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驅動產業發展

驅動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3 00:04:51

⑴ 創新如何驅動產業發展

自2015年,中央政府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以來,全國上下興起創新創業的熱潮,各行各業涌現出許多成功典範,「雙創」碩果累累。每年新登記注冊企業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尤其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狀況令人驚喜,它們的成長為經濟持續增長夯實了微觀基礎。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新創業政策在推動經濟總量提升的同時,有效帶動了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更加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中國經濟在新一輪創新創業浪潮中獲得更強的綜合競爭力。

⑵ 如何實施創新驅動 支持新產業 新業態 新經濟的發展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和各類風險增多,要使我國經濟發專展保持中高速增長屬,應重點關注把握好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區別;依託科技創新產業化鏈條,發展豐富的金融業態;抓住這一輪的智能機器時代產業變革帶來的爆炸性增長機遇期,使我國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的競賽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競賽場地的重要主導者;支持在國際市場佔有或即將佔有一席之地的重點企業,以投資並購、控股參股等方式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依靠制度創新驅動中國產業集群發展,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創新老齡產業發展機制,改革現行的養老體制;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大力引進具有國際視野的海外高層次人才。
走集聚化之路,堅持需求導向發展中國特色的裝備製造,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加強科技創新的全盤規劃,推進科技及金融法規體系建設,制定明確、系統的國家產業集群政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產業,注重培養互聯網金融人才,研究中國「綠卡」以及簽證政策調整。

⑶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含義

2012年底召開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我們黨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決策。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自主創新,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率先發展。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兩層含義:
一是中國未來的發展要靠科技創新驅動,而不是傳統的勞動力以及資源能源驅動;
二是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驅動發展,而不是為了發表高水平論文。
2006年全國科技大會以及十七大都明確提出科技發展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這個中心任務,要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尤其是明確提出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高技術不再是獨立發展的產業,而要與傳統產業全面結合。十八大的「創新驅動發展」是對上述認識的精闢總結,也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現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必須充分認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抓住重點,形成合力。

⑷ 冰雪產業驅動經濟快速發展,具體都帶動了哪些行業

隨著冰雪運動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滑冰,滑雪,有的人是作為愛好嘗試,作為休閑旅遊的一種新方式新體驗,而有的人則希望向專業化的方向去發展。很多地方也建起了冰雪運動場地,吸引了不少的人前去遊玩。可以說冰雪產業非常熱門,發展很快,那麼冰雪產業驅動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了哪些行業呢?

三、冰雪產業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體育行業的多樣化。

人們對冰雪運動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相關冰雪運動的賽事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對於體育行業的發展是個極大的促進作用。

⑸ 新形勢下,供應鏈如何驅動產業發展

閱讀設置:第三方支付市場需求遭瓶頸 供應鏈金融成企業發力重點

第三方支付牌照價格下降,供應鏈金融成為企業發力重點

近日,第三方支付牌照價格較去年高峰時腰斬的傳聞受到市場的關注。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發現,支付牌照(不同性質的裸牌和含備付金的牌照)叫賣價格確實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總體仍處於有價無市的尷尬局面。

這是因為支付牌照價格波動本身是隨互聯網金融發展階段、牌照續展周期、業務實際開展、市場供需、監管等多維度影響的。比如隨著監管趨嚴,支付業務很多方面開始受限(比如某些通道),備付金利息紅利等一些收益模式慢慢不復不存在,導致市場價格下降。

不應忽略的趨勢是,供應鏈金融是目前多家支付公司發力的重點,有部分公司已將交易上線後的訂單信息流與資金流統一,為產業鏈條上的中小企業提供全場景供應鏈金融服務

第三方支付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第三方支付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其中移動支付的佔比不斷提升。移動支付是大勢所趨,掃碼支付是目前主流模式,未來幾年將繼續擴大應用范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移動支付在第三方支付中比重逐年提升,從2011開始佔比3.5%巨幅上升至2016年佔比74.6%,預計3年後至2019年比重將再上升至85.2%。據統計,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從2011年0.1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58.8萬億元,2017、2018延續高速增長慣性,增速約68%,截止到2017年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98.7萬億元。預計未來三年仍維持近50%復合增速,預計2019年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229萬億元。

多方因素或導致支付牌照價值縮水

1、監管機構目前沒有再批量發放過支付牌照,都是「一事一議」,再加上注銷一批牌照,短時間引起一波熱潮。但隨著監管趨嚴,支付業務很多方面開始受限,備付金紅利大幅縮減,導致市場價格下降。

2、在互聯網金融的熱潮中,大家曾經都認為「得賬戶得天下」,但真正拿到牌照之後,發現支付業務難做,很多企業開始重新回歸市場尋找專業合作機構,並慢慢回歸理性。

3、日前監管嚴查各類不合規的支付機構,會引起牌照價格下滑。

4、長期以來支付機構並沒有形成統一的資本價值的估值方式,因此「升值」或「縮水」是外界較為主觀的感受。隨著民營銀行牌照逐漸放開,銀行牌照的存貸匯中,本身就有支付的業務,對實業巨頭來說,與其耗費巨資收購支付牌照,不如申請民營銀行牌照。

供應鏈金融成新風口,產品發展三大方向

無論第三方支付牌照是否正面臨有價無市的局面,業內to B端的競爭從未停止。

支付牌照不同於其他金融牌照,銀行、證券、保險、公募基金、信託這些金融機構,沒有哪一個業態存在寡頭格局。但是支付機構中天生存在寡頭,競爭更加劇烈,因此支付公司需要不斷尋找差異化競爭的策略。

未來第三方支付行業在新零售和產業鏈都會有很好的機會,具體的產品路徑建議往三個方向發展:一是以賬戶為基礎,提供覆蓋全產業鏈的業務布局和資金管理服務;二是以「票」為依託,實現「金融票」和「財務票」的融合,促進公司財資管理升級;三是利用新技術在消費升級和B端產業鏈中獲取新的機會。

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上,中金支付是通過對應收賬款或者存貨的質押實現資金流或者物權的控制,或者用中心企業的信用來覆蓋上下游中小企業的信用不足問題,從而將中小企業融資的高風險轉變為產業鏈條的低風險,向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模式。

大型核心企業可以通過商票解決貨款賬期問題,而信用背書不足的核心企業,通過支付公司改造賬戶系統,更容易獲得上下游企業的信任。另一方面,支付公司的進入,也避免供應鏈企業陷入二清陷阱。

⑹ 為什麼要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

我國一直在努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我認為,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整體方向應該是以擴大內需為目標,實現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安全發展和包容發展。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此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有別於存量的產業升級,這是一種增量發展的思路。新興產業的發展,又能支撐和服務於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相輔相成。這種創新驅動的新型產業發展,讓我國經濟發展能夠抓住新一輪產業革命的發展機遇,實現結構升級。 經濟轉型首先要做的是體制機制轉型。沒有體制機制的轉型、政府行為方式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難以進行的。為了更有效地推動轉型升級,新一屆政府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釋放改革紅利促進轉型升級。我們現有的體制基本上是為實現規模和速度擴張服務的,但在轉型的時候,特別是以創新驅動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下,現行的體制機制反而形成了約束。在體制機制的問題上最需要突破的就是政府職能的轉變,核心是解決政府行政審批事項過多。最近,國務院決定取消和下放62項行政審批事項,拉開了新一輪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這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釋放了巨大的改革紅利。

⑺ 利用大數據驅動科技產業發展與變革

利用大數據驅動科技產業發展與變革

近日,2015京津高村科技創新園大數據產業規劃研討會暨大數據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高峰論壇在京舉行。與會專家表示,在大數據時代,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驅動科技產業發展與變革。

與會專家表示,之所以許多國家將發展大數據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價值。根據麥肯錫研究,到2020年,美國GDP的2%到4%是由大數據吸引拉動的,達到三千億到六千億美元的量級。歐盟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也預測,2020年大數據帶來的經濟增長佔GDP增長率的9%,也達到兩千億歐元的量級。

此外,大數據服務能力的交易比數據交易更有價值,在實際應用當中,應充分調動價值驅動、需求驅動來促進大數據發展,產生一些獨角獸式的企業,從而帶動發展大數據全產業鏈。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我們要用數據視角認知企業,挖掘科技企業的「數據金礦」,利用大數據驅動科技產業發展與變革。

有專家認為,發展大數據對於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也有重要作用。造成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夠的信用信息,而大數據是解決信用信息缺失的最好手段,通過大數據手段為沒有信用的企業建立信用。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利用大數據驅動科技產業發展與變革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⑻ 如何做行業分析 驅動行業的變化因素 行業歷史

物流發展的驅動因素:1消費者權利的變化。2渠道力量向零售業轉移。3政府管制逐步放鬆。4全球經濟一體化。5技術發展等驅動因素

⑼ 經濟發展的四大驅動

新常態下經濟運行五大新看點
在談到三季度經濟增速的問題時,盛來運直言,一至三季度GDP增長7.4%,三季度是7.3%,從單一數據上看確實有所回落。但從新常態的視角來看,中國經濟實際上正在發生著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第三產業比重繼續提高。這是繼去年服務業比重第一次超過工業以來,繼續延續這樣的趨勢。工業內部結構調整也在加快,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而且整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的態勢非常明顯。
二是,需求結構積極變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繼續增強,1-3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48.5%,比資本形成總額增速的貢獻要高7個百分點左右,整個經濟再平衡的態勢比較明顯。
三是,「收入跑贏了GDP」(收入分配結構改善)。前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8.2%,增長速度比GDP增速高0.8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居民收入的名義增長速度也高於財政收入增長速度,還高於企業利潤的增長速度。這意味著居民收入在國民經濟的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整體得到提高。
四是,區域結構改善。東部地區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中西部地區在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後發優勢繼續得到發揮。
五是,資源環境消耗減少。經濟發展的方式由過去過度的依賴於資源消耗粗放式的發展方向,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向轉變的態勢也比較明顯。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4.6%。
未來經濟潛力巨大
當有記者問及關於第四季度的經濟運行形勢時盛來運表示,總體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運行的可能性較大,目前我國仍處於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的潛力仍然巨大:
一是,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這「新四化」的持續推進,將給經濟增長機遇新的動力;
二是,中西部地區的後發優勢將會持續得到發揮;
三是,我國消費結構正處於升級的關鍵階段,發展型、享受型消費能夠向經濟提供增長的新動力;
四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既著眼於當前又著眼於長遠的政策措施,效應會繼續得到發揮。

與驅動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