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健康產業的供應鏈管理難點在哪裡
當前,盡管大健康產業發展擁有一系列重大機遇,但影響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因專素仍然存在且較屬為復雜,前瞻產業研究院總結,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需要直面以下挑戰。
1、產業定義不夠明晰: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相關的參與主體,在產業定義、產業發展及發展模式等方面還存在認識不統一的現象。
2、相關技術亟待提升:大健康產業涉及多個細分領域的相關技術。
3、人才供給相對短缺:大健康產業涉及多個行業的融合,同時又衍生出眾多新生業態,比如:人工智慧+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現代中葯、醫葯電商等。大健康產業行業融合的特徵對未來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政策法規仍需完善:針對大健康細分產業領域的相關政策法規還不夠完善。
『貳』 大健康的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
中國將迎來大健康產業的黃金十年!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很好,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的更加重視,中國人未來會越老越健康。
『叄』 大健康產業潛力到底有多大
據相關統計到2020年國內大健康產業的產值規模有望佔到GDP的10%以上,屆時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毫無版疑問大健權康行業將是未來10-20年的大風口。
另外目前根據研究機構的預測,到2020年,我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3700億,社交電商將成為電子商務新時代的領頭羊。
未來已基本並確立了「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40萬億元、網上零售總額10萬億元、相關從業者5000萬人」三大發展指標,賦予電子商務服務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雙重目標。
報告顯示,社交電商將成為未來零售的重要通道,社交電商所帶來的巨大流量也將轉變為電商的銷量,人們在獲取信息的同時還可以更好的享受購物帶來的樂趣,社交電商將成為未來電商發展的新方向。
大健康+「新零售」式的電子商務將會在未來十年潛力無窮。
『肆』 哪家公司可以做大健康產業規劃服務
中智科博(北京)產業經濟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智科博」)以產業研究體系為立足點,致力於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全鏈規劃咨詢服務,一站式滿足政府與城市運營商、產業發展商對城市與產業發展的系列服務需求。
研究院擁有資深的專家團隊和一批規劃設計、產業研究、招商引資的精英人才,是研究院銳意前行的堅實基礎。全院設四大中心:產業規劃研究中心、投資促進中
心、政策研究中心、總部經濟研究中心;八大研究所:新經濟研究所、應急產業研究所、農業經濟研究所、金融產業研究所、文化旅遊規劃研究所、智慧城市研究
所、新型城鎮化研究所、全生態研究所。
『伍』 大健康產業企業如何定位與落地實施
企業定位,由於行業不同,聚焦點也許會各有不同,對於保健養生行業除了產品外,更能體現版附加價值的權還是服務。前瞻產業研究院大致總結,有幾個重要的環節。
一、細分,聚焦。健康行業是一個很大的領域,范圍比較廣。我們常說的保鍵品,就是一個大類。不能一談保健品,就想什麼都囊括其中,不能貪大求全。
二、開拓、創新,與眾不同。聚焦定位好後,要把產品和銷售服務模式極致創新做到頂端,與眾不同。就像蘋果和諾基亞,你不去創新,吃老本就意味著淘汰。
三、定位好品牌文化。一個企業能否成功,跟企業品牌文化有著重要的聯系。有了上述的定位,接下來企業需要的就是如何落地,執行實施了。再好的商業模式,如果執行不到位,一切都等於零。
『陸』 我國涉足大健康產業的企業中,誰做得比較好
前瞻網摘要:雲南白葯的大健康戰略成功,開啟了葯企業進軍大健康領域的大門,於是天士力、同仁堂、馬應龍、哈葯、廣葯、修正、白雲山等一大批葯企業紛紛祭出了各自的大健康戰略;同時,以一心唐、怡康為代表的一批國內連鎖葯店也在大健康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海王星辰、老百姓等國內領先連鎖葯店也將目光轉向大健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2013版)》對國內數十家葯企進軍大健康的成功與失敗案例進行了綜合分析,認為葯企進軍大健康,必須警惕以下四點:
1)前期調研:前期調研必不可少。王老吉原營銷團隊,每年都與多家市場研究公司合作,進行市場調研;雲南白葯營銷團隊則是團隊成員親身展開市場調研工作。
2)現金流:大健康嘗試不僅需要一定的進入成本,同時要做好一年甚至多年的持久戰准備,在中期投入和後期投入上的認識不足,從而導致現金流枯竭是企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3)產品:產品不要多,最好專注於某一個領域的一到兩個產品,進行尖端突破;產品所定位的細分市場進入時競爭並不強烈;產品的潛在市場要大,否則很難有大的作為。
4)營銷。對於葯企而言,大健康戰略的成功離不開強大的營銷團隊,擁有一支強大的營銷團隊是戰略轉型成功企業的共性,建議可以通過招聘人才自建,或者依靠專業營銷公司。
希望可以幫到你 還望採納謝謝
『柒』 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大數據、互聯網、消費者參與。
一、利用大數據。提到大健康的大數據,首先有一個前提:沒有一次疾病是偶然的。每一次疾病都有一個病因,比如環境,生活習慣,遺傳……在預防與治療並行的大健康理念中,如果能夠把病因找出來就能活得更好。
對於醫葯企業來說,影響到KOL,然後讓他們幫自己進行二次傳播才是最理想的傳播狀態。族群化與社區化為二次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醫葯產品本身的特點更使得用戶在購買之前善於傾聽他人意見。
作為社交媒體的微信具有微網站和微社區功能,用戶不僅可以在微信上購買產品還可以直接在社區里進行二次傳播。大健康產業有著巨大的商機,但是俗話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沒有找對方向,在大健康這片行業海洋中無法全速前進。
因此,把握大健康行業的發展趨勢才能不偏離行業發展的規律。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能真的可以降低現在的專業知識的門檻,資源與資源之間的門檻,信息與信息的門檻;我們真的能夠進入這樣的時代,這個時代讓我們每一個人和一個智慧系統進行互動,在各種數據和信息的支持下,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真正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裡。
『捌』 大健康產業重點發展領域有哪些
研究全球生命健康產業新態勢,著眼促進全民健康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重點發展包括生命信息、高端醫療、健康管理、照護康復、養生保健、健身休閑等六大領域相關產業。
『玖』 2019年,我國未來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利好政策或將出台
人口老齡化、政策驅動、產業技術積累和人民對健康的需求是促進我國大健康產業大發展的關鍵因素。大健康概念是根據社會需要和疾病譜的變化而提出的一種整體健康概念。它不僅追求個人健康,還追求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和道德健康。它是世界前沿健康理念,必將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
長期來看大健康產業的利好政策必將出台。根據前瞻研究所的分析,結合發達國家健康產業發展的經驗,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佔GDP的比重不到5%,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10%。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成為主流趨勢,中國很有可能出台利好政策,鼓勵發展健康的大產業。
中醫大健康比例持續上升
中醫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結晶,不斷推動著中醫葯的發展和健康。我國歷來高度重視中醫技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明確提出要振興大健康產業,並做出了全面的戰略部署。
大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中醫葯產業建設取得了新進展,中醫類醫療機構診療人次突破10億人次;醫療收入達到3648億元,接近醫療機構總收入的10%;中醫類健康人員總數達到122.5萬人,執業醫師54.3萬人,佔比44.3%;全國在業中醫館數量達到477家,年均增長78.1%。
數據統計顯示,在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在2017年,已經達到17500億元,同比增長21.1%。《中國的中醫葯》白皮書曾指出,至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將突破3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
全球醫療旅遊產業方興未艾
近年來隨著跨國交通的便捷,互聯網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不遠萬里到醫療旅遊目的地求醫問葯。據統計,全球醫療旅遊產業從2000年不到100億美金,已經飆升到2017年的7000億美金,並且以每年20%的速度保持增長。」
制葯企業進軍大健康領域
大健康市場吸引企業布局。近年不少制葯企業進軍大健康領域,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據《2016~2021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健康產業規模為4.9萬億元,2021年將達到12.9萬億元,未來5年(2017—2021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7.26%。
我國營養保健品產業日趨成熟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重視健康已成為當今人們的共識。健康就是財富,擁有健康就意味著擁有未來。大健康已納入國家戰略。在人們從衣食住行到健康消費的過程中,健康意識日益增強,保健品消費市場也隨之出現。
有專家指出,未來十年,中國營養保健品的發展,將沿著「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老年人到中青年」「滋補功能健康膳食補充劑的方向「進化」。未來,除了自力更生,健康食品行業的出路是直接收購成熟的外國品牌。
隨著行業的逐步規范化和國內外品牌競爭的加劇,國內保健食品行業也應走電子、家電、普通食品等行業由被動走向主動崛起的道路。尤其是在國家頒布並實施的《國民營養計劃》《健康中國2030》等政策的支持下,保健品行業的黃金時期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