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未來汽車產業鏈發展趨勢

未來汽車產業鏈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0-12-13 04:03:39

① 汽車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怎樣

①國內汽車市場潛力巨大,乘用車市場仍將繼續擴大

未來十年,我國仍將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加速發展的階段,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收入將持續增長,國家也將繼續出台有利於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加之二、三線城市及農村市場的汽車需求增加,預計我國汽車消費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②我國將逐步由汽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近年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知名汽車企業逐漸涌現,汽車生產核心技術和新技術逐漸為國內企業所掌握,出口規模逐年擴大,我國已經具備了向汽車製造國轉變的基礎。為了實現轉變的目標,我國必須首先形成多家規模化、集團化企業,兼並重組勢在必行,自主品牌必將成為政府未來大力扶持的對象。隨著近期整車及汽車零部件支持政策的陸續頒布,未來行業的發展重點著重體現在加強自主品牌企業技術開發力度;鼓勵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實施品牌經營戰略。未來自主品牌汽車產品所佔的市場份額可望逐步擴大,技術實力也會迅速提升,中國的汽車市場將逐步由汽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③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發展方向

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大幅上升,對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同時造成的空氣污染也日益嚴重。受益於節能環保政策的推出,未來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行業將是新的投資增長點,也是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② 未來十年,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就業前景如何

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很不錯。一、未來五到十年,將是中國汽車產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回資源,答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關鍵時期。單純從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導出對行業發展前景和利潤水平的預期則顯著低估了發展潛力; 二、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加入WTO和國內經濟增速高位運行,汽車需求一直維持相當的熱度。隨著經濟增長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商用車穩健成長且市場競爭結構趨向合理;乘用車價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綜合作用,導致需求快速增長。 三、由於勞動力、資金、技術之間的比例關系明顯改善,中國具備競爭力的產業和價值鏈環節不斷擴大。對於汽車製造這樣的技術密集、資本密集並且兼具勞動密集的高端製造業,中國已經初步具備承接產業轉移並有可能實現競爭力的快速提升。

③ 中國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以北京車展為轉折,近期中國國內車市可謂降聲一片:先是南北大眾聯合降價,隨後東風雪鐵龍緊緊相隨。此番,降價主角大多為經濟型轎車和中檔轎車,降價目的無非是促進汽車銷售。但事與願違,從車市反映來看,降價潮非但沒有給車市帶來一個短暫的春天,反而產生了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效果,許多准購車族開始將目光投向價格走勢一直平穩的小排量車。

中國國家發改委於今年六月一日正式頒布實施了《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新政策第十二章消費政策第一條明確提出:培育以私人消費為主體的汽車市場,改善汽車使用環境,維護汽車消費者權益。引導汽車消費者購買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新動力的汽車,加強環境保護。這一政策的出台,無疑在政策上給小排量車的發展「撐了把腰」、給想要買車的人吃了顆定心丸。

小排量車俗稱「微型汽車」,曾是二00二年國內車市火爆時期的一個亮點,近年來發展尤為迅速。當時,中國微轎市場的急劇膨脹主要依靠的是天津夏利和長安奧拓兩大品牌;及至二00三年,老品牌不斷推陳出新,新銳如雪佛蘭SPARK等也各挾賣點殺入微型轎車市場。發展至今,中國微車市場已經演變成了雪佛蘭SPARK、昌河愛迪爾、哈飛路寶、長安奧拓、奇瑞QQ五「國」割據的局面。

專家稱,與購房相比,購車是不能帶來增值的。相反的,從汽車上牌上路的那一刻開始,各種費用便隨之而來,包括日常的油費、維修費、養路費等等費用。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小排量的車稱得上是最佳的城市用車:價格便宜,一般在七萬元以下,尚在家庭及年輕白領的經濟承受范圍之內。

小排量車其實並不小,以雪佛蘭spark為例,車身長度雖然只有三點五米,但軸距達到二點三四米,四輪緊靠四個端角,以此營造的內部空間異常寬敞,室內尺寸足以讓一點八米以上的高個駕駛者都絲毫不感壓抑。

眾所周知,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汽車數量卻在一直增加。近年來,油價只漲不落,每次燃油加價,都牽動著每個有車一族敏感的神經。小排量車油耗低、排量小的優點在油費高漲、石油資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尤其具有現實意義。曾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一輛排量為零點八L的spark小車,百公里油耗僅為四升,相對於一點三L、一點六L的汽車來說可謂非常的經濟。

當然,也有人擔心,排量小,動力也會降低。事實上,面對擁擠不堪的交通狀況,很多城市都出台了限速規定,一般道路限速在四十到五十公里/小時,高速公路最多也就允許開到一百二十到一百四十公里/小時。現在的小排量車,基本上都達到了這一要求。

此外,小排量車一改大車的循規蹈矩,大多外觀時尚、個性十足,新穎獨特、奪人眼球的外型設計大多在小車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和運用;再加上小排量車污染少,有利於環保。

故此,人們有理由相信,借著國家政策的春風,依託汽車廠家技術的進步,小排量汽車將會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④ 中國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汽車專業就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福利待遇什麼的都挺好,但是,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就讀的是比較好的學校,如果是很一般的那你找工作就比較難了,說不定要改行。我有個朋友華南理工的,現在廣汽工作,畢業一兩年就買房買車了。好的車企是有學歷要求的。

⑤ 未來汽車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近年來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而未來的汽車產品也會在人工智慧的方向越走越遠。如果將來汽車繼續發展,你會想到哪些方向呢?那麼就簡單介紹一下未來汽車產品的七大發展趨勢吧。
一、無人駕駛 想必大家在電視電影中經常看到「無人駕駛」,當然現在國內外的汽車行業之間也在這方面繼續努力,無人駕駛的汽車將會是顛覆性的改變我們的生活,當然現在雖然有無人駕駛的汽車出現,但是它要徹底大眾化,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技術。


二、人工智慧 如今人工智慧正在高速發展,如果要發展無人駕駛汽車,人工智慧是一定不可缺少的因素,當然人工智慧也是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核心,它可以讓汽車的服務及體驗感大大加深,讓你充分體驗到科技的力量。
三、智能互聯 據調查,有90%的消費者在未來購買新車時會選擇智能互聯汽車,因為智能互聯汽車可能會是未來汽車領域的一種潮流和時尚,而智能互聯是汽車在外出行時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可以避免車輛間的交通事故的出現。
四、車載資通訊系統 2017年新型車輛有60%以上安裝了該系統,充分說了該系統的前景,車載資通訊系統可以評估駕駛員行為,並且可以提供車險保險和車輛駕駛時間和地點的相關信息,導致經銷商對車載資通訊系統十分的看中。
五、車間通信連接 未來的出行肯定是將科技完美融合,避免車輛碰撞和緩解交通堵塞是汽車的一個面臨的挑戰,而最新出現的V2V技術則可以幫助到大家,車輛能夠和智能交通信號燈實現信息交通,從而准確地制定行駛的路線。未來,升級版的V2X技術會更加全面和強大地出現。
六、感測器 感測器可以監視和操控車輛,是自動駕駛的技術基礎,像雷達、攝像頭、超聲波等均屬感測器,而這些設備的目的就是讓車輛在出行時保證車輛的安全,減少車輛的維護成本,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七、大腦到汽車技術 可能有人覺得無人駕駛汽車如果全是只能操控那我們買車就沒有體驗感了,當然。車倆也會出現大腦到汽車技術。摒棄傳統的操作,利用特殊裝置探測駕駛員的腦電波,從而達到用意念去駕駛汽車。

⑥ 你怎樣看待未來汽車發展的前景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迅猛,2010年有望成為世界與第一汽車大國。
www.sune315.cn


據公安部網站消息,2000年中國民用汽車擁保有量為1609萬輛,2004年中國民用汽車擁有量增加到2694萬輛,2007年達到汽車5697萬輛。2020年,中國的民用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4億輛左右。到200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59776萬輛,全國機動車駕駛人16389萬人,其中汽車駕駛人10709萬人。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汽車行業繼續呈現產銷兩旺的發展態勢,產銷分別達到888.24萬輛和879.15萬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迅猛,2007年產銷增量和內需增量三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汽車生產同比增長22.02%,比2006年凈增160.27萬輛;銷售同比增長21.84%,比2006年凈增157.60萬輛;汽車內需同比增長約21.3%,增長149萬輛。四年產銷近翻番。2003年我國汽車銷量為439萬,而2007年我國汽車銷量則為879.15萬輛,僅僅4年,我國汽車銷量幾乎翻番,2007年中國汽車消費量占據全球汽車銷量總量的近1/8。
全球汽車消費增量第一。2000年我國汽車銷量首次突破二百萬輛,此後每年遞增百萬輛。2007年是我國汽車銷量第五次超過百萬量,成為世界上汽車消費增量最高的國家,已佔全球汽車消費總量的近12%。從1998年開始,我國汽車產銷增幅連續9次達到2位數。其中2次在35%以上。2007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遠遠超過年初的最高預測——840萬輛。同時也打破了「2006、2007年是中國汽車業寒冷的『冬季』」和「我國需求不足,產能過剩」的預測。根據這個勢頭,如果國家政策一如既往,2008年我國汽車產銷將再次增長100萬輛肯定沒問題,有望邁過千萬輛大關。

我國汽車前景看好,201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可能提前10年「達標」。2005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相關人士曾預測:「今後15年中國汽車工業將迅速發展,到2020年有望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大國。」以中國汽車目前的發展速度看,完成這個目標的時間可能提前10年。
2007年,歐美和日本等主要汽車市場,或出現萎縮,或停滯不前,而中國汽車市場一枝獨秀,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各項指標絕對量都創歷史新高。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已經發生了實質性變化。
進入21世紀後,世界第二汽車大國日本的內需總量一直維持在600萬輛左右,並在2005年出現小幅下滑。而中國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於2006年超過日本。目前美國汽車產銷量是中國的1.7倍,如果按照現在的銷量增速,中國有望在兩年內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
www.sune315.cn

⑦ 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第一:汽車新能源化:
汽車新能源化,主要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它新能源汽車等。
目前,全世界各國都已經開始實施全面禁售燃油車的計劃,例如荷蘭、挪威將在2025年正式禁售燃油車;德國、印度將在2030年正式禁售燃油車;中國將在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英國、法國將在2040年正式禁售燃油車等等
第二:汽車無人駕駛化:
汽車無人駕駛化,可以讓出行更安全。最新消息,由網路Apollo(阿波羅)與一汽紅旗聯合打造的中國首批L4乘用車也已完成長沙路試。截止目前,網路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路途測試里程目前已突破200萬公里;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在自動模式下路途測試里程也已經完成了130萬多英里。盡管「汽車無人駕駛」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但相信不久的將來技術全面突破後,定將大放異彩
第三:汽車單座微型化:
隨著城市「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日益凸現,毫無疑問中大型汽車(五座、七座)已佔用了太多的城市道路資源和停車場資源,只有未來汽車發展更趨向於「單座微型化」,才能解決由汽車造成的一系列「城市病」的問題。2019年第89屆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展現的「雷諾Twizy」,作為最小的全能城市通勤車,或許就是未來汽車發展趨向於「單座微型化」的典型代表吧!
第四:汽車萬物互聯化:
汽車萬物互聯化,將以汽車為核心載體,通過人車交互,萬物互聯,讓汽車變得更聰明、更智能,並賦予汽車一定的「視覺、聽覺、觸覺」,甚至是人類的部分情感。汽車也不再是冰冷的交通工具,而是我們親密無間的夥伴和朋友。
綜上所述,汽車未來的發展,離不開新「四化」(新能源化、無人駕駛化、單座微型化、萬物互聯化),汽車也將由人類的交通工具,演變成為人類的親密朋友。

⑧ 未來汽車行業發展!汽車銷售的前景

隨著汽車消費來市場的日漸火爆和源汽車產業的迅速崛起,汽車維修人才的缺口正一路擴大。根據去年由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聯合公布的《緊缺人才報告》,汽修就業前景分析?目前國內汽修人才的缺口至少達到百萬。數據統計顯示,汽車維修技師一直位列技能人才需求的前三名。

汽修人才缺口大

汽修人才的巨大缺口,不僅使熟練的汽車維修技師在人才市場上分外「搶手」,還使越來越多教育機構紛紛殺入汽修人才培訓領域,直接推動各種汽修人才培訓的日漸火爆。現在很多人才市場在招聘,但你很難看到有招汽修的。因為汽修行業在人才市場是招不到人的,我們更多的是要去挖人」。

汽車維修空間廣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新興市場,新車銷量連續4年全球第一,汽車保有量超過1億輛,預計成熟階段保有量將達到3億輛。汽車服務業因保持較高的利潤率,一直被業界稱為汽車產業鏈上最大的利潤。在汽車服務市場還有很大上升空間」。除了較高的利潤、巨大的發展潛力之外,汽車服務業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市場十分穩定。「經濟好的時候,大家會買新車;經濟不好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把舊車修一修,再用一段時間再說」,「只要有車在路上跑,我們就有飯吃,大家就不怕失業」。

⑨ 整個汽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國內汽車增長快潛力巨大,乘用車市場仍將繼續擴大,我國將逐步由汽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發展主要方向,我國汽車市場在全球地位越來越突出。

閱讀全文

與未來汽車產業鏈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