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衛星導航的發展趨勢
是實現全球連續、實時、高精度導航,降低用戶設備價格,建立導航與通信、海空交通管制、授時、搜索營救、大地測量及氣象服務等多用途的綜合衛星系統。
12月12日,在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任務團隊摘得「創新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頒獎詞中有這樣一句話,「2012年11月,北斗16顆衛星成功發射,隨著北斗明年即將投入商用,中國不僅擺脫對GPS的依賴,北斗也將衍生出驚人的衛星定位產業。」這句話透露出北斗衛星導航即將商用這塊「大蛋糕」所蘊含的巨大的投資機會。
政策催動千億產值
資料顯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CNSS),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該導航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組成,現已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
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部印發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指出:「十二五」末,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要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30家創新型企業,形成10個左右的示範和試驗應用。
《規劃》中還提到,要面向培育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和構建國家定位導航授時體系的重大需求,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協同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拓寬導航與位置服務應用領域;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與產業化,完善自主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鏈;形成自主可控的導航與位置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已被列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16項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據中國衛星[2.50%資金研報]導航定位協會做出的預測,到2015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產值將超過2250億元;至2020年,中國將建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屆時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產業的用戶規模將成為世界第一,產業年產值將超過4000億元,其中20%的貢獻來自出口收入。
將在國內打破GPS的壟斷
長期以來,我國在導航領域的關鍵技術與產量上均落後,使GPS在我國幾乎處於壟斷地位。數據顯示,GPS國內市場份額超過95%,在電力傳輸、通信、金融等領域,嚴重依賴GPS提供的精準時間。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咨詢中心統計,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北斗一號」終端社會持有量為10萬余套,參與北斗終端研發或銷售的企業數量僅為為50~60家,年產值為3億~4億元左右;而GPS導航終端2011年的總銷售量突破4500萬台,產值接近700億元,參與企業超過6800家。
「雖然目前GPS仍占據國內導航市場的壟斷地位,但今後,北斗導航有著巨大的替代需求和市場空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通信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由於北斗衛星導航系我國自行研發,一定會得到政府的強力支持。
「首先是安全性考慮,政府或央企將會優先採購北斗產品;此外,政府也會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相關政策等大力支持北斗產業的發展。」他指出,北斗一定將成為與全球定位系統(GPS)相抗衡的衛星導航系統。
中科院院士楊元喜則更樂觀。2012年5月,他在廣州市科普大講壇公開表示,未來北斗的目標是實現80%的中國市場佔有率,並力爭20%的全球市場。
楊元喜還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全世界導航的精度、穩定性、可靠性的貢獻率可達到23.6%。與GPS相比,北斗的首次定位速度和授時精度都表現出比GPS更好的優越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結網完成後,系統用戶定位,電文通信和位置報告只需要幾秒鍾,而GPS首次定位卻需要1~3分鍾。
利好上下游
多家公司
上述通信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在北斗衛星導航產業投資標的的選擇上,可遵循兩條投資思路:一是產業鏈上游的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即北斗衛星製造、衛星晶元及衛星運營與系統集成;二是產業鏈的下游,即北斗衛星導航面向大眾消費者的導航設備,包括手持、車載導航儀以及相關的應用軟體。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官方網站顯示,根據系統建設總體規劃,到2020年左右,其將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屆時,空間段包括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個地面站,用戶段包括北斗用戶終端以及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的終端。
按照計劃,未來還將有19顆北斗衛星發射,以及若乾地面基站及相應設備的建設,這對於服務北斗的零件、設備供應商以及運營商而言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A股市場上,與北斗衛星導航上游產業鏈密切相關的公司包括國騰電子[7.31%資金研報](300101)、北斗星通[1.63%資金研報](002151)、中國衛星(600118)等。
其中,國騰電子主要從事北斗衛星導航關鍵元器件的生產、北斗系統運營以及部分軍用導航設備終端的生產。而北斗星通、中國衛星主要涉及北斗導航的系統集成以及運營服務。
北斗的下游產業則是車載及手持導航定位設備,其中尤以車載導航設備消費者最為熟知。數據現實,截止到2012年6月底,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1.14億輛,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2億輛。汽車的普及和未來持續穩步增長的趨勢,給車載定位市場帶來無限商機。
中新社西昌4月10日電 (記者 陶社蘭)中國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10日4時47分發射成功。這次發射標志著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系統建成,在中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北斗系統建設和應用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對中國衛星導航事業發展影響深遠。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接受中新社訪問時介紹說,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是一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是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的第一次發射,也是中國「十二五」期間的首次航天發射。這顆衛星將與此前發射的北斗導航系統多顆衛星構成基本系統(由GEO和IGSO衛星組成),經過一段時間的在軌驗證和系統聯調後,將具備向中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條件。
據知,中國正在積極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工作,其目標是: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促進衛星導航產業鏈形成,形成完善的國家衛星導航應用產業支撐、推廣和保障體系,推動衛星導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各行業的廣泛應用。
冉承其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按照「質量、安全、應用、效益」的總要求,堅持「自主、開放、兼容、漸進」的發展原則,按照「三步走」發展戰略,穩步推進。
第一步,2003年建成北斗導航試驗系統,該系統由3顆地球同步靜止軌道衛星和地面系統組成,投資少、見效快,具有開機定位快速、支持位置報告和信息交換等特點,可為中國及周邊地區的中、低動態用戶提供定位、短報文通信和授時服務,已應用於水利、漁業、交通、救援等國民經濟領域,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第二步,2012年左右,將建成由十餘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服務能力,採用無源定位體制,具有定位、導航、授時以及短報文通信功能。
第三步,2020年左右,建成由30餘顆衛星組成,覆蓋全球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系統性能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
他並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提供高質量的衛星導航服務,包括開放和授權兩種服務類型。開放服務將面向大眾用戶免費提供高可靠性的定位、測速和授時服務,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 秒,授時精度10納秒;授權服務面向專業用戶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測速、授時、短報文通信、差分服務以及系統完好性信息服務。
「根據系統建設計劃,今明兩年中國將陸續發射多顆北斗導航衛星,完成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同時,將推廣衛星導航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建立和完善中國衛星導航產業支撐、保障與推廣體系,促進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促進衛星導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冉承其說。
冉承其強調,為使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更好地為全球服務,推動世界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中國願與世界各衛星導航系統開展合作與交流,積極探討在導航標准制定、科學研究、應用發展、兼容與互操作和系統完好性等方面的合作。
② 下面的文字說明了我國自主研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規劃,請概括這個規劃的三個步驟。我國權威航
(1)建成導航試驗系統。 (2)建成區域導航系統。 (3)建成全球導航系統。 |
③ 於2020年左右,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過程路線堅持了什麼統一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過程路線堅持了事物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北斗衛專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屬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④ 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北斗衛星抄導航系統是我國襲自主建設、獨立運營的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不但是我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還正在形成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核心的高技術產業。據介紹,今年我國計劃發射18顆左右「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優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
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儒欣介紹,目前北斗系統的建設速度非常快,到2020年將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屆時「GPS有的功能北斗全有,GPS沒有的短報功能北斗也有」,這將使北斗系統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他同時表示,2017年全球衛星導航市場達到萬億規模,這將為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空間。隨著北斗系統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產品體系不斷完善、服務日益多樣化,我國衛星導航產業整體發展將不可限量。來源:經濟參考報
⑤ 請問北斗衛星導航晶元未來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相關政策保障推進,北斗系統行業應用深化
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施明確的「三步走」建設規劃:第一步是試驗系統階段,2000年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並投入運營,建成「北斗1號」系統;第二步是區域系統建設階段,2012年「北斗2號」衛星發射數量達到14個,建成覆蓋亞太的北斗區域系統;第三步為「北斗3號」全球組網,2020年總計35顆衛星覆蓋全球。
衛星導航條例的頒布,將助力北斗導航系統實現軍品和民品的標准化,通過法治手段推動北斗滲透率提升,為北斗導航系統提供堅實的法律基礎,保障北斗系統工程建設穩步推進,提供連續可靠的服務。將北鬥上升為國家意志,北斗核心產業有望受益。
此外,國家相關政策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支持與保障,政府高度重視北斗系統發展,將北斗系統列為科技重大專項,支撐國家創新發展戰略、各部委、各省市紛紛出台相關或專項政策規劃,以國家力量助推北斗產業發展,使北斗系統得以更好地深入各行業應用。
中國衛星導航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從行業市場發展空間來看,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總產值穩步增長,市場發展空間潛力巨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市場前瞻與應用前景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達到2550億元,同比增長20.4%。以晶元技術製造、演算法和終端在內的核心產業產值達到902億元,其中北鬥技術貢獻率超過80%,為核心技術產業的關鍵推動力;此外,由軟體應用及行業數據、系統集成和基於位置的運營服務等市場產值達到1648億元。
2006-2017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北斗系統應用領域廣泛
國內衛星導航設備市場規模佔全球市場比例接近15%,隨著北斗系統的技術成熟度的上升和行業應用市場的擴展,未來北斗相關產品在國際衛星導航市場的份額還將持續提升。
從應用領域來看,北斗系統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測量測繪、交通運輸、海事船運、農林牧漁業、國土監測、挖掘勘探和公用事業等十幾個行業領域。根據《2018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披露,2017年國內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採用北斗兼容晶元的智能終端產品社會用戶總保有量接近5億台,國內銷售智能手機兼容北斗應用的數量佔比已超過50%,專業北斗高精度接收機終端銷量突破14萬台。預計到2020年,北斗應用在交通運輸、精準農業、城市綜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設等主要細分市場的規模有望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
⑥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產業配套
2012年12月27日,國家正式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啟動,標志著中國自主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其中,衛星導航專用ASIC硬體結合國產應用處理器的方案,成為北斗衛星導航晶元一項重大突破。該處理器由中國本土IC設計公司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並已實現規模應用,一舉打破了電子終端產品行業普遍採用國外處理器局面。
衛星導航終端中採用的導航基帶及射頻晶元,是技術含量及附加值最高的環節,直接影響到整個產業的發展。在導航基帶中,一般通過導航專用ASIC硬體電路結合應用處理器的方案來實現。此前的應用處理器多選用國外公司ARM處理器晶元核,需向國外支付IP核使用許可費用的同時,技術還受制於人,無法徹底解決產業安全及保密安全問題。
而通過設立重大專項應用推廣與產業化項目等方式,北斗多模導航基帶及射頻晶元國產化現已實現,中國人自己的應用處理器也在北斗多模導航晶元中得到規模應用。
BD/GPS多模基帶晶元解決方案中,衛星導航專用ASIC硬體結合國產應用處理器打造出了一顆真正意義的「中國芯」。該應用處理器為國內完全自主開發的CPU/DSP核,包括指令集、編譯器等軟體工具鏈以及所有關鍵技術,均擁有100%的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其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多線程處理器架構,可共享很多硬體資源,並在提供相當多核處理器處理能力的同時,節省晶元成本。
而基於該國產處理器衛星導航晶元方案的模塊,是全球體積最小的BD/GPS雙模模塊,具有定位精度高、啟動時間快及功耗低等特點。
與單純的北斗晶元廠商相比,手機晶元廠商對終端定位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包括:基站輔助衛星定位技術、多種定位方案的融合、定位晶元與應用處理器或基帶處理器的集成等。積極扶持國內手機晶元廠商進入北斗晶元研發領域,並積極研發綜合定位解決方案,壯大完善北斗產業鏈。鼓勵國內手機晶元廠商開展與北斗晶元廠商的多樣化合作,共同推進手機終端北斗定位技術的應用。 2012年8月3日,解放軍總參謀部與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中國將用3年時間建立起一個「法規配套、標准統一、布局合理、軍民結合」的「北斗」導航檢測認證體系,以期全面提升「北斗」導航定位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確保「北斗」導航系統運行安全。
北斗導航系統
「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已經有11顆衛星在軌運行,擁有12萬軍民用戶。到2020年前,「北斗」導航定位系統衛星數量將達到30顆以上,導航定位范圍也將由區域拓展到全球,其設計性能將與美國第三代GPS導航定位系統相當。
隨著「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的建設發展,「北斗」導航應用即將迎來「規模化、社會化、產業化、國際化」的重大歷史機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軍地雙方簽署的協議,中國將在2015年前完成「北斗」導航產品標准、民用服務資質等法規體系建設,形成權威、統一的標准體系。同時在北京建設1個國家級檢測中心,在全國按區域建設7個區域級授權檢測中心,加快推動「北斗」導航檢測認證進入國家認證認可體系,相關檢測標准進入國家標准系列。
建立起「北斗」導航檢測認證體系,既是「北斗」系統堅持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具體舉措,也對創建「北斗」品牌,加速推進「北斗」產品的產業化、標准化起到重要作用。
⑦ 下面的文字說明了我國自主研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規劃,請概括這個規劃的三個步驟。(6分)我國權威
第一步:抄建成襲導航試驗系統;第二步:建成亞太導航系統;第三步:建成全球導航系統。(評分標准:每點2分,共6分)
⑧ 中國衛星北斗導航產業前景如何 2018年5月23日至25日,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哈爾濱拉開帷幕,中海達、華大北斗等一批國內企業先後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北斗晶元產品。 過去數年,缺「芯」是國內衛星導航產業的痛點。如今,隨著一批自主研發的北斗晶元進入市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缺「芯」困局呈現「散點突破」的態勢。北斗晶元研製已實現設計與封裝,實現中國人的獨立自主。這與國內北斗企業長年堅持自主研發路線分不開。 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近日發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2017 年,圍繞與信息產業、汽車電子、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產業交叉點的協同創新越來越受到關注和推崇。「北斗+」催生出越來越多的應用新模式,產業融合趨勢愈加明朗。穿戴式設備、新零售、無人駕駛、綜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設等應用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北斗系統對待 GPS 等其它導航系統的邏輯是「兼容」和「自主可控」。一方面,北斗系統不排斥 GPS,探索與GPS等其它導航系統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增加定位精度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中國需要獨立自主掌握衛星導航技術。 一批高精度北斗晶元近日在哈爾濱的集中亮相,是我國北斗產業自主研發前進的又一步。此前的標志性事件是,2017年9月,華大北斗所研發的全球首個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高精度SoC導航定位晶元正式發布。 另一值得關注的事件是,泰斗微電子近日獲得廣東國民凱得創投領投的C+輪融資,總融資額超過1億人民幣,該企業是摩拜單車定位導航晶元的最大供應商。 晶元、板塊、核心器件的研製是上游的重要環節,也是關涉北斗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僅在哈爾濱的會場上,就有中海達、北斗星通、西安希德、華大北斗等企業發布或展示自主研發的北斗晶元,華大北斗還發布了「北斗晶元開發平台」。 《白皮書》顯示,截至 2017 年底,我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已突破 5 萬件, 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位。另據國家導航系統辦公室數據,國產北斗晶元累計銷量突破5000萬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機天線已分別占國內市場份額30%和90%。 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已經趕超國際強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當前,國產北斗晶元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由0.35微米提升到28納米,最低單片價格僅6元人民幣。被視為產業鏈關鍵的設計環節,以及封裝技術,國內企業已實現完全自主化;但另一方面,集成應用能力、圍繞核心晶元的技術研發和設備製造,依然是國內北斗企業的短板。 高端晶元的製作工藝,中國很快會趕上。國內北斗晶元行業的發展,不大可能出現「卡脖子」問題。現在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製作晶元的光刻機技術,二是高密度、高解析度晶片的材料問題。 當前,不像國外有高通、英特爾、三星等行業巨頭,國內導航晶元研發企業呈現多而散的格局。此外,晶元行業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也決定了很難依靠一兩家企業做大做強。 多名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國產北斗導航定位晶元產業發展模式較為封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業自身資源、研發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限制,很難以一己之力推動晶元核心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 既然一家做不了,那就放開大家一起做。「北斗晶元開放平台」這樣的產品正體現了這樣的邏輯。 與廣東省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