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開發模式

文化產業開發模式

發布時間:2020-12-13 07:13:53

① 創意文化產業具體包括哪些啊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中國近幾年在文化藝術市場蓬勃、公共展演場地加大建設(如國家大劇院、798藝術區)等,除在既有製造業的優勢下尋找出路外,也開始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主要是創意概念,針對於文化、知識形成完整的產業,也就是系統性、普及性、利於傳播,比如西方發達國家的價值觀念,具有普世性,以及平等性,這也是能夠形成影響力的先決條件。

(1)文化產業開發模式擴展閱讀

成都金牛區:到2020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50億元

文旅產業既是城市發展的新增長點,又是推動轉型發展的新興動力。沙龍活動上,金牛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該區都市文化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人北中央商務區城市設計規劃及重點投資項目、金牛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

推動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互促共進、創新動力和傳統產能迭代演進、生態營造和能級提升齊頭並進。

據了解,到2020年,金牛區都市文化旅遊業總體實力將大幅增強,力爭建立2家以上重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地),建設5個以上文化創意專業樓宇,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150億元,佔GDP總量比例達到10%;

金牛區都市文化旅遊業實現了從「破題起步」到「厚積薄發」的躍升,努力將金牛打造成為中西部領先、全國知名的綠色文旅新興區。

②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大開發模式有哪些

1、政策導向型園區。政府規劃建設或大力推動並進行統一管理的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這是權我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重要方式。
2、藝術家主導型園區。藝術家自動聚集和自動孵化後形成某個產業集聚後由政府統一管理,政府對已經形成的園區進行合理和有效的指導管理,把握好藝術生產社會標准效益,引導園區有效發展。
3、開發商導向型園區。開發商投資開發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這類園區一般由資本雄厚的企業對園區進行統一規劃和管理,不僅操作方便、適用面廣,而且節省人力物力、效率高,具有較好的市場調節作用,比起藝術家主導型的更易產生經濟效益。
4、資源依賴型園區。根據資源富集情況來確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立。
5、成本導向型園區。創意企業或個人最初基於節約成本或資源共享而自發匯聚形成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或者以行業內龍頭企業為核心主導,集聚一批中小企業發揮規模效應。
6、環境導向型園區。優美的自然環境,良好的配套設施,悠久的歷史文化,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及寬松、自由、活躍的環境,這些因素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生存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形成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重要條件。

③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有哪些特點和內在規律

可以參考《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書評
朱嘉

由國內文化產業著名專家陳少峰、張立波著的《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近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作為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的基礎教材,是北京大學十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產學研結合的集大成之作。
從政府管理模式到園區建設模式,從城市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到文化走出去模式,從文化產品開發模式到文化品牌塑造模式,從企業核心競爭力到產業變動的趨勢與商機,從文化產業通盤分析到各個細分行業的具體商業模式,《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都給予了深入系統的回答。
該書以研究文化如何驅動經濟和產業發展為基礎,以探討文化產業商業模式為核心,著重分析了文化及文化市場的特性、產品特性、顧客特點、塑造文化品牌的方法,以及企業家在經營管理中如何選擇和改進商業模式等內容。特別是作者總結和提煉了60種文化產業領域內通用的商業模式,系統地提出了文化產業主要行業領域的發展趨勢及商業模式選擇問題,是國內文化產業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在國家大力推動發展文化產業的宏觀背景下,文化產業如何發展?有無路徑可尋?有何經驗借鑒?企業商業模式如何設計與執行?等等問題,是眾多有志於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士遇到的普遍難題。
眾所周知,文化產業涵蓋范圍之廣、跨學科研究難度之大,沒有深厚系統的理論基礎和廣泛的實踐基礎,是很容易紙上談兵的。而國內文化產業現有著作多見於文化及文化產業一般意義上的概論、概說,甚至有些著作並無系統清晰的文化產業本質把握,更談不上理論創新。
作為國內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者陳少峰、張立波教授根據多年文化產業研究及企業經營管理咨詢經驗的基礎之上,創新文化及文化產業理論,結合文化產業實踐案例,對中國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做了通盤的梳理,該書可以說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文化產業精品教材。同時,兩位專家多年來也長期致力於跨學科研究,對於哲學、工商管理、文化及文化產業均有重大研究成果,這也是兩位專家及其著作得以接地氣的基礎。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一書是續陳少峰《文化產業讀本》之後,文化產業又一代表著作,是了解國內文化產業特性及如何運作文化產業的必備書籍。當然,讀者可再結合《中國文化產業十年》(陳少峰、朱嘉著)一書,對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進行橫縱系統把握,可以預期其文化產業理論水平的質變飛躍。
提問者評價
謝謝

④ 文化產業園策劃和文化產業園規劃怎麼做

文化園策劃和文化園規劃-綠維創景-做的非常好,綠維創景一直都專注於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模式的創新研究,提供旅遊景區文化提升與情境體驗創新、文化遺產、大遺址、歷史文化古城、歷史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等項目的策劃、規劃、設計及投資運營咨詢全程專業服務。浙江省遂昌縣王村口紅色古鎮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浙江省遂昌縣獨山古村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永安長城景區重點區域修建性詳細規劃、海南永慶佛教文化景區全案策劃等都是很好的證明。

⑤ 文化產業有哪兩種發展模式其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這是哪個命題,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多種模式,從來沒有哪個編撰者會說只有兩種模式,只能說最為主要的是市場主導型和政府驅動型這兩種模式!

⑥ 什麼是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規劃指出,要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權衡
民營資本應抓住機會,地方政府部門需理清思緒,轉變發展文化產業的理念
規劃提出,在國家許可范圍內,要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參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和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在國家許可范圍內,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參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和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在信用貸款、土地使用、稅收優惠、上市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
「引導什麼樣的資本,以什麼樣的形勢參與投資文化產業非常重要。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要讓資本在文化發展、文化創新方面起到施肥、灌溉作用,而不是榨取文化的價值。
據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志軍介紹,目前五大銀行已經參與貸款投入文化產業超過 2300億貸款(人民幣),上市公司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30家,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超過300億,形成了一批銷售收入和資產雙過百億的大型文化企業。此次規劃對民營資本的開放政策也得到了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的肯定,「國家現在鼓勵民營發展很重要。 」他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國內的情況主要是國有資本做平台和媒介,內容大多是民營資本在做,民營資本如果做不大,文化產業就走不出去。陳少峰還建議進一步對民營資本擴大開放,政府給予更多的扶持,以促進其成長壯大。
而對於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將文化產業當做經濟發展手段的現象,陳少峰表示,這是慣性思維作祟。他認為許多文化產業都是硬體搞得多,內容很少。一些企業建設的產業園也大多熱衷與一些公司合作做地產項目,並沒有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的精髓所在。
「發展文化產業要改變理念,地方政府需要好好梳理發展思路,一方面要與傳統產業提升要求相結合,另一方面也要結合城市文化建設和當地老百姓的需求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不能只是單純地與製造業結合,如果只是這樣。就算GDP上去,但沒有高質量,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都不能長久。
創造與消費相互促進
中國文化產業消費前景巨大,需要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才能真正促進消費
規劃指出,擴大文化消費。內容包括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創新商業模式,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擴大文化服務消費,提供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提高基層文化消費水平,引導文化企業投資興建更多適合群眾需求的文化消費場所,鼓勵出版適應群眾購買能力的圖書報刊,鼓勵在商業演出和電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數量的低價場次或門票,鼓勵網路文化運營商開發更多低收費業務,有條件的地方要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文化消費提供適當補貼。積極發展文化旅遊,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旅遊相結合,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發揮旅遊對文化消費的促進作用,支持海南等重點旅遊區建設。
據相關部門測算,2010年我國文化消費總量在1萬億元左右,並且自2004年以來,年均增速始終保持在20%以上。陳少峰認為,文化消費與文化產品的水平有關。拿體育產業來說,中國沒有高水平的職業聯賽,沒有明星,沒有相應配套的產品。我們的文化內容相對較弱,導致消費潛力沒有釋放。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范周認為,文化產品不適銷對路是當前文化消費總量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傳統文化產品要向個性化、差異化發展。而新興業態企業大都弱小,需要有關部門為它們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
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是精神享受,可以達到上不封頂的狀態,內容越好,消費者消費越多。如果我們可以生產出好的商業大片、電視劇、暢銷書,加上品牌和國際市場,文化產業的市場十分廣闊。
深圳政協的金心異委員提出了另一個關於文化產品消費的問題,他認為如今公益性文化產品的供給與需求存在不對稱或錯位的問題,政府容易根據自己的喜好而非根據市民的真實需求來供給此類產品,這也需要改變。
「走出去」的困難與前景
從內容到銷售逐步完善,使中國的文化產業走進國際性的產業循環當中
規劃指出,「擴大文化企業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鼓勵具有競爭優勢和經營管理能力的文化企業對外投資,興辦文化企業。 」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文化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是必然趨勢。
孫志軍表示, 「十二五」期間將啟動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把重大文化科技項目納入國家相關科技規劃統籌安排,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推進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建設。完善文化貿易促進政策,支持文化企業走出去。韓國去年的文化出口額高達 42億美元,較2009年上升了60%。而在網路廣播方面,韓國去年的電視劇出口額高達2.52億美元,音樂出口達到 1.77億美元,電影出口也有2600萬美元。
然而,文化上的差異,技術上的距離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據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介紹,2011年,我國生產電影故事片558部,電視劇1.5萬集,電視動畫片突破4000小時,從數量看,我國已經是廣播影視大國。但從人民需求、時代要求和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追求來看,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數量偏少,質量不高的問題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制約廣播影視繁榮發展的主要瓶頸。
面對「十二五」期間廣電總局有哪些政策推動中國由影視產業大國向影視產業強國轉變的問題,田進表示,為了進一步提高影視劇的創作水平,要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己任,以提高原創能力為根本,進一步完善選題的規劃、資金的投入、表彰獎勵等機制,著力扶持原創精品創作生產。從今年開始,廣電總局要組織實施劇本精品創作工程,設立優秀劇本獎勵基金,著力扶持優秀劇本項目,每年拿出3000萬元,向全社會徵集獎勵好劇本,每個優秀影視劇本給予100萬元到300萬元獎勵。
文化產品本身,需要改變以往中國影視、動漫企業「價廉物美」的影響,從腳本創作、技術設備、營銷推廣全方位提升自我;另一方面,應當加強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合作與溝通、共享技術內容資源、突破版權障礙,充分發揮資本的手段,通過控股、並購等方式強化文化產業集團。
此前國家工商總局出台文件,對優化市場准入和發展環境,支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制定若干具體政策。 其中包括允許轉制文化企業使用原事業單位名稱;促進以知識產權出資,鼓勵數字出版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有實力非公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發展。
陳少峰表示,如果企業要走出去在國內應該足夠強大,國內市場應足夠開放,促進企業製作高端的產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十分必要,同時應以整體華人的力量來創建體現中國人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⑦ 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

針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刀切」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提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梯、三種模式 。總體上看,這三個階梯分別是東部階梯、中部階梯和西部階梯。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作為東部模式或東部階梯的代表城市,文化產業已經占據非常高的比例。在北京,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佔GDP比例已經連續數年超過12%,北京已經形成了這種以文化產業為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的產業形態或者產業格局。相比之下,西部某些縣市文化產業在GDP中的佔比僅有百分之幾甚至百分之零點幾,與東部地區差距非常之大。因此,東部應有東部的發展模式,中部應有中部的發展模式,西部應有西部的發展模式。從發展模式的角度來講,東部文化產業,作為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整體中的高端形態,要率先實現文源臘化產業走向國際,作為中國的國家隊參與到國際競爭之中 。
西部的這一階梯的模或特色是主要以文化旅遊為龍頭來發展文化產業,從而使得文化旅遊成為這一階梯模式中起到領頭作用、帶有全局觀念的文化產業形態。對於西部9省區來講有著以下幾大優勢,第一、有豐富獨特的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風情。第二、第二產業(指工業)不是非常發達,自然環境沒有受到破壞,保留了原生態的山川美景,擁有眾多美好的風光景色,尤其是那些獨特的地形地貌吸引無數人嚮往。第三,有獨特而深厚的歷史文化。這些歷史文化加上民俗風情、自然環境,形成了非常強大的旅遊基礎。比如雲南的麗江、西雙版納,還有貴州、新疆、寧夏、青海、西藏等省區,這些地方的三大特色非常旦裂伍鮮明,也得到了充分展現。因此,以文化旅遊為龍頭去發展和帶動文化產業是非常切實可行的。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要依據各地具體情況,實事求是,適度的、有前瞻性的發展,發展模式要符合整個國家國情的現實和未來發展。

⑧ 文化產業管理是什麼

文化產業管理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文化藝術鑒賞能力和廣闊的國際視野,了解國家文化產內業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容策,熟悉中西方文化理論及西方文化產業的管理運營模式,掌握藝術、經濟、經營管理等多方面知識,掌握文化產業的經營特點和運作規律,了解國內外文化藝術發展趨勢,有較強的市場調研能力、產業運營能力以及企業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⑨ 文化產業的定義及其特點

文化產業」是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在《啟蒙辯證法》( 1947 年)一書中率先使用的概念。他們特別強調:「文化產業必須和大眾文化嚴格區分開來。文化產業把舊的面熟悉的東西熔鑄成一種新的特質。

在其各個分支中,那些適合大眾消費的產品,那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消費特性的產品,或多或少地是按計劃生產的。某些分支具有相同的結構,或者至少說是彼此互通,它們被置於一個幾乎沒有差別的系統之中。正是通過技術手段以及經濟的和管理的集中化,這一切才有可能實現」。

應該說,文化產業的大規模發展使審美的商品屬性昭然若揭,並使審美生產與消費呈現出規模化的效應。

(9)文化產業開發模式擴展閱讀

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內容包括:

1、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直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進行的創作、製造、傳播、展示等文化產品(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

2、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必需的輔助生產活動;

3、作為文化產品實物載體或製作(使用、傳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4、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需專用設備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⑩ 求文化產業案例分析

三星堆遺址是上起新石器時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的古蜀文化遺址,其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玉石器、象牙、陶器和金器等在中國浩若煙海的文物群體中,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三星堆博物館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4A級旅遊景區,是四川省對外重點推出的五大精品旅遊景區之一,也是世界首家通過「綠色環球21」旅行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標准及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准認證的博物館,其主要經濟指標和社會效益在全國同類博物館中位居前列。
城市資源優勢和文物資源優勢為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奠定了良好的外部基礎。為全面整合三星堆旅遊資源,帶動相關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廣漢市政府相繼完成了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連接城區和產業園的三星堆快速通道、日供水10萬噸的三星堆自來水廠和110萬千伏安的三星堆變電站;完成天然氣管網改造和橫貫文化產業園區的過境公路——青廣什公路的改造。
目前,四川省政府已將三星堆列為自然(九寨溝)、生態(大熊貓)、人文(三星堆)三大旅遊精品之一重點向外推介,並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力求資源共享,將三星堆建設成為世界矚目的文化旅遊勝地。
項目帶頭 文化產業鏈初具雛形
三星堆文化產業園預計總投資60 億元,投資主體為民間資本。緊鄰三星堆博物館的瞿上園酒店,由四川新華發行集團投資控股,首期投資8000萬元,佔地158畝。目前,產業園計劃投資4億元修建「三星堆夢幻城」大型綜合性文化旅遊設施,開展有三星堆文化特色的文化旅遊項目。
三星堆的青銅人像、動物不歸屬於中原青銅器的任何一類,具有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構復雜的藝術特徵,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四川新概念青銅時代藝術品有限責任公司以此為契機,開發、設計、製作、銷售青銅文物仿製藝術品,其產品風格多樣化,滿足了不同藝術品位的客戶需求。2003年起建設的「三星堆青銅藝術坊」已初具規模,與博物館互為依託共同展示中國古代青銅文明,博物館側重文物方面的陳列,藝術坊則側重於製作工藝的展示。
此外,產業園待建的項目還有四川成都大成順和(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億元修建的佔地2萬平方米的三星堆國際面具文化博覽館、宗教文化館和飛越時空館等。
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有志投資發展三星堆文化旅遊產業的企業和商家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切實可行的開發項目促進了文化產業鏈的形成。三星堆文化產業園依託三星堆遺址,以文物為背景、文化為支柱、旅遊為空間、產業為主角、游樂為紐帶,有機融合產業項目和旅遊景點,巧妙整合旅遊景區和市場營銷,形成一個項目、多個市場,一種投資、多種回報的格局。園區將承擔各種重大會務活動,舉行重大民間傳統禮儀活動,再現古蜀王國原始風貌,讓遊客在感受三星堆厚重歷史文化的同時,又能體驗產業園各類休閑娛樂項目,創造中國西部單一型文物景點向綜合型文化產業園開拓發展的先進模式和良好範例,帶動以旅遊、商貿、文化、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為四川旅遊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點評:當文化越來越成為旅遊中的活力因素並為人們所重視時,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可謂坐擁得天獨厚的優勢。從制定發展規劃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都為三星堆文化旅遊產業的起跑掃除了障礙,鋪平了道路。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進一步吸引了一批資金和項目,實現產業園的「築巢引鳳」,開拓出廣闊的開發前景和市場空間。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開發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