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創業初期,是拉別人合夥,還是自己單干比較好呢
在開始創業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因為資金的短缺,去和別人合夥去創業,但是後內來容會有很多的問題出現,就比如說這家店已經開起來了,那麼以後的資金分配是怎麼樣的,分紅該怎麼去考慮,一些多餘的消費該不該有兩個人同時來承擔,這些都是問題,
但是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你也是剛剛創業,並不懂怎麼去創業,而且資金上也不是特別的充裕,那麼我建議你還是和別人合夥,但是這個合夥人,你一定要找好,不要選擇那種貪圖利益的人做自己的合夥人,這樣的話,對於自己以後的生意也是十分有影響的。
『貳』 上海電影學院是本科嗎
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成立於2003年12月,是經國家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藝術院校。大專學歷教育,學制三年。
地理位置
學院座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內,北校區佔地60畝,南校區一期佔地80畝,規劃用地400畝。學院與上海外國語大學浦東外國語學校、上海交通大學信息安全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等高校和盛大網路、第九城市、網星游戲、矽幻科技等動漫遊公司相毗鄰,距地鐵二號線張江高科站800米。良好的地理位置為學院匯聚了多種文化和產業氛圍,為學院的建立創造了獨特的育人環境,成為優秀專業藝術人才的培養基地。
辦學宗旨與培養目標
學院堅持以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提高為辦學宗旨, 以市場需求導向為辦學方針,強調國際合作,加強國際間的人才交流,整合國內外教學資源,強化基礎教育和外語教學,重視通識教育和實踐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院實行產學研結合,強調科學技術與藝術的高度融合。我們將培養出具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和高尚的人文精神,既能動腦又能動手,既有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有較高操作技能,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學科建設
我院依託上海地緣優勢、經濟環境和產業前景,採用市場優先、人才優先戰略進行學科建設。學院建立了以著名專家學者和業內先驅為帶頭人的學術梯隊,強化了優勢學科的形成;鼓勵學科方向交融與滲透、形成不同學術背景和學科背景的團隊合作機制。我院現已經形成了以「表演學科為特色、動畫學科為優勢、其他相關學科為拓展」的「三位一體」的學科體系特色。目前我院申報國家級動畫教學基地工作正在進行中。
師資隊伍
作為文化部高等藝術教育的共建試點單位,學院聚集了影視、動畫、舞蹈、音樂及設計藝術領域的眾多資深教授和業內專家,各專業學科帶頭人均是有海外經歷的業界精英。目前已有一支由國內外教授、副教授、講師組成的師資隊伍,每個學科(專業)除至少配備 1名在國內外同專業中有一定學術影響的專家外,同時輔以3~4名副教授以上的骨幹教師(80%以上有在國外授課和留學經歷),師資隊伍梯隊結構合理。
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院積極發展與國際教育機構與相關知名高等藝術學府的聯系與合作,採用國際先進的專業課程結構體系與教學方法,在專家互訪、學術交流、合作教學、學籍認證、課題合作等方面積極開展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學院已和英國赫特福大學、法國自由電影學院、韓國慶熙大學等知名國際教育機構及高等藝術學府就學歷教育、學術交流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已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
學術活動
學院充分發揮優勢學科——動畫專業的橋梁紐帶作用,多層次、多渠道組織和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先後承辦了「2005年上海張江——國際動漫文化論壇」、「首屆上海國際動畫影片觀摩展暨全球動畫高峰論壇」等大型國際性學術研討會,不僅擴大了學院影響,而且也為上海乃至全國動漫企業與國際動漫企業搭建了交流、互動平台,為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邁向國際化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嘗試。
產學研結合
學院除了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與學術氛圍外,還為在校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機會。目前已與眾多的業界知名機構和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成立了「上海動漫研發公共服務平台」、「上海市浦東新區數字動漫實訓基地」、「上電動畫製作中心」「孫周工作室」、「上電影業公司」、「D&A數碼建築創意中心」、「影視劇本創造中心」等,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方位實踐操作平台。
教學設施
學院採用現代教學設施保障教學質量,專業教室、舞台、機房、練功房、畫室、語音教室等設施配置齊全,並已構建了以計算機和網路通訊為核心,各種視聽、網路、教學包等系統在內的多種媒體教學資源體系。圖書館豐富的圖書資料、各類電子出版物,電子閱覽室的建立既能夠使學生跟上業界飛速發展的潮流,同時也為其自主學習,擴大知識面提供了條件。
在文化部與上海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在社會力量的全力協助下,上海電影藝術學院將努力加強自身建設,為上海乃至全中國培養出緊密結合市場需求的復合型高級藝術類應用人才,成為上海灘上又一顆閃亮的 「 東方明珠 」 !
『叄』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的戰略合作
2007 年 11 月 23 日 晚,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燈火輝煌,座無虛席,中國電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應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之邀進行主題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之路》的演講會,並與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簽署了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與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演講會之前,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楊河教授等校領導與韓三平先生就中影製片情況和北大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等問題進行了會晤。
簽字儀式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主持,出席的嘉賓有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 楊河 教授、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彭吉象 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陳少峰 教授,中影集團副總經理史東明,副總經理喇培康,總經濟師付國昌,著名作家、編劇、北大校友劉震雲,以及中影其他各部門的領導和負責人。雙方本著合作自願、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尊重知識、勇於實踐的原則,確立長期穩定、雙方共贏的文化產業戰略合作關系,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寬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此次中影集團公司與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可謂強強聯手、意義深遠。此次攜手合作密切了大學與企業、育人與用人之間的關系,既符合企業的發展需求,能夠提升企業後備員工質量、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又為大學研究提供了更為准確的數據,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供了培訓基地。雙方在多領域展開的多層次合作,為共同開拓人才培養、新媒體應用、學術研究等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為實現雙方互補性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為探索當代中國電影業校企聯合、產學結合的道路作出了重大貢獻。 簽約儀式後, 楊河 教授代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向中影集團董事長 韓三平 先生頒發了特約研究員的聘書,正式聘請 韓三平 先生為我院的研究員。
2011年4月13日下午2:00,由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彥帶隊的「北京大學中國電影產業考察團」啟程赴懷柔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參觀考察,並就雙方友好合作關系的建設與發展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馮支越,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黨委書記白志強,校團委書記呂晨飛,黨辦校辦副主任余浚,校團委副書記路鵬,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楊曉雷,黨辦校辦熊校良老師以及相關院系代表同學隨行參加了訪問。
歡迎會上,中影股份副總經理樂可錫簡要介紹了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與現實。他談到,中國電影產業在當今大背景下正逐步發展,中影集團抓住機遇,投資近20億,建立了一個以影視前後期製作為核心,將影視拍攝、聲音錄制、數字製作,動漫、設備租賃、光碟生產等多種功能融為一體的電影生產工廠——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這座有著「東方電影夢工廠」美譽的現代化基地將在未來發展成為中國的好萊塢。隨後,他還介紹了中國農村電影現狀及其年放映公益電影超過800萬場的巨大商業潛力。
張彥副書記在隨後的講話中指出,中影集團公司與北京大學的合作可謂強強聯手。此次交流密切了大學與企業、育人與用人之間的關系,既符合企業的發展需求,能夠助其提升後備員工質量、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又為大學研究提供了更為准確、豐富的數據,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供了培訓基地。雙方在多領域展開的多層次合作,為共同開拓人才培養、新媒體應用、學術研究等工作領域創造了有利條件,為實現雙方互補性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為探索當代中國電影業校企聯合、產學結合的道路作出了重大貢獻。
『肆』 國際會展文化創意產業有什麼意義
文化和經濟是相輔相成的。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經濟,而經濟的發展同樣需要文化做支撐。只有將文化與經濟融合一起,共同發展,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實現良性長遠發展。
「文化產業的融入是臨空經濟發展到較高水平的綜合體現。隨著臨空經濟和臨空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的融入和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已成為提升臨空經濟層次的重要支撐。」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招商一局局長助理鄧麗娟表示,近年來,空港新城藉助「一帶一路」歷史機遇,立足歷史人文資源和大西安空中門戶優勢,積極推動與世界先進文化的交流,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國際會展、文化商貿、文化旅遊、總部經濟、星級酒店等產業,通過打造「國際會展文化創意中心」,實現臨空產業經濟鏈的充分融合。
國家對陝西自貿區的定位中,明確提出要「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空港新城有這樣的條件和優勢,讓文化產業成為臨空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
在國際會展和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下,臨空經濟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得到凸顯,絲路空中門戶和大西安文化會客廳雛形已現。