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落實六保其中哪一個是重中之重
首保就業護基本民生
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強調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六方面「保」的工作,與對當前形勢的判斷密不可分。
會議指出,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隨著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復工復產進度加快推進,3月工業、服務業、投資、社零和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降幅大幅收窄。但整體而言,疫情沖擊下,一季度經濟指標回落明顯。同時,受外部環境影響,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當前國際疫情仍在蔓延,我們有必要做好長期防控的准備。本次會議明確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部署各項工作,這是當前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對本報記者表示。
從「六穩」到強調六方面「保」的工作,牛犁認為,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更加重視保障就業和基本民生,在疫情可能長期存在的條件下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更精準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本次會議中,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分別居於前兩位。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2月下降0.3個百分點,但綜合分析,就業壓力仍然較大。疫情影響下,對低收入群體特別是困難群體保障的重要性也更加突顯。
「居民有工作就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有消費,經濟發展才有基礎。」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保就業民生,是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需要,把就業放在重中之重具有現實意義。
(1)疫情蔓延產業鏈擴展閱讀
既要「六穩」又要「六保」,這是用改革的方法解決發展中問題的體現。特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糧食能源安全,更是在改革發展的軌道上彰顯著直面困難的勇氣、體現著底線思維的方法。無論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還是在確保疫情不反彈的基礎上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都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是運用底線思維調控宏觀經濟、助推微觀發展。
無論是穩什麼、還是保什麼,都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效益、推進轉型升級、改善人民生活,惟其如此才能不斷提高發展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可持續能力。
深化改革,就是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智慧與底氣探索一條穩定、發展的新路子。在這個過程中,有風險、有挑戰、有困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是,事不避難,只有迎難而上才能取得突破,更能以改革之力化解風險與挑戰。
這就需要有底線思維,既不迴避矛盾,又不掩蓋問題,凡事從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因此,穩字當頭,進字為要,底字為支撐,從這個意義上說,「六保」就是向改革要發展之力、以底線謀發展新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六保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網評:從「六穩」到「六保」,深化改革要有底線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