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核電站會帶動周圍經濟發展嗎
肯定會帶動周圍經濟發展——如下分析:
國內核電產業迎來新時代下高速發展
蟄伏三年,中國核電再出發。7月25日,國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在分析上半年能源形勢的同時,明確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核准開工。
記者了解到,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及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分別歸屬為國家電投、中國核電及中廣核三家核電巨頭旗下。其中,山東榮成項目在各方面已全面具備開工建設條件;福建漳州項目的工作已經准備就緒,只需要等待國家核安全局頒發建造許可證;廣東太平嶺項目的多項工程也已經開始陸續招標。
「我們這邊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一發許可證就可以開工。雖然具體時間很難預計,但應該不會很久。」8月1日,中國核電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最近,中國廣核IPO過會後閃電核准發行。7月31日凌晨,公司發布招股意向書等多份公告,擬募投總額150億元。如果順利成行的話,公司將創下今年A股企業IPO募資額的最高紀錄。
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本次上市募集的資金中,30億元將用於投資陽江5號、6號機組,80億元用於投資防城港3號、4號機組,其餘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份,中國核電的78億元可轉債也已正式上市發行,募集資金將用於流動資金的補充,以及田灣5、6號機組和福清5、6號機組的建設。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在運核電裝機44645兆瓦。其中,中廣核佔比54%,中國核電佔比43%,兩家公司合計佔比高達97%。
業界專家認為,發展核電是中國能源安全戰略不可缺少的一環。隨著政策和資本的「雙箭」齊發,國內核電產業重啟後,無疑將迎來新時代下的高速發展。
核電重啟加速
「外界可以認為,政府核准重開就是中國核電行業重啟的標志。因為項目核准意味著國務院常務會已經允許了這個項目的開工。」當天,上述中國核電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但是整個過程中還有各個部門的管轄,建造許可證就是最後一步,只要有證,我們就可以開始最後的核島澆灌混凝土。按照正常流程,距離完工預計需要60個月左右。」
此前,受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泄露影響,國內的核電項目審批曾一度放緩腳步,自2015年核准8台新建機組後,行業更是經歷了三年「零審批」狀態。如今,政策的推力成為了核電行業的第一個加速器。在這樣的大前提下,2019年政府及各大龍頭企業的多個動向,似乎表示著這一充滿潛力的新能源行業即將迎來復甦。
記者了解到,上述項目共計6台機組均為核電第三代技術。根據中國核電發布的公告,其漳州項目工程現場「四通一平」等准備工作已完成,施工前准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正在等待國家核安全局頒發建造許可證。當天被問及福建漳州資金渠道時,前述中國核電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說明,「項目資金來源一般都是公司資本金和銀行貸款二八分」。
同日,記者從中國電力招標網上發現,中廣核旗下的廣東太平嶺核電廠在7月31日發布了一期工程路網二期工程的招標公告,項目內容主要包括施工道路、排水溝、給排水管網、電纜溝和路燈、交通標識標牌、道路劃線等項目,工程計劃今年9月30日開工,總工期12個月。
資本市場助推
乘著政策的東風,核電資本市場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力。中國廣核在7月25日順利過會後,僅歷時一天便拿到證監會IPO核批,可謂閃電發行。根據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50.5億股,募投總額150億元,其中30億元將用於投資陽江5號、6號機組,80億元用於投資防城港3號、4號機組,其餘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陽江5號、6號機組裝機容量均為1086兆瓦,採用
ACPR1000技術。ACPR1000技術為百萬千瓦級二代改進型技術,具備第三代核電主要安全技術特徵,並滿足了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中國設定的最新核安全法規要求。其中,防城港3號、4號機組裝機容量為1180兆瓦,採用的則是」華龍一號」三代技術路線。
而陽江5號、6號機組分別已於2018年7月及2019年7月建成投產;防城港3號、4號機組項目已獲得國家核安全局頒布的民用核設施建造許可證,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產。中國廣核公告表示,此次發行將為公司建立境內直接融資平台,借力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為各項業務擴展獲取資金支持。
為獲取進一步消息,記者將采訪提綱發至中廣核官方郵箱,並多次致電公司指定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時止均未得到正面回復。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份,中國核電也上市發行了價值78億元的可轉債。根據公司公告,募集資金中23億將用於流動資金的補充,24億用於田灣5、6號機組建設,31億用於福清5、6號機組建設。田灣核電站是中國與俄羅斯迄今為止最大的技術經濟合作項目,其中5、6號機組裝機容量1118兆瓦,採用中核M310二代加堆型,預計將在2021年年度進入商用。
福清核電5、6號機組裝機容量為1150兆瓦,作為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福清核電5、6號機組打破了「首堆必拖」的慣例,自2015年5月開工以來主要里程碑節點均提前完成。按計劃,福清核電5號機組熱試將在10月16日前開始,明年1月將實施首次裝料,明年7月投入商運。6號機組將於8月中旬完成主控室可用,明年4月計劃冷試,11月首次裝料,2021年投入商運。
資本和政策相輔相成之下,核電行業正在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中。一位不願具名的上海知名投資機構人士表示,「政府積極支持核電產業的發展,使得資本市場更有信心,同時核電具備較好的ROE和現金流,也為A股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
核電市場潛力巨大
華泰證券(分析師王瑋嘉認為,目前,中國已成為煤炭資源凈進口國,同時原油對外依存度也處於高位,且由於石油供應國地區戰亂等不穩定因素,中國石油(6.280,
-0.05,
-0.79%)輸入在量和價兩個方面面臨的風險增大,中國能源安全面臨的挑戰將日趨嚴峻。核電作為可再生能源,可完全規避油氣能源的進口安全問題,是推進能源安全戰略不可缺少的一環。
相關研報顯示,從發電量數據來看,根據BP、世界核協會等權威機構披露信息,2018年核電發電量佔全球全口徑發電量的比重為10%,其中法國的核電佔比最高,達到69%,美國、英國、俄羅斯核電發電量在本國總發電量中佔比約在17%-18%。而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參與編制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核電發電量達到了2865.11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22%。
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核電發電量達到16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2%。2019年1-6月,全國進行核電發電八大省份的發電量分別是:廣東485億千瓦時、浙江304億千瓦時、福建276億千瓦時、江蘇164億千瓦時、遼寧152億千瓦時、山東99億千瓦時、廣西78千瓦時、海南43億千瓦時。
從核電發電量同比增長情況看,1-6月份,除廣西(-8.7%)和福建(-14.8%)外,其餘省份核電發電量均實現正增長。其中,核電發電量同比增長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3.1%)的省份依次為:江蘇(61.7%)、海南(26.1%)、廣東(25.4%)、浙江(23.7%)、遼寧(23.5%)。
2010-2019年H1年中國核電發電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862小時。其中,風電、水電、火電、核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分別2095小時、3613小時、4361小時和7184小時,核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遠高於其他電源利用小時數。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862。其中,風電、水電、火電、核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分別2095小時、3613小時、4361小時和7184小時,核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遠高於其他電源利用小時數。
不難看出,我國核電發電量絕對值雖然大,但核電發電量佔比在國內全口徑發電中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與積淀,核電產業的國產化程度逐步提升,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已經具備自主知識產權,海內外都擁有巨大發展前景。」上述投資機構人士向記者解釋道。
在「一帶一路」沿線中,有28個國家計劃發展核電,規劃機組126台總規模約1.5億千瓦,憑借「華龍一號」和CAP1400雙輪驅動,目前中國核電與中廣核的「走出去」項目進展順利,未來還將拓展更多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盡管核電行業復甦勢頭初顯,部分問題依然存在。「2015年後,我國核電審批進入斷檔期,核電產業鏈相關企業面臨經營困難、人才流失等問題,對我國核電產業未來的持續、健康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前述投資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從條件來看,我國核電三代機組仍處於發展初期。現階段,三代核電技術造價仍較高,盈利能力不高,需要規模化後才能提高盈利能力。此外,還存在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備選的沿海核電廠址的資源減少,後續需要向內陸核電發展等。」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曾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核電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規模3000萬千瓦以上。根據目前在建項目情況,2020年我國在運核電裝機量或將低於5800萬千瓦,而且由於近三年未核准新核電,2020年要實現3000萬千瓦的在建目標,也存在難度。
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國家核准重新開閘,資本逐漸入局,未來核電項目設備招標及開工進度將進一步提速,中國核電市場將展現巨大潛力。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② 核電產業鏈條都包括哪些環節
核電建設包括了燃料供給商、設備供應商、電力設計、科研、施工、安裝、發電和輸配電企業等幾個環節院:一是上游環節,包括核燃料、原材料生產;二是中游環節,包括核反應堆、核電核心設備製造及核電輔助設備製造;三是下游環節,主要包括核電站建設及運營維護。每個環節又由眾多其他環節組成, 例如核燃料供應,需要鈾礦勘察、采礦、冶煉、純化、轉化、鈾濃縮、元件製造等環節,即使僅僅一個元件製造環節,又需要涉及核級鋯合金產業的支撐。因此,核電產業的產業鏈很長。
③ 製造業產業鏈是怎樣的
產業鏈的實質就是不同產業的企業之間的關聯,而這種產業關聯的實質則是各產業中企業之間的供給與需求的關系。
1.上游產業
在整個產業鏈的開始端,主要是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製造和生產的行業。
(1)利潤比較豐富並且競爭相對緩和的一個行業
(2)掌握著某種資源或掌握核心技術
(3)有較高的進入壁壘的行業
2.下游產業
在整個產業鏈的末端,主要是加工原材料和零部件,製造成品和從事生產,服務的行業。
(1)產品形成競爭優勢更加依賴上游供應商
(2)直接面向消費者,關注消費者的需求
(3)關注品牌、渠道以及整個行業的成長性
在討論循環經濟等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相對於上游和下游產業之間的一個「中游產業」的概念。
3.中游產業
主要是中間工業品,如裝備製造的一些核心零部件,鍋爐的核心部件燃燒器,電腦的核心部件CPU晶元,這些都屬於產業鏈中間的位置,屬於中間工業品。
(1)對宏觀經濟比較敏感
(2)受原材料價格漲跌和下游需求的影響起伏較大
(3)有機會構建產業鏈影響力
目前,製造業由生產向服務轉型是一種普遍的趨勢,所以我們的注意力不僅僅是局限在生產製造方面,也需要如下圖「產業微笑曲線」所表明的,逐步向高附加值的營銷品牌上靠攏,把一些優質的、差異化的服務打造成產品的一部分,比如說整體的解決方案就是把產品和服務打包,這樣對比客戶分開購買或自己組裝就降低了很多成本,從而創造最高價值。
④ 產業化和產業鏈有什麼區別
產業化和產業鏈的區別:
1、兩者本意不同
產業化是指商品經過研發後進行大批版量生產,推廣到權市場上作為標准產品售賣。
產業鏈則是指將產品的幾個相關行業串聯起來,形成具有步驟的生產產業,由最基本的構成至最高端的核心組成一條線的生產。
2、兩者意義不同
產業化指單獨一家企業,對產品進行量產,面對市場。
產業鏈則是由政府或者工業區管理層進行研究斟酌後,開發出來的一些列產品環節。使市場應用能夠方便的銜接起來。即買一種商品即可有另一隻商品進行配套。
3、兩者價值不同
產業化的價值比較直觀,從產品的產量上即可算出售出後的價值額度。
產業鏈的價值要遠遠高於產業化,因為這是一個行業從頭到尾的產品供應。價值不僅高,意義同樣非常重大。
⑤ 產業鏈和供應鏈兩個概念有區別嗎
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企業,從配套零件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於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並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
產業鏈是一個包含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的概念。這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這種「對接機制」是產業鏈形成的內模式,作為一種客觀規律,它像一隻「無形之手」調控著產業鏈的形成。
2、關系不同
供應鏈是從供應角度考察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產業鏈則是對不同產業而言的。產業鏈是客觀存在的,而供應鏈不構成供應關系就不存在。產業鏈是供應鏈的一個物質基礎,供應鏈是針對某一產業鏈而言的。產業是通過企業和企業的產品來表現的,即產業鏈有企業和產品兩個節點,而供應鏈只有企業一個節點。
3、內容不同
產業鏈更注重宏觀、戰略、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而供應鏈則更注重圍觀操作、運行管理、定量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是同一個產業或不同產業的企業,以產品為對象,以投入產出為紐帶,以價值增值為導向,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依據特定的邏輯聯系和時空布局形成的上下關聯的、動態的鏈式中間組織。
供應鏈是生產及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產業鏈的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企業,通過信息流、實物流和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直至最終用戶練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⑥ 這家公司是核產業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它由中國核電的龍頭企業控股,更擁有國內唯一一條,具備全面自主
東方鋯業優先受益國內海綿鋯市場突破。公司大股東中核集團,是國內唯一核燃料元件供應商,鋯材產業鏈齊全。公司核級鋯生產線具全面自主知識產權,當前的產能為150 噸,並有1000 噸產能在建。公司核級鋯產品已經獲得了中核集團等客戶的認可,並於2014 年7 月份向法國銷售了10 噸核級海綿鋯,市場突破在即。
⑦ 請問產業鏈中的上、中、下游分別指什麼
根據微笑曲線理論,上游往往是利潤相對豐厚、競爭緩和的行業,原因是上游往往掌握著某種資源,或掌握核心技術,有較高的進入壁壘的行業,因此許多投資者都偏愛上遊行業的股票。
下游產業指處在整個產業鏈的末端,加工原材料和零部件,製造成品和從事生產,服務的行業。產業要形成競爭優勢,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應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產業的密切合作關系
煤炭的下遊行業是發電業。
(7)山東核產業鏈擴展閱讀:
產業關系
與下游產業關系
在大行業類別裡面,上游企業是相對下游企業而言的,指處於行業生產和業務的初始階段的企業和廠家,這些廠家主要生產下游企業所必需的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等的廠商。下游企業主要是對原材料進行深加工和改性處理,並將原材料轉化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產品。
可以說,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是相互依存的。沒有上游企業提供的原材料,下游企業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沒有下游企業生產製品投入市場,上游企業的材料也將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各個行業的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都應該同甘共苦、互助互盈、共同生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