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療產業化和教育產業化有何利弊
各有利弊,教育和醫療在堅持以國家管理為主,適當開放民間資本流入是有好處的,但必須做到國立占壟斷地位。
⑵ 專利產業化項目 是什麼意思
就是將專利技術運用到產品或設備中批量生產。
8月30日,遼寧省知識產權局聯合省財政廳組織召開2015年度省專利技術產業化資助項目評審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韓恩厚、東北大學校長趙繼等我省相關領域的頂級科技專家對入圍項目進行專家評審。
省專利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主要扶持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專精特新技術和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符合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的優秀專利技術,採取企業申報、擇優資助的原則。今年共有57個項目入圍,涉及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葯、化學等多個領域。省知識產權局將在專家評審的基礎上,對企業具體產業化條件、項目發展狀況、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等進行考察,最終確定資助名單。每個獲助企業最高將獲得50萬元的資金資助。
今年的參評項目中,大多數具有高效、環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前景廣闊等特徵。如沈陽華德海泰電器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進行碳足跡認證的企業。公司總工程師張交鎖介紹,在輸變電站應用他們的產品,一台機一年就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400噸。
據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王玉慧介紹,近年來,我省逐步加大了對獲批專利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資助總額從1999年的500萬元提升到了如今的3000萬元。16年來,我省已累計為918個專利項目提供了約2.8億元的資金資助,加速了科技創新成果走向市場,一大批中小企業利用自主知識產權迅速發展壯大。截至2014年底,我省共有2287個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全省企業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數量達8722件,企業專利轉化率在25%到30%左右。
⑶ 發明專利產業化
領導,冒號!
⑷ 教育產業化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產業化就意味著不論是教育還是醫療都要賺錢和交稅,這樣一來,有利於國家統專一管理,而且國家稅收也會屬增加,但是不利於消費者。 因為產業化若要有收入,那麼收入是來源與消費者,也就是說他們要花比以前多的錢去接受治療或者教育。現在的社會現況就是這樣的。而這些錢有一部分是用來貼補社會最低收入,養老保險以及醫療保險的。
⑸ 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利益主體及經營模式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經營為基礎,以「龍頭」組織為
依託,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系列化服務為手段,通過實行種養加、產供銷、農
工商一體化經營,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後諸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
的產業系統,是引導的分散的農戶小生產轉變為社會化大生產的組織形式,是多
元參與主體自願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市場農業的基本經濟方式。
⑹ 教育產業化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明顯的弊大於利。 這是實踐證明了的
而且 聽 教育後面還加一個產業 就是心懷鬼胎的想法
⑺ 國家知識產權局調查:七成多高校專利沒有產業化
在現代,專利一般是由政府機關或者代表若干國家的區域性組織根據申請回而頒發的一種文件答,這種文件記載了發明創造的內容,並且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這樣一種法律狀態,即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只有經專利權人許可才能予以實施。在我國,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
⑻ 教育產業化是什麼意思啊 誰能說的通俗一些啊 並說說它的利弊先謝了
就是說以後黨和政府不打算在教育領域里貼錢了,而是讓教育能為黨和政府賺內錢.
利:1、推遲就業壓容力的到來,讓本來要在街上鬧事的年輕人進了大學,有利於和諧。
2、政府賺了很多錢;
3、提高了大學生人數,使中國大多數人都能上大學了。
害:
窮人家的孩子更讀不起書了;
大學的教育質量更差了;
PS:
樓下的真是好人,但這種傳統提法"上面的經是好經,下面歪嘴和尚把好經念歪了."偶不認同.
千年以來,都是好聖上.
這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治國之道,出了事,清天老爺出馬,殺幾個小吏就聖上英明了.
出政策的人聰明著呢.
⑼ 教育產業化弊大於利的攻辯問題。很急啊…要打辨賽了!
師資問題、教育教學質量問題、外部建設與內涵發展的矛盾問題等
⑽ 教育產業化弊大於利攻辯問道如果對方說教育明確定為第
教育和醫療這種事情是不適合搞產業化的。因為教育和醫療這種事情,從古自今,內國內國外都容不是雙方對等的事情,老師要教育孩子,醫生要給病人動刀子,勢必一方強勢,一方弱勢,雖然收學費醫療費,但只是基於教育成本和醫療成本而定,不應該太高的費用。
產業化的實質就是以供需為導向盈利為目的,那麼供需雙方勢必建立在同等的地位上。當教育和醫療搞產業化就會出現下面的情況:
強勢一方索取巨額費用,因為無論如何孩子要上學吧,病人要看病吧;
索取巨額費用後,建立了買賣關系,弱勢一方就站在了與強勢一方同等的地位上,那麼孩子沒教好,或者疾病沒醫好,那麼勢必要給老師和醫生好看,各種打鬧就層出不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