克數字媒體產業化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在國家科技部高新司的指導下,國家863計劃軟硬體技術主題專家組組織相關力量,深入研究了數字媒體技術和產業化發展的概念、內涵、體系架構,廣泛調研了數字媒體國內外技術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仔細分析了我國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提出了我國數字媒體技術未來五年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方向。
我們臨沂電力學校的老師們通過多方的數據搜集和分析調研了解到,三網融合是我們數字媒體產業的發展趨勢之一,三網融合已是電信、廣電不但不能迴避的問題而是國家信息建設必須進行下去的戰略。三網基礎業務融合之後,那麼用戶終端的融合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三網融合是電信、廣電通過互連網TCP-IP協議使電信、廣電、互連網三張網路互連互通;電信網和互聯網已經在電信行業基本實現融合;3G移動互聯網已實現通信和互連網融合,中廣移動CMMB的推出已成功實現3G網路的三網融合。
由數字媒體衍生出的數字媒體產業鏈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類似於數字媒體出版物等。今天的數字媒體出版物也是汲取了印刷媒體、廣播媒體、影視媒體、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多方面「養分」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它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種時代的產物,具體地說,它的出現是計算機技術發展趨向成熟、信息時代到來的必然產物。藝術設計要取得發展就必須要具有能夠體現最新技術的閃光點。
數字媒體出版物在創作過程中應重視技術表現,但也不要「無病呻吟」,為技術而技術,使數字媒體出版物成為技術展示會。因此,在數字媒體出版物的創作過程中還是要強調將技術與藝術進行有機地結合。只有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才會有成功的數字媒體出版物。
『玖』 中國在2020年經濟發展的前景展望以及有哪些短板
1、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突出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領域,發展不全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表現在不同社會群體民生保障方面。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最突出的短板。
2、貧富差距
努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
(9)數字產業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2020年,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將繼續強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居民消費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到15%。在各項消費政策「組合拳」的刺激下,預計2020年我國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
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繼續強化。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政府更加重視發揮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拉動作用。消費升級過程推動各種資源要素匯聚融入實體經濟,促進存量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優質增量資源進一步擴充,可以靶向破解實體經濟發展難題,熨平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